讀樂樂:勿讓「真相」變臉

  《我也想說實話啊!》作者:提姆‧霍普古德(Tim Hopgood)。繪圖:大衛‧特茲曼(David Tazzyman)。譯者:吳其鴻。出版社︰三采文化。(作者提供) 我想大家一定聽過年幼華盛頓砍掉父親最喜愛櫻桃樹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當中想帶出的信息是「誠實」。  在疫情反覆下,香港人難免會感到憂慮和苦悶,因此,找了在出版社工作的友人推介關於正向繪本的書單給我選讀,希望可給大家介紹及打打氣。 提姆‧霍普古德(Tim Hopgood)的《我也想說實話啊!》,書名非常吸引,再加上大衛‧特茲曼(David Tazzyman)生動活潑的畫風,不能不借來細細品味一番。今次介紹的,是由吳其鴻譯的中文翻譯繪本。 作者利用了擬人法把「真相」塑造成人物,立體地呈現出來。「他」與阿瑟的初次相遇是在踏腳踏車出了意外的時候。看到這裏,讓我聯想到年幼的華盛頓剛砍掉爸爸最喜愛的櫻桃樹,那時的他,與「真相」亦是初次相遇。當然,作者使用玩味的筆觸引進峰迴路轉的情節。阿瑟在回家途中相繼地碰上朋友,心生恐懼的他,開始千方百計地把「真相」掩飾過來。他試圖把「真相」的外貌誇張起來;然而,他想了想亦不是辦法,於是,又把「真相」外貌稍作歪曲一下。如是這般,每遇到一名朋友,阿瑟便把「真相」稍為搓圓撳扁,到最後,設計出一個就連自己都難以信服的「真相」。回到家,阿瑟怎樣在媽媽面前演繹「真相」,好解決這場危機?同時,又怎樣面對未知的後果呢?   文︰呂美玉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2期]

詳細內容

童讀好書:日常小故事 讀懂兒童權利

每個家長都會竭盡所能保護自己的子女,不讓他們受到身心傷害,但與其待有事情發生時才處理,不如及早教導孩子保護自己。最近坊間出現了一套好幫手,讓家長可以輕鬆地透過圖畫故事,教導小朋友明白自己的權益,學習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繼而學懂如何處理危機,避免受到傷害。 《孩子是百寶箱》圖書系列,透過簡單的日常生活例子,教導小朋友學習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的重要。(劉焌陶攝) 文︰顏燕雯 模特兒:Murphy & Nathan 聯合國發布的《兒童權利公約》包含4個範疇: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這些權利雖然屬於世界上每一個小朋友,但單靠字面闡述,對孩子們來說可能有點深奧。如果換個方式,把概念化成以小朋友為主角的日常生活小故事,不但能輕易帶領兒童認識自己應有的權利,同時可讓家長學習尊重孩子的選擇。 學習尊重孩子選擇 《孩子是百寶箱》圖書系列,是以兒童權利為主題的工具書。作者兼出版社閱讀點創辦人Michelle Leung是兩孩之母,與國際培幼會合作出版。她撰寫這系列圖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她愛孩子、重視孩子。「一直以來,我透過國際培幼會助養了來自世界各地10個小朋友。我真的很喜歡小孩子,所以特別關注他們的權益。我留意到坊間雖有一些提及兒童權利的圖書,但不夠全面,有些亦寫得很含蓄,例如以動物代替受害者,令小朋友看書時難以投入,我想寫的是一套完整的、屬於本地的系列圖書。」 現時訂購一套7本《孩子是百寶箱》圖書系列,可獲贈閱讀點護照及獎勵貼紙、索繩背包及求救警報器,送完即止。(劉焌陶攝) 以小朋友第一身寫故事 Michelle跟國際培幼會的團隊提出構思後,大家一拍即合,隨即建立創作團隊,花了超過一年時間蒐集資料及個案研究,以《兒童權利公約》4個範疇作創作藍圖,加上國際培幼會提供的保護兒童資訊,完成一套7冊的《孩子是百寶箱》。系列包括《我們是自己身心的主人》、《不,跑,說1》、《不,跑,說2》、《對欺凌說不》、《請給我個擁抱吧》、《對暴力說不》及《我們都是平等的》,都是以小朋友第一身去寫的短篇故事。所有書都備有中、英文版本,並有實體書和電子書,適合4歲以上小朋友與爸媽共讀。 Michelle在女兒仍是嬰孩時,已每天跟她講故事,這個習慣至今未間斷;而這次創作《孩子是百寶箱》,囝囝囡囡也有參與及提供意見,因為Michelle希望把小朋友的觀點角度和感受加進書中。(受訪者提供) Michelle自女兒呱呱墜地已開始為她講故事,至今女兒和兒子已分別13和11歲,她仍堅持每天的story time,享受這個歡樂時光。作為一個提倡親子閱讀的母親,當然建議家長與孩子一同閱讀這套圖書。而為了協助家長共讀,書中也加入不少互動元素,例如內容重點會配上特別的顏色和字體,提醒家長留意;每隔數頁也會有一些小問題,或者是小遊戲如找物件,方便家長引導小朋友分享,以及增加孩子閱讀時的投入感和記憶。家長亦可以在閱讀點網站下載閱讀手冊、海報及小手工等,令整個閱讀過程變得更有趣,做到最佳的親子交流。 書中加入不少互動元素及趣味遊戲,讓家長更易掌握親子共讀的竅門。(劉焌陶攝) ■INFO 《孩子是百寶箱》圖書系列(一套7本) 售價︰原價$630,優惠價$580,每套出售圖書當中的$100將捐贈予國際培幼會 (香港) 作守護兒童項目之用 訂購網站︰https://readingmile.boutir.com/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1期]

詳細內容

網上學校:課堂全面搬到線上 網上學校抓緊教學進度

讓學習重回正軌 網上學校開課!(劉焌陶攝) 德萃幼稚園Online School很多時以4人小組上課,務求師生有更多互動,學生學得更好。(劉焌陶攝) 今個新學年,史無前例地要在網上展開。但汲取了上學年停課的經驗,今學年不少學校也調整了應對策略,化被動為主動,務求把教與學的進度抓得更緊。有進取的學校甚至成立Online School(網上學校),決心把網上學習變成常態,繼續發揮學校的原有功能。 文︰沈雅詩 「今個新學年,我們成立了St. Hilary’s Kindergarten Online School和St. Hilary’s Primary Online School!」德萃幼稚園及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興奮地宣布,他期望,藉這個新概念,讓大家一起反思學校的功能與價值。 他不諱言,上學年德萃不論幼稚園部和小學部,都跟全港大部分學校的心態一樣,「停課不停學嘛,盡做啦」,亦相對比較重視傳授知識與技能。然而,今次Online School會比之前的網上學習更有規劃,而且同時兼顧傳授知識與技能、建立正確態度,以及培育社交能力的學校功能,「日校應有的功能, Online School都做得到,唯一是無法發揮到照顧兒童這個角色」。 幼園4人小組上課 師生多互動 在具體執行上,幼稚園和小學Online School各有不同安排。幼稚園在周一至五,會有20至30分鐘視像課堂,除周一「主題及藝術日」和周五「活動日」分別以班本及級本實行外,其餘周二、三、四均採取小組教學,由1名教師教授4名學生,「涉及知識、技巧的課堂,如教英語拼音、數學等,我們會分為小組,希望師生之間有更多互動」。德萃幼稚園.幼兒園(太子校舍)校長羅素紋說。另外,Online School更為每名學生提供每周一次、一對一的視像英語對話環節,提升孩子英語聽、說能力。 朱子穎以網購比喻Online School,指兩者同樣因為賦予了新價值,所以即使疫情過後,也會演變成常態。(劉焌陶攝) 短片指導功課 隔周發放教材包 不過,基於保護幼兒的眼睛健康,Online School每天不會多於30分鐘視像課堂,但會提供重溫學習內容及功課指導的短片,讓家長和學生配合需要去觀看。德萃幼稚園.幼兒園(馬鞍山校舍)校長林佩儀強調,學生並沒有因為實時課堂短而「蝕底」, 「配合教學短片,其實學習內容是沒有減少,跟在學校上課沒有分別」。學校還會隔周向家長發放作業及教材包,讓學生在家使用。 與實體課無縫接軌 「間房」分組討論 小學部的規劃就更加細緻。朱子穎說,從今以後,學生手冊既有實體課堂的時間表,也會有Online School的時間表,「我們不知道何時復課,也估不到會否再停課,但當再停課時,師生全體便會立即轉至Online School繼續上課,做到無縫接軌」。 由今日起,德萃的小學生將恢復「全日制」上課,上午6節以傳統學科為主,下午2節,則有功課堂及其他非學科類課堂。德萃小學校長高思敏透露︰「下午課節會輪流上德育課、強調動手做的DreamStarter課程、主題探究活動、今年增設的外語課,以及由教師主領的其他學習經歷等。」 她續稱,不僅時間表,就是上課模式,Online School都可跟實體課堂看齊,「總之就像平日上課,有需要分組時,教師便『間房』讓各小組去討論。另外,關顧工作一樣做足,開學首兩星期,我們會有online campfire環節,以小組形式,雙班主任每次邀請6個學生傾談分享,彼此認識;在早上8:50至下午3:30期間,學生有什麼問題,都可以online找到教師;每月仍然會舉行生日會;就是『拔尖保底』的工作,也會繼續在Online School實行」。 德萃幼稚園Online School隔周發放作業及教材包,讓家長可協助孩子重溫所學。(劉焌陶攝) 同步錄影 「聽唔切」可隨時重溫 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補充,新學年,學校將全面採用Microsoft Teams平台,相信有助進一步提升教學效能,「新平台可以把網上視像課堂同步錄影,好處是例如『間房』作小組討論時,平台會自動把各『房間』的討論情况實時錄影,各組學生有否認真討論、討論期間是否有精彩觀點,都一目了然,這些反而在實體課堂,靠教師一對眼、一雙耳,未必可全盤掌握。另外,學生亦可在21天內隨時重溫各錄影課堂,那就不用再擔心『聽唔切』、『抄唔切』」。 這一切都印證了朱子穎的「網購」比喻,「網購百貨漸漸成為大家的生活常態,不是因為大家無法外出,才選擇網購,而是大家不介意多等幾天取貨,來換取比較貨品、參考其他客戶評價,甚至是24小時客戶服務查詢等網購帶來的新價值。Online School 與網購一樣,因為Online School 有其本身價值,所以即使疫情過後,仍然會演變成常態」。 自從宣布成立St. Hilary’s Kindergarten Online School和St. Hilary’s Primary Online School後,德萃幼稚園及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右一)便不斷和團隊內其餘5名校長開會,務求運作更暢順。(劉焌陶攝) Happy School兼顧體藝、心靈課 素來有Happy School之稱的救恩學校(小學部),在新任校長歐偉民的掌舵下,新學年也會重新規劃一個「半日制」的網上課程。「上學年停課,我們的教師錄製了很多教學影片,也有跟學生上視像課堂,但形式有點像導修課,讓學生自由參與。不過,今個學年將有所轉變,我們會訂立更具體的上課時間表,所有學生也必須依時上課。」 他表示,由於無法預計疫情還要延續多久,因此,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逐步重回正軌。9月份,救恩學校暫定每天上午讓初小生上3節課,高小生則上4節課,每節40分鐘。「雖然課節變得珍貴,但仍然會有音、體、視藝等課堂。」 救恩學校只有18班,師生關係密切,歐偉民(站立者)有信心在無法面授的情况下,仍然支援到所有學生。(受訪者提供) 無可否認,每天3、4節視像課,比起學校的實體課堂會減少,但因為要平衡學生的眼睛健康,歐偉民認為這個安排暫時最適合,「救恩學校向來推行正向教育,其中一項正是positive health(身心健康),所以,我們都希望盡量減少學生的screen time(熒幕使用時間)」。他補充,該校以往下午時段也是作其他學習活動,不上傳統課堂,有信心學生即使在家,亦會善用這段自主學習時間,「救恩學生都很喜歡閱讀,從閱讀中也可獲得知識」。 縱然新學年暫時只維持網上教室,但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心靈健康,每早在正式上課前,特設20分鐘班主任課,「處理班務之餘,也請班主任分享聖經故事、跟學生一起祈禱,始終在疫情之下,大家都有很多憂慮,希望這段小小的時間,可以把平安和盼望帶給小朋友」。 救恩學校(小學部)新任校長歐偉民,為學校重新規劃了一個「半日制」的網上課程,關顧學生學業之餘,也關顧他們的心靈。(林靄怡攝) 救恩學校下午時段向來不上傳統課堂,讓學生作其他學習活動。網上課程同樣採取這種模式,下午時段交由孩子自主學習。(林靄怡攝) 村校特設時段解答功課疑難 位於鄉郊的八鄉中心小學今學年亦變陣,「要有一個新思維,9月不是『復課』,而是『開學』了!學生不能再抱着2至6月時『悠悠閒』的心態,每天只Zoom一堂,否則學習進度會滯後。」校長黎婉姍說。 為讓學生「真實」地感受自己已「回歸」校園,她透露,新學年網上上學時間表會盡量貼近學校沿用的模式,但只上半天,「上學時間是上午9時至下午1時,周一至五都有早會,之後正式課堂,除主科外,亦包括音、體、視藝、成長課。開學第一星期是適應周,只上3節,之後會逐步遞增,預計至9月尾時,每天學生會上9節課,每節20分鐘」。 八鄉中心小學校長黎婉姍不諱言今學年將變陣,會把教與學的進度抓得更緊。(資料圖片) 黎婉姍強調,今學年會要求學生交功課,「之前停課,我們的確不是很強烈要求學生一定要交功課,但今學年希望做好一點」。為協助學生解決功課上的疑難,校方於每天下午2至3時設有campfire時段,由教師在網上解答問題,「亦可透過學校的WhatsApp發問,這是今個學年我特別開設的,方便家長、學生隨時找到支援」。 另外,在上學年提早放暑假前,該校未趕及替小五學生考「呈分試」,黎婉姍表示,將安排在10月初舉行,「我們沒有跨境生,但有一個尼泊爾生目前正身處尼泊爾,已請她盡快回港,有信心趕及10月20日前向教育局遞交學生成績」。 八鄉中心小學新學年會要求學生交齊功課,亦在下午設立campfire時段,由教師解答學生功課上的疑難。(資料圖片) 雖然新學年學生暫時未能回校上課,但八鄉中心小學也致力在網上教室模擬校園的學習氣氛,希望學生盡快收拾心情。(資料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9期]

詳細內容

遙距教學:調節適應網上學習 7招收拾心情迎接「開學」

由於預計新學年仍有一段時間需要在網上平台上課,因此重點是要幫助孩子能獨自應付這種新的學習模式,有信心並有動機地投入課堂。(ake1150sb@iStockphoto) 下星期便「開學」了!但新學年,全港學生都變成「home schooling(在家自學)」,如何讓莘莘學子,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收拾暑假心情,實在地感受到自己在「上學」呢?專家教路,當預料遙距教學仍要維持一段長時間,想孩子盡快進入狀態,家長就要在「開學」前,做足準備工夫。 文︰沈雅詩 忌抱「見步行步」心態 上一個學年突如其來的停課,令學界陷入一片混亂,不論師生、家長,都是抱着「見步行步」的心態,但經過幾個月來的摸索,大家漸漸熟習遙距學習的模式。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服務總監、註冊社工陳香君指出,學生和家長都不能再抱「見步行步」的心態迎接新學年,「疫情不像我們上半年所預期,以為過了就會好,而是隨時又會再來第四波、第五波,因此,學生和家長的心態需要調節。當英國劍橋大學也宣布,新學年全年都會在網上平台上課時,大家便得接受,網上學習已成為生活常態,我們不得不去適應」。 陳香君(受訪者提供) 她表示,想一切開展順利,最重要在新學期伊始作好部署,重點是讓小朋友有能力獨立應付這種新的學習模式,不用再依賴家長。以下是一些具體建議︰ (1)心理準備 開學前,邀請小朋友一起翻翻新課本、執拾上學用品,預告即將在網上「開學」了。 (2)營造環境 既然已預料遙距學習會維持一段長時間,建議在家中設一個固定位置上課,讓孩子有歸屬感,這有利專心學習,切忌今天坐這,明天坐那。 (3)技術支援 趁開學前,訓練子女一手一腳處理電腦開關、登入、上網、列印功課等程序,預先熟習這種新學習模式,以後網上學習便可靠自己。 (4)規劃流程 網上學習的課時,有可能比面授課堂短,餘下來的時間如何利用,必須跟小朋友事先一起規劃好。例如每天都要按學校課堂時間表溫習一遍,並指導他們自學的技巧,避免虛耗光陰。 (5)「上堂」規則 要子女清楚明白,遙距學習也等同上學,因此,要事先說好「上堂」規則,如穿合適的衣服、不可隨意離開座位等,而且必須做齊功課。 (6)同儕支持 請孩子寄一些打氣卡給教師、同學,互相鼓勵或承諾新學年要好好學習,建立師生關係,有助彼此支持。 (7)開學儀式 開學儀式有象徵意義,建議參與學校的網上開學禮,如果校方未有舉行,家長可自行構想一些小儀式,目的是製造分水嶺,讓小朋友知道,暑假已經結束,要重投「校園」了。   翻閱新課本:新學年即將開始,家長宜邀請小朋友一起翻閱新課本,讓他們有「開學」的感覺。(Tomwang112@iStockphoto) 自設體育堂:陳香君認為,孩子困在家中上課,缺乏走動的機會,建議要在時間表內加入運動時間,讓他們舒展筋骨。(simon2579@iStockphoto) 規劃時間:網上學習的課堂未必如實體課堂般緊湊,餘下來的時間,就得靠孩子好好規劃,每天為自己訂立學習目標。(seb_ra@iStockphoto) 認真對待:遙距學習也等同上學,學生必須認真完成功課。(資料圖片) 重視功課 不時審視進度 此外,陳香君也特別提醒家長要做好榜樣,「上次停課,聽過有教師說,只有兩成家長有回校替子女領取功課,八成是不理會的,因為覺得不一定要交,所以也懶得去取」。 然而,至今還未知道今個學年要維持這種學習模式多久,因此她期望家長不要輕視學校的功課,領取之餘,還要督促子女完成及遞交,「也可檢視一下功課量是否足夠,如有需要,可額外添加至合適水平,以鞏固孩子所學」。 最後,陳香君建議,家長要不時審視小朋友的學習進度,「最好當然是每天都了解子女學了些什麼,知道進展如何、能否達到課程目標等。」 審視進度:家長要不時審視子女的網上學習進度,了解他們的進展、程度是否達標。(資料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8期]

詳細內容

小一面試:角色扮演練對答 自拍習慣鏡頭 非常小一面試 怕醜仔無有怕

玩遊戲多練習 迎接非一般小一面試(林靄怡攝/明報製圖) 疫情沒完沒了,回校上課無期,連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2021/22年度小一申請亦充滿變數。不少學校今年都轉換了報名及面試模式,例如取消小組面試、以呈交小朋友錄像代替首輪面試等,甚至有學校仍未能確實面試日期。對升K3的小朋友和家長來說,這無疑是個全新考驗,不過爸媽亦正可趁着留家抗疫的時間,跟孩子做各種小練習,做好面試準備,迎接挑戰。 文:顏燕雯 模特兒:見林、陳太 與子女在家自拍、玩搶答遊戲和與公仔角色扮演,都是輕鬆練習小一面試的方法。(RichVintage@iStockpoto/資料圖片) 大多以錄像代替首輪面試 每年8、9月都是直資、私立小學小一報名的高峰期,可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學校都準備了多個面試方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防疫措施。最近有家長收到小一入學面試安排的通知,當中有學校把以往的一輪面試改為兩輪,第一輪面試要求家長呈交5分pama.mingpao.com/鐘的小朋友錄像片段,經篩選後,再進入第二輪面試。片段包括小朋友以英語自我介紹、廣東話分享故事及才藝表演等,事前準備工夫甚多,令不少家長大為緊張。 除了形式有變,明報前教育組組長、升學專家梁永樂更看到今年有一個特別形勢,就是報考直資及私立小學的人數比前幾年會有些微下跌,「估計是因為受疫情致經濟不景的影響,很多家長把學費列為首要考慮條件之一,寧願入讀津貼小學,或者報少幾間。不過,一向受歡迎的幾間學校,報名人數未有太大分別」。 梁永樂(資料圖片) 或放棄小組面試 提問快而準 雖然報名人數減少,但要入讀心儀小學,不見得比以往容易,因為很多學校仍未為面試模式作最後定案,所以相比以往考小一,家長要準備得更多。「家長一定要密切留意已報考學校的網站、電郵通知,以了解最新的面試公布,往年的面試時間表已不可作參考。其次,可在家跟小朋友模擬幾次面試需要的錄影內容,為正式錄影準備。不過,學校始終想面見學生,因為很多東西是網上考不到,例如小朋友的即時反應、父母不在旁時的言談舉止等,這些均是考核重點,反映學生真實表現。」他又指今年學校應該會放棄小組面試,加上為了減少面對面時間,教師會快而準地提問,這班停課已一段時間的小朋友,如果是獨生子女少與人交談、慢熱,以及怕面對鏡頭的,或許會輸蝕一點,家長宜為他們多加練習準備。 有家長或擔心小朋友近半年沒有上學,是否不利於面試,Miss Blue卻指所有本年度升K3的小朋友也一樣沒有上學,所以沒有個別小朋友學得較少,反而重點在於家長在家中有沒有為子女做好學術及生活技能等訓練。(資料圖片) 搶答遊戲練反應 視像通話學禮儀 針對梁永樂提到在3種全新面試形式下,可能較輸蝕的小朋友,嵐天教室課程總監楊蔚嵐(Miss Blue)建議家長可在家透過小遊戲為他們練習。 1. 獨生子女,在停課及朋友聚會暫停之下,欠缺跟同齡孩子溝通的機會 練習方法:家長可用毛公仔或洋娃娃跟小朋友玩「假想」遊戲,例如把它們放在椅子排排坐,給它們各分配一個角色如教師、學生,由家長協助控制公仔玩遊戲,如舉手搶答問題,甚至佈置不同的場景,如廚房煮飯仔、合作表演話劇等。這不但可以讓小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說話,父母也可藉此示範正確語言運用,以及令孩子學習到在群體活動中適當的社交禮儀。 2. 慢熱的小朋友,在沒有小組熱身活動的情况下,難以迅速投入一對一的問答面試 練習方法:即使不是慢熱的小朋友,一般孩子突然要面對陌生的面試環境,也難以立刻適應,未必懂得舉手或流利回答教師問題。家長在家時,可跟孩子多玩突發的搶答遊戲,例如媽媽突然問一條問題,爸爸和孩子鬥快舉手回答,讓小朋友習慣當有人提問時立即回應。而疫情期間少上街,家長可邀請親友或孩子的好友視像通話,讓他們習慣見到別人時打招呼,懂得簡單的問候和對答。 3. 怕面對鏡頭的孩子,在鏡頭前難表現自信和真實的一面 練習方法:有些孩子面對鏡頭時不自在,對於要背台詞也會很緊張。家長平日可用手機或電腦跟孩子玩自拍遊戲,不一定要他們背稿,可做些趣怪表情,或者唱歌,拍完後再給他們看效果,讓小朋友享受拍攝過程,感到有趣好玩,那麼他們在鏡頭前便不再那麼拘謹。如父母外出上班,也可在空閒時與小朋友視像通話,或與親友通過視像聯絡,讓他們更加習慣面對鏡頭。 楊蔚嵐(林靄怡攝) 履歷忌「大包圍」 每頁最多8項內容 除了針對個別小朋友情况來練習,Miss Blue指出,今年面試形式包括提交學生個人履歷表,拍攝錄像、視像或實體面見,家長有什麼需要留意及準備。 個人履歷表(Portfolio) 選最有價值 Portfolio內容應包括4大範疇: (1) 個人資料:小朋友自我介紹、幼稚園推薦信 (2) 學術成績:學校成績表或評估表、教師評語 (3) 家庭生活:日常生活照片,參與活動如賣旗、做義工等照片 (4) 小朋友作品:平面或立體圖畫、手工拍成照片、比賽及表演獎狀或照片 Miss Blue建議portfolio切忌「大包圍」,放置過多活動或獎項資料,除了會令人眼花撩亂,也會令學校覺得學生「周身刀無張利」。宜選取有價值、跟所報小學有關聯的內容,每頁最多放6至8項有代表的資料。此外需注意學校要求,有些學校會指定頁數,有些說明不要釘裝。如有學校說明不要交file,所指是不要文件夾(釘裝)而非不要交portfolio。 Miss Blue指家長可自製字卡,讓小朋友練習讀字及重組句子,甚至可以從小朋友喜歡的故事書中選出一些簡單句子製作字卡。(林靄怡攝) 拍攝錄像(Video) 不宜外判 一般學校要求video內容包括以廣東話、普通話、英語自我介紹,天才表演如朗誦、唱歌、講故事等,中間更可加插一些家庭生活照片。Miss Blue指天才表演方面,宜選取小朋友強項,跳舞、劍擊、魔術均可,最重要是小朋友的專長,也配合到學校的理念。現時有不少專業公司代拍這類video,Miss Blue建議家長不要選擇外判,宜自己完成,因為學校希望從video中看到小朋友真實的一面,以及家長的誠意、是否欣賞小朋友優點等,加上現時很多學校都開始運用電子教學,校方亦有機會從video的拍攝技巧中,觀察家長是否懂得基本的電腦操作。 今年小一面試很有可能是家長和小朋友一起以Zoom來面試,除了要教好小朋友在鏡頭前應對,也要注意家中Wi-Fi的接收、電腦收音等是否良好。(林靄怡攝) 視像(Zoom)或實體面試 準備防疫知識 無論是視像或實體面試,內容一般包括:口試,如自我介紹、中英文常識、中英文重組句字及生字、故事、加減數、情境解難、生活技能等。家長可自製中英文生字卡,除了可跟小朋友練習讀生字,也可用來重組句子。至於玩七巧板、lego等玩具則可訓練邏輯思維、空間、創意等。Miss Blue提醒今年的常識題有可能問及防疫相關知識,家長宜事前多與小朋友看新聞或閱報。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8期]

詳細內容

遨遊書海:漫遊書本世界 南極歷險高原送書 翻開奇妙旅程

今個暑假,疫情全球蔓延,莫說出埠旅行,連離開家門都感覺不安,小朋友,是否很懷念以往一家人,開開心心去旅行的日子呢?有辦法,可以望「書」止渴!來,我們一於乘書飛翔,遨遊天地,在這個不一樣的暑假,展開一場不一樣的精彩旅程。 文︰沈雅詩 跳進書海遊世界(Chinnapong、Plateresca@iStockphoto) 今個暑假,雖然我們不能去旅行,但透過書本,小朋友一樣可以傲遊世界,增廣見聞。(domonite@iStockphoto) 炎炎夏日,當然要找個「涼浸浸」的地方避暑,不如來一趟南極之旅吖!書伴我行(香港)基金會項目總監梁鳳儀(Angela)推介、奪獎無數的《極地重生︰薛克頓的南極遠征》,正是發生在我們難以涉足的南極國度,「當你進入故事裏面,就好像親歷其境,極具震撼力!」 梁鳳儀(受訪者提供) 真人故事改編 浮冰極地求生 「故事來自真人真事,講述在1914年,英國探險家薛克頓帶領28人遠征隊,駕駛着『堅忍號』到南極,打算締造首個橫渡南極大陸的紀錄。可是計劃沒有成功,探險隊與浮冰不斷奮戰,最後堅忍號沉沒,大家要在浮冰上紮營,作者畫風細膩,場景寫實」,Angela說,不期然令讀者感受到人類在大自然的渺小。但探險隊並沒有放棄,他們想盡辦法求生,很不容易才登上象島。 故事結局是薛克頓率領一支小隊離開象島向外求援,終於28人全部獲救,結束700天的極地求生歷險。無論小朋友是想感受一下南極洲的冰川,抑或想來個大冒險,Angela都極力推薦這本書,「只是33個章節,每章節用上跨版插畫、簡短的文字,就好像跟遠征隊一起經歷了一段超乎想像的奇蹟!」 《極地重生︰薛克頓的南極遠征》(受訪者提供) 作者、繪者︰威廉‧葛里爾 譯者︰劉清彥 出版社︰小天下 (受訪者提供) 以閱讀連接高原山區 遊覽完南極,不如攀上美國肯塔基州的高原看看。《圖書騎兵隊》是Angela另一本心水推介。故事背景發生在1930年代的美國,男孩阿凱和家人住在人煙稀少的肯塔基州高山上,靠耕種和牧羊生活。 不過,一班女圖書館員的出現,為這片枯燥的高原注入色彩。這班女圖書館員對Angela來說,很有親切感,「大家都是推廣閱讀」,但當然,這群女圖書館員比Angela更辛苦,她們每兩星期要騎馬上山送書,不管颳風下雨,也從不間斷。全憑「圖書騎兵隊」的熱忱,令山區居民有機會從書本接觸外面的世界,也勾起了向來不好學的阿凱對書本產生好奇,他終於打開了書……這一幕,令Angela很感動,「看見小朋友由不愛看書到愛上看書,肯定是每個閱讀推廣人的最大回報」。 《圖書騎兵隊》(網上圖片) 作者︰海瑟漢森 繪者︰大衛司摩 譯者︰陳郁婷 出版社︰格林文化 探索15個城市 發掘有趣冷知識 登陸過南極、走訪過美國高原,小朋友們,還未玩夠?那麼,《好多好多》肯定能滿足大家環遊世界的欲望了!作者馬可‧馬汀帶我們一口氣探索世界15個城市,包括埃及開羅、法國巴黎、冰島雷克雅維克、巴西里約熱內盧、日本東京……還有我們熟悉的香港啊!「這本書說了很多冷知識,例如原來全日本有560萬台自動販賣機;南極洲雖然人煙罕至,但竟然亦有一台ATM(自動提款機)。」Angela相信,小讀者會覺得此書很有趣。 《好多好多》(受訪者提供) 作者、繪者︰馬可‧馬汀 譯者︰黃筱茵 出版社︰時報文化 (受訪者提供) 去旅行,除了觀光,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同樣重要。她介紹的《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便是一扇窗,讓香港的小朋友通往意大利、日本、伊朗、印度、秘魯、烏干達和俄羅斯這7個國家,了解當地7個孩子,從早到晚,一天裏的生活。當8歲印度女生阿努,午餐吃着印度烤麥餅時,另一邊廂,8歲意大利男童密歐,則在享用乳酪鼠尾草意大利餃;放學後,7歲烏干達女孩阿布瓦里和同學一起跳繩,這時,8歲俄羅斯男孩俄列茲卡,正和隊友一起練習冰上曲棍球。「通過圖畫、繪本形式,小朋友學到不同國家的食衣住行等文化知識,眼光大開。」 《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網上圖片) 作者、繪者︰麥特‧拉莫斯 譯者︰彭欣喬 出版社︰小天下 ■話你知:與書同行 書伴我行(香港)基金會是一間倡議親子共讀的非牟利機構,亦不時推介好書給家長和小朋友。今個夏日,基金會便以「書本帶你到處遊……下一站是?」為題,為嬰幼兒至小學生,推出閱讀書單,當中蒐羅了80本中、英文好書,讓孩子安坐家中,也可以遊歷世界。詳情可參閱www.bringmeabook.org.hk/summer-reading-list-2020 與書同行 ◆遨遊書海 ◆《世界飲食文化小百科》 內容︰小朋友,你最愛吃什麼呢?美國牛排、日式料理、意大利薄餅?你又知不知道,其他國家的人,會吃些什麼呢?在冰天雪地的北極,愛斯基摩人會吃什麼?伊朗和埃及,他們的主食又是什麼?打開這本書,內裏介紹了46個國家,包括南北極的飲食文化、傳統菜餚,帶大家用眼睛去品嘗世界美食。 作者︰徐寶泫 繪者︰陳維霖、申東根 譯者︰曹玉絢 出版社︰聯經 《世界飲食文化小百科》(網上圖片) ◆《我會跟全世界打招呼》 內容︰Hello!你好!Bonjour!全世界究竟有多少種語言呢?這本書飛越了7大洲,加上配備由母語人士發音的專屬App,讓孩子不止用眼睛讀,還能用耳朵聽,藉聽和說的對話遊戲,帶小讀者環遊世界,跟世界各地的朋友打招呼! 作者︰班‧漢地考特 繪者︰肯納‧帕克 譯者︰邱喜麗 出版社︰水滴文化 《我會跟全世界打招呼》(網上圖片) ◆《書是我的翅膀,帶我去世界》 內容︰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不少國家仍然採取「封關」或限制出入境措施,小朋友,是否恨不得有雙翅膀,可以穿州過省,自由飛翔呢?一隻住在圖書館的書蟲,牠跟你和我一樣,沒有翅膀,牠也曾經因為不能和朋友們一起飛翔玩耍而落寞,但是,小書蟲最終發現自己其實擁有一雙透明而美麗的特別翅膀,可以藉着書本,通往無邊無際的天空。小朋友,你想長出這雙「特別翅膀」嗎? 作者、繪者︰權載喜 譯者︰陳怡妡 出版社︰大穎文化 《書是我的翅膀,帶我去世界》(網上圖片) ◆《搭火車旅行的秘密》 內容︰小小火車迷,趁着暑假,來一趟火車之旅吧!不過,登上這列火車前,記緊帶備電筒,因為我們要透過光源,才可看見駕駛員、機械技師、乘客……來吧!一起走進未知的世界探索,挖掘更多鐵道新知識。 作者︰凱倫‧布朗 繪者︰比‧強森 譯者︰朱恩伶 出版社︰維京 《搭火車旅行的秘密》(網上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7期]

詳細內容

名人親子:Bonnie搭橋鋪路 幫沈旭暉做好爸爸

沈旭暉的家庭軍師 Bonnie相夫教女「基本法」(黃志東攝) 分工合作作為沈旭暉背後的女人,Bonnie樂於處理「家庭小事」,讓丈夫有更多空間研究「國家大事」。(黃志東攝) 作為沈旭暉背後的女人,Bonnie樂於處理「家庭小事」,讓丈夫有更多空間研究「國家大事」。(黃志東攝) 說起沈旭暉,必然想起政治、「國家大事」。的確,「家庭小事」沈先生從來不管,一切都交給他背後的女人——吳凱霖(Bonnie)。Bonnie好管家庭事,她不單落力維繫沈家四口子的關係,亦關心其他人的家事,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她,正攻讀遊戲治療,最大心願是把正能量注入每個家庭,讓每個孩子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文︰沈雅詩 相約沈旭暉和太太一起做親子訪問,兜兜轉轉,最終收到沈生的短訊回覆:「frankly it's the domain of my wife, we both prefer individuality, thanks for your understanding」(坦白說,這是我太太的範疇,我們希望維持獨立個體,感謝你的體諒)吃下沈先生送來的大檸檬,記者當然不爽,Bonnie卻替丈夫解畫:「他確實只精於國家大事、國際關係,照顧小朋友,並非他的強項。也多謝他信任我,讓我有一個自由度去教孩子。」 Bonnie與丈夫結緣於國際關係課,她曾任沈旭暉的助教,由相識、相戀至結婚,她笑指丈夫始終同一個模樣,只是沒想過自己變化會這麼大,由研究國際關係,轉去研究兒童與家庭教育,最近又修讀遊戲治療,「因為我想知道,怎樣做媽媽」,一個很簡單,但又令人動容的答案。 沈旭暉雖然是國際關係學者,但在家並沒有跟兩個女兒談政治,頂多教她們辨別不同國旗。(受訪者提供) 一句讚賞說話大有學問 沈家有兩名千金,分別是5歲的雪雪和3歲的雪糕,Bonnie從課本學到的育兒知識,都實踐在她們身上。如果說國際關係複雜,親子關係亦不簡單,一句讚賞的說話,已經大有學問,「以前我只知道不要讚孩子聰明,要讚他努力;但進修完,我便明白,原來這跟growth mindset(成長心態)有關。讚孩子一些不能改變的特質,只會令他覺得,事件的成功與自己無關,他沒有參與過;但讚孩子一些可以改變的行為,他才會覺得自己能參與這件事,會不斷嘗試去做好」。 由growth mindset說到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Bonnie興致勃勃地跟記者分享,實在忍不住打岔問一句:「這些沈生都沒有讀過,你有教他嗎?」愛夫深切的她,又把握機會為丈夫送高帽,「他這樣聰明,我毋須跟他說一遍。我相信,他看見我怎樣對待小朋友,即使他未必知道我在運用什麼理論,也應該明白我在做什麼」。 沈旭暉(右)與Bonnie(中)在2013年舉行世紀婚禮,賓客陣容強勁,連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左)、時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時任財政司長曾俊華、前律政司長黃仁龍等均有到賀。(facebook圖片) 夫妻恩愛 子女健康成長基石 Bonnie是一個很有親和力的人,臉上總掛着陽光笑容。在家庭,她亦是扮演「正能量發電機」的角色,設法維繫一家人的感情。說實話,這個角色不容易,易地而處,要像她一樣身兼三職,既要工作,又要照顧一對年幼女兒,還要讀書進修,身邊卻沒有另一半分工協助,不抱怨才怪。不過Bonnie卻沒有這樣想,他說沈先生以另一種方式支持她,「雖然他確實不多時間陪孩子,但有一件事,他一直做得很好,就是他重視夫妻關係。直到今天,他每星期仍然會約會我,哪怕只是吃個下午茶、吃一頓晚飯或看一套電影,這都讓我感到被愛」。 她說,良好的夫妻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這令我想起在美國前總統老布殊的喪禮上,他兒子小布殊的悼辭。小布殊說,很多人提起他爸爸,都會談及他做總統時的豐功偉績,可是,小布殊對父親最深刻的印象,或影響自己一生的並非這些,而是老布殊如何跟芭芭拉相愛逾70年。他從父親身上,學到如何維繫一個家庭」。 小布殊的說話,印證了Bonnie的一個信念,「如何令孩子感覺安全,以及感到身處在有愛的關係裏,你愛他固然重要,但夫妻彼此相愛,亦是一個最佳的示範。」 在Bonnie眼中,沈旭暉是一個重視夫妻關係的人,無論他多忙,每周仍會抽空跟她拍拖,享受二人世界。(受訪者提供) 分配好爸爸任務 擔任「形象顧問」 當然,Bonnie看重夫妻關係之餘,也重視親子關係。「平日放工便回家,堅持每晚說故事,周六日亦盡可能整天都陪着她們。最近因為疫情關係,多了在家工作,相處時間又可多兩三小時。」 另一邊廂,她亦樂於為沈生「搭橋鋪路」,幫他「上位」做個好爸爸,「要發掘一些事情讓先生能夠參與。舉例,我知道兩個女兒認為能去屋苑附近那間超市,可以自己選一盒奶、買一杯雪糕,已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於是我便常常提議先生駕車載她們去。對先生來說,可能只是花10餘分鐘的時間,但對小朋友而言,已經是很開心、很難得的事情了」。 同樣,在孩子面前,她也刻意替丈夫塑造好爸爸的形象,「偶爾自己心靈不夠強壯時,也會想:『又是我?你可不可以幫忙一些呢?』但我總提醒自己要忍着,不要在小朋友面前說晦氣話。同一句說話,可以有不同的演繹方式:『爸爸今天又沒時間陪我們了』、『爸爸今天只陪了我們15分鐘』,但亦可以說成:『就算爸爸今天有工作,他也抽時間陪我們去超市。』她們如何看爸爸,分別就在這裏」。 Bonnie寄語天下媽媽,想家庭和諧,便要常常令孩子感覺到爸爸很疼愛他們,「當孩子這樣想,才感染到爸爸,令爸爸又覺得,原來小朋友跟我玩很開心。我們要為丈夫製造誘因,令對方感受到親子時間所帶來的愉悅,否則若永遠只得挫敗感,他一定『縮』,覺得自己應付不到,做不來」。 為了學做媽媽,Bonnie毅然由研究國際關係,轉去研究兒童與家庭教育,去年又修讀遊戲治療,希望幫到更多小朋友。(受訪者提供) 不愛太悠閒 拒做少奶奶 看見她終日奔波於家庭、事業與學業之間,戥她辛苦,問為何不「疊埋心水」做少奶奶,在家相夫教女,豈非更好?她立即耍手擰頭,「太悠閒的生活,我不行的,我不是那種喜歡『飲杯茶食個包』的人!」記者笑她說「風涼話」,Bonnie連忙解釋:「只因我太清楚自己,如果我的焦點只放在家庭,恐怕會終日聚焦在孩子不妥當的地方,不斷想糾正她們,又或者每天都追問着丈夫何時會歸家,這樣不論對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都不健康。」 停不下來的Bonnie最近又多了一個繪本作家的身分,繼今年2月初推出抗疫繪本(圖)後,她又正籌備另一本有關兒童情緒的繪本。(受訪者提供) 稱職媽媽︰眼觀六路 耳聽八方 因為和家人保持既親密又適度的距離,令Bonnie看得見沈先生的好,女兒們的美。「她們實在太可愛了!」Bonnie形容,雪雪像爸爸,沉靜內向,相反,雪糕卻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對着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兒,媽媽要很「心水清」,「就是讚賞,也要用不同的說話。我常讚雪雪『你很專注,觀察力很好』,妹妹我會讚她『你唱歌很好聽』」。 不過,姑勿論孩子性格如何,Bonnie認為,要做一個稱職的兩孩之母,最重要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若家長回家後,只自顧自在滑手機,當聽到兩個孩子爭執吵架時,便大聲喝罵『不要嘈了』,那注定是失敗的處理手法」。 她笑言,雖然自己「肉身」並非每一次都參與在兩姊妹的耍樂之中,但眼睛、耳朵卻從沒有離開過她們,「當兩人有衝突時,若我能夠『實况轉播』整件事的前因後果,她們通常不用我多說,都會判斷到自己是對是錯,然後立刻停下來」。家長們,收到Bonnie的御夫教女術了麼? 兩姊妹雖然性格截然不同,姊姊雪雪(左)沉靜內向,妹妹雪糕(右)活潑開朗,但兩姊妹感情要好,相處融洽。(黃志東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4期]

詳細內容

JOY種正能量

過去一年,社會動盪,周遭彌漫一片負面氣氛,孩子身處其中,也難免受影響。在剛過去的學年,有學校便藉着栽種及烹飪活動,向小學生推展生命教育,由於成效顯著,活動更奪得傑出教案設計獎,值得同業借鏡。 「最希望小朋友能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感恩,因為有時候,我們的確不能改變環境,但事情的好壞,往往也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在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策劃及推動「JOY種.新煮意」的周嘉麗老師說。 「知」、「情」、「意」、「行」 此計劃在三年級試行,沒有課本,沒有硬道理,卻透過體驗式學習活動,包括種植蔬菜、製作美食,培養學生責任感、承擔精神及感恩之心。而活動亦貫穿「知」、「情」、「意」、「行」四個層次。 周嘉麗解釋,「知」是知識,透過栽種,讓學生認識紅莧菜、白蘿蔔成長所需的要素、生命周期、特性等;「情」來自小息時,學生自覺走到園圃替自己所栽種的蔬菜澆灌,記錄生長情况,讓他們體會生命的奇妙和獨特,從而反思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同樣有家人和教師的悉心栽培和關愛;當學生產生了感恩之心,便會有「意」(意志)去感謝栽培自己的人;最後,化為「行」(行動),讓學生親手製作美食,送贈疼愛自己的人,去回應別人的關愛。 學生投入  師長感動 回顧整個計劃,周嘉麗笑言,最大挑戰是疫情突然來襲,「有部分班別的同學是種植白蘿蔔的,由於生長周期較長,原本打算待下學期可收割成果,可惜突然停課,令學生無法親手收割,唯有我們代勞後拍照片給他們看」。 但總括而言,她認為是達到預期成效,「很開心,見到學生既珍惜又興奮地拿着自己親手栽種的紅莧菜回家跟父母分享;亦很意外,有部分學生選擇把自製的美食送贈老師、工友,以表達對師長的感恩,我們收到也十分感動。」 由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合辦的「點滴成河—第一屆傑出生命教育教案設計獎」早前公布結果, 「JOY種.新煮意」在藝術教育、體育及非正規課程組別奪獎。

詳細內容

同你輕鬆選JUPAS

DSE明天放榜,相信考生們心情一定很忐忑,但不管多緊張,也不要忘記JUPAS改選的「黃金 24小時」!如果想修改課程選擇,甚至來個「乾坤大挪移」重新排序,就緊記要在7月23日至25日的「個人時段」內改選。 想知多些不同學科和院校資訊,或從過來人分享中率先感受一下大學生活?不妨報名參加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於放榜日舉行的「同你輕鬆選JUPAS」,屆時有一班來自不同院校的大學生義工跟大家分享心得!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7月22日(周三) 時間︰晚上6:00至10:00 對象︰應屆DSE考生 地點︰網上Zoom視像會議 費用︰全免 詳情及報名︰bit.ly/uniyJupas2020 截止日期︰7月22日(周三)下午2:00(額滿即止)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