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攝影模型添節日氣氛 剪剪貼貼 「年花」永不凋謝

今個農曆新年,雖然不能逛花市買靚花,但小朋友也毋須失望,我們可以憑創意,DIY永不凋謝的年花,既環保,亦可為家居增添節日氣氛。跨媒體攝影師Veron,今次就教大家以Fotomo(攝影模型)的方式,製作立體菊花,取其多福多壽、金銀滿屋的吉祥意頭。   結合攝影、模型 還原立體影像 Veron大學時修讀攝影,其後再取得視覺文化研究碩士學位,最擅長把攝影混合各種不同的媒體創作。其中Fotomo是Veron常用的展示手法。Fotomo一詞,是由德語Fotografie(攝影)跟Model(模型)兩個字組成的,指以相片製作出來的模型。 Veron(劉焌陶攝) 「本來相片是把立體影像變成平面影像,而Fotomo就是把相片的平面影像,還原變回立體影像」。Veron笑言,很喜歡過程中那種真真假假的趣味,「相片是記錄真相,我影的每一張相,內裏的每一樣景物,都是真實存在,只是我把它們拼貼在一起,那個空間,卻是非真實存在,然而,看上去又很像真,感覺很有趣」。 ■材料: 先拍攝一張乒乓菊相片,再冲曬4張(8R),並準備海綿膠紙、雙面膠紙和剪刀 (劉焌陶攝) ■做法: (1)用其中1張相,先剪出5朵位處最當眼、形狀又比較完整的乒乓菊 (2)再用第2張相片,剪出步驟1沒剪過、影像亦相對清晰的次要花朵 (3)用第3張相片,剪出步驟1、2皆沒剪過的周邊襯花 (4)在海綿膠紙背部貼上雙面膠紙,再把雙面海綿膠紙,剪成合適大小,貼在步驟3周邊襯花的背面,如圓圖 (5)把步驟4處理好的花朵相片,貼回在沒經剪裁的原圖、原位置上 (6)以相同方法處理步驟2的次要花朵,但為增加層次感,部分花卉可貼上2層海綿膠紙,有些則加厚至3層 (7)以相同方法處理步驟1的主花,但海綿膠紙增至4層,令立體視覺效果更豐富。最後用相架錶起,大功告成 做法(劉焌陶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2期]

詳細內容

新春DIY:跟小廚神學做賀年美點 DIY雜果「錦鯉」 年年有「魚」

爸爸、媽媽為家庭勞碌了一整年,今個農曆新年,一於讓孩子來當個孝順寶寶,由他們肩負起炮製賀年美食、粉飾家居的重任吧!其實只要有創意,不用蒸、炸、焗,一樣可以做出意頭十足的糕點;不需要複雜的材料,單靠幾張相片,加一雙巧手,亦可變出應節擺設。想喜氣洋洋,so easy!   今次為大家示範炮製賀年美食的Alvin,雖然只得12歲,但師承饞嘴又廚藝了得的父母,年紀小小的他,已經煮得一手好菜,不論中西美食,由龍蝦、牛扒到瑤柱冬瓜盅、鮑魚雞煲等,統統都難不到他,堪稱小廚神!今次,小廚神就從小朋友的視覺出發,只用啫喱粉和水果,便能做出既吸睛又好意頭的年年有「魚」,相信入廚經驗淺的孩子,也可駕馭得到。 食得又睇得——「錦鯉」啫喱,打卡一流,而且不油膩,是賀年糕點的輕盈之選。(蘇智鑫攝)   ■材料: 材料(蘇智鑫攝) 士多啤梨啫喱粉……1盒 芒果啫喱粉……1盒 荔枝啫喱粉……2盒 魚膠粉……1盒 士多啤梨和雜果……適量 鯉魚模具大小尺寸……各2個 ■做法: (1)1盒士多啤梨啫喱粉與10克魚膠粉混合,加入100毫升熱水攪勻,直至完全溶解 (2)加入50 毫升凍水,放涼 (3)把小量啫喱溶液注入小模具中的魚身斑紋位置,緊記不用注滿 (4)放入雪櫃冷藏30分鐘至凝固 (5)把餘下士多啤梨啫喱溶液,注入另一個小模具,每格注入9分滿,再加入已切粒的士多啤梨和雜果粒 (6)1盒芒果啫喱粉,重複步驟1、2,把啫喱溶液注入一個大模具,加入適量水果粒 (7)2盒荔枝啫喱粉與20克魚膠粉混合,先加入200毫升熱水攪勻,再加入100毫升凍水,放涼 (8)從雪櫃中取回步驟4已凝固的士多啤梨啫喱,再注入混好的荔枝啫喱溶液,加入適量水果粒;餘下的啫喱溶液,則注入另一個大模具中,加入適量水果粒 (9)把所有啫喱溶液放入雪櫃冷藏。凝固後,輕力起模 (10)想添貴氣,可加入食用金箔 做法(蘇智鑫攝)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2期]

詳細內容

感統發展:把握8歲前黃金期 感統訓練遊戲 玩走奀皮散漫

爸媽們,你家的小寶寶是否很喜歡上躥下跳,完全無危機意識?抑或反過來,超級畏高,連盪鞦韆也害怕?小人兒很抗拒穿高領衣服或羊毛衣?他不論坐或立都是彎腰寒背,一副懶洋洋的樣子?那就要當心孩子的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發展或有偏差。感統不單影響小朋友的日常生活,還牽連學習和社交。幼兒教育工作者建議,家長應把握寶寶8歲前感統發展的黃金期,為他們勤做家居遊戲訓練,提升表現。 孩子「不聽話」,或許跟感統發展不佳有關,令他們難以接受指令。(設計圖片,anurakpong@iStockphoto) 「我不時都會聽到家長投訴,說小朋友麻煩不合作,譬如吃東西總是『慢吞吞』,經常含在嘴裏不肯咀嚼;又或是穿衣服也『扭扭擰擰』,不是說這件衫緊,就是說那條褲窄,而衣領上的標籤亦非剪不可。每次聽到這些投訴,我都會請家長嘗試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一下,看看小朋友的感統發展,是否有偏差!」 真理浸信會榮光幼兒園校長朱裘萱說。 朱裘萱(黃志東攝) 早在1970年代,美國職業治療師及臨牀心理學家Anna Jean Ayres已經提出,大腦的神經系統,能夠把來自身體內在和外在的感覺刺激作出分析、整理和組織,再指示身體做出合適的反應,這個過程稱為感覺統合。而在眾多感覺刺激當中,感統理論特別强調3種,包括︰ •前庭平衡覺︰ 透過內耳的3個半規管和耳石器官,讓我們維持身體平衡 •本體覺︰ 藉着肌肉、關節,分辨四肢的位置和動態 •觸覺︰ 藉着皮膚的神經細胞接收來自外界的溫度、壓力、疼痛、質感等刺激 社會、教養影響感統發展 朱裘萱表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兒童,往往伴隨有感統失調的問題,但就算是一般小孩,都有可能在發展上出現偏差,以致有反應過敏或過弱的情况,「例如有些學生執筆寫字很用力,連紙張也幾乎給刺穿 ,這反映小朋友可能本體覺較弱,所以不懂得控制書寫力度」。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18年的朱裘萱,亦發現近年孩子的感統發展有走下坡的趨勢,她相信多少跟社會環境和教養文化有關。「回想我小時候,公園有很高的滑梯、攀爬架,但現在基於安全理由,都沒有這些設施了,孩子鍛煉四肢的機會大大減少。還有,現在的小寶寶實在太多人照顧,父母、『四大長老』(外公、外婆、爺爺、嫲嫲) 再加上傭工,7個成年人照顧1個小朋友,服侍得周全又妥貼,孩子自理的機會不多,也使他們的肌肉、關節活動發展相對較弱。」 本體覺訓練 改善「慢3拍」男童 要改善上述情况,可透過多做感統運動。真理浸信會屬會學校自2009年起,逐步在轄下6間幼兒園/幼稚園引入感統課程,希望把握8歲前腦部和感統發展的關鍵期,讓幼兒運用他們的肢體,每天做20至30分鐘有趣、有意義的感覺刺激運動。 真理浸信會屬會學校感統課程發展組長、真理浸信會何袁惠琼幼稚園主任柳亞芳是當年屬會第一批安排在本港及台灣接受感統教學訓練的教師,多年來見證着不少學生的進步,其中一名男生,她印象特別深刻。「他最初給我的印象是『慢3拍』,老師一個很簡單的指令,他都未必有反應。但是否代表他頑皮、不合作呢?不是。我相信他是感統發展欠佳,以致聚焦不到,難以回應環境。」於是,教師給他多作本體覺訓練,例如是「櫈上小飛機」,做法是幼兒趴在櫈上,雙手雙腳離地,呈飛機狀,頭向上仰,維持身體平衡。柳亞芳形容,起初他完全掌握不到,「他一趴在櫈上,四肢便落地,明顯是肌肉缺乏張力。但反覆訓練一段時間後,小朋友漸漸做到像『飛機』般挺開身體,也維持到10秒」。如是者,感統訓練不單連帶改善小男孩平日在課堂上的坐姿,他不再是彎腰寒背,而且接受指令的速度亦快了很多,「結合感統元素的運動,就好比營養,可以滋養幼兒的大腦,有助發出及正確回應信息」。 柳亞芳(黃志東攝) 配合家居訓練 效果更佳 她又建議爸媽可針對幼兒的問題,在家居配合訓練,效果相得益彰。舉例,一些有觸覺防禦、安全感不足的小孩,柳亞芳說,家長可在小朋友洗澡後以潤膚液作按摩,又或者用大毛巾包緊他們的身體,然後再慢慢放鬆,都有助紓緩情緒;針對四肢乏力的,則可以做「小牛耕田」,由爸媽捉起小朋友雙腳,小朋友以手走路,「這既是親子活動,從中也訓練到小孩子前肢的肌肉張力,以及肢體動作協調,一舉多得」。 .本體覺訓練(圖) 櫈上推球、腳倒立和撐小船等動作,幫助幼兒增加關節與肌肉的感覺及張力,有助改善四肢協調、動作計劃、書寫與自理能力。(黃志東攝) .前庭平衡覺訓練(圖) 斜台滑板車、搖搖船和攀爬架等動作,幫助幼兒分辨方向、距離和速度,使身體作出調節,亦有助改善多動現象,提升專注力、平衡力、視知覺和聽知覺。(黃志東攝) .重心訓練(圖) 重心訓練有助加強幼兒對高度、深度與速度的適應,消除對團體遊戲活動的焦慮。圖為上上落落、獨腳櫈大力士等訓練項目。(黃志東攝) .觸覺訓練(圖) 穿布洞、行觸感板等幫助幼兒調節皮膚對環境的敏感度,從而改善分心、情緒及人際關係,增加對環境的彈性。(黃志東攝)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1期]

詳細內容

捕捉大自然:小小攝影師 相機留住生態美

假如有一天,你在大埔滘、塱原、南生圍等地方,碰見一個小男生, 拿着單反相機,手執一支800mm F5.6「巨炮」,屏聲靜氣,全神貫注地在捕捉畫面時,別驚訝,或許他就是奪獎無數的小小生態攝影師——崔耀晉(Augustine)。這些年來,通過攝影嗜好,不單培養出Augustine的觀察力、耐性、審美觀等能力,還大大提升他的環保意識。小伙子稍後將出版首本個人攝影集,替生態保育機構籌款,為地球出一分力。   雖然Augustine今年只得11歲,但「影」齡已接近9年,「我2歲已經拿起相機影相了!」跟Augustine約訪問時,記者提議他帶備從「影」以來的攝影「架生」給我們拍照,結果放滿一枱,由「傻瓜機」、半專業機、單反相機至無反相機;由遠攝鏡頭、中距鏡頭至微距鏡頭,都一應俱全,專業級數,拍得上成年攝影發燒友。 別小覷這名「小學雞」,用的都是專業攝影器材,Augustine手持的「炮」,由父親購入,當年購入價高達13萬元。(蘇智鑫攝) 更令人羨慕的是,年紀輕輕的他,已獲大型相機品牌商贊助攝影器材。本報攝影師也禁不住問他如何能取得這個機會?天真無邪的答案,引得哄堂大笑。「首先你要是一個小朋友;第二,你要拿得到攝影獎項。」 憑着背後一幅「柳鶯賞楓」相片,令年僅7歲的Augustine(左)首奪攝影比賽冠軍。(受訪者提供) 受父薰陶 2歲開始攝影 誠然,一個小朋友,7歲開始成為攝影比賽頒獎台的常客,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家庭栽培與天資,缺一不可。「我的師父,就是爸爸」,而Augustine的爸爸,正是愛秩序灣官立小學校長崔家祥。崔家祥同樣是攝影愛好者,當初就是想父子兵同行,所以在兒子約2歲時,就開始讓他接觸攝影,「他出生在數碼相機的年代,不需要買菲林、冲曬相片,影相可說是無成本的,於是我抱着嘗試『毒吓佢』的心態,估不到他又受『毒』!直至他5歲左右,我帶他去塱原,自此,我就成為『鏡』僮,經常陪太子四圍影相」。 這個小小生態攝影師,最愛在大自然取景。(受訪者提供) 鳥兒昆蟲成鏡頭「獵物」 Augustine喜歡在大自然取景,鳥兒、昆蟲、青蛙等,都經常成為他鏡頭下的「獵物」。說起生態攝影,小男孩便滔滔不絕,「夏天會最多收穫,尤其下雨後,濕度比較高的時候,很多兩棲動物、昆蟲都會走出來……如果想影斑文鳥、白腰文鳥,就要去塱原,牠們經常在稻田上出沒……」。 說着說着,Augustine又喜孜孜分享最近在九龍仔公園拍攝到一張很滿意的作品,「很好彩,我影到戴勝張開嘴巴吃蟲的一剎那」。滿足的笑容,猶如學生考到100分的試卷。 這張戴勝吃蟲的相片,是Augustine近期最滿意的作品。(受訪者提供) 義賣攝影集 推廣環保 經常與大自然近距離接觸,令Augustine愛上當中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長大後,我會去世界每個角落,拍攝大自然的美麗」。這個志願,驅使他更關心環境保育的工作,近年不單先後為一份有關生態、環保的刊物及一個網絡平台撰稿,Augustine亦即將推出首本個人攝影集,既為自己小學階段所拍攝的作品作個總結,並希望藉着義賣,替註冊慈善機構「香港觀鳥會」籌款,鼓勵公眾一起欣賞與保護野生雀鳥及其生境。 熱愛大自然的Augustine,曾為一份有關生態、環保的刊物撰稿10期。(蘇智鑫攝) .攝影獎項(表) 文︰沈雅詩 註:受訪者因拍攝需要暫取口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0期]

詳細內容

環保先鋒:開設二手英文書店 倡議氣候行動 環保小先鋒 落手落腳守護地球

環保鬥士為未來(李紹昌攝、受訪者提供 / 明報製圖)   新年伊始,總令人充滿憧憬。但誰能為我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呢?望望你身邊的孩子,或許就是他與她!16歲少女Bailey,年紀小小就開設二手英文書店,推動閱讀之餘,也援助世界各地資源貧乏的兒童;12歲小男生Lance是氣候行動者,為守護地球,不遺餘力。一個個改變世界的故事,都由小孩子編寫。   位於上環的reBooked,在書海中坐鎮的CEO竟然是16歲的Bailey Cherry!「想為圖書賦予第二生命」,是Bailey開書店的使命。 先設網上平台收書 疫情帶來機遇 Bailey是一名美菲混血兒,5個月大隨父母來港,一直在國際學校念書。Bailey與12歲妹妹都酷愛閱讀,擁有不少英文書籍。2019年某天,她在家收拾書本時,發現有很多書本已不再適合兩姊妹的年紀閱讀,但又不想就此丟進垃圾堆,於是想轉贈他人,「但上網搜尋資料,發現沒有太多捐贈英文圖書的渠道,我才明白為何很多人寧願貪方便丟了便算。但英文書實在不便宜,我便想,如果做一個平台,方便忙碌的香港人損贈圖書,也許他們都樂意去做」。 2019年8月,Bailey在父母支持下開設了平台reBooked,提供上門收集二手圖書的一站式服務,吸引更多人踴躍捐「書」。「收集了的書本都會放進消毒機,做好清潔和消毒的工序。我還特意研究病毒在書本上可以存活多久,確定相隔一段安全時間,才放進銷售名單中。」Bailey之後會按書本折舊程度、價值等,在網站平台以低價發售。 一開始時,她幾乎每個周末都與爸爸一起出動,親自上門取書,如果書本太多,更要租用客貨車。後來,她又設置一些捐贈點來收集圖書。「收書、整理、開設網站、管理facebook等,都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全部應付得到。除了家人支持,父母的朋友、我的同學也有幫忙,實在非常感激他們。」Bailey說,她的二手書網站其實也開得頗合時,因為營運不久便遇上疫情,學校陸續停課,連公共圖書館也關閉,很多人都非常清閒,除了有時間幫忙做義工,也有不少人想藉閱讀來消磨時間。 reBooked網上平台發展得不錯,2021年4月更在上環,開設實體店。店舖裝潢如小型圖書館,還有閱讀區,有時更會舉辦一些閱讀分享活動。Bailey說,現時團隊約有20人,由於她剛轉讀新界寄宿學校,未必能隨時到店舖幫手,所以也要聘請一些職員協助書店運作,還有不少是義務工作的中學和大學生、家庭等,除了在實體店幫忙分類、上架和銷售,也有專人負責網站營運,如上載圖書資料、跟進訂單、市場推廣及行政等工作。 與港內外機構合作 捐出逾萬圖書 reBooked回收圖書的條件包括一、兒童書籍;二、以英文為主;三、完好無缺頁損毁。在Bailey和團隊的努力下,短短兩年多,網店連實體店已回收了逾60,000本圖書,售出約18,000本,其中她更與不少本地組織如難民聯會(Refugee Union)、Rolling books、協康會、Box Of Hope、保良局,以及菲律賓的Home for the 100th Sheep合作,捐贈了約10,000本圖書。 Bailey說,現時收到最多的是橋樑書和圖畫書,而且大部分也很新淨,「最驚訝是收過一些連包裝袋也未拆的書。我知道很多人其實都不想浪費,但就是怕麻煩才選擇丟書。所以,我希望更多人會認識到我們,知道還有更好的方法把書保存下去。」   reBooked 查詢:www.rebooked-hk.com Bailey雖然一直在香港生活,但由於她自小念國際學校,父母也說英文,所以她並不懂廣東話,看的都是英文書,故現時書店亦只接受捐贈英文書籍。(李紹昌攝) 收到捐書後,書店會根據書本的新舊程度和原價來定價,每本$5至$30不等。(李紹昌攝) 上環實體店每天中午12:00至晚上6:00開放,Bailey歡迎大家去尋寶,甚至坐下來慢慢享受閱讀的樂趣。(李紹昌攝)       「環保少男」感染身邊人 擁抱綠色生活 瑞典有「環保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香港一樣有「環保少男」劉衍一(Lance)!自兩年前開始,Lance堅持逢周五都在校園門外發起Fridays For Future氣候行動。雖然數個月前,他隨父母移居英國,但行動依然繼續。「現在說的是我們居住的地球只剩下20年壽命啊!難道我可以停下來嗎?」Lance越洋接受記者視像訪問,就是隔着電腦熒光幕,也感受到他那團火。 Lance昔日的生活跟一般小學生無異,白天上課,回家後做功課,空餘時間打機。直至有一天,他在網上偶然看到通貝里的演說,大受感動,也猛然驚覺原來已「時日無多」,「以前在書本上,看見一個『喊喊樣』的地球,只知道『地球先生病了』,但從來不知道嚴重到會令20年後發生很多災難,會無食物、會無未來啊!」 號召「罷課」失敗 逢周五校門舉牌宣傳 2019年3月和5月,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起氣候罷課示威,當時年僅9歲、在香港念小四的Lance也參與其中。同年9月,他更單人匹馬在學校號召「罷課」,結果即時「被捕」。「當時好笨,只是用4張A4紙做了個紙牌,上面寫着『氣候行動』幾個大字,便在課室內走來走去,結果被人捉去了社工室,問我『做乜搞事』!」Lance思前想後,覺得坐在社工室「罷課」意義不大,遂改變策略,逢周五提早回到學校,在門口舉起自製紙牌,宣揚環保信息。 Lance每周都會準備一個話題,在校門外跟師生和家長們搭訕,例如問他們:「你知不知道最近哪裏有熱浪、氣溫高達50℃?」之後再用1分鐘短講解說。「最初幾個星期,很多人都不明白我為什麼經常舉着紙牌,以為我在做無聊事;但堅持了8、9個星期之後,大家的反應漸漸變得正面,亦有幾個同學願意加入,跟我一起做。」直至截稿前,Lance發起的Fridays For Future氣候行動已踏入第118個星期! 正如Lance媽媽Martina所言,不可小覷小朋友的力量,「Lance影響了很多人」。她說臨離港前,在Lance的小學畢業禮上,不少學生和教師都主動向他「匯報」自己展開了一個怎麼樣的綠色生活。Lance爸爸更受兒子感動變為素食者,78歲的外婆亦受孫兒薰陶變成「環保大使」。「婆婆現在去餐廳,會勸人少用膠飲管,要環保啊,她真厲害!」Martina哈哈大笑。 赴蘇格蘭參與氣候大會 來到英國後,Lance的氣候行動愈走愈前,除了Fridays For Future,在2021年10月尾,他更前赴蘇格蘭格拉斯哥,出席第16屆青年氣候大會(COY16),也約見過綠黨議員Caroline Lucas,表達他對全球暖化、氣候變化的關注和意見。 踏入新一年,Lance呼籲大家一起加入他的行列,攜手創建一個綠色的未來,「無人可以獨善其身,需要每一個人的合作」。從個人層面,他建議可由每天一餐食素、少駕車、少用塑膠製品、減少製造垃圾等做起;繼而跟家人和身邊朋友分享環保信息,感染他們一起行動;最後,就是號召公眾一起行動,包括向企業施壓,要求他們制訂更多綠色政策。 昔日在香港,Lance會定期自發到沙灘清潔。(受訪者提供) 趁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舉行期間,不少環保人士遊行抗議各國領袖行動不夠積極,Lance(中)也參與其中。(受訪者提供) Lance(右)坦言未是素食者,但已戒吃牛、羊和牛奶,反而爸爸(左)受兒子感動,已成為素食者了。(受訪者提供)     文︰顏燕雯、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9期]

詳細內容

教學有辦法:摺紙鶴傳祝福 挑戰世界紀錄

還有幾天便到新一年,不知道小朋友有什麼新年願望呢?自疫情以來,大家的生活都過得不容易,有機構便以紙鶴和天燈作為祈願的橋樑,並透過邀請全香港學校參與,一起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同時把祝福傳揚開去,祝願大家在新一年過得更滿足和快樂。   這天,鮮魚行學校的校長施志勁和一班學生圍在一起摺紙鶴,但他們並不是在上視藝課,而是藉着摺紙活動,為新年祈願。學校給每個學生分發了20張手工紙,並在校網上載了示範摺紙鶴的影片,讓他們在聖誕及新年假期與父母一同參與摺紙,再於假期後收集起來。 市民、學生齊摺紙祈願 原來這個摺紙鶴活動是一個全港巿民皆可參與的「香港天燈節暨摺紙鶴最多健力士世界紀錄挑戰」,天燈節將於1月中旬舉行,除了大型的環保天燈藝術裝置,亦集合全港巿民力量,目標是收集2,022,168隻紙鶴並展示於中環海濱活動空間,挑戰繼2013年張國榮歌迷摺出1,900,119隻紙鶴的「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而參與的學校和學生更有機會獲得摺紙鶴數量最多的金、銀、銅獎盃及禮品。 親子活動 趕走疫下鬱悶心情 現時已有超過100間中、小學及幼稚園參與摺紙鶴活動,而鮮魚行學校更是首間報名參與的小學。施志勁說,收到活動的邀請時,着眼點並不是考慮要打破世界紀錄,而是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學生與家人一同完成一項親子活動,調整一下心情。「疫情已維持了兩年,我們的生活模式也有不少轉變。我們的學生不少來自基層家庭,支援比較少,疫情下不能外出,他們有些長時間只留在百多呎的房子,甚少活動空間。所以剛復課時,我們除了構想如何追回學習進度,也想幫助維持學生的精神健康。」 師生齊心:在視藝科教師尹文珊(左一)帶領下,大家一同學習摺紙鶴。施志勁(左三)笑言自己在摺紙方面「笨手笨腳」,學生成為了他的「老師」,反過來教他每個步驟。(蘇智鑫攝) 施志勁續稱,學習固然重要,但心境保持正面和開朗也一樣重要。當時校方用紙摺成花,把課室佈置成一個花園,希望學生回校後覺得開心,以快樂的心情重新投入學習。「所以這次摺紙鶴,我也認為學校可以出一分力,除了可親子參與,學生又可以把願望寫在紙鶴上,願疫情快點離去。 5個接受訪問的學生(左至右:余柏豪、李美雪、梁逸詩、何浩賢、成文添)都有各自的新年願望,由於他們都是六年級生,大部分都希望能升上心儀中學,並希望疫情早點離去,「希望不用再戴口罩外出和上課」。(蘇智鑫攝) 鮮魚行校長施志勁的新年願望除了疫情盡快過去,也希望學校團隊可以藉着疫情不一樣學習環境,跳出固有框架,加入一些教學新元素,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抗逆力。(蘇智鑫攝) 企業家搞手:注入正能量 今次活動的搞手GP43,是一個企業家的平台及非牟利團體,讓企業家們學習以商業知識回饋社會,今年中秋就曾經在觀塘海濱推出了高達15米超巨型發光月亮裝置。而2022年1月15及16日一兩天的「香港天燈節暨摺紙鶴最多健力士世界紀錄挑戰」就是他們的新搞作,以天燈藝術和200萬隻祝福紙鶴挑戰世界紀錄兩個大型的展覽,為香港注入正能量與祝福。主席Krystal Wong表示,紙鶴和天燈都是人們用以祈願的象徵,所以把兩者結合,為香港祝福。 共300顆由不同機構冠名贊助的環保天燈,屆時將懸於半空,讓大家拍照留念;而收集學校和巿民摺好的紙鶴後,會以50隻一串,以天空彩虹的方式展示出來,之後亦會由環保機構回收循環再用。而活動扣除必要開支後,將全數捐贈予善機構,包括環保慈善基金、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等,「想帶出的其中一個信息便是我們這班企業家並不只是為了營商而努力,我們同時也希望以賺到的錢回饋社會,同時散播出善心的種子,讓更多人都可得到幸福快樂」。 Krystal Wong(蘇智鑫攝)   ■INFO 香港天燈節暨摺紙鶴最多健力士世界紀錄挑戰 日期︰2022年1月15及16日(周六及日) 網址︰www.facebook.com/GP43HK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8期]

詳細內容

新年新希望:專家授錦囊 校長齊集氣 從心出發 迎接2022

2021年邁向尾聲,不知迎來的2022年,又將會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或許新一年,世界依然紛亂,疫情可能還未消散,甚或再有停課危機……面對變幻莫測的將來,我們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自己的心情!來吧,一於聽聽專家教路,學習如何調校心態,為自己創造一個Happy New Year! 陳頌恩(沈雅詩攝) 想有一個美好的2022年,心理學家陳頌恩(Joanne)送大家5個錦囊︰ 1. 練習感恩 心懷感恩之心,可以帶來更多幸福感。她鼓勵從家庭起,建立感恩文化,例如每晚在餐桌前,彼此分享3件當天值得感恩的事情。「如果孩子年紀較小,家長可能要引導他們去思考,亦可先降低難度,由分享1件感恩的事情開始,之後才慢慢遞增。」感恩事項亦不限於自身,簡單如今日天朗氣清,都值得我們去感恩。Joanne又提議大家寫「感恩日記」,「每晚坐下來,透過回想和記錄,有助訓練自己留意及察覺生活上的美好」。另外,向曾經幫助過自己或令自己感激的人表達謝意,不僅會讓別人感覺開心,也能讓自己的心情變好! 2. KO壓力 壓力、擔憂、恐懼往往是源於我們對未知的將來缺乏掌控感。當出現這種想法時,Joanne教路,可提醒自己先回想一下以往的成功經驗,並告訴自己:「我應付得到的。」誠然,我們未必可把所有事情掌握於手裏,但我們總有可掌控的部分,「老師出什麼題目,是學生控制不到的事情;勤力溫習,是學生控制得到的事情」。我們愈多這樣想,愈能提升掌控感。 有些人常常擔憂的,但別讓這些困擾佔據你一整天。Joanne提議,可於晚間設立15分鐘專屬的「擔心時間」,只容許自己在這段時間擔心,日間則要集中精神學習、工作或處理其他事務。另外,亦可在「擔心時間」寫下所憂心的事情,有助整理思緒。之後回看起來,你會發覺很多擔憂其實都是「諗多咗」,最終根本沒有發生。當然,做運動亦有助減壓,儲蓄正能量。爸媽們,在新一年,不妨跟孩子建立每天15分鐘運動時間,讓2022年過得更有朝氣! 3. 學習樂觀 想法會影響情緒,當我們萌生負面想法時,例如:「打波先嚟落雨,唔通連個天都唔鍾意我?」Joanne教大家作「腦交戰」,「化身成辯護律師,挑戰自己的想法:『我這個想法是否有根據?一定是這樣子嗎?』當你找到更多可能性時,你會覺得事情其實未必如所想般糟糕,「讓多些樂觀想法進入腦袋,慢慢會變成一種思考模式和習慣」。 4. 認識情緒 鼓勵家長每天都跟子女談論情緒感受,一起學習掌握更多情緒詞彙。「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很多時也只能用『開心』、『傷心』、『憤怒』等字眼去描述自己的情緒。」但從心理學角度,當一個人能夠清楚辨別自己的情緒,也就可以更有效地去掌控情緒,幫助自己不被負面感受籠罩,會活得更幸福。 5. 隨機行善 常說「助人為快樂之本」,一個小善舉,簡單如在超級市場,禮讓排在你後面但購物較少的顧客先付款,他一句「謝謝」,彼此都感到開心。「假如在2022年,每人在每個星期都做一件隨機的善舉,我相信世界會變得不一樣。」 ●校長集氣 莘莘學子,2022年一定要「奸爸爹」呀!城中多名校長也齊齊為大家集氣加油,祝願大小朋友都新年快樂。 ◆鞭策大腦 擁抱挑戰——葉淑婷(閩僑小學校長) 葉淑婷(受訪者提供) 2021年快將完結,大家即將迎接新的一年。相信這幾年大家身處在香港生活得未必盡如人意。大家每天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瞬息萬變的社會,反覆無常的疫情,究竟我們如何保持正向的心態去面對這種種的挑戰呢?因此培育學生及鞭策自己的其中一個訓練,就是「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 我們的腦袋其實可以如訓練肌肉一樣去鍛煉,我們要學習欣然接受挑戰,享受每個過程,接受當中的失敗及成功,從中檢視過程中所學到的,並加以反思;此外,亦要懂得向人求助及需要時為別人伸出援手。作為父母亦要多欣賞子女;子女亦然。 倘若我們每一個人都存有正念,常存感恩的心,每人行一小步,大家一起發放正能量,有天一定可以驅走烏雲,重見光明,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活在當下 赤子心看未來——楊永明(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 楊永明(受訪者提供) 愛因斯坦曾說過:人生就好像踏單車,要保持平衡,就要不斷向前。不管你同意與否,時間這「巨輪」的確不會等人,我們沒法把過去挽回,也不能跳進未來,The show must go on……然而,這一刻無論你身處何方,我們都有着同一個「當下」,請做好投入此時此刻的覺悟,專注於這一分鐘,珍惜這一剎那,因為這就是通往幸福的最短距離。或許你會問:什麼是幸福?為什麼我感覺不到?請把這個問題當作火苗,重燃內心那或許冷掉的餘燼吧!柳暗花明,縱使長夜漫漫,黎明終將再來。 朋友們,向你的孩子學習吧!赤子之心就是永遠抱着一種不解的樂觀精神,他們那雙眼睛,像是第一線的晨光,散發希望。讓我們懷着謙卑感恩的心同行,請記着,只要你願意,任何一天也可以是新的開始! ◆Covid與Ovid 反思愛與希望——黎婉姍(八鄉中心小學校長) 黎婉姍(受訪者提供) 說起愛和希望,我便想起了Covid沒有C的古羅馬詩人Ovid(奧維德)說過:「只有能夠實現的希望才能產生愛,只有希望才能保持愛。」 感恩在這兩年因大家抱着信心、想着早日除下口罩的希望,所以大家齊心合力、團結一致抗疫,向家人、朋友、學生等人發放正能量,一起互相打氣,學懂嘗試用不同的的方式一直愛着身邊的人。 未來的日子有很多未知之數,但深信只要我們保持付出愛,愛惜自己和他人,懷着一顆常存感恩的心,保持正面樂觀情緒,迎接挑戰,成功抗疫的希望便更有可能成真! 希望大家用愛把Covid踢走,懷着愛和希望、感恩之心來迎接2022吧! ◆珍惜「上學去」的福氣——黃桂玲(港大同學會小學校長) 黃桂玲(受訪者提供) 執筆之時,還有幾天學校就開始放2021年的聖誕及新年假期。早上回校的路上經過柴灣公園,園丁已把不同顏色的聖誕花佈置有序,好不美麗。另一些工人則在清理園內的魚池,吸引了上學途中的同學和家長駐足觀看。 大家都驚訝平日不起眼的魚池,原來是數以百計魚兒和數十隻龜兒的家,大家也認同,港大同學會小學建在這環境美好的公園旁,真是我們的「福氣」。看見同學和家長們慢慢離開公園朝學校走去,一股「上學真好」,可以上學真幸福的感覺湧上心頭。回想去年的聖誕,學校受着疫情影響而停課,而這兩年間,停課的日子比上學的還要多呢! 疫情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規律,的確,我們都損失了。然而,我們曾為得到一盒口罩而欣喜,我們會主動與人分享,我們會更多關心身邊人;還有我們的老師,帶領學生數算日常的好人好事——What went well。我們感恩的眼睛和心都更明亮,我們解決困難的創意和能力都提高了,我們更懂得欣賞和關愛。不能說感謝疫情,惟可以帶着感恩、信心、勇氣和盼望迎接2022年! ◆知足感恩 尋快樂人生——蔡世鴻(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校長) 蔡世鴻(受訪者提供) 早前學校要訂立正向教育的發展重點,我想了一整晚:我們要教導學生哪一種正面的價值觀才好?關愛?守法?同理心?最後我決定了,是「感恩和珍惜」。因我深信小孩子如能學會感恩和珍惜,他們定必會快樂成長。 疫情下令我們明白到幸福不是必然的,簡單如呼一口新鮮的空氣,也要隔一層口罩才安全,所以我們要教學生學會感恩,更要珍惜眼前的所有。當你除下口罩,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時,你要感謝造物者的偉大,但也要珍惜這一切,同心保護環境;當你和爸爸、媽媽到茶樓吃了一頓美食後,你要感謝父母的愛,也要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日子;當你享受和同學們一同上課,一同玩耍時,你要感謝老師的教導,也要珍惜學習的機會,努力讀書。 人只有知足和感恩、珍惜和活在當下,才會快樂和成功,讓我們在2021年快要完結時,感謝在這一年來曾幫助過我們的人,包括家人、老師、朋友和為我們服務的人,也要為2022年訂下目標: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8期]

詳細內容

心靈健康:發掘身邊小確幸助建正向思維

每個父母都想子女健康成長,但除了身體健康,心靈健康同樣不可忽略。體魄可藉運動去鍛煉,正向思維也可透過心靈練習去培養。愛惜子女的家長,一於坐言起行,幫孩子從小建立積極樂觀的信念,這是送給他一生最好的禮物! 天性或注定 後天可改善 性格或許是上天注定,但心態卻可以後天調整,「有些人天生很樂觀,天跌落來當被冚,但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其實後天也有很多實際方法、練習,可以幫助我們令自己變得更樂觀」。心理學家陳頌恩(Joanne)說。 身處這個年代,小朋友很早便要面對學業上的壓力,從小引導他們調校心態,擁抱不可逃避的挑戰,是重要的一課。「正向心理學所強調的,是要從生活中尋找幸福感。」 Joanne教路,家長可每天跟孩子做「感恩練習」,「每天睡覺前,請小朋友數算今天3件值得他去感恩的事情」,此舉既可讓孩子的目光聚焦在生命的美好,也可鍛煉他們發掘身邊的小確幸。 幸福感5要素 比賽助反思 Joanne最近擔任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主辦的「正向創藝 閃耀人生」比賽的顧問,活動透過書法及畫作,讓中小學生參加者展現正向生命的價值觀,並經驗到建構幸福感的5個重要元素,包括正向情緒、正向關係、生命意義、全情投入和成就感。 華永會近年以「永懷人生」及「善亮人生」兩大理念為目標經緯,外部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穎文指出,該會不單談死,亦講生,「生命可如何活得精彩、活得燦爛,是我們所重視的」。 陳頌恩(右)和陳穎文(左)希望透過書法及畫作比賽,幫助學生深思正向生命價值觀。(沈雅詩攝) 重孝家庭 灌輸正向態度 毋庸置疑,一個溫暖的家,是建構正向關係的基石,而華永會更着重提倡「孝道」,並成為今次比賽的其中一個主題。陳穎文解釋︰「因為我們覺得,一個重孝的家庭,對小朋友的成長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她以自身經歷為例︰「我自幼和祖父母同住,一直看到我的父母如何孝順他們的父母,他們灌輸了一種正向的人生態度給我。所以今天,我同樣選擇跟孩子的祖父母同住,因為我想把孝道精神,延續給下一代,讓他們常懷感恩的心。」 ◆INFO 「正向創藝 閃耀人生」比賽 日期︰即日至1月21日 項目︰ 硬筆書法比賽(小一至小六) 毛筆書法比賽(中一至中六) 填色比賽(小一至小六) 繪畫比賽(中一至中六) 獎品︰獎學金、獎盃及獎狀 詳情︰https://www.competition.bmcpc-shine.org.hk/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幼稚園學術高 無助報考官津小學 問◢ 小朋友現時10個月大,學前班應如何選擇?心儀青衣的學之園幼稚園、英基國際幼稚園(青衣)及香港靈糧堂荃灣幼稚園。前二者注重學術,後者是happy school。我想小朋友開心學習,但擔心升上小一會不適應。家住葵青65校網,心儀聖公會仁立小學或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小學自行分配學額階段只得20分,機會只是一般,因此小一選校比較擔心,應選擇學術較高的幼稚園嗎?謝謝! 答◢ 先要提醒你,幼稚園升官津小學的標準,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是取決於「世襲」和「分數」,而非學術高低;學術影響的是升直資或私立小學而不是官津。因此,目前你不用擔心幼稚園程度高低的問題。既然如此,你可選擇香港靈糧堂荃灣幼稚園,因為該校符合你「想小朋友開心學習」這個標準。用20分申請兩所仁立,機會有4至5成。至於你擔心小朋友升上小一會不適應,現在都尚未知能否入到,暫不用擔心吧! 綠茵 翠茵小宇宙 重英文利升直資 問◢ 女兒將於22/23學年升讀PN學前班,正在計劃選校,主要考慮是語境,讓孩子從年幼學好外語,以及希望小朋友愉快學習,但也考慮到將來升小問題。現女兒獲德寶國際幼兒學校(將軍澳)、翠茵小宇宙幼稚園、綠茵英文(國際)幼稚園,以及博士山(香港)國際幼稚園取錄。如果想小學入讀直資學校,請問應如何選擇? 答◢ 博士山(香港)國際幼稚園以英語為主,粵語及普通話為輔;綠茵英文(國際)幼稚園用兩文三語教學;翠茵小宇宙幼稚園以全方位英語學習;德寶國際幼兒學校(將軍澳)則着重培養幼兒思維、創意及社交情意技巧。4校都重視英文,其中綠茵及翠茵小宇宙都有畢業生入讀直資學校。 培道小學多元學習 循道學校資優教學 問◢ 小女現收到培道小學取錄,並在自行收生階段,手持20分選擇了循道學校。因為兩間學校都各有特色,所以想問一問你對兩間學校的見解。小女是超大B,現在讀私幼,整體表現也有中上水平。 答◢ 培道小學教學用多元學習活動,如學科問答比賽、參觀;循道學校則引導學生建構知識,推行資優教學。培道小學多升上香港培道中學和迦密中學,而循道學校畢業生有直升上循道中學、伊利沙伯中學和真光女書院 。如你女兒程度不差,可考慮循道學校。 文:趙榮德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

名人親子:陳子豐收起脾氣 樂做暖男爸爸

近年,娛樂圈湧現了很多「入屋」的新面孔,如《大叔的愛》中飾演Anson Lo「前度」的陳子豐,既是演員又是主持,更在社交媒體中活躍分享與2歲半兒子的生活點滴。踏入40歲不惑之年,家庭事業漸漸成形,但考起這個新手爸爸的,正是照顧Trouble 2的種種難題,他能否憑「爸爸的愛」見招拆招呢?(註:受訪者因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Colin與太太親力親為照顧,父子關係非常密切。(林靄怡攝) 陳子豐(Colin)入行已有10年,從NowTV轉到ViuTV,漸漸為觀眾熟悉。他與圈外人太太Joyce於2016年結婚,2019年3月兒子琛閱出生。夫婦二人早有共識,就是不請家傭,由自己親自帶孩子,不過二人均要上班,而祖父母也要工作,外祖父母又要照顧其他孫兒,因此當爸爸後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要為兒子找託兒所。「因為我們家不算大,又不想多一個陌生人住進來,所以沒有打算請工人,後來朋友告訴我,原來我家附近就有一間育嬰園,所以立即報名,沒有它,我們真的搞不掂。」 自從兒子出生後,Colin與太太幾乎完全沒有「拍拖」時間,幸好並沒有影響他們夫妻間的感情。(林靄怡攝) 2歲半的琛閱活潑可愛,非常精靈。(林靄怡攝) Colin說,原來育嬰園除了照顧嬰幼兒的日常生活,還會為幼兒提供大小肌肉訓練、教他們baby sign(嬰兒手語)等,他覺得這對雙職父母來說是個不錯的配套,可是社區相關資源實在太少,又不是人人都知道有這種服務,基層家庭更加難以負擔,「雖然機構已有政府補貼,但每個月仍要5000多元學費,實在非一般家庭可應付得到,而且學額少,不容易申請,相信這也是令某些家庭迫不得已請外傭的原因」。 不想兒子童年只有功課 今年9月,他們又幸運地為兒子找到全日制的PN(學前班),兒子可以在校留至下午6:00,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不過新一個難題又出現,就是要為兒子尋找幼稚園。他認為湊仔的最大難題是教育,因為實在有太多父母控制不到的因素,例如找不找到適合他的學校?心儀的學校又會否取錄他呢?一切結果都難以掌握。「我和太太都想他入國際學校,第一是因為看到親戚的孩子在官立小學念書,每晚回家就只是應付背書和默書,我們並不想兒子的童年只有功課;第二,我並不是喜歡讀書的人,不想自己(陪他)再經歷一次讀書做功課的苦惱!」 琛閱膽子大,什麼遊戲也願意試,Colin常陪他玩耍放電。(林靄怡攝) 小人兒坐不定 的確,若按琛閱的性格來選校的話,教學模式靈活的國際學校應較適合他。2歲多的琛閱屬於活躍型小朋友,請他坐下來拍照幾乎都是不可能任務,Colin深知兒子性格,在訪問前已預先告知記者,讓大家有心理準備。拍攝當日,只見小人兒好奇心甚重,在遊樂場內每一件玩具,他都想要去試一試,即使Colin鼓勵他一起玩搖搖板、跳彈牀,他也只是按自己的喜好去玩,沒有聽從爸爸的建議,更不停地四處探索,精力無限。 室內遊樂場是父子常去的地方,活潑好動的琛閱在這裏一刻都停不下來。(林靄怡攝) 要照顧如此好動的小豆丁,作為父母在體力上固然非常疲累,但他與太太還有別的擔憂,「我們曾懷疑他有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太太曾經問過專業人士意見,不過對方說他問題不算大,叫我們不用擔心」。他覺得兒子太活躍,有時自己也控制不到他,於是向教師詢問他在學校的情况,「老師說他只是坐唔定,有時會忍不住在座位站起來,想走到別處」。Colin回想兒子在育嬰園時也沒太大問題,可能是剛上學前班未適應新環境,所以會給他多一點時間進步。 最近,他為兒子報了兩間國際幼稚園,訪問當天,琛閱暫時完成了其中一間面試,過程已是驚險百出!「面試的一星期前,我們帶他到學校參觀,他在校內的室外遊樂場玩得很開心。正式面試當天,因為他知道那裏有遊樂場,所以怎樣也不肯進課室。幸好負責的教師十分體貼,看見他扭計,就准他先在外邊玩15分鐘,玩完才進課室面試。可能他知道別人已經給了他去玩的機會,所以回到課室面試時,所有的項目包括拼圖、分顏色等都一一完成。我心想,如果教師逼他一定要先面試,他一定不肯做!所以我也對這間學校加了分。」 後悔曾對兒子發脾氣 鏡頭前Colin總給人「很惡」、「很酷」的感覺,但鏡頭下他說話非常溫柔,確實是個暖男爸爸。不過,暖男也有發脾氣的時候,當然也是因為兒子「難搞」所致。「他試過大叫大喊更推開我,我說什麼他也不聽。那次我忍不住大發脾氣,大聲呼叫『我搞唔掂呀!』說完後,我便有點後悔了,冷靜後我回想,他那樣發脾氣,會不會是學我呢?我以前是否在他面前這樣做過呢?當下我發覺自己做得很差,以後一定不可以再這樣,因為大人發脾氣,孩子更加不知你想怎樣,只會令場面更難控制。」 Colin說兒子有無窮的精力,每晚11:00才肯睡覺,「即使我9:00陪他入房進睡,他都可以在牀上跳到11:00,沒好氣」。(林靄怡攝) 疫情在家少說話 語言發展受影響 疫情下,不少幼兒都因為上學時間縮短及要隔着口罩學說話,影響他們的語言發展,快3歲的琛閱或許也是受到這個因素影響,爸爸說他暫仍未能講出一句完整句子。「一直以來他也是說英文單字、一些數字和顏色,他想要什麼,很多時候就會用手指去指。但如果是他很喜歡的東西,如最愛吃的蘋果、香蕉,他便說apple、banana。」Colin說,除了因為大人常戴着口罩,也因為他和太太在家中也是很少說話的,「疫情期間,他整整一個月沒上學,我們在家裏,你眼望我眼,都不知做些什麼。以前和他玩遊戲,我們都是很安靜的,但最近考慮可以做更多去幫他學說話,所以我和太太也多了用說話去表達自己,例如走去開門時說『開門』,直接講給他聽,希望可以幫他追回些進度」。 Colin試過帶琛閱出街前,兒子說了一句「爸爸」,然後指住他的嘴,示意他忘了戴口罩,那場面令他感覺很心痛,只希望疫情快點過去,讓大人和小朋友都可重過正常的生活。(陳子豐facebook) 文:顏燕雯 場地提供:E Cube Club Playlan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