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教學:IT教師扭盡六壬 線上實踐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 學生上堂如玩game(劉焌陶攝) 無可否認,疫情加速了香港電子學習的發展。短短一年間,學界對線上教學由當初誠惶誠恐到今天游刃有餘,的確是大躍進。然而,僅僅轉變授課平台,甚或把教材數碼化,就等同實踐了創新教育嗎?香港教育城首屆「創新教師獎」其中3名得主分享他們對創新教學的理念,3人正帶領學生坐上一列科技快車,不過要到達彼岸,並非只靠勇往直前便可成功,正如其中一名學校資訊科技主任馮健剛說:「究竟我們是否在做教育?抑或為做而做?還是做了,學生真的應用到知識呢?」 善用軟件拍片App 提升學生參與度 在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擔任課程統籌主任的郭文釗,是「創新教師獎」8個得獎者之一,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推動宣基的電子學習發展。3年前,學校開展「自攜裝置」(BYOD)計劃,目前全校四、五、六年級學生都已經擁有個人平板電腦,在疫情下,計劃似乎更顯前瞻性,「正因宣基是行BYOD ,所以去年2月教育局突然宣布停課,我們二話不說,立即把高年級課堂轉做實時網課。而跟其他學校不同,我們是採用級本經營的,即一名教師同時向全級百多名學生授課,形式有點像大學」。 宣基自2017年開展「自攜裝置」(BYOD)計劃,目前全校的高年級學生都已經擁有個人平板電腦。(受訪者提供) 他解釋,安排級本課堂,是要騰出更多教師人手,發展互動教材,「網課最大的挑戰,是比較單向,教師不應該像DJ,『齋講』30分鐘,這樣小朋友會悶死的!教師想吸引學生學習,就需要更多板斧。因此我們加入很多互動元素,令學生感覺課堂就好像玩game一樣,但其實背後,教師正在收集數據,了解他們的學習進程」。 級本課堂 教師輪流備課減負擔 然而,互動教材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製作出來的,「要設計一個game,不是一兩小時做得到,若不配合級本課堂,根本行不通」。郭文釗補充,由於每節課堂只由1名教師負責主講,變相科任教師之間只需輪流備課,擔子會比班本課堂輕,那大家便有更多空檔去改良教材。 雖然上網課,教師每每要「以一敵百」,但只要善用電子工具,便可「四両撥千斤」,提升學與教效能。郭文釗本身是Microsoft Innovative Educator Expert一員,因着這個身分,令他有機會接觸到全球各地的教師,汲取嶄新的電子教學經驗。舉例,他參考同儕做法,嘗試在課堂使用Pear Deck軟件,讓過百名學生可一起參與討論,「其實就算25人的小班教學,由於網課,學生每次發言都要『開咪』、『熄咪』,30分鐘內,根本沒可能叫齊所有人作答。若用Pear Deck,每個學生都可以用電子筆即時在白板上以文字或繪圖等表達想法,教師亦可同一時間看到所有學生的答案,從中就知道學生學到多少」。 雖然宣基的網課採用級本形式,但借助Pear Deck軟件,過百名學生可一起參與討論,教師也透過學生的答案,得到教學上的回饋。(受訪者提供) 學生拍片出題目 互相挑戰 另外,在五年級數學科的「多邊形面積」一課,郭文釗亦一反傳統,由學生出題目,以「七巧板」拼砌圖形,並拍攝至Flipgrid影片平台,互相考問該圖案的面積計算方法,「靠我一個人出題,頂多想到5至10題,但集合全班的力量,便有20多條題目,同學可挑選感興趣的去答。整個過程,都是想學生參與度高些,我相信,被挑戰者,會覺得光榮;挑戰成功者,亦有滿足感」。 Flipgrid是一個社交學習平台,宣基用來讓學生錄製短片,討論課題和交流想法。(受訪者提供) 宣基近年着力發展電子學習,已升讀中一的舊生鄭信藍(左)憶述,最難忘是學校曾安排用Flipgrid平台,讓他們跟韓國、南美洲學生就「Spare Time」這個題目交流意見,他形容整件事很「wonderful」,「沒想過身在香港,都可以和外地學生交流,大家的看法或有不同,但我可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他們也可認識我們的文化」。(劉焌陶攝) 誠然,疫情為教育界帶來不少衝擊,但為宣基帶來重整課程的機遇,使學校可以大刀闊斧裁走架牀疊屋的內容,並朝「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方向進發。郭文釗透露:「即使有疫苗也好,亦難以預計會否再有一下波又停課,所以想設計一個既可在線上,亦可在線下,雙軌並行的課程。」 VR、AR融入學習 培養學生成創建者 在今屆「創新教師獎」賽事中,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是大贏家,該校有2名教師奪得殊榮。不過,對其中一名得獎者、該校資訊科技主任馮健剛來說,其創新教育路亦非一帆風順。 馮健剛憶述,3年前剛開展資訊科技教育工作時,曾信心滿滿寫了一個美輪美奐的教案參加電子學習比賽,當時自以為已加入了很多電子學習元素,有望奪獎,結果卻空手而回,他失望之餘,也反思問題所在,「後來我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寫了一份『說明書』,教學生怎用這個或那個平台,學生能把科技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嗎?其實是零的!」 上網課≠電子學習 正如今天,全港學校都熟練地上網課,但並不等於所有學校都推動了電子學習。「如果只是用電子學習平台來交收功課,但所有學習、作業都是維持紙本,那就不算是真正的電子學習了。」馮健剛斬釘截鐵地說。 不斷探索、一直累積經驗,馮健剛近年積極嘗試把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結合學生的學習活動,包括中文科的閱讀報告、英文科的口頭匯報、藝術創作等,「我期望學生是內容的創建者,而非單純是資訊科技的使用者」。 高小常識科經常用到AR工具,圖中學生正在研究植物細胞。(劉焌陶攝) 今次他獲評審團垂青的「自閱‧自拍‧自製 - AR閱讀『方』」教案,便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軟件工具,做出一個有聲音、有畫面、有文字的非一般閱讀報告。學生先揀選一名喜歡的中國歷史人物,閱讀或搜尋人物資料,然後利用語音輸入完成Google文件的寫作分享;之後,再自拍有趣的短片表達讀後感,為製作AR閱讀「方」作準備;最後,學生以Paper Merge cube,再配合CoSpaces App,輸入已經準備好的文字和影片資料,一個AR閱讀報告便誕生。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資訊科技主任馮健剛,打破傳統紙筆閱讀報告模式,設計「自閱‧自拍‧自製」好書分享活動,讓學生透過文字及影片,製作擴增實境(AR)的閱讀報告。(劉焌陶攝) 這兩年間,在科技教育的發展上,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如坐上高速列車,但馮健剛強調,一切都從學生需要出發,「我經常叫拍檔提醒我,不要讓我走火入魔,究竟我們是否在做教育?抑或為做而做?還是做了,學生真的應用到知識呢?」 操控無人機 學抽象數學 馮健剛口中的「拍檔」,正是該校另一名「創新教師獎」得主李嘉耀,他針對小六學生所策劃的無人機校本編程課程,同時融入數學科知識,意念亦非常創新,「這個雖然是電腦科課堂,但當中有幾節,會讓學生透過操控無人機,學習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包括角度、圓的特性及三維空間等」。他說,透過科技輔助學習數學,可減少紙筆的操練,讓過程變得更有趣,這個亦是創新教育的精髓。 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空間思維及編程能力,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電腦科教師李嘉耀所編製的無人機校本課程,同時涵蓋小六數學科「角度」、「圓」及「三維空間」的課題,讓學習變得更深入、具體和有趣。(劉焌陶攝) 知多啲:創新教育助學生立足未來 適逢香港教育城成立20周年,機構首辦「創新教師獎」,在逾80名參賽教師中,選出8名來自中、小學的教師,表揚他們致力實踐創新教育。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Victor)指出,創新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要配合社會的演變,「世界正邁向一個創新型的社會,我們需要當下培育學生有創新的精神,讓他們能夠立足未來」。加上人工智能、編程等新知識,都不是用紙筆可以傳授的,因此,教師必須摒棄舊式的教學方法,運用不同的教學設計。 鄭弼亮(受訪者提供) 創新教育離不開科技,Victor說,香港的資源配套,以至學校的基建設施都不差,惟發展步伐仍有待提升,「創新教育和考試制度是有矛盾的」。他期望透過設立「創新教師獎」,逐漸凝聚一班有心人,一起推動課程和考評制度的改革。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5期]

詳細內容

封面故事:停賽一年交白卷 健兒升中失預算

學界小健將應對「疫」境賽(蘇智鑫攝) 疫情肆虐全球,連東京奧運會都要延期,更何况學界賽事。過去一年,幾乎所有運動比賽停擺,除了令學生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術受影響,也打亂了一班高小學生想借助運動獎牌去報考中學的計劃。究竟這班孩子,過去一年有什麼心路歷程?如何突破困局? (註︰本版相片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小五的莫家臻,與同為小六的譚縉謙和施禮峰,均是德信學校體育校隊成員。家臻和縉謙皆是游泳好手,後者同時是足球小將;禮峰則在劍擊和田徑雙線發展。別看3個男生只得11、12歲,他們在幼稚園開始已接受培訓,運動年資不算淺,近年更成為學校水、陸運會及學界賽頒獎台上的常客。可惜,這些令人振奮的畫面,卻於2019年定格! 「沒操水,肥了起碼10磅」 受疫情影響,莫說比賽,連平日集訓亦有困難。家臻指着自己的大肚腩說︰「唉,你看我『發福』多少,肥了起碼10磅!」他透露,疫情前每周「操水」5天,每天練足2小時,但去年近乎沒有下過水,只偶爾跑步及在家做些體能練習,「兩者加起來的運動量,也不及以前游泳時的一半」。禮峰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以前周一至日都有不同項目的練習,現在全部取消,我覺得很悶」。但說到打擊最大的,或許是縉謙,他千辛萬苦才入選賽馬會青少年足球發展計劃油尖旺區U13隊,但只集訓幾次便碰上疫情,所有訓練都被迫暫停,「狀態肯定差了些,亦有唔開心,無波踢總是很『𤷪𤺧』,好像坐不定」。 家臻指疫情期間,因為無機會「操水」,身形「發福」不少,需要一段時間恢復狀態。(蘇智鑫攝、受訪者提供) 面對孩子的「控訴」,德信學校體育科科主席利浩強也大感無奈,撇開這班精英運動員的額外需要,他想保住整體學生最基本的體能訓練亦力不從心。「Zoom課的日子,要顧及家居安全,多數只安排學生觀看體育影片。而就算可以回校上實體課,又擔心小朋友戴着口罩做運動太辛苦;加上不宜做有身體接觸的運動,所以極其量只叫他們拉筋、輕鬆跑動一下。這一年,各項的體能訓練幾乎全部暫停,對小朋友身心發展的確有影響。」 「戰績」空白 少了「揀蟀」渠道 更實際的,還打亂部分學生的升中部署。德信學校是傳統老牌男校,除了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近年亦銳意提升體育水平,校長郭超群上任短短幾年,便先後成立劍擊隊、泳隊,又重組田徑、足球和籃球隊伍,滿足精力充沛的男生之餘,他也不諱言,希望為不同潛能的學生建立更多升學途徑,「因為絕大部分中學,都會留起10%至20%學額,取錄具備『特異功能』的學生,當中包括運動、音樂和藝術」。他說,過往也不時收到中學校長的來電,表明想招攬該校某些在全港賽事有排名的小六學生。 惟自疫情爆發後,大大小小的學界運動賽事都告吹,學生缺乏表現的機會,中學也少了「揀蟀」的渠道。「中學學界體育賽事,是按照參賽學校的成績分3個組別,傳統名校向來在實力最強的第1組別中。為保住席位,以往他們都一定派出教練和教師到全港學界賽事或重要區分賽事去觀賽,物色精英新血。德信學校參加的是九龍南區,由於市區比較多臥虎藏龍的小學生,也有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小學,所以中學代表都喜歡來拔尖,甚至直接出offer(錄取通知)給小六學生。」 今年收生 或更重視學業成績 正準備升中的縉謙和禮峰也不諱言,他們的portfolio(學習檔案)中,運動成績是重要賣點。縉謙報考了聖若瑟書院和九龍華仁書院,暫收到聖若瑟書院的面試通知;禮峰則到過香港華仁書院和拔萃男書院面試,正等候結果。惟2人不約而同表示,五、六年級的賽事寥寥無幾,「無乜好寫」,只能在三、四年級着墨,禮峰更認為,今年中學收生或將更重視學業成績,體育成績所佔比例會減低。 兼任德信學校足球和泳隊代表的縉謙,期望自己的運動成績有助報考傳統名中學。(蘇智鑫攝、受訪者提供) 縉謙的爸爸譚先生則替孩子可惜,「整個小學生涯,訓練了這麼多年,來到六年級,應該是做『大哥』、主將的時候,卻沒得上場,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但也沒辦法。幸好我們一向對縉謙強調,要以學業為重,只是加上運動,看競爭力是否可大少少而已,所以未至於很大影響」。 禮峰一身運動細胞,不單是劍擊和田徑高手,也精於體操和跆拳道,疫情前他一星期7天也要受訓。(蘇智鑫攝、受訪者提供) 芭蕾舞女孩 盼重回舞台 10歲的嵐嵐,與同為9歲的恩悅、芷蘊和樂心,習舞多年,雖然暫時毋須為升中煩惱,但幾個小妮子也渴望盡快重投比賽。她們愛比賽的原因各有不同,芷蘊單純「因為很喜歡跳舞」,恩悅則感到「很有成就感」,樂心就認為「可累積經驗」,嵐嵐就答得最坦白︰「因為我參加比賽,好大機會拿獎。」但無論各人心態如何,相同的,是大家過去一年的舞台回憶,都是一片空白。 樂心(左)、嵐嵐(右)及芷蘊(前)都希望疫情盡快消失,讓她們重踏比賽舞台,一展所長。(劉焌陶攝) Zoom上舞蹈課 一對一學習 伴隨這幾個女孩成長多年的SDM爵士芭蕾舞學院導師Miss Chan說,今年整體學員的確少了比賽目標,「對一些經驗淺的小朋友,或許會欠缺推動力」。幸而嵐嵐、恩悅、芷蘊和樂心,都屬於經常參賽的一班學員,「她們很期待疫情過後再比賽,所以沒有給自己停下來,亦有上Zoom課堂或回學校上一對一課堂」。 SDM爵士芭蕾舞學院院長兼總經理陳遠航(右)和該學院老師Miss Chan(左)均認為,舞蹈比賽有助學員確立目標,並提升自信心和建立團隊精神。(沈雅詩攝) 該學院院長兼總經理陳遠航指出,舞蹈比賽、表演有助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團隊精神,「舞蹈是一個很『靚』的活動,當她們穿上表演服後,自信心會大增,覺得自己是『star of the stage』;亦因為演出以群舞為主,可學習團隊之間的合作」。她透露,疫情前,學院每年派學員參與約300個比賽和活動,但疫情後不及五分之一,學院計劃推出網上表演舞台,讓一眾小朋友繼續有演出機會。 為保持最佳狀態,恩悅(右)透露每天都抽空在家練習舞蹈,但始終擔心和隊友的默契不及從前。(劉焌陶攝) 轉化負能量 讓孩子輸得起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協調幹事周敏璇(Chloe)指,從兒童成長角度來說,任何比賽活動均有其正面價值,「因為有競賽心態,小朋友會下決心,努力達成目標,爭取在賽事中勝出,所以會培育出積極心態。若然經常有好成績的,更加會獲得成功感,對自己有所肯定,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會更有安全感」。但與此同時,比賽亦可能為一些小朋友帶來負面經驗,尤其是那些經常做「輸家」的,「會帶來挫敗感,甚至質疑自己、失去方寸」。 周敏璇(受訪者提供) 重新定義 着重經歷過程 要做到不論輸贏,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質素,她建議家長先要引導子女把比賽的意義重新定位,由着眼於結果,轉化到經歷過程,「當焦點不再是跟別人比賽,而是視之為培養個人成長的美德,例如學到體育精神、鍛煉毅力,而且在訓練期間,個人技巧也一定有提升,那其實即使最終贏不到比賽,亦有很多得着」。 持開放態度 聆聽子女心聲 談到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學界賽事幾乎全告吹,Chloe說,孩子感到失望、不開心,是人之常情,最重要是家長帶着同理心,並持開放態度,讓子女有機會真確地表達感受。「成年人往往很急於向小朋友作理性解說,這個不是不重要,但絕非第一步。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首要是聆聽,讓小朋友有安全感去抒發情緒,儘管是一些負面感受。」 惟她強調,若在對話當中,發現子女有太多非理性、災難式的想法,家長就要拉他們一把,「每個孩子都獨特,有些可能會比較悲觀,暫時停賽便想到世界末日般嚴重,若有這個情况,家長便要介入,避免子女掉入負面情緒的漩渦」。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4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惹笑港漫 邊睇邊學廣東話

(機構提供) 小朋友熱愛看漫畫,皆因它顯淺易明,情節時而輕鬆、時而刺激,令人忍不住追看。但本地出版的漫畫寥寥可數,寫廣東話的更是少有。最近一本新出版的本地作品《消失的12守護》,便是一本針對高小至初中讀者的兒童漫畫。全書對白以粵語正字寫成,並以深受小朋友歡迎的冒險故事作主線,內容輕鬆惹笑,滿載正能量。故事講述百貓村內的樂璇池,一天數以萬計的樂璇珠及12瑞獸突然消失,長老決定派嘻嘻波去找回他們,而嘻嘻波在旅途中遇上了一個活潑生鬼的功夫小子,兩個人決定一起踏上冒險之旅。 《消失的12守護》由本地著名漫畫家鄺彬強擔任主筆,配以全新畫風創作,令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此書找來研究語言學的文學博士邱健恩,為所有對白作正字翻譯,又為每個單元故事作「咩字都廣」廣東話用詞註解,以及於書末執筆「粵語雜談」專欄,讓小朋友和家長都可以輕鬆地學習更多廣東話正字。 ◆INFO 《消失的12守護》 價錢:$88 銷售點:luckycatland.com、各大漫畫店 (最新活動資訊或安排,請留意商場facebook專頁) ■送《消失的12守護》漫畫 (機構提供) Luckycatland送出《消失的12守護》(廣東話特別版)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名額20個,每人可獲禮品一份。(圖) 截止日期:2月16日。 如有興趣參與,請按此填寫網上表格。 整理: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2期]

詳細內容

試前準備:應戰呈分試 讀得多≠解得透 專家5招 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掌握竅門 閱讀理解無難度(Tomwang112@iStockphoto) 高小的閱讀理解題目需要學生有綜合與評價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不易應付,家長平日宜多向孩子傳授閱讀策略、答題技巧。(Tomwang112@iStockphoto) 踏入2月,標誌着下學期正式開始,也意味着小五學生很快要面對第一次呈分試!由於首兩次呈分試,將直接影響孩子在升中「自行分配學位」 的排名,因此不容有失。眾多科目之中,不少人都認為中文科難度最高,加上佔分比例亦重,究竟可以怎樣應付呢?是否從小讀多些書就可以順利過關?港大學者羅嘉怡認為「大量閱讀不等於有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時,家長要從旁引導,教孩子小心看題,找着題目關鍵字,才有機會過關。 羅嘉怡(沈雅詩攝) 中文科由聆聽、說話、閱讀和寫作4範疇組成,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院長(知識交流)羅嘉怡指出,若論考試,一定以閱讀和寫作佔分最重,「因為單單一篇閱讀理解,已經可以考到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字詞解碼、提取表層信息、綜合、推論、鑑賞評價等」。亦因為這些能力並非靠背誦課文可以得到,往往考起不少小學生。 讀到「鈍」 未能「悟」 一直以來,大家都鼓勵小朋友多閱讀,以提升語文水平。可是,有些孩子縱然平日很愛看書,甚至大量閱讀,但在考試時,卻仍然像看不懂題目,也不太會抓重點,究竟問題出在哪裏?羅嘉怡解釋,大量閱讀不等於有閱讀理解能力,「古人常說,多讀會頓悟,但其實小朋友本身無生活經驗和知識,假如沒有人從旁引導,給他方法去讀,只會讀到『鈍』,卻未必『悟』得出來」。為此,她歸納了幾個閱讀策略和應試技巧,家長不妨趁未來幾個月,替孩子多加操練。 要訣1:先看題目 找問題重點 考試時,應該先看題目,抓住問題的重點,究竟是問「為什麼」?抑或「怎樣」?再帶着這些問題去看文章,那便會更快、更易找到答案。 要訣2:圈關鍵詞 組段落主旨 學生要邊看邊圈關鍵字詞。以《昭君出塞》一文為例(圖一),每段或每兩三段,一定有一兩個關鍵詞/句,把它們圈起來,再組合起,便已經知道段落主旨。另外,有時作者在寫作手法上,會故意在文章開首的第一句或最末一句,作為關鍵句,以帶起整篇文章的背景、脈絡,以及事情的起因,宜多加留意。 圖一)圈關鍵詞:考試時,可以邊看邊把每個段落的關鍵字句圈起,以幫助自己快速提取資料,回答問題。(沈雅詩攝) 要訣3:拆解字詞 猜測意思 閱讀文章時,或會碰到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學生可透過不同的蛛絲馬迹去猜測詞語的意思。例如不知道「匈奴」是什麼,但見到這個詞語有「專名號」,便猜到它是一個名詞;而緊接的下一句「匈奴的五個首領叫單于」,由於只有單位、機構或國家才有首領,因此,可進一步排除「匈奴」是人名。 要訣4:用刪除法 減少干擾 閱讀理解卷總有歸納段意的題目,而且多是選擇題,4個選項有時又會十分相似,旨在干擾學生。考生可使用「刪除法」,先把肯定是錯的答案刪去,減少干擾的因素,答對的機率自然增加。 要訣5:代入情景 產生觀點 對文章人物作評價,是小五、小六中文閱讀理解常見的題型。應訓練孩子在平日閱讀書本時,習慣地把文章的情景,在腦海中產生影像,因為一定要感受到情節的起伏變化,才容易產生觀點。 忌籠統答法 引例支持論點 以《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一文為例(圖二),題目問及:「你對鮑叔牙有什麼評價?他有什麼地方值得你學習?試解釋說明之。」學生便需要通過文章對鮑叔牙的言行描寫,想像一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為人大方?慷慨?心地善良?體諒別人?切忌以籠統的「好」或「不好」等字眼去答題;另題目說要「解釋說明」,則表示答題時,學生要引用例子去支持論點,因此要言之有物,避免陳腔濫調。 圖二)代入情景:要對鮑叔牙有更準確的評價,便需要先代入情景,感受情節的起伏變化。(沈雅詩攝) 港童對閱讀課投入度 全球包尾 根據每5年就全球小四學生母語閱讀能力做測試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 PIRLS」,雖然2016年最新結果顯示,香港在全球50個參與國家或地區中高踞第3位,僅次於俄羅斯、新加坡,但羅嘉怡直指多個數據走勢也「幾論盡」,存在隱憂。 閱讀能力排名見危機 「比對上一次5年前的同一個研究,香港下跌了2位,失去榜首位置;香港小學生在文藝類文章的閱讀能力只排第8;閱讀尖子的人數比例亦兩屆停滯無增長,位列第7;在高層次閱讀能力(評價與綜合能力)和低層次閱讀能力(尋找資料與簡單推論能力)也不及俄羅斯、新加坡,香港分別只排行第5和第4,所謂不進則退,已經見到危機」。 不過,最令她擔心的,是香港學生的閱讀態度,徘徊在第三世界的水平!「只有 36%學生表示對閱讀有濃厚興趣,低於國際平均43%的水平,排名33;至於閱讀信心,亦只有36%學生表示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信心,低於國際平均45%的水平,排名41;更差的是閱讀課堂投入程度,香港只有34%學生自評為積極投入,遠低於國際平均60%的水平,全球包尾」。 應先培養態度、習慣 別只為應試 羅嘉怡認為,要避免繼續走下坡,先要改變大家對閱讀的看法,「不是只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反過來,先培養學生有良好的閱讀態度和習慣」。事實上,從PIRLS的研究結果反映,學生在「閱讀興趣」、「閱讀信心」和「對閱讀課堂的投入」的表現愈高,他們的閱讀成績表現便愈好,她說,彼此是存在因果關係的。 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態度,是提升孩子語文能力的不二法門,家長應營造家庭的閱讀氛圍,讓子女從小愛上閱讀。(monzenmachi@iStockphoto) 她又建議家校都要通過不同途徑,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除了學校,家長角色也很重要。父母平日可以多些跟小朋友『聊書』,拆解他們在閱讀時看不通的地方,或發掘書本背後想帶出的道理」,同時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建立閱讀習慣,營造家庭的閱讀氛圍。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1期] 文︰沈雅詩

詳細內容

升小選校:疫情、移民潮 不影響熱門校收生 小一「大抽獎」 專家教部署

注意事項:統一派位雖然靠運氣居多,但家長也要留意心儀學校餘下多少學額作大抽獎。(黃志東攝) 2021/22小一入學統一派位階段將於1月30及31日(周六、日)接受申請,過去一年的疫情、網課和移民潮,會否為這次「大抽獎」帶來全新局面?家長該如何部署? 文︰顏燕雯 模特兒:Ariel 2021/22年度小一自行收生結果早前已公布,獲分配學位成功率達46.4%,是近年新高,加上突如其來的移民潮,會否變相令「大抽獎」的競爭減少,學生更容易被派往心儀學校? 疫情、網課和移民潮,會否為這屆小一「大抽獎」帶來全新局面,是不少準小一生家長關心的課題。(黃志東攝) 升學專家梁永樂認為,即使自行收生階段成功率創新高,都不太左右統一派位階段的結果,「不論今年或過去多年,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都是派出一半學額,受歡迎學校基本上一定『收爆』,所以一定有一半學生成功。反之,統一派位是按學生隨機編號去派位,成功與否,運氣成分居多」。 梁永樂(資料圖片) 值博率僅限於甲一乙一 當然,有些數據也具參考價值,他說︰「學校在自行階段超收了多少,都反映在統一派位剩餘學額。統一剩餘學額少,被抽中的機會相應低,這是家長的重要考慮。」梁永樂建議,若心儀學校剩餘學額「多」,值博率高,可進取,「但要留意,值博率僅限於甲一、乙一,頂多甲二、乙二,因為若是受歡迎的學校,學生把它放在甲二、乙二或之後,是極低機會被抽中取錄的」。 談及現在學校不時要以網上授課,既然大家都是「自學」,有人質疑那何須讀傳統名校,倒不如轉軚讀Happy School。梁永樂笑言,這也不代表在「大抽獎」時,會令傳統名校「爭崩頭」的情况減少,因為家長普遍是「說的多,做的少」,「以報直資、私立的情况所見,今年選校形勢其實沒太大轉變」。 疫情下「一切從簡」 叩門位或減 他反而提醒,疫情下,不少學校收生都「一切從簡」,叩門形式或存在變數。加上據聞有些受歡迎的學校都傾向「留一手」,顧及弱勢學校的收生需要,所以未必會用盡叩門位,「我會建議家長宜抱『盡力積極準備,平常看待結果』的心態,因為今年的叩門成功率或較以往更低」。 校網新形勢 今年多個校網都有新的形勢出現,升學專家趙榮德有以下的分析,值得家長參考。 趙榮德(資料圖片) 14網(東區) 心儀學校填甲一乙一 乙二、三以退為進 問:原本在12校網的番禺會所華仁小學搬到北角的14校網,如心儀此校,有什麼填表建議? 答:番禺會所華仁小學有新校舍,加上有直屬中學香港華仁書院,自然受家長歡迎。14校網的家長,如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選擇此校,來到統一階段,必然以「1-1-1」繼續在甲、乙部第一志願填寫。至於乙二和乙三,不要填大受歡迎的學校。謹記,填表策略並非要把心儀學校順序填於乙二、三、四志願,因為一般受歡迎學校放乙二已經不能派到,所以要以退為進,選一些獲派機會比較高的學校。這些學校一樣教學認真、重視品德培養,可能只是比較低調。 40網(深水埗區) 學校數目多 可較進取 問:40校網今年有多校都有超收(世襲生),雖然此網學校多,但口碑亦是兩極化,如何填寫,方可以在選擇受歡迎學校之餘,不會跌入「寶校」? 答:這校網可說群龍無首,以排位來說,有10間較受家長歡迎,而受歡迎與不受歡迎,都是一半半。至於何謂寶校?如以世襲超收額排位法來看,我會把排位最後的2、3間說是寶校,這些學校都擁有「負超收額」,證明不太受家長歡迎,如有興趣知道是哪間可以私訊問我。至於此校網填表方式可以少少進取,因學校多,大家未必會集中填一兩間。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0期]

詳細內容

快樂書單:閱讀推手依年齡撰快樂書單 孩子「對號入座」選好書

小學生攀上喜閲階梯(CreativaImages@iStockphoto) 新年伊始,大家也有去舊迎新的習慣,但家長又可有替子女的書櫃大掃除呢?若說做人不能夠「一本通書睇到老」,想發展孩子的閱讀力亦然,不能夠永遠只停留在閱讀某一階段的書本。3名本地資深教師,針對初小生和高小生的成長需要,合力撰寫了一張快樂書單,助6至9歲的孩子攀上閱讀的階梯,更讓10至12歲的學童晉身成閱讀自由人! 一本「適齡」閱讀的好書,可以伴隨孩子跨越不同階段的成長關口。(real444@iStockphoto)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圖書館主任倫雅文、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圖書館主任李小玲,以及也曾任圖書館主任、現為聖保祿天主教小學中文科科主任林慧恩,3人都是資深的閱讀推手,從她們實戰的教育經驗,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跟高年級的學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因此,家長能否找對讀物,既可回應子女成長階段的需要,又能滿足他們的閱讀胃口,就至關重要。以下都是3名教師替6至9歲,以及9至12歲精挑細選的好書。 林慧恩(右起)、倫雅文和李小玲,耗費多時從中、港、台三地篩選出逾400本適合香港小學生閱讀的好書。(賴俊傑攝) ■6至9歲 ◆建立自信期 從心理發展上,這個年紀的孩子,是建立自信的階段,可多借助優秀的故事為小朋友樹立自信、勤勉的榜樣。 《小希的網不一樣》 (賴俊傑攝) 作者︰保羅.薩傑克 繪者︰希爾斯兄弟 譯者:劉清彥 出版︰小天下 內容︰這是一本繪本,月夜、星空,氣氛靜謐,適合和孩子在睡前閱讀。小希是一隻圓網蜘蛛,他的織網與眾不同、獨一無二︰三角形、正方形、六角形……但兄弟姊妹卻不認同他,認為圓網蜘蛛,就應該織圓網。面對別人的批評與壓力,小希自信大方地展現自己,他既欣賞兄弟姊妹所織的圓網,亦為自己獨特的網而引以為傲 策略︰光叫孩子有自信並不足夠,還要鼓勵他們有堅持的勇氣,把自己的本領展現出來。讀畢這本書後,家長不妨跟孩子一起發掘他們的才華和本領 ◆克服逃避心理 小人兒漸成長,在生活中遇上困難,開始有意識想去逃避,家長不宜跟他們硬碰,反而可多用書本激勵孩子克服困難。 《天天星期三》 (賴俊傑攝) 作者︰方素珍 繪者︰郝洛玟 出版︰小天下 內容︰主角嚕嚕不喜歡上逢星期三的舞蹈課,因為跳得不好,同學白眼她、老師再三提點她,還是未能做好,因此產生恐懼和焦慮。當嚕嚕知道舞蹈表演的日子快要來臨時,更想方法逃避。可是,逃避問題,只是令她的痛苦延長 策略︰爸媽和孩子讀這本書時,可鼓勵他們勇敢面對困難,並協助小人兒克服恐懼和焦慮,擁抱挑戰 ◆提升圖文結合能力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對繪本閱讀的要求,不再滿足於聽故事,而是尋求解讀故事的不同方法。這個時候,家長可提示孩子如何閱讀書中的細節,細心觀察圖畫帶出的線索。 《走出森林的小紅帽》 (賴俊傑攝) 作者、繪者︰韓煦 出版︰道聲 內容︰此書的故事改編自經典童話《小紅帽》,但今次主角小紅帽是失明人士。外婆生日,小紅帽要穿過森林去看她,小紅帽帶着導盲手杖,展開一場森林大冒險。一路上,小紅帽遇上兔子、刺蝟和臭鼬,每一個都叮囑她要小心,並建議她用聲響、質地和氣味來分辨大灰狼是否來到 策略︰此書的文字和用色,都值得爸媽帶領孩子研究一番。文字上,作者特別用擬聲詞來模擬聽覺辨物;色彩上,故事一開始畫面為黑白,但跟隨故事的發展,畫面從暗淡漸變成繽紛,表達善良令世界變得光明多彩的信息 ■9至12歲 ◆累積語彙 這階段的孩子不論是理解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至專注力,都來了一個大躍進,父母應抓緊這關鍵而影響深遠的時機,從旁引導孩子涉獵文字量更多、領域更闊的書籍。 《晨讀10分鐘:奇妙的飛行——小學生生活散文選》 (網上圖片) 賞讀︰林良 繪者︰陳盈帆 出版︰親子天下 內容︰此書精選台灣兒童散文界名家之作品,有兩大優點值得推介。其一,它以「人、事、物、自然」為整本書的框架,取材自孩子日常生活,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其二,由於它是散文集,每篇字數不多,孩子讀起來毫不吃力,大大提升閱讀的信心 策略︰原來寫作的題材俯拾皆是,家長大可利用在街上的一事一物和孩子討論,請他們說出感受,並鼓勵小朋友把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這樣,一篇散文就誕生了 ◆放眼世界 孩子漸長,要開始關心世界發生的事情,家長想培養子女的國際視野,除討論時事新聞,亦可從書本打開通往世界之門。 《世界中的孩子1︰為什麼會有貧窮與飢餓?》 (賴俊傑攝) 作者:路易絲.史比爾斯布里、凱里.羅伯茲 繪者︰漢娜尼.凱 譯者:郭恩惠 出版︰親子天下 內容︰這是一本圍繞國際重要議題——貧窮與飢餓的繪本。對生活在幸福國度的香港小孩來說,貧窮、飢餓與他們似乎扯不上關係,但作為世界公民的一員,他們卻不能置身事外。這本書,可以讓小孩了解到當他們過着舒適、安逸生活的同時,生活在另一個國度的兒童,因受天災、戰爭、氣候反常等因素的影響而生活在貧困環境中 策略︰在閱讀此繪本前,父母可先用這話題相關報道作引入,再請孩子從書中探討飢餓纏繞發展中國家的成因,也鼓勵他們分享感受,以及嘗試思量可用什麼方法幫助貧民 ◆性教育 9至12歲的孩子在生理上逐漸步入青春期,可是他們的理性發展未臻成熟,因此往往出現感情重於理性的情况,也易受朋輩同儕的影響。閱讀成長小說,可為孩子提供替代的經驗,使他們更容易面對、克服成長中的種種困惑。 《吹口哨的孩子王》 (賴俊傑攝) 作者︰重松清 繪者︰塚本靖 譯者:賴庭筠 出版︰小天下 內容︰主角真琴是插班生,她是一個與別不同的女孩,在外形上,她的頭上綁着「冲天炮」,沒有一般女孩的嬌俏可愛;在個性上,她果斷獨行,沒有一般女孩的優柔寡斷;在個人抱負上,她竟立志成為學校的孩子王。她的出現,使一向沒有主見的小剛、一向膽小的知香、酷似管家婆的玲夏都有所改變 策略︰閱讀後,父母可與孩子輕鬆探討連串問題,例如︰當知香被同學排擠時,真琴和小剛各有什麼處理方法?真琴如何令「討厭真琴聯盟」瓦解? 選書心得:回應孩子成長階段 在書海浸淫多年的倫雅文、李小玲和林慧恩,原以為要她們撰寫推薦書單,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沒料到3人卻異口同聲說任務艱巨。倫雅文笑說︰「太多書了,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要篩選出400多本,不容易。」 她們選書有兩大原則,一是書單要集結中、港、台三地的書,李小玲說︰「不過有些很值得推介的書,最後都要放棄,因為絕版了,大家根本買不到。」至於另一個原則,林慧恩補充,就是一定要回應到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 《給孩子的悅讀提案》 (賴俊傑攝) 作者︰倫雅文、李小玲、林慧恩 出版社︰皇冠 定價︰$128 共融書角:節奏快、「有得玩」增SEN童閱讀動機 要替一般小孩選擇讀物已經不容易,若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就難上加難。沙田新城市廣場Kidz Academy與「綠腳丫親子讀書會」攜手打造了全港首個共融童書角,挑選的繪本,不單適合一般小讀者,也兼顧SEN學童的需要。 「很多SEN孩子的家長,常說自己的子女不喜歡或不懂得看書。但我覺得不是,只是大家沒有找到合適的書和閱讀方法。」綠腳丫創辦人柯佳列(Kenny)說。 柯佳列(劉焌陶攝) 想提升SEN孩子的閱讀動機,Kenny強調家長先要打破固有觀念,不一定看情節豐富、有教育意味的故事繪本才叫閱讀,「讀障孩子駕馭不到故事裏的文字,會抗拒,覺得閱讀跟自己無關;亦因為故事類的書有起、承、轉、合,對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來說,要花的時間太長了,他們沒有耐性」。 他建議可選一些着重圖像、節奏明快,兼且讓孩子「有得玩、有得參與」的圖書,他以《鳥有翅膀,孩子有書》為例,「每頁得一句,『蘋果有種子』,讀畢這句就可用相同的句式和孩子玩接龍遊戲︰雪梨有種子、橙有種子……『海洋有船』,馬路有車、天空有飛機……」Kenny指出,採用這種閱讀方式,SEN童會享受到成功感,從中也學習到常識和語文。 (網上圖片) 至於自閉症的小朋友,Kenny表示,他們未必會在閱讀過程中作出回應,但其實孩子的圖像、空間記憶很強,「他們會很喜歡《我的地圖書》這類書,一本把生活、事件或人際關係統統用地圖來表達的繪本。『我的家族地圖』、『我的房間地圖』、『我的肚子地圖』、『我的心地圖』……也可藉此引導自閉症孩子,用這些手法、工具來表達自己」。 (網上圖片) 共融童書角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10:00 費用︰全免 地點︰新城市廣場1期1樓東翼(近Pizza Express) 註︰因應政府防疫措施,開放時間以官方公布為準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9期] 文︰沈雅詩

詳細內容

上一課:「森林」搬進課室 「小泰山」做實驗 提升思維技巧

資優教育並非資優生的專利,有小學便一直推行校本資優教育,在各級創設「思維課程」,加入高層次思維技巧、啟發創造力和提升個人及社交能力三大資優元素。今個學年,校方更重新規劃課程,於低年級的「思維課程」內引入「小泰山」系列,冀透過大自然的場景,把學生的情意(Attitude)、技能(Skill)和知識(Knowledge)素養再昇華。 改編《小紅帽》情節 引發好奇心 記者在暫停面授課堂前,參觀港澳信義會小學的思維課。當日甫進入STEM活動室,便看見一班可愛的小一生齊齊戴上不同動物、昆蟲造型的防護面罩,活像把「森林」搬進了課室。「小泰山」系列有5課,首4課在校內進行,且透過經典童話《小紅帽》的改編情節串連4課的脈絡,最後1課則移師野外。記者這天參觀的,正是第2課。 課堂其中一個任務,是利用簡單的物資,製作「野外求生瀘水器」。(馮凱健攝) 「小紅帽和外婆為逃避大灰狼,搬到另一個森林居住,偏偏這個時候外婆身上的『隱形墨水』用光了,大家可以幫她再研發1支嗎?」教師一邊說一邊拿起桌上的檸檬水、洋葱水、紫椰菜水和石頭水,再問孩子,估計哪個是可以用來製造「隱形墨水」的材料? 思維課程下的「小泰山」系列課堂,學生有很多親手做實驗的機會。(馮凱健攝) 只見孩子的目光都充滿疑惑,有人甚至估計是石頭水,教師不置可否,只請學生 「動」手找答案。於是一雙雙小手忙碌地做實驗,反覆測試後,最終讓小人兒發現,原來紫椰菜中含有花青素,那是一種天然的酸鹼指示劑,能夠把他們用帶有酸性檸檬汁所書寫的文字由透明變成帶有顏色,是製造「隱形墨水」的最佳材料!而且只要把紫椰菜水與不同的液體混合,更可測試出其酸鹼值。 學生利用紫椰菜中的花青素,檢測不同液體的酸鹼度。(馮凱健攝) 記者觀課近1小時,課堂活動環環緊扣,絕無冷場,好玩有趣毋庸置疑,只是有點好奇,孩子年紀這麼小,真的理解到什麼是酸鹼度?pH值?校長陳文燕承認,未必所有學生都可以一下子完全消化內容,但灌輸科學知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課堂能令孩子產生好奇,提升探究動機,並且掌握基本的學習策略和思維技巧,「像剛才的課堂,老師便指導小朋友運用POE(Predict預測、Observe觀察、Explain解釋)探究策略,當孩子掌握到這種方法,將來就可以應用到其他學習情境之中」。 港澳信義會小學早在2003年開展校本思維課程,過去也應教育局的邀請,以專業發展學校的身分,向其他學校傳授經驗。不過,因應時代的快速變化,該校在本學年起逐步改良這個課程。「初心是沒有改變的,仍然是希望幫助學生建立思維能力,並把這種能力遷移至其他學科。但同時更希望裝備孩子有更多的軟實力,包括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和學會相處這4個導向,令他們可立足現在,面向未來。」陳文燕說。 走進大自然 培養解難能力 改良的思維課程將由小一、二做起,副校長羅慧貞補充,思維課程共9節,其中4節會保留教授有趣的記憶方法,「這個也挺實用的,教他們多用右腦,包括用音律、圖像、感觀、顏色等,會把資料記得好些」。另4節則讓學生重歸大自然,透過「小泰山」系列,培養學生的解難能力,「舉例其中一個延伸課業,會考考小朋友,怎樣用檸檬茶盒或膠樽、橡筋、筷子等材料自製瀘水器,這個需要運用高階思維能力」。她續說:「小泰山」系列其中1課將帶孩子在野外作山藝訓練,暫定在明年3月,採親子形式,但要視乎屆時疫情發展而定。 港澳信義會小學校長陳文燕(中)希望在改良的思維課程下,初小學生可以藉大自然提升跨領域的素養,並學習善用自然界的資源。圖中她和學生背着的布袋、拿着的圍巾,上面的圖案正是採用植物染,「小泰山」系列將會教學生製作。(馮凱健攝)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4期]

詳細內容

體驗教學:聽故事玩遊戲 鞏固學科基礎 會所式環境 趣味補習

今時今日,坐在100呎小房間對着四面牆,不停抄寫背誦等填鴨式補習班已經落伍,想提高小朋友學習興趣,更容易吸收所學,必須在教學模式和環境下一番工夫。有教育中心以國際化教學模式教授學生本地中、英、數課程,還附設如高級會所一般的學習環境,令補習也成為一種樂趣。 中心約1.5萬平方呎,設有26間互動課室及Qlub House共享空間。Qlub House內有數間環繞不同主題的房間如視藝室、電視室,只要一個月內報讀3個不同課程便可免費成為會員,小朋友可以在開放期間隨時在這裏自由活動、做功課、閱讀和放鬆。(蘇智鑫攝) (註︰本版相片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等候區佈滿大大小小有趣的玩具。(蘇智鑫攝) 一踏進橋奧教育(Qurio Education),以為走進了專為小朋友而設的遊戲會所,無論裝潢、課室設計以至每件家具和玩具,都與國際學校相似。校監張曼欣表示,一直希望以國際學校,甚至世界各地最好的教育方式,放進本地課程教學之中,「香港有九成以上學生都是念本地學校,我們會想主力幫助這群孩子應付校內學習,所以課程是依照本地幼稚園和小學課程來設計,滿足他們學業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們採用國際化的體驗式教學,大大提升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中心提倡愉快學習,連圖書室也充滿樂趣,如搖搖椅、帳篷及AI機械人,讓小朋友愛上這個閱讀環境。(蘇智鑫攝) 張曼欣(蘇智鑫攝) 中英數增值課程 藉動畫肢體助記憶 中心課程專為4至12歲兒童而設,主打中文、英文及數學科增值課程,內容除了緊貼學校教學內容,更包括考試溫習策略,並透過不同的活動鞏固學生的學術基礎。以中文為例,這天K2的小朋友正在學習詞語,導師黎展康便利用動畫故事讓小朋友認識「小狗」、「可愛」、「十分」等詞,最後更會學習簡單的重組句子,只見小朋友十分投入地聽故事,真正是愉快學習。黎展康說,教學團隊會定時開會,按不同年齡的學生來設計教材,強調毋須背誦,如以肢體動作去幫助記憶,同時也重視與家長溝通,了解不同小朋友性格和需要後再調整教學方式。 中文課室內有中式屏風和毛筆架,小朋友還可以在牆壁上學寫字(圖2),趣味無限。(蘇智鑫攝) 跨學科興趣體驗 學自律社交解難 除了學術課堂,中心也設有興趣體驗營,當中有多個跨學科興趣體驗活動,包括STEAM、話劇、手工藝術設計活動、外語學習等;也設有功課輔導班,由專業導師為學生作功課輔導、鞏固學校學習等。張曼欣稱,希望學生在這裏除了求知識,同時學到自律、人際關係、好奇心、主動、解難及創意等多方面的能力發展。 Qlub House內最特別的要數這個「禪室」,鼓勵孩子在裏面學習深呼吸,適時放鬆,日後更有機會安排茶道、摺紙等特色課程。(蘇智鑫攝) 不少課室都可按需要打通,如學英文便可透過玩遊戲,邊跳過障礙物邊說「I am jumping!」,寓學習於玩樂。(蘇智鑫攝) 作為家長,除了可透過網上平台Canvas緊貼孩子的學習進度,更可定期與科目導師會面。家長可以在這個設有雪櫃、焗爐等設施的休息區喝杯咖啡或買點輕食,邊等候孩子下課邊享受me time。(蘇智鑫攝)   ■INFO 橋奧教育中心 價錢:中、英或數術科實體課堂$360起/堂 地址:九龍灣常悅道21號Eastmark 6樓全層 網址:qurioed.com/home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2期] 文︰顏燕雯

詳細內容

校服革新:Happy School 反傳統 校服似時裝 學生有得揀

學校提供4款運動服供學生自由選擇,體現學生為本的精神。(資料圖片) 香港的幼稚園、小學和中學合計有逾2000間,每天總有不同學校的學生跟我們擦身而過,但大家又有否留意他們身上的校服呢?過去近半個世紀,本港的校服市場,幾乎都是幾間老字號供應商的天下,款式雖未至於千篇一律,但驚喜亦不大。不過,隨着近年陸續有新血加入市場,不論在設計、布料以至銷售服務都力求創新,掀起校服2.0的新世代! (註︰本版相片受訪者及模特兒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另部分相片攝於疫情前) 走入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禤小),最吸引記者眼球的,除了是美輪美奐的校園設施,還有學生一身漂亮的校服。「我的孩子是否很醒神呢!」校長李小寶一臉自豪地說。 李小寶(資料圖片) 設計以學生為本 反映學校理念 自2017年上任禤小後,李小寶不單着力革新課程,把校園大變身,還替學生換上新裝,「以前那套校服有很多年歷史了,是棗紅色格仔縐布的,看上去好像有點刻板、霉舊」。她認為,校服某程度上應反映學校的特質和理念,因此,她希望把禤小是Happy School、以學生為本、學生有選擇的新氣象帶到校服之上。 昔日設計:李小寶校長戲言,昔日女生的校服,有點像孕婦裝。(資料圖片) 可惜當李小寶想得多美好之際,卻受到校服供應商的冷待,「傳統校服供應商根本不會和你傾,最可笑是把別間學校的校服換上禤小校章就當新款給我,又或是提議我抄款轉顏色,簡直是毫無誠意!直到遇上一間新派校服供應商,他們肯給我由頭到腳重新設計」。 女生粉藍恤衫綴荷葉邊泡泡袖 該校服供應商聽取李小寶的教育理念後,設計了兩個款式,經家長教師會、法團校董會審批後,禤小選了其中一款,並由2018/19年度開始,正式引入校園。記者雖非潮流達人,但敢說禤小的校服,可媲美時裝!尤以女生的,最叫人眼前一亮。 冬季校服大方骨子,恍如上班服。(資料圖片) 夏季時,女生穿的粉藍色恤衫,用上荷葉邊設計,配公主泡泡袖,下身是四季用的寶藍色百褶裙;冬季則換上藍白色幼條子的恤衫,配襯寶藍色的領花,非常醒目。至於男生則相對簡約,兩季校服都以一深一淺的藍色作基調,並在領口位以織帶點綴。 粉藍配搭寶藍的夏季校服,設計簡約清新。(資料圖片) 4色運動服任揀 波鞋自由配 不過,若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或許穿運動服會令他們更開心,因為「有得揀」,「冬夏季運動服都以湖水藍和青綠色為基調,再變出4款設計,而寶藍色短褲兩側袋口亦有兩種不同顏色的緄邊,風褸同樣設計了兩種顏色,學生可按自己的喜好選擇穿哪一款」。李小寶更一反傳統,讓學生在波鞋上起革命,「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穿白波鞋上體育堂呢?只要鞋底有足夠的承托力又舒適,孩子配搭什麼顏色的波鞋,我都歡迎」。她甚至容許怕凍或怕走光的女生,在運動短褲內再穿一條leggings(緊身褲),「幾有型吖」! 兩款不同顏色的風褸,你又喜歡哪一件呢?(受訪者提供) 李小寶開明的作風當然深受學生歡迎,惟她直言,最初亦有同工不太接受校服如此多樣,「他們覺得『立雜』、不歸一」,但憑一句話,李小寶就說服他們︰「既然我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個別才能,要接納他們的差異,為何我們卻要打造一式一樣打扮的孩子呢?」 新派設計:打破刻板 polo恤棒球褸也可做校服 李小寶校長口中的「新派」校服供應商,正是制服動力(Uniform Power),6年前開始進軍校服市場。該公司業務發展總經理楊佩佩(Ada)憶述︰「當時有制服客戶介紹我們幫本地一間幼稚園重新設計校服,原因是對方找了多間校服供應商都沒有人理睬。經過這次接觸學界後,我們發現校服市場都頗需要有新思維的公司加入。」 作為過來人,創辦人楊蕊嘉(Patrize)更加感受到家長的無奈,「兒子小時候穿的校服,都是出自老牌校服商,我也做這行,布料一摸上手,便知道是什麼貨色……唉,唯有替兒子在褲內加『裏』,因為布料實在太粗糙,穿得他不舒服」。 用料舒適 不含有害化學物 Uniform Power團隊把10多年來做制服策劃的經驗,投放在校服市場上,強調學校形象、時尚設計和優良品質三大元素。Ada指出,每次動筆設計前,一定先和學校溝通,「看看校方有否特別的意念?喜歡什麼風格?有否偏愛的顏色?這年代的校服,不一定是恤衫,可以是polo恤,校褸也可以是型格又輕身的棒球褸款,有很多可能。當然,我們都重視用料,提供給學校的布料,全部都通過ISO國際品質認證,不含有害化學物質、不易脫色、不起毛粒,也不易變形,而且柔軟舒適」。 市場改進:Uniform Power創辦人楊蕊嘉(左)和業務發展總經理楊佩佩皆認為,香港校服市場無論在設計、品質和服務等,仍有很多需要進步的空間。(黃志東攝) 提供網購 通訊軟件溝通 銷售和售後服務,亦是Uniform Power想推動市場改革的一環。Patrize笑說︰「某天坐車經過深水埗,看見街上人頭湧湧,大排長龍,起初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但細看之下,原來有一班家長在排隊買校服。噢!這是什麼年代?還要這樣子買校服?」 Uniform Power去年便跟GRWTH教育綜合平台簽訂合作協議,成為香港首間透過該App可供網購的校服供應商,家長安坐家中落單,校服即可速遞到府上,徹底打破傳統。該公司還開設WhatsApp、WeChat熱線和facebook專頁,方便與家長直接溝通。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嗎?相信這是不少家長都關心的問題。 Ada這樣回答︰「當家長願意花200多元買一件品牌T恤給小朋友的話,那麼我們的校服價錢,其實很合理。如果硬要跟老字號的校服供應商比較,我們的價位排在第二位吧,也不是最貴呢!」 Uniform Power連續5年舉辦全港學界「『你想』校服大改造設計比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設計心目中的理想校服。圖左起為今屆中學及公開組、親子組和小學組的冠軍作品。(黃志東攝) 幼園校服:破格設計注入「彩虹」 展現信望愛 粉嶺及上水都有校舍的耀基創藝幼稚園暨國際幼兒園,在2019/20年度也為學童換上新校服,校長林玉萍同樣破格使用新晉校服供應商,「最初是想找些優質布料做校服的,而這間校服供應商,一直做品牌時裝,也有不少功能性布料,例如是吸濕排汗、快乾等。小朋友普遍大汗,我覺得幾適合」。 林玉萍(受訪者提供) 創校以來,林玉萍先後跟傳統校服供應商和新晉校服供應商「交手」,她指與後者明顯擦出更多火花,「設計師會比較大膽和有心思,像今次,他們便將含基督教元素的彩虹,以及『信』、『望』、『愛』的核心價值放在校服上,意念很好」。 新校服以藍色和橙色做基調,林玉萍說最喜歡校褸的設計,「那是連帽的jacket款,帽子可捲起收在衣領內,加上有防風功能,很保暖。感覺完全不像校服,不遜於在商店標價數百元一件的童裝褸」。 (受訪者提供) 不過,更令林玉萍驚喜的,是能以舊校服的價錢,換來更優秀的品質,「今次換新校服,校服供應商也參考舊校服的價錢,沒有向我們加價,大家都覺得『賺』了」! 功能元素:校褸防水潑防風 束袖更保暖 今次為耀基創藝幼稚園暨國際幼兒園操刀的校服供應商,是在市場立足未夠兩年的思明希望,創辦人楊國政(Albert)雖然擁有近20年為國際時裝品牌生產的經驗,但說到做校服,仍屬初哥。 2018年,Albert首次以贊助商的身分接觸學界,也多了機會探訪基層兒童,「有次去探一個劏房戶,父母都是清潔工人,小朋友告訴我,由於居住環境擠迫,遇着回南天,校服很難乾,試過發出陣陣霉味,被同學取笑」。於是Albert想,能否開創「功能校服2.0」呢? 他說傳統校褸重又不暖,是因為布料缺乏防風保暖功能,「我做的jacket校褸,用了化纖棉,加入防潑水防風的功能,配束袖設計,風便進不了來,孩子會覺得暖」。 除了布料的功能,Albert也重視設計,「孩子覺得校服靚,自然喜歡自己的學校,我又把校訓、學校理念寫在校服上,學生看得多,便能慢慢建立起歸屬感和向心力」。 楊國政希望透過校服所展現的校訓、信念,令學生增加對母校的歸屬感。(黃志東攝) 從面向國際品牌到面向學校、家長,Albert不諱言團隊因為缺乏零售和客戶服務的經驗,碰過不少釘,「試過設立WhatsApp熱線,可惜惹來海量的查詢,未能一一即時回覆,結果引發一場災難」。汲取經驗後,Albert遂豪擲60萬元編寫電腦程式,預計12月可推出市場,屆時家長可網購校服,相信可令整個流程更順暢。 雄心壯志的Albert稱,明年將大舉進軍校服市場,但不忘關懷學童的初心,「我們會特別照顧一些弱勢家庭的學生,只要是經駐校社工引薦給校長的,我們都樂意送贈校服給他們,名額上限是全校訂購量的十分之一」。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2期] 文︰沈雅詩

詳細內容

化身「后翼棄兵」小棋王 國際象棋提升EQ

美劇《后翼棄兵》引起大家對國際象棋的注意,劇中女主角Beth Harmon 9歲開始學棋,而在本港,小學生棋王亦大有人在。國際象棋易學難精,但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小朋友的得益絕不限於棋盤之上,對其成長也有莫大好處。 (註︰本版相片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下棋,可以看透孩子的性格。同樣是6至8歲的孩子,面對眼前棋盤,有人頭腦冷靜,步步為營地思考,以免一子出錯;有人卻永遠面帶笑容,即使一兵一馬被對方吃掉,仍然樂觀地盤算下步要怎樣扭轉形勢。他們都是國際象棋導師吳震熙(吳sir)的學生:「下棋很能展現一個人的性格,特別是小朋友,如何在棋子被人吃掉後,仍能有信心地繼續下?我會教學生,我們不會永遠處於優勢,懂得控制情緒讓你處於下風時也可從容繼續,因為大局未定,永遠不知道結果。」 吳震熙(馮凱鍵攝) 5歲可學棋 4人上課互相學習 吳sir 6歲開始接觸中國象棋,13歲獲得全港中國象棋公開賽第5名,5年前開始鑽研國際象棋,有超過10年教學經驗。他不但教授兒童國際象棋班,還有成人班、親子班,並有網上互動及實體課堂選擇。雖然國際象棋是2人對戰,但他認為2至4人一起上課最為理想,「因為大家可以互相討論和學習,從中了解別人的看法,若別人錯了,又可一同找出問題所在」。 吳震熙(左)去年4月在希臘羅德島舉行的「ACO世界國際象棋業餘錦標賽」國際評分1800-2000的組別中獲得亞軍。(受訪者提供) 小朋友最適合習棋的年齡約5、6歲,因不同棋子走法不同,特別是騎士(馬)會比較複雜,宜對格子和線先有基本概念。一般來說,學生在4堂裏已能掌握行棋規則,之後便要靠練習來磨練棋藝和學習戰術。吳sir指學國際象棋不但能訓練小朋友的智力、觀察力、集中力和耐性,也能提升情緒智商,因為他們要學習輸了而不氣餒。如果平日在家和家長一同練習,更可藉此提升親子關係。 吳sir常透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找出答案,讓他們互相學習。(馮凱鍵攝) 要自學國際象棋的途徑有很多,如雜誌、書本、互聯網(如chess.com)都有專門講解規則的專題,如對行棋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也可循這些資源尋找練習方法。不過,有時自學內容會比較深奧,所以吳sir特別為學生設計了一些符合他們程度的工作紙(左),讓他們在堂上練習。(馮凱鍵攝) 訓練智力、觀察、耐性 《后翼棄兵》中女主角在棋社遇到的對手大多都是男生,以吳sir觀察所得,在本港參加公開賽的學生,男生同樣佔了九成,但他希望女孩亦能發揮,所以他的「香港棋藝教育」每年舉辦的兒童公開比賽中,分為「小棋王」和「小棋后」,參加者會按性別及年齡組別分開對戰爭奪寶座,同時也會舉辦校內和網上賽事,以棋力分組。除了這些比賽,本地學生還可參加由香港國際象棋總會或香港象棋總會舉辦的公開賽來看看自己實力。但吳sir希望家長切勿抱着必要贏的心態,「比賽並不等於考試,不一定要考在前列,而且冠軍只有一個,反而因應孩子能力定下目標才重要,如這次5盤中贏2盤,下次贏3盤,這種進步對他們來說已很鼓舞」。 8歲的Heidi是2018年「小棋后」的得獎者,她指比賽要計時會有一點壓力。正式比賽時,小朋友身邊沒有人可依賴,要靠自己解決眼前問題,也是一種磨練。(馮凱鍵攝) 香港棋藝教育 查詢︰6701 4979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1期] 文︰顏燕雯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