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打開繪本 啟發小腦袋 閱讀擴眼界明是非 立足未來

閱讀美好未來(szeyuen@iStockphoto) 世界動盪、時局紛亂,加上全球暖化危機,可預視我們的孩子,將會面對很多挑戰,他們有足夠的能力應對,甚至可創建更美好的未來嗎?要這班未來主人翁裝備自己,閱讀增值肯定是最佳的方法。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再次喚醒大家,及早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送贈小人兒,藉書本拓闊他們的視野和思維,幫孩子立足未來。 要做一個有質素的世界公民,便應當守護普世價值。跟丈夫沈旭暉同樣修讀國際關係的吳凱霖(Bonnie) ,極力推介《動物選總統》,此書以風趣幽默的手法闡釋了民主選舉制度的基本概念,也帶出公民素養,「這本書的細節位繪畫得很好笑,但又充滿真實感」。 吳凱霖(資料圖片) 森林選舉 闡釋基本概念 故事發生在森林裏,動物因受不了獅子大王的自私獨裁,決定改選總統。除了獅子大王角逐連任外,猴子、蛇和樹懶,也加入成為候選人。Bonnie說,透過貓頭鷹簡單講解選舉方法和守則︰「每年春天舉辦一次選舉」、「任何動物都可登記做候選人」、「每名選民有一票選票」、「投票採取不記名」、「候選人禁止贈送禮物給選民」、「禁止吃掉競爭對手」等,家長和孩子可延展很多話題。她笑稱,6歲長女雪雪便曾經問道︰「為何美國4年才選一次總統,但森林卻每年選一次?為什麼投票要不記名呢?」 《動物選總統》 《動物選總統》(受訪者提供) 作者、繪者: 安德烈.何德里格斯、拉瑞莎.希貝羅、寶拉.德斯奎多、佩德羅.馬昆 譯者:曾瀚慧 出版社:上誼文化 這場森林選舉和現實世界一樣,充斥假新聞、彼此抹黑,甚至賄選,而且最終當選人未必如所有動物所願,但Bonnie指出,家長不需要迴避這些黑暗面,「最重要是告訴孩子,什麼是民主精神、選舉的意義,期待他們未來會做得更好」。 另外,我們知道,孩子將要進入一個資訊混亂的年代,因此培育孩子有獨立思考、判斷是非的能力,尤其重要。Bonnie形容,《事實丸》中的小丸子是一個楷模。當所有人皆「指鹿為馬」時,事實丸拒絕人云亦云,即使被權威者多番威迫,甚至被丟入黑箱中,他仍堅持不就範。雖然故事沒有一個人人變得誠實的大團圓結局,成功逃脫的事實丸仍受到一些人的排擠,但帶出了兩個思考角度,Bonnie指出:「我們說要幫助小朋友立足未來,但面對流言亂竄的世界,他們是否有能力分辨真相呢?假使分辨得到,又有沒有勇氣堅持事實呢?」 《事實丸》 《事實丸》(沈雅詩攝) 作者:喬納溫特 繪者:皮特奧瓦德 譯者:楊雲琦 出版社:格林文化 學會善良 一小步改變世界 要創建一個更美好的將來,誠實的品格固然重要,但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或許更關鍵。什麼是善良呢?小朋友可以從Bonnie所推介的《善良》一書中找到答案。「善良可能是關心、付出,甚至簡單如說句『謝謝你』、問候一句『最近好嗎?』。」當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愈來愈大,國與國之間的不信任愈來愈加劇時,「善良」可擔當調和的催化劑,「或者我們只能做一些小善行,但如果每人也願意做少許,加起來就會變成大善行,足以影響社會,甚至擴散到全世界」。 《善良》 《善良》(受訪者提供) 作者:帕特.澤特羅.米勒 繪者:簡.希爾 譯者:馮季眉 出版社︰字畝文化 然而,一個人有再多的好條件,若心裏沒有夢想,一切都是徒然。夢想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國家,以至整個世界,因此,Bonnie建議家長,不妨多鼓勵孩子勇敢作夢、追逐夢想。《總統,我有話要說!》是她另一本推介。透過3個純真孩子與總統的有趣對話,叫小朋友不要小覷自己的想法,「孩子有夢想,我們將來的世界才有光明和希望」! 《總統,我有話要說!》 《總統,我有話要說!》(受訪者提供) 作者:安.洛耶 繪者:雷依拉.布里翁 譯者:陳怡潔 出版社:台灣東方 有趣科普 訓練邏輯思維 孩子要迎接未來的挑戰,一定要具備創新的思維模式。小皇冠童書館店長Carol指全套3冊的「NHK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也是鼓勵小朋友嘗試改變平日觀察事物的角度,從生活裏的理所當然,發掘不可思議,「這套書都在示範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運用科學方式去思考」。她舉例,在《意想不到的觀察》一冊,其中一個驚奇發現,是各種鞋子的鞋底形狀、紋路原來都不一樣;在專講「假設」的《膽大心細的假設》一冊,則先假定哈密瓜上的白色網狀紋路是由裂縫造成,再邀請小朋友一起研究;甚至小如為何每根粟米上的顆粒都是偶數,都在《實踐想法的實驗》一冊中被拿來探究。Carol補充,在每項觀察、假設、實驗之中,作者又會提出更多新問題,「他沒有給答案的,就是要大家動腦筋、找資料,體現自主學習」。她相信,只要小朋友掌握到這種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任何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NHK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全套3冊) 「NHK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全套3冊)(沈雅詩攝) 作者:NHK「科學觀察法」製作團隊 繪者:吉竹伸介 譯者:李彥樺 出版社:小熊出版 Carol(資料圖片) 偵探故事,向來受歡迎,Carol說,配合合適的題材,既學到知識,亦可訓練邏輯思維。一共5冊的「科學偵探謎野真實」系列,便強調「沒有科學解不開的謎團」,「例如在《學校的七大不可思議》一冊,作者便運用鏡子折射的原理,解釋了故事中校園自然教室人體模型突然移動的原因,小朋友跟着去解謎,相信會學到不少科學知識」。 ◆「科學偵探謎野真實」系列(全套5冊) 「科學偵探謎野真實」系列(全套5冊)(沈雅詩攝) 作者:佐東綠、木滝理真、石川北二、田中智章 繪者:木木 譯者:黃薇嬪 出版社:小熊出版 「怪醫」系列 科普病理知識 全球正經歷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孩子未來又會遇上什麼傳染病呢?歷史上好幾次疾病大流行的終結,都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人類對疾病傳播知識的增多,所以這些知識,一定要傳授給我們的下一代。說到有關醫學的科普書,Carol其中一輯心水之選,是「Dr.X抗病怪醫」系列。「這是一本全彩漫畫,由故事情節帶出病理知識,當中有小朋友最喜歡的正邪決戰橋段,十分吸引。」系列暫時推出了6冊,各有不同的健康主題,有些傳染病例如瘧疾、霍亂弧菌等,都是孩子比較少接觸的,值得一看。 ◆「Dr.X抗病怪醫」系列 「Dr.X抗病怪醫」系列(沈雅詩攝) 作者:普拉萬 繪者:杜斯特 出版社:小麥文化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2期] 文︰沈雅詩

詳細內容

寓學於樂:教大專家設計 好玩遊戲卡 幼兒輕鬆學英語

玩遊戲 學英語﹗(M-image@iStockphoto) 很多家長都想孩子學好英語,用盡辦法借助不同「補品」催谷小朋友表現。但一味靠補習、做補充工作紙,不單乏味,也隨時嚇怕小豆丁,形成抗拒心理。香港教育大學的學者,就抓緊孩子天生愛玩的心態,研發了一款糅合多種玩法的英語遊戲套件,讓幼兒透過開心玩去認讀英文生字;亦有初創企業為幫助學童無痛完成英文默書,設計了一個線上遊戲,務求把苦差變成樂事,輕鬆鞏固所學。 幼兒起步學外語,家校角色同樣重要,但香港教育大學(下稱教大)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吳美莉認為,在本港,兩者支援都不足夠。她以一般本地幼稚園為例,幼童接觸英語機會有限,而且在讀、寫、講、聽方面,學校都比較着重書寫,「普遍喜歡運用沉悶冗長的書寫練習,例如工作紙、作業去操練學生」。至於家長, 雖則有心,但同樣錯用方法,「對學習英語有迷思,以為一定要抄寫,要串字才學得到」。 吳美莉強調,家校角色本就不同,家庭毋須變成學校,反之,她鼓勵家長運用優質遊戲,去營造語境,「不少文獻都支持,家長一起參與遊戲學習,對幼兒特別有效」。但察覺到市場缺乏合適又有趣的學習材料,於是她伙拍教大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副院長(學術質素保證及提升)、心理學系副教授楊少詩,研發語文遊戲套件,希望帶動家長掌握正確的方法去激發小朋友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大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副院長(學術質素保證及提升)、心理學系副教授楊少詩(左)和教大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吳美莉(右)均認為,遊戲是學習語言非常強而有效的途徑,而家長一同參與其中,對幼兒幫助更大。(劉焌陶攝) 兩人最新合作設計的Literacy Play Kit,便專為K2至K3學生而設,並榮獲加拿大國際發明及創新比賽銀獎。遊戲的最大特色,是配合了幼兒發展階段,着重訓練聽和講的能力。套件共有106張圖卡,涵蓋6大主題,分別是食物、水果、身體部位、顏色、形狀和職業,並內附有12套遊戲包,可配搭6種玩法。 由教大學者研發的Literacy Play Kit,以折扣價$280發售。(劉焌陶攝) 設網上詞彙庫 學標準發音 套件雖然「分量」十足,但玩法並不複雜,很多更是大家熟悉的遊戲變奏版,例如拍拍卡其實是「冚棉胎」,賓果過三關等於Bingo,太空圖版遊戲玩法類似飛行棋,只是這些卡牌或桌上遊戲,都加入了學習英語的元素。舉例,拍拍卡的玩法,是先請孩子選一張最喜愛的圖卡作為王牌,之後家長和小朋友輪流翻開圖卡並朗讀上面的英文字詞,當翻開王牌時,最快拍卡者就勝出。由於Literacy Play Kit着重增加幼兒的口語詞彙,家長在遊戲時,免不了要示範或糾正孩子的讀音,為了增強家長這方面的信心,兩名學者已在網站建立了詞彙庫,讓家長可選取生字,聆聽標準發音。 套件共有106張圖卡,涵蓋6大主題,可配搭6種玩法,圖中示範的,是賓果過三關,即大家熟悉的Bingo。(劉焌陶攝) 遊戲套件着重訓練口語詞彙,網站已建立好詞彙庫,方便家長選取生字,聆聽標準發音。(劉焌陶攝) 家長陪玩 每日10至15分鐘 楊少詩說,家長不需有太大壓力,「最重要是參與,每天跟孩子輕鬆玩10至15分鐘就可以」。吳美莉補充,學習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的,「在遊戲的過程,家長當然要『交戲』,多給予讚賞,提升小朋友的信心,當他們被遊戲吸引,便愈玩愈專注,很容易牢記那些生字,因為他們想贏」。 由研發至Literacy Play Kit面世,吳美莉和楊少詩先後做了兩期研究計劃,透過多間幼稚園邀請了115個家庭試玩12周,而第三期研究則在進行中,有逾150個家庭參與。綜合前兩次收集的數據,楊少詩指成效正面,「小朋友透過前測和後測,我們發現他們的口語英文詞彙有所增加,而在學校課堂上,老師也反映,有參與計劃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都有明顯提升。此外,從家長填寫的問卷或聚焦小組訪談,不少也表達,玩遊戲對親子關係有幫助」。若想了解更多,家長、教師可登入www.literacyplaykit.com。 「打機」溫默書 毋須靠死記 每個小學生都要面對英文默書,這個隔周,甚至每周一次的「例行公事」,卻為不少學童帶來壓力,對於要陪「太子/公主」讀書的家長亦然,育有一子一女的文婉雅(Judy)便是過來人,「囝囝小時候,我都曾經試過『揑』着他的頸溫默書,寫完50次依然默錯,然後又再罰抄10次,每次默書也很勞氣」! 文婉雅(劉焌陶攝) 小學生慣常都靠死記硬背來應付英文默書,過程沉悶之餘,亦容易水過鴨背,很快便忘掉。(劉焌陶攝) 後來她嘗試改用遊戲形式,用Scrabble跟兒子邊玩邊串生字,溫書效率反而大大提高,亦激發起她用「玩着學」的理念成立一間教育中心,希望幫助更多學童和家長「脫苦海」。轉眼8年過去,Judy眼見本港整體學習風氣改變不多,仍停留在抄寫硬背的方式,而一間教育中心的影響力亦有限,遂決定用初創企業的身分,研發英語默寫網上學習平台「Dictation Dragon默默龍」,把默書變成一場電子遊戲,真正寓學習於遊戲。 「Dictation Dragon默默龍」把英文默書化成一場電子遊戲,通過卡通人物及動畫等互動,小玩家感覺猶如「打機」般,默書從此不再是苦差!(劉焌陶攝) 平台操作簡易,Judy說:「只要家長在『默默龍』的詞庫編輯器輸入子女需要默寫哪些英文生字,平台便會以遊戲形式,吸引小朋友持續地默寫相關的生字」,而且可選擇單獨玩或以競賽形式完成默書任務。另外,遊戲亦加設聲效,軟件會以英式語音把生字朗讀出來,讓小朋友同步掌握準確的讀音。 文婉雅建議,家長每天讓小朋友「玩熟」5至10個生字,聚沙成塔,鞏固所學。(劉焌陶攝) 小三男生「零的突破」 她透露,有一個三年級男生,升小後從未試過英文默書及格,但當他試玩「默默龍」後,卻有了零的突破,取得及格分數,「我相信是因為好玩,所以小朋友有動力去溫熟些生字,在遊戲上取得高分數,和其他玩家看齊」! 值得一讚的是,程式會替每個帳戶分析小朋友玩轉英文生字時的強弱情况和進度,「當家長看到程式內的學習分析報告,就可更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有需要可作出支援」。 程式會記錄及分析小玩家默書時的表現,讓家長可更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受訪者提供) 試玩連結︰dictationdragon.com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0期] 文︰沈雅詩

詳細內容

體驗活動:體驗運作 學推介技巧 當一日書室「小店長」

小朋友,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工作呢?或許對小書蟲來說,當書店店長或是圖書館館理員,每天與書本為伴,就是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來了!有兒童書室正招募「小店長」,希望大家可以幫忙打理書店一陣子。但究竟店長的職責是什麼?你們又有沒有信心應付得來呢? 5個來自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的學生,包括四年級的子睿和日朗、五年級的君耀和朗耀,以及六年級的家翹,這天齊齊「受聘」於小皇冠童書館,初嘗做「小店長」的滋味。大家簽署好委任狀後,穿上圍裙,便馬上開工! 在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圖書館主任章美瑜(右一)的帶領下,(右二起)家翹、子睿、日朗、朗耀和君耀齊齊來到小皇冠童書館,體驗當「小店長」的滋味。(朱安妮攝) 貼價錢牌不簡單 雖然這班「小店長」平日都經常逛書店,但原來對店內圖書的來源卻不太了解,他們的「前輩」、小皇冠童書館店長Carol便解釋︰「我們會尋找合適的出版社或代理商採購書籍,而且還要跟對方討論折扣及可否退貨。因此定期盤點很重要,一來可核對店內的書本數量跟電腦紀錄是否一致,二來如果發現某些書銷情不理想,就要安排退貨,退貨期由幾個月到半年不等」。 Carol(朱安妮攝) 今天,書店剛巧有一批需要處理的圖書,「小店長」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學習貼價錢牌。「記住價錢牌要貼在書底,但不要遮蓋barcode(條碼)和出版社資料啊!」店員教路。雖然銀碼標籤機不算難用,但由於孩子雙手小巧,要他們一手拿書,一手操作標籤機,確實也不容易,個子小小的子睿,要反覆練習多次才成功。接下來,「小店長」就要去盤點,只見5個小孩都非常認真,聚精會神數算,最終大家點算的數目都正確,全部順利過關! 要小朋友一手拿書,一手操作銀碼標籤機,原來也不容易。(朱安妮攝) 合力揀繪本佈置牆 位於天后的小皇冠童書館才剛剛試業,一踏進書室,就會見到「打卡熱點」——繪本牆。牆身一次過展示近60本主題書,合併起來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非常壯觀。Carol今回就邀請「小店長」合力重新佈置半邊牆身,考考他們的美感。但如何從書室7大種類合共1600款圖書中找出心水放在繪本牆上,也是一件相當頭痛的事,Carol便向孩子提供貼士:「首先要留意書本大小,大尺寸、硬皮書比較適合。另外,也要留意色彩,盡量顏色相間,拼湊起來,會好看一點」。最初5個「小店長」各有各揀,情况混亂,經提點後,大家學會協商,佈置出來的效果也不錯。 合力佈置:同學們把心水圖書,展示在繪本牆上。(朱安妮攝) 推介圖書考應變能力 作為店長,向顧客推介圖書是工作之一。5個「小店長」接受過簡單培訓後,書室便安排了幾名「神秘顧客」讓他們實戰。經過一輪努力,各人都成功「開單」,但事後有小朋友大嘆推銷過程不容易,家翹說:「我招呼的那名顧客,想買書給讀五年級的兒子,最初我推介一本文學小說,但她說不適合,怕孩子嫌悶。於是我再選一本關於恐龍的圖書,那名太太又說程度太淺;最終,我揀一本歷史書給她,她才滿意。」 「小店長」耐心地向「神秘顧客」推介圖書,不單考口才,還考應變能力。(朱安妮攝) 「收錢」最興奮 終於來到萬眾期待,小朋友最興奮的環節——收錢!不說不知,原來這幾個小豆丁,一直對收銀機充滿好奇。「我媽媽是收銀員,我一直很想感受一下她的工作,今日終於有機會試到,很開心啊!」君耀笑逐顏開地說。 能夠親手接觸收銀機,同學們都大表興奮。(朱安妮攝)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圖書館主任章美瑜指今次活動有意思,對學生帶來裨益,「這幾個同學,很多都是學校圖書館管理員,今天學到的推介圖書技巧,也可帶回學校,服務其他同學」。 小皇冠童書館將於今年正式展開「小小店長培訓班」計劃,讓高小學生體驗書室運作及店長日常工作外,也藉此推廣閱讀。活動同時接受學校團體或個人報名,詳情可留意小皇冠童書館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littlecrownmedia)的公布。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7期] 文︰沈雅詩

詳細內容

電子教學:IT教師扭盡六壬 線上實踐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 學生上堂如玩game(劉焌陶攝) 無可否認,疫情加速了香港電子學習的發展。短短一年間,學界對線上教學由當初誠惶誠恐到今天游刃有餘,的確是大躍進。然而,僅僅轉變授課平台,甚或把教材數碼化,就等同實踐了創新教育嗎?香港教育城首屆「創新教師獎」其中3名得主分享他們對創新教學的理念,3人正帶領學生坐上一列科技快車,不過要到達彼岸,並非只靠勇往直前便可成功,正如其中一名學校資訊科技主任馮健剛說:「究竟我們是否在做教育?抑或為做而做?還是做了,學生真的應用到知識呢?」 善用軟件拍片App 提升學生參與度 在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擔任課程統籌主任的郭文釗,是「創新教師獎」8個得獎者之一,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推動宣基的電子學習發展。3年前,學校開展「自攜裝置」(BYOD)計劃,目前全校四、五、六年級學生都已經擁有個人平板電腦,在疫情下,計劃似乎更顯前瞻性,「正因宣基是行BYOD ,所以去年2月教育局突然宣布停課,我們二話不說,立即把高年級課堂轉做實時網課。而跟其他學校不同,我們是採用級本經營的,即一名教師同時向全級百多名學生授課,形式有點像大學」。 宣基自2017年開展「自攜裝置」(BYOD)計劃,目前全校的高年級學生都已經擁有個人平板電腦。(受訪者提供) 他解釋,安排級本課堂,是要騰出更多教師人手,發展互動教材,「網課最大的挑戰,是比較單向,教師不應該像DJ,『齋講』30分鐘,這樣小朋友會悶死的!教師想吸引學生學習,就需要更多板斧。因此我們加入很多互動元素,令學生感覺課堂就好像玩game一樣,但其實背後,教師正在收集數據,了解他們的學習進程」。 級本課堂 教師輪流備課減負擔 然而,互動教材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製作出來的,「要設計一個game,不是一兩小時做得到,若不配合級本課堂,根本行不通」。郭文釗補充,由於每節課堂只由1名教師負責主講,變相科任教師之間只需輪流備課,擔子會比班本課堂輕,那大家便有更多空檔去改良教材。 雖然上網課,教師每每要「以一敵百」,但只要善用電子工具,便可「四両撥千斤」,提升學與教效能。郭文釗本身是Microsoft Innovative Educator Expert一員,因着這個身分,令他有機會接觸到全球各地的教師,汲取嶄新的電子教學經驗。舉例,他參考同儕做法,嘗試在課堂使用Pear Deck軟件,讓過百名學生可一起參與討論,「其實就算25人的小班教學,由於網課,學生每次發言都要『開咪』、『熄咪』,30分鐘內,根本沒可能叫齊所有人作答。若用Pear Deck,每個學生都可以用電子筆即時在白板上以文字或繪圖等表達想法,教師亦可同一時間看到所有學生的答案,從中就知道學生學到多少」。 雖然宣基的網課採用級本形式,但借助Pear Deck軟件,過百名學生可一起參與討論,教師也透過學生的答案,得到教學上的回饋。(受訪者提供) 學生拍片出題目 互相挑戰 另外,在五年級數學科的「多邊形面積」一課,郭文釗亦一反傳統,由學生出題目,以「七巧板」拼砌圖形,並拍攝至Flipgrid影片平台,互相考問該圖案的面積計算方法,「靠我一個人出題,頂多想到5至10題,但集合全班的力量,便有20多條題目,同學可挑選感興趣的去答。整個過程,都是想學生參與度高些,我相信,被挑戰者,會覺得光榮;挑戰成功者,亦有滿足感」。 Flipgrid是一個社交學習平台,宣基用來讓學生錄製短片,討論課題和交流想法。(受訪者提供) 宣基近年着力發展電子學習,已升讀中一的舊生鄭信藍(左)憶述,最難忘是學校曾安排用Flipgrid平台,讓他們跟韓國、南美洲學生就「Spare Time」這個題目交流意見,他形容整件事很「wonderful」,「沒想過身在香港,都可以和外地學生交流,大家的看法或有不同,但我可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他們也可認識我們的文化」。(劉焌陶攝) 誠然,疫情為教育界帶來不少衝擊,但為宣基帶來重整課程的機遇,使學校可以大刀闊斧裁走架牀疊屋的內容,並朝「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方向進發。郭文釗透露:「即使有疫苗也好,亦難以預計會否再有一下波又停課,所以想設計一個既可在線上,亦可在線下,雙軌並行的課程。」 VR、AR融入學習 培養學生成創建者 在今屆「創新教師獎」賽事中,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是大贏家,該校有2名教師奪得殊榮。不過,對其中一名得獎者、該校資訊科技主任馮健剛來說,其創新教育路亦非一帆風順。 馮健剛憶述,3年前剛開展資訊科技教育工作時,曾信心滿滿寫了一個美輪美奐的教案參加電子學習比賽,當時自以為已加入了很多電子學習元素,有望奪獎,結果卻空手而回,他失望之餘,也反思問題所在,「後來我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寫了一份『說明書』,教學生怎用這個或那個平台,學生能把科技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嗎?其實是零的!」 上網課≠電子學習 正如今天,全港學校都熟練地上網課,但並不等於所有學校都推動了電子學習。「如果只是用電子學習平台來交收功課,但所有學習、作業都是維持紙本,那就不算是真正的電子學習了。」馮健剛斬釘截鐵地說。 不斷探索、一直累積經驗,馮健剛近年積極嘗試把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結合學生的學習活動,包括中文科的閱讀報告、英文科的口頭匯報、藝術創作等,「我期望學生是內容的創建者,而非單純是資訊科技的使用者」。 高小常識科經常用到AR工具,圖中學生正在研究植物細胞。(劉焌陶攝) 今次他獲評審團垂青的「自閱‧自拍‧自製 - AR閱讀『方』」教案,便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軟件工具,做出一個有聲音、有畫面、有文字的非一般閱讀報告。學生先揀選一名喜歡的中國歷史人物,閱讀或搜尋人物資料,然後利用語音輸入完成Google文件的寫作分享;之後,再自拍有趣的短片表達讀後感,為製作AR閱讀「方」作準備;最後,學生以Paper Merge cube,再配合CoSpaces App,輸入已經準備好的文字和影片資料,一個AR閱讀報告便誕生。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資訊科技主任馮健剛,打破傳統紙筆閱讀報告模式,設計「自閱‧自拍‧自製」好書分享活動,讓學生透過文字及影片,製作擴增實境(AR)的閱讀報告。(劉焌陶攝) 這兩年間,在科技教育的發展上,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如坐上高速列車,但馮健剛強調,一切都從學生需要出發,「我經常叫拍檔提醒我,不要讓我走火入魔,究竟我們是否在做教育?抑或為做而做?還是做了,學生真的應用到知識呢?」 操控無人機 學抽象數學 馮健剛口中的「拍檔」,正是該校另一名「創新教師獎」得主李嘉耀,他針對小六學生所策劃的無人機校本編程課程,同時融入數學科知識,意念亦非常創新,「這個雖然是電腦科課堂,但當中有幾節,會讓學生透過操控無人機,學習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包括角度、圓的特性及三維空間等」。他說,透過科技輔助學習數學,可減少紙筆的操練,讓過程變得更有趣,這個亦是創新教育的精髓。 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空間思維及編程能力,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電腦科教師李嘉耀所編製的無人機校本課程,同時涵蓋小六數學科「角度」、「圓」及「三維空間」的課題,讓學習變得更深入、具體和有趣。(劉焌陶攝) 知多啲:創新教育助學生立足未來 適逢香港教育城成立20周年,機構首辦「創新教師獎」,在逾80名參賽教師中,選出8名來自中、小學的教師,表揚他們致力實踐創新教育。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Victor)指出,創新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要配合社會的演變,「世界正邁向一個創新型的社會,我們需要當下培育學生有創新的精神,讓他們能夠立足未來」。加上人工智能、編程等新知識,都不是用紙筆可以傳授的,因此,教師必須摒棄舊式的教學方法,運用不同的教學設計。 鄭弼亮(受訪者提供) 創新教育離不開科技,Victor說,香港的資源配套,以至學校的基建設施都不差,惟發展步伐仍有待提升,「創新教育和考試制度是有矛盾的」。他期望透過設立「創新教師獎」,逐漸凝聚一班有心人,一起推動課程和考評制度的改革。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5期]

詳細內容

封面故事:停賽一年交白卷 健兒升中失預算

學界小健將應對「疫」境賽(蘇智鑫攝) 疫情肆虐全球,連東京奧運會都要延期,更何况學界賽事。過去一年,幾乎所有運動比賽停擺,除了令學生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術受影響,也打亂了一班高小學生想借助運動獎牌去報考中學的計劃。究竟這班孩子,過去一年有什麼心路歷程?如何突破困局? (註︰本版相片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小五的莫家臻,與同為小六的譚縉謙和施禮峰,均是德信學校體育校隊成員。家臻和縉謙皆是游泳好手,後者同時是足球小將;禮峰則在劍擊和田徑雙線發展。別看3個男生只得11、12歲,他們在幼稚園開始已接受培訓,運動年資不算淺,近年更成為學校水、陸運會及學界賽頒獎台上的常客。可惜,這些令人振奮的畫面,卻於2019年定格! 「沒操水,肥了起碼10磅」 受疫情影響,莫說比賽,連平日集訓亦有困難。家臻指着自己的大肚腩說︰「唉,你看我『發福』多少,肥了起碼10磅!」他透露,疫情前每周「操水」5天,每天練足2小時,但去年近乎沒有下過水,只偶爾跑步及在家做些體能練習,「兩者加起來的運動量,也不及以前游泳時的一半」。禮峰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以前周一至日都有不同項目的練習,現在全部取消,我覺得很悶」。但說到打擊最大的,或許是縉謙,他千辛萬苦才入選賽馬會青少年足球發展計劃油尖旺區U13隊,但只集訓幾次便碰上疫情,所有訓練都被迫暫停,「狀態肯定差了些,亦有唔開心,無波踢總是很『𤷪𤺧』,好像坐不定」。 家臻指疫情期間,因為無機會「操水」,身形「發福」不少,需要一段時間恢復狀態。(蘇智鑫攝、受訪者提供) 面對孩子的「控訴」,德信學校體育科科主席利浩強也大感無奈,撇開這班精英運動員的額外需要,他想保住整體學生最基本的體能訓練亦力不從心。「Zoom課的日子,要顧及家居安全,多數只安排學生觀看體育影片。而就算可以回校上實體課,又擔心小朋友戴着口罩做運動太辛苦;加上不宜做有身體接觸的運動,所以極其量只叫他們拉筋、輕鬆跑動一下。這一年,各項的體能訓練幾乎全部暫停,對小朋友身心發展的確有影響。」 「戰績」空白 少了「揀蟀」渠道 更實際的,還打亂部分學生的升中部署。德信學校是傳統老牌男校,除了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近年亦銳意提升體育水平,校長郭超群上任短短幾年,便先後成立劍擊隊、泳隊,又重組田徑、足球和籃球隊伍,滿足精力充沛的男生之餘,他也不諱言,希望為不同潛能的學生建立更多升學途徑,「因為絕大部分中學,都會留起10%至20%學額,取錄具備『特異功能』的學生,當中包括運動、音樂和藝術」。他說,過往也不時收到中學校長的來電,表明想招攬該校某些在全港賽事有排名的小六學生。 惟自疫情爆發後,大大小小的學界運動賽事都告吹,學生缺乏表現的機會,中學也少了「揀蟀」的渠道。「中學學界體育賽事,是按照參賽學校的成績分3個組別,傳統名校向來在實力最強的第1組別中。為保住席位,以往他們都一定派出教練和教師到全港學界賽事或重要區分賽事去觀賽,物色精英新血。德信學校參加的是九龍南區,由於市區比較多臥虎藏龍的小學生,也有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小學,所以中學代表都喜歡來拔尖,甚至直接出offer(錄取通知)給小六學生。」 今年收生 或更重視學業成績 正準備升中的縉謙和禮峰也不諱言,他們的portfolio(學習檔案)中,運動成績是重要賣點。縉謙報考了聖若瑟書院和九龍華仁書院,暫收到聖若瑟書院的面試通知;禮峰則到過香港華仁書院和拔萃男書院面試,正等候結果。惟2人不約而同表示,五、六年級的賽事寥寥無幾,「無乜好寫」,只能在三、四年級着墨,禮峰更認為,今年中學收生或將更重視學業成績,體育成績所佔比例會減低。 兼任德信學校足球和泳隊代表的縉謙,期望自己的運動成績有助報考傳統名中學。(蘇智鑫攝、受訪者提供) 縉謙的爸爸譚先生則替孩子可惜,「整個小學生涯,訓練了這麼多年,來到六年級,應該是做『大哥』、主將的時候,卻沒得上場,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但也沒辦法。幸好我們一向對縉謙強調,要以學業為重,只是加上運動,看競爭力是否可大少少而已,所以未至於很大影響」。 禮峰一身運動細胞,不單是劍擊和田徑高手,也精於體操和跆拳道,疫情前他一星期7天也要受訓。(蘇智鑫攝、受訪者提供) 芭蕾舞女孩 盼重回舞台 10歲的嵐嵐,與同為9歲的恩悅、芷蘊和樂心,習舞多年,雖然暫時毋須為升中煩惱,但幾個小妮子也渴望盡快重投比賽。她們愛比賽的原因各有不同,芷蘊單純「因為很喜歡跳舞」,恩悅則感到「很有成就感」,樂心就認為「可累積經驗」,嵐嵐就答得最坦白︰「因為我參加比賽,好大機會拿獎。」但無論各人心態如何,相同的,是大家過去一年的舞台回憶,都是一片空白。 樂心(左)、嵐嵐(右)及芷蘊(前)都希望疫情盡快消失,讓她們重踏比賽舞台,一展所長。(劉焌陶攝) Zoom上舞蹈課 一對一學習 伴隨這幾個女孩成長多年的SDM爵士芭蕾舞學院導師Miss Chan說,今年整體學員的確少了比賽目標,「對一些經驗淺的小朋友,或許會欠缺推動力」。幸而嵐嵐、恩悅、芷蘊和樂心,都屬於經常參賽的一班學員,「她們很期待疫情過後再比賽,所以沒有給自己停下來,亦有上Zoom課堂或回學校上一對一課堂」。 SDM爵士芭蕾舞學院院長兼總經理陳遠航(右)和該學院老師Miss Chan(左)均認為,舞蹈比賽有助學員確立目標,並提升自信心和建立團隊精神。(沈雅詩攝) 該學院院長兼總經理陳遠航指出,舞蹈比賽、表演有助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團隊精神,「舞蹈是一個很『靚』的活動,當她們穿上表演服後,自信心會大增,覺得自己是『star of the stage』;亦因為演出以群舞為主,可學習團隊之間的合作」。她透露,疫情前,學院每年派學員參與約300個比賽和活動,但疫情後不及五分之一,學院計劃推出網上表演舞台,讓一眾小朋友繼續有演出機會。 為保持最佳狀態,恩悅(右)透露每天都抽空在家練習舞蹈,但始終擔心和隊友的默契不及從前。(劉焌陶攝) 轉化負能量 讓孩子輸得起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協調幹事周敏璇(Chloe)指,從兒童成長角度來說,任何比賽活動均有其正面價值,「因為有競賽心態,小朋友會下決心,努力達成目標,爭取在賽事中勝出,所以會培育出積極心態。若然經常有好成績的,更加會獲得成功感,對自己有所肯定,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會更有安全感」。但與此同時,比賽亦可能為一些小朋友帶來負面經驗,尤其是那些經常做「輸家」的,「會帶來挫敗感,甚至質疑自己、失去方寸」。 周敏璇(受訪者提供) 重新定義 着重經歷過程 要做到不論輸贏,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質素,她建議家長先要引導子女把比賽的意義重新定位,由着眼於結果,轉化到經歷過程,「當焦點不再是跟別人比賽,而是視之為培養個人成長的美德,例如學到體育精神、鍛煉毅力,而且在訓練期間,個人技巧也一定有提升,那其實即使最終贏不到比賽,亦有很多得着」。 持開放態度 聆聽子女心聲 談到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學界賽事幾乎全告吹,Chloe說,孩子感到失望、不開心,是人之常情,最重要是家長帶着同理心,並持開放態度,讓子女有機會真確地表達感受。「成年人往往很急於向小朋友作理性解說,這個不是不重要,但絕非第一步。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首要是聆聽,讓小朋友有安全感去抒發情緒,儘管是一些負面感受。」 惟她強調,若在對話當中,發現子女有太多非理性、災難式的想法,家長就要拉他們一把,「每個孩子都獨特,有些可能會比較悲觀,暫時停賽便想到世界末日般嚴重,若有這個情况,家長便要介入,避免子女掉入負面情緒的漩渦」。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4期]

詳細內容

試前準備:應戰呈分試 讀得多≠解得透 專家5招 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掌握竅門 閱讀理解無難度(Tomwang112@iStockphoto) 高小的閱讀理解題目需要學生有綜合與評價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不易應付,家長平日宜多向孩子傳授閱讀策略、答題技巧。(Tomwang112@iStockphoto) 踏入2月,標誌着下學期正式開始,也意味着小五學生很快要面對第一次呈分試!由於首兩次呈分試,將直接影響孩子在升中「自行分配學位」 的排名,因此不容有失。眾多科目之中,不少人都認為中文科難度最高,加上佔分比例亦重,究竟可以怎樣應付呢?是否從小讀多些書就可以順利過關?港大學者羅嘉怡認為「大量閱讀不等於有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時,家長要從旁引導,教孩子小心看題,找着題目關鍵字,才有機會過關。 羅嘉怡(沈雅詩攝) 中文科由聆聽、說話、閱讀和寫作4範疇組成,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院長(知識交流)羅嘉怡指出,若論考試,一定以閱讀和寫作佔分最重,「因為單單一篇閱讀理解,已經可以考到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字詞解碼、提取表層信息、綜合、推論、鑑賞評價等」。亦因為這些能力並非靠背誦課文可以得到,往往考起不少小學生。 讀到「鈍」 未能「悟」 一直以來,大家都鼓勵小朋友多閱讀,以提升語文水平。可是,有些孩子縱然平日很愛看書,甚至大量閱讀,但在考試時,卻仍然像看不懂題目,也不太會抓重點,究竟問題出在哪裏?羅嘉怡解釋,大量閱讀不等於有閱讀理解能力,「古人常說,多讀會頓悟,但其實小朋友本身無生活經驗和知識,假如沒有人從旁引導,給他方法去讀,只會讀到『鈍』,卻未必『悟』得出來」。為此,她歸納了幾個閱讀策略和應試技巧,家長不妨趁未來幾個月,替孩子多加操練。 要訣1:先看題目 找問題重點 考試時,應該先看題目,抓住問題的重點,究竟是問「為什麼」?抑或「怎樣」?再帶着這些問題去看文章,那便會更快、更易找到答案。 要訣2:圈關鍵詞 組段落主旨 學生要邊看邊圈關鍵字詞。以《昭君出塞》一文為例(圖一),每段或每兩三段,一定有一兩個關鍵詞/句,把它們圈起來,再組合起,便已經知道段落主旨。另外,有時作者在寫作手法上,會故意在文章開首的第一句或最末一句,作為關鍵句,以帶起整篇文章的背景、脈絡,以及事情的起因,宜多加留意。 圖一)圈關鍵詞:考試時,可以邊看邊把每個段落的關鍵字句圈起,以幫助自己快速提取資料,回答問題。(沈雅詩攝) 要訣3:拆解字詞 猜測意思 閱讀文章時,或會碰到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學生可透過不同的蛛絲馬迹去猜測詞語的意思。例如不知道「匈奴」是什麼,但見到這個詞語有「專名號」,便猜到它是一個名詞;而緊接的下一句「匈奴的五個首領叫單于」,由於只有單位、機構或國家才有首領,因此,可進一步排除「匈奴」是人名。 要訣4:用刪除法 減少干擾 閱讀理解卷總有歸納段意的題目,而且多是選擇題,4個選項有時又會十分相似,旨在干擾學生。考生可使用「刪除法」,先把肯定是錯的答案刪去,減少干擾的因素,答對的機率自然增加。 要訣5:代入情景 產生觀點 對文章人物作評價,是小五、小六中文閱讀理解常見的題型。應訓練孩子在平日閱讀書本時,習慣地把文章的情景,在腦海中產生影像,因為一定要感受到情節的起伏變化,才容易產生觀點。 忌籠統答法 引例支持論點 以《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一文為例(圖二),題目問及:「你對鮑叔牙有什麼評價?他有什麼地方值得你學習?試解釋說明之。」學生便需要通過文章對鮑叔牙的言行描寫,想像一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為人大方?慷慨?心地善良?體諒別人?切忌以籠統的「好」或「不好」等字眼去答題;另題目說要「解釋說明」,則表示答題時,學生要引用例子去支持論點,因此要言之有物,避免陳腔濫調。 圖二)代入情景:要對鮑叔牙有更準確的評價,便需要先代入情景,感受情節的起伏變化。(沈雅詩攝) 港童對閱讀課投入度 全球包尾 根據每5年就全球小四學生母語閱讀能力做測試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 PIRLS」,雖然2016年最新結果顯示,香港在全球50個參與國家或地區中高踞第3位,僅次於俄羅斯、新加坡,但羅嘉怡直指多個數據走勢也「幾論盡」,存在隱憂。 閱讀能力排名見危機 「比對上一次5年前的同一個研究,香港下跌了2位,失去榜首位置;香港小學生在文藝類文章的閱讀能力只排第8;閱讀尖子的人數比例亦兩屆停滯無增長,位列第7;在高層次閱讀能力(評價與綜合能力)和低層次閱讀能力(尋找資料與簡單推論能力)也不及俄羅斯、新加坡,香港分別只排行第5和第4,所謂不進則退,已經見到危機」。 不過,最令她擔心的,是香港學生的閱讀態度,徘徊在第三世界的水平!「只有 36%學生表示對閱讀有濃厚興趣,低於國際平均43%的水平,排名33;至於閱讀信心,亦只有36%學生表示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信心,低於國際平均45%的水平,排名41;更差的是閱讀課堂投入程度,香港只有34%學生自評為積極投入,遠低於國際平均60%的水平,全球包尾」。 應先培養態度、習慣 別只為應試 羅嘉怡認為,要避免繼續走下坡,先要改變大家對閱讀的看法,「不是只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反過來,先培養學生有良好的閱讀態度和習慣」。事實上,從PIRLS的研究結果反映,學生在「閱讀興趣」、「閱讀信心」和「對閱讀課堂的投入」的表現愈高,他們的閱讀成績表現便愈好,她說,彼此是存在因果關係的。 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態度,是提升孩子語文能力的不二法門,家長應營造家庭的閱讀氛圍,讓子女從小愛上閱讀。(monzenmachi@iStockphoto) 她又建議家校都要通過不同途徑,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除了學校,家長角色也很重要。父母平日可以多些跟小朋友『聊書』,拆解他們在閱讀時看不通的地方,或發掘書本背後想帶出的道理」,同時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建立閱讀習慣,營造家庭的閱讀氛圍。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1期] 文︰沈雅詩

詳細內容

快樂書單:閱讀推手依年齡撰快樂書單 孩子「對號入座」選好書

小學生攀上喜閲階梯(CreativaImages@iStockphoto) 新年伊始,大家也有去舊迎新的習慣,但家長又可有替子女的書櫃大掃除呢?若說做人不能夠「一本通書睇到老」,想發展孩子的閱讀力亦然,不能夠永遠只停留在閱讀某一階段的書本。3名本地資深教師,針對初小生和高小生的成長需要,合力撰寫了一張快樂書單,助6至9歲的孩子攀上閱讀的階梯,更讓10至12歲的學童晉身成閱讀自由人! 一本「適齡」閱讀的好書,可以伴隨孩子跨越不同階段的成長關口。(real444@iStockphoto)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圖書館主任倫雅文、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圖書館主任李小玲,以及也曾任圖書館主任、現為聖保祿天主教小學中文科科主任林慧恩,3人都是資深的閱讀推手,從她們實戰的教育經驗,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跟高年級的學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因此,家長能否找對讀物,既可回應子女成長階段的需要,又能滿足他們的閱讀胃口,就至關重要。以下都是3名教師替6至9歲,以及9至12歲精挑細選的好書。 林慧恩(右起)、倫雅文和李小玲,耗費多時從中、港、台三地篩選出逾400本適合香港小學生閱讀的好書。(賴俊傑攝) ■6至9歲 ◆建立自信期 從心理發展上,這個年紀的孩子,是建立自信的階段,可多借助優秀的故事為小朋友樹立自信、勤勉的榜樣。 《小希的網不一樣》 (賴俊傑攝) 作者︰保羅.薩傑克 繪者︰希爾斯兄弟 譯者:劉清彥 出版︰小天下 內容︰這是一本繪本,月夜、星空,氣氛靜謐,適合和孩子在睡前閱讀。小希是一隻圓網蜘蛛,他的織網與眾不同、獨一無二︰三角形、正方形、六角形……但兄弟姊妹卻不認同他,認為圓網蜘蛛,就應該織圓網。面對別人的批評與壓力,小希自信大方地展現自己,他既欣賞兄弟姊妹所織的圓網,亦為自己獨特的網而引以為傲 策略︰光叫孩子有自信並不足夠,還要鼓勵他們有堅持的勇氣,把自己的本領展現出來。讀畢這本書後,家長不妨跟孩子一起發掘他們的才華和本領 ◆克服逃避心理 小人兒漸成長,在生活中遇上困難,開始有意識想去逃避,家長不宜跟他們硬碰,反而可多用書本激勵孩子克服困難。 《天天星期三》 (賴俊傑攝) 作者︰方素珍 繪者︰郝洛玟 出版︰小天下 內容︰主角嚕嚕不喜歡上逢星期三的舞蹈課,因為跳得不好,同學白眼她、老師再三提點她,還是未能做好,因此產生恐懼和焦慮。當嚕嚕知道舞蹈表演的日子快要來臨時,更想方法逃避。可是,逃避問題,只是令她的痛苦延長 策略︰爸媽和孩子讀這本書時,可鼓勵他們勇敢面對困難,並協助小人兒克服恐懼和焦慮,擁抱挑戰 ◆提升圖文結合能力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對繪本閱讀的要求,不再滿足於聽故事,而是尋求解讀故事的不同方法。這個時候,家長可提示孩子如何閱讀書中的細節,細心觀察圖畫帶出的線索。 《走出森林的小紅帽》 (賴俊傑攝) 作者、繪者︰韓煦 出版︰道聲 內容︰此書的故事改編自經典童話《小紅帽》,但今次主角小紅帽是失明人士。外婆生日,小紅帽要穿過森林去看她,小紅帽帶着導盲手杖,展開一場森林大冒險。一路上,小紅帽遇上兔子、刺蝟和臭鼬,每一個都叮囑她要小心,並建議她用聲響、質地和氣味來分辨大灰狼是否來到 策略︰此書的文字和用色,都值得爸媽帶領孩子研究一番。文字上,作者特別用擬聲詞來模擬聽覺辨物;色彩上,故事一開始畫面為黑白,但跟隨故事的發展,畫面從暗淡漸變成繽紛,表達善良令世界變得光明多彩的信息 ■9至12歲 ◆累積語彙 這階段的孩子不論是理解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至專注力,都來了一個大躍進,父母應抓緊這關鍵而影響深遠的時機,從旁引導孩子涉獵文字量更多、領域更闊的書籍。 《晨讀10分鐘:奇妙的飛行——小學生生活散文選》 (網上圖片) 賞讀︰林良 繪者︰陳盈帆 出版︰親子天下 內容︰此書精選台灣兒童散文界名家之作品,有兩大優點值得推介。其一,它以「人、事、物、自然」為整本書的框架,取材自孩子日常生活,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其二,由於它是散文集,每篇字數不多,孩子讀起來毫不吃力,大大提升閱讀的信心 策略︰原來寫作的題材俯拾皆是,家長大可利用在街上的一事一物和孩子討論,請他們說出感受,並鼓勵小朋友把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這樣,一篇散文就誕生了 ◆放眼世界 孩子漸長,要開始關心世界發生的事情,家長想培養子女的國際視野,除討論時事新聞,亦可從書本打開通往世界之門。 《世界中的孩子1︰為什麼會有貧窮與飢餓?》 (賴俊傑攝) 作者:路易絲.史比爾斯布里、凱里.羅伯茲 繪者︰漢娜尼.凱 譯者:郭恩惠 出版︰親子天下 內容︰這是一本圍繞國際重要議題——貧窮與飢餓的繪本。對生活在幸福國度的香港小孩來說,貧窮、飢餓與他們似乎扯不上關係,但作為世界公民的一員,他們卻不能置身事外。這本書,可以讓小孩了解到當他們過着舒適、安逸生活的同時,生活在另一個國度的兒童,因受天災、戰爭、氣候反常等因素的影響而生活在貧困環境中 策略︰在閱讀此繪本前,父母可先用這話題相關報道作引入,再請孩子從書中探討飢餓纏繞發展中國家的成因,也鼓勵他們分享感受,以及嘗試思量可用什麼方法幫助貧民 ◆性教育 9至12歲的孩子在生理上逐漸步入青春期,可是他們的理性發展未臻成熟,因此往往出現感情重於理性的情况,也易受朋輩同儕的影響。閱讀成長小說,可為孩子提供替代的經驗,使他們更容易面對、克服成長中的種種困惑。 《吹口哨的孩子王》 (賴俊傑攝) 作者︰重松清 繪者︰塚本靖 譯者:賴庭筠 出版︰小天下 內容︰主角真琴是插班生,她是一個與別不同的女孩,在外形上,她的頭上綁着「冲天炮」,沒有一般女孩的嬌俏可愛;在個性上,她果斷獨行,沒有一般女孩的優柔寡斷;在個人抱負上,她竟立志成為學校的孩子王。她的出現,使一向沒有主見的小剛、一向膽小的知香、酷似管家婆的玲夏都有所改變 策略︰閱讀後,父母可與孩子輕鬆探討連串問題,例如︰當知香被同學排擠時,真琴和小剛各有什麼處理方法?真琴如何令「討厭真琴聯盟」瓦解? 選書心得:回應孩子成長階段 在書海浸淫多年的倫雅文、李小玲和林慧恩,原以為要她們撰寫推薦書單,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沒料到3人卻異口同聲說任務艱巨。倫雅文笑說︰「太多書了,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要篩選出400多本,不容易。」 她們選書有兩大原則,一是書單要集結中、港、台三地的書,李小玲說︰「不過有些很值得推介的書,最後都要放棄,因為絕版了,大家根本買不到。」至於另一個原則,林慧恩補充,就是一定要回應到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 《給孩子的悅讀提案》 (賴俊傑攝) 作者︰倫雅文、李小玲、林慧恩 出版社︰皇冠 定價︰$128 共融書角:節奏快、「有得玩」增SEN童閱讀動機 要替一般小孩選擇讀物已經不容易,若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就難上加難。沙田新城市廣場Kidz Academy與「綠腳丫親子讀書會」攜手打造了全港首個共融童書角,挑選的繪本,不單適合一般小讀者,也兼顧SEN學童的需要。 「很多SEN孩子的家長,常說自己的子女不喜歡或不懂得看書。但我覺得不是,只是大家沒有找到合適的書和閱讀方法。」綠腳丫創辦人柯佳列(Kenny)說。 柯佳列(劉焌陶攝) 想提升SEN孩子的閱讀動機,Kenny強調家長先要打破固有觀念,不一定看情節豐富、有教育意味的故事繪本才叫閱讀,「讀障孩子駕馭不到故事裏的文字,會抗拒,覺得閱讀跟自己無關;亦因為故事類的書有起、承、轉、合,對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來說,要花的時間太長了,他們沒有耐性」。 他建議可選一些着重圖像、節奏明快,兼且讓孩子「有得玩、有得參與」的圖書,他以《鳥有翅膀,孩子有書》為例,「每頁得一句,『蘋果有種子』,讀畢這句就可用相同的句式和孩子玩接龍遊戲︰雪梨有種子、橙有種子……『海洋有船』,馬路有車、天空有飛機……」Kenny指出,採用這種閱讀方式,SEN童會享受到成功感,從中也學習到常識和語文。 (網上圖片) 至於自閉症的小朋友,Kenny表示,他們未必會在閱讀過程中作出回應,但其實孩子的圖像、空間記憶很強,「他們會很喜歡《我的地圖書》這類書,一本把生活、事件或人際關係統統用地圖來表達的繪本。『我的家族地圖』、『我的房間地圖』、『我的肚子地圖』、『我的心地圖』……也可藉此引導自閉症孩子,用這些手法、工具來表達自己」。 (網上圖片) 共融童書角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10:00 費用︰全免 地點︰新城市廣場1期1樓東翼(近Pizza Express) 註︰因應政府防疫措施,開放時間以官方公布為準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9期] 文︰沈雅詩

詳細內容

體驗教學:聽故事玩遊戲 鞏固學科基礎 會所式環境 趣味補習

今時今日,坐在100呎小房間對着四面牆,不停抄寫背誦等填鴨式補習班已經落伍,想提高小朋友學習興趣,更容易吸收所學,必須在教學模式和環境下一番工夫。有教育中心以國際化教學模式教授學生本地中、英、數課程,還附設如高級會所一般的學習環境,令補習也成為一種樂趣。 中心約1.5萬平方呎,設有26間互動課室及Qlub House共享空間。Qlub House內有數間環繞不同主題的房間如視藝室、電視室,只要一個月內報讀3個不同課程便可免費成為會員,小朋友可以在開放期間隨時在這裏自由活動、做功課、閱讀和放鬆。(蘇智鑫攝) (註︰本版相片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等候區佈滿大大小小有趣的玩具。(蘇智鑫攝) 一踏進橋奧教育(Qurio Education),以為走進了專為小朋友而設的遊戲會所,無論裝潢、課室設計以至每件家具和玩具,都與國際學校相似。校監張曼欣表示,一直希望以國際學校,甚至世界各地最好的教育方式,放進本地課程教學之中,「香港有九成以上學生都是念本地學校,我們會想主力幫助這群孩子應付校內學習,所以課程是依照本地幼稚園和小學課程來設計,滿足他們學業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們採用國際化的體驗式教學,大大提升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中心提倡愉快學習,連圖書室也充滿樂趣,如搖搖椅、帳篷及AI機械人,讓小朋友愛上這個閱讀環境。(蘇智鑫攝) 張曼欣(蘇智鑫攝) 中英數增值課程 藉動畫肢體助記憶 中心課程專為4至12歲兒童而設,主打中文、英文及數學科增值課程,內容除了緊貼學校教學內容,更包括考試溫習策略,並透過不同的活動鞏固學生的學術基礎。以中文為例,這天K2的小朋友正在學習詞語,導師黎展康便利用動畫故事讓小朋友認識「小狗」、「可愛」、「十分」等詞,最後更會學習簡單的重組句子,只見小朋友十分投入地聽故事,真正是愉快學習。黎展康說,教學團隊會定時開會,按不同年齡的學生來設計教材,強調毋須背誦,如以肢體動作去幫助記憶,同時也重視與家長溝通,了解不同小朋友性格和需要後再調整教學方式。 中文課室內有中式屏風和毛筆架,小朋友還可以在牆壁上學寫字(圖2),趣味無限。(蘇智鑫攝) 跨學科興趣體驗 學自律社交解難 除了學術課堂,中心也設有興趣體驗營,當中有多個跨學科興趣體驗活動,包括STEAM、話劇、手工藝術設計活動、外語學習等;也設有功課輔導班,由專業導師為學生作功課輔導、鞏固學校學習等。張曼欣稱,希望學生在這裏除了求知識,同時學到自律、人際關係、好奇心、主動、解難及創意等多方面的能力發展。 Qlub House內最特別的要數這個「禪室」,鼓勵孩子在裏面學習深呼吸,適時放鬆,日後更有機會安排茶道、摺紙等特色課程。(蘇智鑫攝) 不少課室都可按需要打通,如學英文便可透過玩遊戲,邊跳過障礙物邊說「I am jumping!」,寓學習於玩樂。(蘇智鑫攝) 作為家長,除了可透過網上平台Canvas緊貼孩子的學習進度,更可定期與科目導師會面。家長可以在這個設有雪櫃、焗爐等設施的休息區喝杯咖啡或買點輕食,邊等候孩子下課邊享受me time。(蘇智鑫攝)   ■INFO 橋奧教育中心 價錢:中、英或數術科實體課堂$360起/堂 地址:九龍灣常悅道21號Eastmark 6樓全層 網址:qurioed.com/home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2期] 文︰顏燕雯

詳細內容

化身「后翼棄兵」小棋王 國際象棋提升EQ

美劇《后翼棄兵》引起大家對國際象棋的注意,劇中女主角Beth Harmon 9歲開始學棋,而在本港,小學生棋王亦大有人在。國際象棋易學難精,但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小朋友的得益絕不限於棋盤之上,對其成長也有莫大好處。 (註︰本版相片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下棋,可以看透孩子的性格。同樣是6至8歲的孩子,面對眼前棋盤,有人頭腦冷靜,步步為營地思考,以免一子出錯;有人卻永遠面帶笑容,即使一兵一馬被對方吃掉,仍然樂觀地盤算下步要怎樣扭轉形勢。他們都是國際象棋導師吳震熙(吳sir)的學生:「下棋很能展現一個人的性格,特別是小朋友,如何在棋子被人吃掉後,仍能有信心地繼續下?我會教學生,我們不會永遠處於優勢,懂得控制情緒讓你處於下風時也可從容繼續,因為大局未定,永遠不知道結果。」 吳震熙(馮凱鍵攝) 5歲可學棋 4人上課互相學習 吳sir 6歲開始接觸中國象棋,13歲獲得全港中國象棋公開賽第5名,5年前開始鑽研國際象棋,有超過10年教學經驗。他不但教授兒童國際象棋班,還有成人班、親子班,並有網上互動及實體課堂選擇。雖然國際象棋是2人對戰,但他認為2至4人一起上課最為理想,「因為大家可以互相討論和學習,從中了解別人的看法,若別人錯了,又可一同找出問題所在」。 吳震熙(左)去年4月在希臘羅德島舉行的「ACO世界國際象棋業餘錦標賽」國際評分1800-2000的組別中獲得亞軍。(受訪者提供) 小朋友最適合習棋的年齡約5、6歲,因不同棋子走法不同,特別是騎士(馬)會比較複雜,宜對格子和線先有基本概念。一般來說,學生在4堂裏已能掌握行棋規則,之後便要靠練習來磨練棋藝和學習戰術。吳sir指學國際象棋不但能訓練小朋友的智力、觀察力、集中力和耐性,也能提升情緒智商,因為他們要學習輸了而不氣餒。如果平日在家和家長一同練習,更可藉此提升親子關係。 吳sir常透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找出答案,讓他們互相學習。(馮凱鍵攝) 要自學國際象棋的途徑有很多,如雜誌、書本、互聯網(如chess.com)都有專門講解規則的專題,如對行棋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也可循這些資源尋找練習方法。不過,有時自學內容會比較深奧,所以吳sir特別為學生設計了一些符合他們程度的工作紙(左),讓他們在堂上練習。(馮凱鍵攝) 訓練智力、觀察、耐性 《后翼棄兵》中女主角在棋社遇到的對手大多都是男生,以吳sir觀察所得,在本港參加公開賽的學生,男生同樣佔了九成,但他希望女孩亦能發揮,所以他的「香港棋藝教育」每年舉辦的兒童公開比賽中,分為「小棋王」和「小棋后」,參加者會按性別及年齡組別分開對戰爭奪寶座,同時也會舉辦校內和網上賽事,以棋力分組。除了這些比賽,本地學生還可參加由香港國際象棋總會或香港象棋總會舉辦的公開賽來看看自己實力。但吳sir希望家長切勿抱着必要贏的心態,「比賽並不等於考試,不一定要考在前列,而且冠軍只有一個,反而因應孩子能力定下目標才重要,如這次5盤中贏2盤,下次贏3盤,這種進步對他們來說已很鼓舞」。 8歲的Heidi是2018年「小棋后」的得獎者,她指比賽要計時會有一點壓力。正式比賽時,小朋友身邊沒有人可依賴,要靠自己解決眼前問題,也是一種磨練。(馮凱鍵攝) 香港棋藝教育 查詢︰6701 4979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1期] 文︰顏燕雯

詳細內容

溫書有法:摸清性格 激勵有策 讀得其法 溫書非苦差 輕鬆易入腦

掌握竅門 溫書快靚正(蘇智鑫攝) 考試季節又殺到,若孩子能「過目不忘」,溫習不費吹灰之力,那當然皆大歡喜,可惜現實與想像,總有莫大的落差。其實想小朋友溫書「快、靚、正」,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只要找到竅門,爸媽和孩子都可以從此脫苦海! (註︰本版相片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何解我的小朋友總是提不起勁讀書?」「為什麼孩子的記性好像特別差,溫書很難入腦?」這是從事全人發展培訓工作近20年、經常應邀到學校主持講座的EDIT Workshop創辦人陳志耀(Tommy)最常聽到的問題。 面對家長的疑惑,Tommy的答案是︰「因為大家未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和訓練技巧。」他補充,想孩子「讀好書」其實牽涉兩方面,一是讀得其法,二是激勵有策。 陳志耀(沈雅詩攝) 針對動力來源 激發學習 先說激勵有策。Tommy指出,年紀愈小的孩子,愈需要借助家長的激勵去激發學習動力,但必須因應小朋友的特質,方法亦各有不同。「首先要辨識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動力來源是什麼。有些是『關係推動型』,有些屬於『成就型』,也有『逃避痛苦型』。」 踏入考試季節,莘莘學子想讀得輕鬆易入腦,便要掌握時間管理、溫習技巧及鞏固記憶的方法。(imtmphoto@iStockphoto) 針對關係推動型的小朋友,Tommy建議家長先要與他們建立信任、親和的關係,然後再運用這種關係來推動孩子的學習,「這類孩子特別重視感情聯繫,如果他們感受到被關心、被聆聽,內心深處有安全感的話,家長的期望將會化成他們的目標,自然產生動力」。 要激發「關係推動型」的孩子用心向學,家長先要跟他們建立親暱關係,然後再運用這種關係來推動孩子努力讀書。(AsiaVision@iStockphoto) 成就型的孩子,很喜歡享受成功帶來的滿足感,「這類小朋友,由於本身已經有很強的自我推動力,因此父母只需要偶爾幫忙突破樽頸位或提供資源輔助,若經常在他們身邊『指指點點』,孩子會覺得厭煩」。 至於逃避痛苦型的小朋友,天性就是想逃避痛苦,因此家長不妨利用此特性來激勵他們。「只需要清楚告知期望便可以,例如希望小朋友在什麼時間內完成習作、溫習等。」Tommy笑言,這類孩子只要知道任務完成後,便可得到「甜頭」或玩樂時間,他們便會乖乖聽從。 配合學習風格 圖像或錄音輔助 激發起孩子的學習動力,還要讀得其法。Tommy表示,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偏重某一種學習模式,包括視覺型(visual)、聽覺型(auditory)和動感型(kinesthetic),家長要發掘並配合到小朋友的學習風格,才能事半功倍。 因應3大學習模式,Tommy分享了一些小貼士︰ 視覺型:這類小朋友比較容易記憶圖像,所以可引導他們多利用腦圖或在書本上描繪圖像,來提高學習效率。 聽覺型︰他們吸收知識,主要靠「聽」書而非「看」書,因此,不妨鼓勵孩子溫習時朗讀課文內容,並且錄下來,再不斷重複播放,可加強記憶。 動感型︰這類孩子肢體動作較多,集中力稍遜,家長先要突破學習必須「坐定定」的思維框架。由於動感型的小朋友,拍子、節奏感都很強,由他們「郁身郁勢」甚至「rap」着去讀書,效果會更佳。 動感型的孩子較難「坐定定」學習,家長需要理解,由得他們「郁身郁勢」,這反而會學得更好。(maroke@iStockphoto) 溫習分4階段 掌握節奏更重要 Tommy當年以一級榮譽畢業於港大土木工程學系,在學期間更獲頒15個獎項和獎學金,他強調,掌握時間管理、溫習技巧及鞏固記憶的方法,是成功關鍵。「溫習需要分4大階段,分別是熱身期、醞釀期、學習高峰期,以及衝刺期。」 他解釋,熱身期是要讓孩子大概知道今次測考的內容、重點,並閱覽模擬試題,因此用不着押上「最有效率的時間」(即精神狀態最好、最高度集中的時段),只需要運用「零碎的時間」(即等人、坐車的時段)即可。「當大腦對這些資訊有初步印象,它便會自動工作,進入醞釀期。」 熱身期、醞釀期過後,孩子需要進一步高度理解和背誦內容,便是學習高峰期,這時要運用「最有效率的時間」,「每個孩子『最有效率的時間』都不同,有些是假日早上,亦有些是愈夜愈醒神」。但Tommy補充,最終還要加上衝刺期,學習才有成效,「即是考試前一天,把腦海中的知識,重新整合一遍,來增加記憶痕迹」。 說到增加記憶痕迹,很多家長都認為「溫得多自然熟」,但Tommy對此做法有保留,「當孩子慢慢升班,需要應付的測考次數愈來愈多時,假如每次都需要付出大量時間苦讀,即使可取得好成績,恐怕他們承受的壓力也很大,長此下去,有可能負荷不到」。因此,他認為掌握有效率的溫習節奏更重要。 綜合多年的讀書心得,Tommy教路,初次溫習一個全新的內容時,不要把時間「用到盡」,最後的5至10分鐘,應該是複習時間,重溫剛才所學的,「家長可以請孩子覆述一次,覆述時,如果有東西忘掉,便立刻再多看一遍」。翌日,同樣需要有5至10分鐘的複習時間,「這天,可能只記起八成的內容,有兩成已經遺忘了,不打緊,又再速望一遍」。如是者,一星期後,再花10至15分鐘重複溫習,這樣,遺忘速度便會顯著減慢。 他說這種溫習節奏的好處,是能讓大腦意識到,這些資料是需要儲存,「當有些東西適當時間在大腦內重複出現,而且比率較密,它便會判斷到這些資料是重要的,需要牢牢記着」。 屋企變教室 黑板放大生字助記憶 為了讓小二長子Marcus學得更好、溫書更入腦,當過幼稚園教師的Nana可說費盡心思,把家居打造成教室一樣。甫入屋,最吸引記者眼球的,是牆身一幅全落地的磁力黑板,黑板中央還有一張訂製的「田字格」,上面寫滿Marcus中文科將要默寫的生字,遇到要特別注意的筆畫,更用上不同顏色的粉筆標示,「這個是環境學習法,小朋友可無時無刻看到,也方便我抽些字來考考他」。 媽媽Nana為兒子Marcus匠心設計的中文字卡,前頁主要剖析四素,後面則用來作句。(蘇智鑫攝/沈雅詩攝) 自製字卡 學習生字作句 另一套好工具,是Nana自家設計的字卡,有中文和英文版本。英文卡分前後兩頁,前頁給孩子寫生字,需要註明詞性;後頁則用來作短句。中文卡的製作就更加專業,前頁需要孩子填寫四素句(時間、人物、地點和事情),揭往後頁,便要運用這四素作一則短句。 作為用家,Marcus又有何看法呢?「我很喜歡這些字卡,我會用不同的顏色筆寫字,又會畫公仔,有時我不停寫、不停寫,真的停不下來。」 Nana不諱言,當初辭工做全職媽媽,無非想幫兩個兒子打好學習基礎,並讓他們體驗愉快學習的樂趣,「除了由Marcus親手做字卡,我們溫習時,還會玩很多輔助記憶的小遊戲。或者有人會覺得,溫習怎麼要搞一場『大龍鳳』,但慢慢你會見到成效」。 Nana(後)為當全職媽媽,辭去幼稚園教師的工作。但藉着過往的教學經驗,她用上很多有趣又高效的學習法,希望Marcus(前)不會視讀書為苦差。(蘇智鑫攝) 問及Marcus的成績如何,Nana道︰「他英文信心比較大,小一時,每次默書都是100分!」但她強調,分數並非首要,最重要是幫助小朋友取得成功感,建立自信心,「讓他知道,原來只要有工具、有方法,溫書並非苦差」。 每次考試前,Nana必定細心擬定好溫習時間表。當日溫好的課本,即晚必定再抽10分鐘快速重溫,然後分別在48小時內和一星期內再複習一遍,幫助把資料轉化成長期記憶。(蘇智鑫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1期] 文︰沈雅詩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