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添父能量:與兒子共同面對升中抉擇

子女每一次升學——升讀幼稚園(3歲)、小學(6歲)、中學(12歲)、大學(18歲)等,都是爸爸與子女調整溝通的好機會。我的大兒子就讀小學六年級,很快便要遞交首輪升中申請,我自覺是次兒子升中與他之前升讀幼稚園和小學的考慮都大有不同。 回想起他升讀幼稚園和小學時,我和太太都主導整個過程,學校文化、信仰背景等都會一併考慮,而為了方便接送,我們都主張選擇離家近一點的學校。但兒子經過小學快6年的洗禮,對中學的期望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作為爸爸,我是如何與步入青春期的兒子共同面對和抉擇?我希望與各位分享以下3個重點: 1. 考慮兒子興趣與性格 在6年的小學生活中,兒子對數學和科學特別感興趣,因此我選擇了幾間在數學和科學領域能支持他發展興趣的中學,希望他除了繼續在學術上有所鑽研,亦能夠在興趣發展上取得平衡。另外,兒子的性格較循規蹈矩和自律,因此較為自由的學習環境能夠與兒子自主學習的性格相匹配。簡單而言,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文化和學術壓力,選擇時要考慮兒子的特質和長遠發展。 2. 父子合作收集信息 與兒子一起將目標學校的範圍收窄後,由於每間學校定期會舉辦開放日或入學簡介會,於是我和兒子報名一起參觀目標學校,實地了解學校的氛圍、設施等。在校長或其他教師的介紹中,亦有機會了解不同的課程結構和特色,例如:高中必修科和選修科的組合、某些科目會否安排小班教學、師生比例等。在開放日中,因為學生會負責不同的攤位,從與學生的交流間,可以感受到學校如何培養學生的素質;兒子亦有機會親身了解學校是否重視不同興趣領域的發展。在選擇學校上,爸爸和兒子都需要充分了解各種選項,這也是我們可以合作的機會。 3. 分析優劣勢 讓兒子參與決定 雖然曾教導兒子的小學教師都一致認為,兒子應該選擇一間傳統名校,這會對他未來的學術發展提供最大的幫助。作為爸爸,我則選擇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在不同的場合主動聆聽兒子對中學的期望,然後將幾間學校,包括教師推薦的傳統名校的優劣勢列出來,例如上課時間、學費、課程選擇、校友資源等,與兒子一起商討就讀不同學校的利與弊,然後讓他參與最後的決策。這個讓兒子參與決策的過程,亦能提高他的責任感。 在選擇中學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尊重兒子的選擇,因為最終在該學校讀書、生活和成長的始終是他,而且在溝通過程中,兒子分享對中學的想法,讓我知道他有認真思考過而非隨便選擇。我感受到青春期的兒子正處於自我意識增強的階段,他希望感到被尊重和重視。所以,我會透過分享自身經驗,提供適當的指引,幫助他做出明智而負責的決定。 文:黃格平(兩個兒子的爸爸,喜歡與年輕人探討家庭價值,與好爸爸中心一起塑造新一代爸爸角色) 作者簡介:由一群撐爸爸角色的父母共同寫作,記錄他們怎樣在孩子生命中,築起爸爸形象。好爸爸中心由維護家庭基金設立,深信每個孩子需要好爸爸;爸爸角色可由夫妻共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不要混淆國籍、族裔、語言

印度人來自印度,說印地語;華人來自中國,就一定說華語?現實的情况卻往往複雜得多。國籍、族裔、語言的概念各不相同,我們不應混淆。 家庭語言 決定是否「非華語學生」 曾聽過有一名幼稚園教師形容:「學校有230名學生,非華語小朋友約佔40%,他們有不同的國籍,例如菲律賓、非洲、印度等。」類似的說法很普遍,但讀者能否看到當中的問題? 首先,非洲就像亞洲一樣,是世界七大洲之一,包括很多個國家,例如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南非等。由於非洲不是單一國家,所以是沒有「非洲國籍」的。 其次,學校的非華語學生是印度籍,還是印度裔?國籍是指屬於某個國家、持有該國的護照。族裔則包含兩個意思:「族」是族群歷史、文化、宗教、語言等的認同;「裔」是血緣、共同祖先的後裔子孫。那麼上面教師的說法,是確認了學生的護照是印度籍,還是只想指出學生是非華語人士,以及其文化與血統是印度裔? 教育局對「非華語」的解說是:「家庭常用語言不是中文的學生均歸納為非華語學生。」是故,只要學生在家不是用中文,無論什麼國籍和族裔,皆是非華語,決定條件是家庭語言。因此,假如學生是從加拿大回流的華人,即加拿大籍華裔,只要在家說英語,也屬於「非華語學生」。 認清國籍、族裔 多元文化達社會共融 國籍與族裔的概念並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上應重視什麼?就族裔而言,教學內容應包括多元文化、宗教、習俗等。筆者認為非華語和華語學生,都應該互相認識、彼此欣賞非華語文化與中華文化,促進彼此了解。至於國籍,教學內容則應包括國家的象徵如國旗、國歌等。對於教師應多強調非華語學生的國籍(例如加拿大籍、印度籍)?可能眾說紛紜,不過可肯定的是,教師應培養他們對中國包括香港的歸屬感,以加強身分認同,融入社會。 我們能分辨國籍與族裔的概念後,可思考一些學校常用名稱是否適切,例如「外籍英語教師」。NET的全寫是Native English Teacher,即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聘任準則是語言能力,英語是母語或具有母語水平。然而,是否擁有外國護照卻不重要。其實,香港有些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不是從外國而來,而是土生土長的非華語人士,他們的英語能達到母語程度。 另一例子,香港中學文憑試科目有「中國文學」與「英語文學」,很多人卻誤會了後者是「英國文學」。英國文學只包括英國的文學作品,但英文是世界語文,英語文學也包括美國、澳洲、印度等以英文寫作的作品。 全球化使得人們的國籍、族裔、語言的概念逐漸模糊。有香港出生的印度人移居加拿大後,持有加拿大國籍,屬於印度裔,說流利的粵語。生活在多元文化社會,釐清國籍、族裔、語言的概念對社會共融是十分重要的。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自閉症譜系孩子學習攻略

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語言、社交溝通及認知能力較弱,情緒行為亦易受影響。他們普遍也有不同程度的體能發展遲緩情况,接受訓練時,往往難以配合。事實上,只要用心去了解每個孩子,就能明白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學習模式,用合適的方法,讓他們發揮潛能。 作體能訓練時,除要切合體能訓練目標,亦不妨多思考活動的設計。首先,注意互動的細節,加入社交溝通的元素,將會大大提升訓練的效能。將學懂的技巧應用於生活當中,意義更為重大。其次,對於小朋友而言,獨自在治療室內練習踢球,遠不及在小組遊戲或球賽之中互相合作般愉快,合作的過程有助各方面成長。以下就讓我為大家詳細分享幾個訓練策略,以作參考。 1. 指令宜簡短且清晰 由於他們大多專注力弱,語言能力受限,若指令包含太多步驟,詞彙太複雜,他們會難以理解。 另外,比起親自示範,用圖畫、圖卡或配以簡單文字輔助,他們會更易明白。 2. 按部就班,由淺入深 如果活動太複雜,他們會因未能掌握技巧,容易放棄。即使邀請他們再次嘗試,他們可能已認定活動太難而反感,再也難以配合。因此,一開始宜降低活動的難度,讓他們容易配合,產生滿滿的成功感,這能令他們敢於繼續嘗試。對於較複雜的項目,可先分拆為不同的步驟,逐一嘗試,熟練後才一併練習。 3. 投其所好 為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應多發掘他們的喜好,先玩他們喜歡的,或於訓練內容中加插他們喜歡的遊戲或玩具。 4. 適當地回應 由於他們的語言能力較弱,難以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所以我們應該多觀察他們的表情動作,了解他們的意願,並表示理解,作出回應。這過程也有助建立彼此的關係。 5. 遊戲中加插社交元素 遊戲的設計可以先建基於兒童及成人之間的互動,繼而加入與小朋友合作或比賽的性質,學習輪候與分享,讓他們從中感受到與人相處所帶來的歡樂。 以上的訓練策略,除適用於體能訓練之外,也可應用於其他範疇的學習。 每個孩子的問題或有不同,建議家長多向治療師諮詢,以致能針對個別孩子的需要而訂立最合適的訓練策略。讓我們一起為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增添生活上的色彩吧!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及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陳綺華(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水的教育

近來家中兩兄弟一連串的說話和行為,不禁令我反思,從小給他們灌輸有關水的教育,實在不足。 學生為非洲偏遠地區籌款建水井 記起10多年前,有一個學生小組跟我商量在校內舉辦義賣籌款活動。非牟利機構世界宣明會鼓勵大專生以任何形式,為非洲偏遠地區籌款興建水井,幫助當地人取得清潔食水。當年學生有的公開收集二手物資,有的找食物供應商贊助食品,有的親手製作曲奇餅等,義賣當日所有物資於指定時間內售罄,小組齊心合力,籌得接近8000港元,學生都開心滿足。還記得過了一些日子,我收到由機構寄來的一封信,上面寫着:你們籌得的款項已成功為非洲一條村落興建水井……心情不禁激動起來。 兒子邊冲涼邊思考人生 浪費用水 直至今日,世界宣明會還在繼續推動非洲水利工程的籌款項目。這些未停止的努力讓我們知道,原來每日仍有無數當地孩子需要長途跋涉行走,用上大半天時間才能為一家人取得所需食水,很多人因而喪失上學的機會。對於居住在香港的孩子,水可謂從不缺乏。小兒子中一課程的綜合科學學科教導有關水循環的課題,他得知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實施制水,現在供水則相當充裕,既有自家儲水庫,也有鄰近廣東省提供東江水,在家中只要打開水龍頭,水便自動送上門。但現實中,地球的水資源有限,去年搬家往另一地區後,發覺家中大部分雜費都增加了,當中包括水費。於是我檢視一家人用水的情况,發現小兒子洗澡時間特別長,冲涼房外聽見滴瀝水聲彷彿奔流不息,10分鐘、15分鐘、20分鐘……多少回遲遲未肯出來。我問他為什麼冲涼要那麼久?他回答:「冲涼是一種享受,正常人只會站着冲涼,不懂享受;但我不同,我會坐在冲涼房的地上一邊冲水,一邊思考人生,這種感覺真的很舒服!」於是,我只好一邊感謝他的坦誠分享,一邊思考怎樣再教育這個喜歡冲涼思考人生的青少年珍惜用水。 含糖飲品不健康 助孩子建立飲水習慣 如果一日最少要喝8杯飲料,香港新一代每日所喝的8杯,會是水嗎?以下是小兒子的自述:「早上我會喝水、朱古力奶或阿華田;中午我會喝學校小賣部的樽裝檸檬茶,放學後會買支樽裝冰紅茶;晚上偶爾會喝湯,不過主要都是喝從7仔買的飲料。」我從來沒有教導他去買那些林林總總的含糖飲品,相信他是受到朋輩影響。他由小六開始,放學後會跟同學到便利店買飲料,我想阻止也沒辦法,到現在已成為他的指定動作。早上在家裝滿水的水樽,回家後仍見是滿滿的……水對香港孩子來說,看來毫無吸引力。含糖飲料味道濃,又隨處可買,家長隨心買來喝,孩子也會跟着喝。有研究發現,喝含糖飲料愈多的人,早死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種癌症的風險愈高。家長已幾十歲人,可謂過了大半生,大部分人都在感受到身體機能衰退時,方開始懂得注意飲食;孩子們呢?飲用含糖飲料從小成為習慣,他們會有多少年喝?他們年紀尚小,懂得節制嗎?家長後來勸告,他們會聽嗎? 無論是珍惜用水或是飲用食水的習慣,始終都要先由家長做好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再適時提點孩子。為了地球上稀有的水資源和孩子的飲食健康,我們必須持之以恆。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從心做起的教養:「媽媽,每個人都可以犯錯!」

某一天,我5歲的女兒(圖)放學回家,在悠然自得的自由玩樂時間,她突然大喊媽媽說: 「媽媽,你知道嗎?每個人都可以犯錯!」 (作者提供) 擲地有聲的一句話,讓忙亂中的媽媽醒了過來,準備處理危機。心裏帶點不安地猜想,這是不是女兒在學校犯錯後教師給的評語?她到底犯了什麼錯?會不會影響到…… 到底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媽媽按捺着一點擔心,讓自己吸了一口氣,慢慢回應她:「你怎麼知道的?」 5歲小人兒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堆課堂學習和玩樂的情景,最後彷彿最對題的是——她們在科學課小組討論如何可以解難,其他同學信心滿滿地說了好幾個道理,教師逐一分析及討論,她們發現沒有一個人答對……下午,小息時間,某同學估計是沒有看清楚就打開了一道閘,導致另外一名同學失足跌倒在地上,女兒肯定地說:「他是不小心將同學弄跌了!」教師沒有怪責,同學也輕輕處理就完事。然後,她自然地推論出「每個人都可以犯錯的」! 穩住自己 專注當下 「真的嗎?」媽媽安心地回應了,女兒就回去再玩耍。 同時,媽媽也在細味女兒這句話。有趣,「每個人都可以犯錯」其實是中性的句子,為什麼作為家長會有這種反應?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的腦袋(特別是爬蟲腦的部分)很多時候都在戒備狀態。原始人類得以繁衍及生存,部分是因為我們有所謂的「危機意識」—— 這個自動設定及快速的反應,讓我們可以逃過危險,增加生存機會。稍等,我們並不是處在隨時都會被猛獸追捕,弱肉強食的石器時代了,而「犯錯」會影響「生存機會」嗎?要這麼多無限延伸的負面思緒嗎? 以上一連串的思緒,我們稱之為「自動導航」—— 一個大腦迴路的機制,讓人類可以快速回應或許有危險的處境。它原先是一個保護機制,增加我們應對危機的反應,可是若我們太過依靠這個自動導航的帶領,會時常感覺不安全及受壓。就如以上故事,只是小女孩的一句說話,媽媽的思緒已去到不同時間線上,包括是不是(過去)犯了錯事和(未來)有什麼影響? 說到這裏會留意到,我們將「當下」遺忘了。小女孩當下說的一句話,我們不妨試着不帶假設和批判,只用最清新的視角(fresh eye)去理解「媽媽,你知道嗎?每個人都可以犯錯!」的意思。 「過去已過去,未來仍未出現,當下是我們僅可以掌握的。」這是靜心修習常提到的一句話。當我們專注當下,細心聆聽孩子的分享,會發現養育孩子,她們都給我們很多智慧! 「對呀,媽媽都在學習做媽媽,我都會犯錯,原來你都會呢!」 文:馬學駿、黃語恩 作者簡介:夫妻育有兩名女兒,將靜心及善養的理念融入親職中;熱愛走訪自然及推動身心靈健康活動。著有《陪孩子學靜心 從心做起的教養》及《生命行者-生命教育教材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送給所有「紫魔怪」

班上有個孩子非常喜歡紫色,看她書桌前後的「陣容」:紫色的書包、紫色的鉛筆盒、紫色的暖水瓶……很多小女生都喜歡粉紅色,她在其中獨樹一幟。同學們都特別關注她對紫色的執著,她卻說:「紫色高貴啊!為什麼沒有國旗是紫色的?因為它太珍貴了,在古代沒有製作紫色染料的技術。」聽了她的評鑑和補充,在芸芸粉紅迷中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同學們刮目相看。 大家對紫色的「身世」充滿好奇,我趁機介紹大家看《珀金的完美紫色—— 一個運用化學創造紫色的男孩》。珀金是誰?他的全名是威廉.亨利.珀金(William Henry Perkin),他是英國化學家和發明家,生於1838年,是合成染料的發明者。這本書既是個發明紫色染料的故事,也是少年化學家珀金的傳記。 《珀金的完美紫色——一個運用化學創造紫色的男孩》(作者提供) 作者:塔米.路易斯.布朗;黛比.洛倫.鄧恩 繪者:法蘭切絲卡.桑娜 譯者:游珮芸 出版社:維京 紫色帶神聖、尊貴、權力 我們知道,顏色在不同的文化裏有不同的象徵意義,有些差異甚大,比如紅色。紫色卻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在東西方文化當中不約而同地帶有神聖、尊貴和權力的意味。我們的文化有用「紫氣東來」,描述吉祥的徵兆,表示聖人來臨;有「紫微殿」,那是天帝住的地方;有「紫禁城」,那是人間皇帝的皇宮。在西方,紫色也是皇家的顏色,只有帝王才能穿紫色長袍。東羅馬帝國會將「紫衣貴族」的身分授予皇帝符合資格的子女,所謂Born in Purple,以示「君權神授」。 紫色成為一個代表「貴」的文化符號,有其現實的原因。《珀金的完美紫色》把我們帶到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下的英國,1838年,維多利亞女王把紫色奉為尊貴的顏色,她的裁縫得想盡辦法找紫色染製的天鵝絨來做加冕王冠,可見紫色仍是一般人無法穿得起的顏色。直到1863年,珀金做化學合成的實驗,嘗試研製人工奎寧—— 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他從失敗的實驗中,意外發明了製作紫色合成染料的方法,紫色才開始走向平民。 雖然紫色不是奎寧,不是瘧疾的解藥,但發明紫色不止是發明了時尚,而是革舊啟新。從此紫色不再是權貴專屬色,在新舊交替的19世紀,別具時代意義。另外,化學染料的發明,在科學領域上,也有其貢獻,珀金的化學染料帶動了醫學研究,人們給看不見的細菌和微生物染色,從而研發出治療肺結核和霍亂等疾病的藥物。 珀金發明紫色的過程,體現了科學精神:假設、實驗、改變、觀察、記錄、修正……藥物研究失敗,他卻不厭其煩,進一步探索。珀金成功的立足點,不在於運氣,靠的是專注和耐心。這些相信是我們很希望孩子自己領悟的,此書作為一本少年化學家的小傳,在書中都有充分的表達。 當然,一本優秀的繪本,不止於童書,應該老少咸宜。我有個朋友也極愛紫色,常穿紫色的外套、紫色的裙子,她笑稱自己是「紫魔怪」,我猜她看到這本書應該也會很高興。我特別想把這本書介紹給她,介紹給所有喜歡紫色的朋友。 紫色的美,典雅莊重,每件紫衣裳的背後,原來有這麼一段精彩的科學故事。 文:倫雅文(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感創航道:人本教育鍛煉:培養同感心

電影《國產凌凌漆》有一創意發明,就是「太陽能電筒」,特點是「有光就會着,無光絕對唔會着」,這滑稽無厘頭的情節,背後諷刺的是產品實際用途往往偏離用家期望,變成閉門造車,相當離地。上月,教育大同與創不同(MaD)合辦的設計思維聯校教師工作坊,就用家為本的精神共學,促導另類解難方法。 創不同(MaD)引介人類學的田野考察,讓教師透過第一身感受和體驗,嘗試將社區考察的價值和創想融入教育。人類學的田野考察與一般的設計思維有所不同,鼓勵考察員走入街坊的生活,從人的角度蒐集故事,強調不斷實驗,整合持份者的需要和期望。當日,我們需策劃有關社區的項目,「落區」探訪舖户,了解他們對市區重建所思所想。過程中也少不免「食檸檬」——有些舖户不想被打擾,便直接拒絕來訪。訪談舖户過後,嘗試整理出他們的「痛點」(pain),並提出真正想探究的問題。根據這個問題,開始蒐集點子,並製成建議雛形(prototype),再不斷與持份者反覆測試,以便得到更具體的方向。整個過程就是不斷來回於商討和實驗之間,這與平時追求效率和追求答案的解難方式,實在是大有分別。相比只為去除問題表徵的「解難」,設計思維更是深入了解持份者的真正需求,以不同角度創想方案,提供人本方法提升整體狀况。 感他人所感 大家都認同設計思維需要代入用家角度,以同理心理解對方,但只是同理就夠嗎?人際之間的連結還要同感,接納對方感受,尊重作為人的價值,才能做到真正以人為本。例如我們曾經訪問一間茶葉舖,該茶葉舖將於半年後被市建局收回物業,問到結業後那些茶葉怎麼辦,店主無奈回答,只好扔掉。其背後感情也就是不捨得及難過,於他而言,那些茶葉都是陪伴着店主成長的(店主今年60多歲,是第二代傳人),店主雖然沒有表達這份不捨,但訪問當中,我們卻可從他的神情和語氣感受到。最終我們提出讓即將結業的小店店主能夠「好好告別」的方案,也就是連結區內學生為店主舉辦一頓晚飯,在晚飯期間,可讓店主拿着「鎮店之寶」訴說小店故事,希望抒發店主不捨情緒。我們向區內其他店主匯報這個方案,也收到和應回饋,支持舉辦聚餐,更提議可在街上舉辦,因為那種共同分享的情懷正是他們所嚮往的。 傳統解難方式,一般沒有引導我們覺察個體情緒,只要求工具理性地解決問題,正如John Holt於1964年出版的《兒童是如何失敗的》(How Children Fail)指出,在課室內,學生表達感受是羞恥的,學生要做的是提供答案,在這種訓練環境下,顯然會削弱同理他人的能力。正因為這樣,本地社會的風氣大多強調「做好件事」、「做好份工」,而沒有尊重個體的需要。在「感‧創‧做」課程中,我們正鼓勵師生開啟各種感官,開放交流,不把面前的難題當作冷冰冰的事物,而是從感受出發、連結,繼而創想和行動。 「感‧創‧做」促發內在動力 教師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關乎所設計的學習內容是否符合學生興趣和適切地提供有意義的挑戰。「感‧創‧做」課程(Learning By Doing)的核心元素包括「真實性」與「探究」,強調一種經歷,沒有固定答案,有可能經歷失敗,但重點是自己可尋找解決方法。具有「真實性」與「探究」的課堂能引發學生發問,通過問問題,能令自己對事件有更深刻的體會。設計思維與LBD的脗合之處是着重同理他人,培養學生與身邊人事物產生連結,由他們內在動機出發,聚焦在當中生活經驗,成為「解決這個問題也是解決自身的問題」,這樣亦會提升學生滿足感,而不會出現「hea做」或「關我咩事」心態。 總括而言,以人為本的學習過程就是不可依樣畫葫蘆,要根據學生的獨特性而調整,參加過工作坊,也深感「感‧創‧做」課程設計的確有助引發學習和刺激思維,更重要是,背後也在鍛煉身體經驗和覺察情緒等層面,令我們更能成為完整的人。 教育大同將於1月17日在中環街市舉辦「同感同行十周年」活動,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可參閱教育大同facebook專頁。 文:魏豪震JOHNNY(教育大同課程發展助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先多謝自己

認識老公之後,元旦拍拖必定會登高行山(早年都有寫過元旦登高篇);生了弟弟之後,這兩年改為跑沙灘、接觸大自然,就好像2024年全家選擇了人流稀少的聖士提反灣,兒子發現一隻充滿韌力的螃蟹,細佬形容為堅強的伯伯。 老公向大海許願,希望有新挑戰充實自我,結果如願以償,新工作環境充滿學習機會,甚至乎超越他想像的辛苦。至於我,2024年祈願有更清晰的事業發展,也很感恩,除了大學工作之外,也拓展新的人際網絡,推出身心靈相關的分享會,總結全年事業上有開心也有失落,尚算有驚無險。 自我對話 最有效鼓勵 和朋友總結過去一年的「豐盛果子」,她豎起大拇指,提醒我要吃件蛋糕好好犒賞自己,因為在難過的時候,最溫暖的陪伴、最有效的鼓勵,都源於自我對話。 人漸長,慢慢忽略了個人感受,很多時願意接受挑戰、願意踏出安舒區、願意咬實牙關堅持到底的,真的,只有自己。 尤其成為媽媽之後,我更加理所當然地把小朋友、伴侶的需要放在首位。大兒子有次問我喜歡什麼(因為想畫生日卡),敷衍回應他說:「鯊魚吧!你畫得很漂亮!」 他卻非常不滿地追問:「不是我喜歡什麼,是你喜歡什麼!你為什麼總是喜歡我喜歡的?難道你沒有自己的想法?」 讚美自己 滋養內在小孩 這臭小子再次提醒我,要保存珍惜自己。雖然掛在嘴邊時時刻刻提醒兒子們要自愛、要欣賞自己,但我總是言行不一,忽略滋養「內在小孩」。家長忽略自我讚美、欠缺自信,未能示範如何在「評頭品足」的主流社會,建立完整真誠的自我,這種家庭環境中孩子也會逐漸迷失,容易變得不敢表達需求,傾向討好別人。 我經常告訴社工學生,這一代父母也很艱難:網絡口誅筆伐、悲觀氛圍、學童精神壓力、鄰舍守望不足等,在這種條件之下仍然選擇做「父母」,絕對是勇氣可嘉,值得欣賞。因為少子化、傳統求學壓力、人工智能衝擊,能夠與時俱進與家長同行的力量未算很多,家長更加要鼓勵欣賞自己,尋找親職之外的成功感,找回自信。 再次感謝坦誠的自己,新一年要先照顧好個人身心靈健康,就好像強壯的大榕樹,活出豐盛才可以為其他人遮風擋雨。 文:彭梓雅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認證MBTI分析師。現職大學助理講師(臨牀督導),關注兒童及青少年身心靈健康。二子之母,積極實踐正念家庭生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接受體能智力考驗 提升能力值 星際特工闖AI訓練營 挑戰未來

小朋友們,快來成為星際特工,重拾人類快將消失的創造力與思考能力!全新的室內遊樂場Ganarova Playhouse,以2074年作故事背景,講述那個由AI全面主導的超智能時代,人類在完美的科技照料下,逐漸失去創造力與思考力。為守護未來,小朋友在今天,便要進入星際特工AI訓練營,接受體能、創意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挑戰,裝備自己! 踏入AI世代,小朋友的遊戲模式也要「進化」!Ganarova是 Ganawawa旗下最新的沉浸式遊樂園品牌,與本地科創企業 AIR Concepts合作,將其最新教育科技平台R'Odyssey中的多項創新AI元素注入遊樂場。入場時,每個小朋友先戴上專屬手帶感應器,輸入年齡、性別和名字後,便會擁有自己的虛擬角色,只要他們在場內玩遊戲如答問題、做任務,或者在場內自由活動,都可以儲得分數或不同力量值,既可升級換領不同裝備及服裝如太空衣、頭盔、糖果等,又可看到自己在智慧、耐力、速度等能力的長短處,就如打遊戲機一樣,完全有別於一般遊樂場的玩法,促使小朋友玩得更積極和投入。 在 Ganarova Playhouse,小朋友佩戴的手帶感應器能偵測他們身處的位置及活躍程度。小朋友的虛擬角色也會隨着他們的活動和運動量共同成長,遊戲內容因此變得百玩不厭。(楊柏賢攝) Ganarova AI遊樂場內各大挑戰區域包括「4D虛擬星際激戰區」、「宇宙能量訓練營」、「人工智能裝備庫」、「太空無重力世界」、「AI星際競技場」及「數碼奇幻星球」。小朋友將化身「星際小特工」在各互動遊戲區域內參與各種任務或自由探索,在趣味挑戰中提升體能、智慧及合作能力。場館亦會根據不同節日及潮流不定時更新主題和遊戲任務,讓小朋友每次參與都有新鮮感。 「太空無重力世界」是彈牀區,星際小特工可透過跳彈牀體驗太空的失重環境,或一邊彈跳一邊拍打牆上的感應燈,提升能力值。(楊柏賢攝) 「數碼奇幻星球」、 「AI星際競技場」是集波波池、攀爬區、滑梯等遊戲於一身的體能活動區。(楊柏賢攝) 「宇宙能量訓練營」是一個障礙賽區,星際小特工先在場外感應屏拍手帶感應器,看看自己需要蒐集哪幾種寶石,再進入訓練營尋寶,之後回到感應屏遞交,便可提升能力值。(楊柏賢攝) 「4D虛擬星際激戰區」內的投影牆會出現不同星體,星際小特工可用手輕拍不同星體,透過虛擬實境技術認識太陽系的行星;而每當警報響起,小朋友都可以在這裏集合,合力拍打投影怪獸,解救太陽系,獲得分數。(楊柏賢攝) 在「人工智能裝備庫」中,小朋友可利用R'Odyssey AI的動態學習機制,參加與天文太空有關的問答挑戰,當中設有600條AI太空知識,R'Odyssey AI會根據小朋友的年齡、智力水平及成長階段,自動調整問題難度,回答正確率高,更可升級換領不同裝備及服裝,如稀有太空衣、頭盔、糖果等。(楊柏賢攝) ■INFO Ganarova星際特工AI訓練營 開放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9:30 收費:$128起(一位3至12歲小朋友及一位18歲或以上的陪同成人,每節1小時15分鐘) 購票:KKday及Klook 地址:九龍深盛路8號碧海藍天Aeon荔枝角店一樓 網址:rodyssey.com/ganarova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文芊悠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教育展望:AI勢不可擋 社會加速轉型 多元、個性化學習 助孩子聯通世界

回顧2024年,本港雖已全面復常,但早年嚴峻的疫情,仍然為學生以至教育工作者,留下深刻而長遠的影響;而另一方面,後疫情時代,也加速了本港學校的數碼化轉型,帶來改變的契機。在全球一體化環境下,究竟香港未來教育,應何去何從?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啟信學校校長蘇炳輝、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校長林德育,齊齊在2025年的開始,分享他們對教育的看法。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今天的教育,正是為明天的社會培養人才。香港的學生,今天需要學什麼、怎麼學,才能迎向充滿不確定的未來呢?3名資深教育工作者,各有不同的看法。 啟信校長蘇炳輝:培養正確價值觀運用AI 設「時事科」關注世界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啟信學校(下稱啟信)校長蘇炳輝說,人工智能(AI)勢不可擋,他預計,AI應用於教育領域,將會愈來愈廣泛。但作為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協力裝備新一代掌握AI科技,也應同時加強培育他們的道德觀念,「把AI用在什麼地方、應該怎麼用,說的都是品格和誠信,讓學生抱持正確的道德價值去運用科技,我認為同樣是未來教育重要的一環」。 蘇炳輝(受訪者提供) 他又談到,在全球一體化下,本港教育更應該幫助小朋友擴闊視野,面向世界,「現在許多小學都有舉辦不同的跨境活動,這是沒有錯的,但最重要的是,這些跨境活動能讓學生『看見』什麼?他們真的能夠從中知道世界在發生什麼事嗎?」 連繫UNESCO可持續發展目標 蘇炳輝續指,小學常識科即將分拆成科學科和人文科,雖然人文科其中一個範疇是圍繞「世界與我」,但他認為,所涉獵的內容,還是不夠深入,「如果希望香港的小朋友擁有國際視線,那就不應單單聚焦於認識香港、認識祖國,還要認識世界」。 啟信一至六年級均設有「時事科」,並把17個SDGs融入課程,讓學生結合所學來討論17項亟待解決的問題。(受訪者提供) 他以啟信為例,該校所設的「時事科」,以時事議題做切入點,再連繫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倡議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從小一開始,培養學生更廣闊及長遠的視野,啟發孩子思考如何創建更理想的未來。「坦白說,17個SDGs中,有部分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深奧的,這些我們會輕輕帶過,但有些則是同學們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如『無貧窮』、『性別平等』、『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等,教師會透過分享報章、短片或相關資料,以真實情境切入,先引起學生的關注,再帶出SDGs中相關的概念,接着一起討論看法。」 認知世界:香港學生普遍較少留意世界大事,學校有責任去營造氛圍,提升孩子對世界議題的認知。(受訪者提供) 在教育界打滾了38年的蘇炳輝,有感近年香港小朋友的目光愈來愈狹窄,甚少留意世界大事,他們的注意力,往往被虛擬世界吸引了,因此在教育層面上,有需要去刻意營造氛圍,提升孩子對世界議題的認知。「我們試過問學生,假如你將來是其中一個政策主導者,你會做些什麼去解決世界正面對的問題呢?同學都幾有創意,雖然他們的答案未必很成熟,但不打緊,因為『時事科』只是想透過一個有系統的課程框架,觸發學生去關注某些事,我相信如果他們對某些議題特別感興趣,再長大些,就會自己去深入研究,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分析議題:學生就社會及世界議題作深入討論和分析,有助訓練解難思維。(受訪者提供) 德萃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自研AI Chatbot改功課 一對一指導提效能 AI熱潮在2022年尾席捲全球,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喜見在2024年,本港有不少學校、教育機構,都相繼開展跟AI相關的項目,例如舉辦教師培訓工作坊,輔助教師利用AI工具去處理日常備課及行政工作;也有學校增設AI課程,裝備學生掌握這個未來技能。展望2025年的教育趨勢,他相信重點是研究如何通過AI,幫助學生獲得更個性化的指導,提升學習效能。 朱子穎(資料圖片) 他指出,當前教育遇到最大的難題,是師生比例高,而這個格局,亦是在整體教育資源有限下,暫時難以打破的,「香港學校,一般來說,大約是1名教師面對20多名學生,儘管我們都明白,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異,學習進度不一,但在現實限制下,教師實在無辦法像私人補習導師般,替每名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學習指導。然而,隨着AI的普及,卻有可能突破這種局限,為教育帶來改變!」 德萃小學設有AI課程,讓一至六年級學生通過有系統的學習,及早掌握相關技能,提升應付未來的能力。(受訪者提供) 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也是「IT達人」的朱子穎,數月前就小試牛刀,在Poe平台開發了一個AI Chatbot,原意是用來協助該校教師批改功課,減輕他們的工作壓力,但因為教師反應一般,他遂轉移開放給公眾免費試用,結果首月,已經吸引到逾4000名家長使用,「其實操作很簡單的,只需要用手機對着功課拍一張照片,AI Chatbot已經可說明此份習作的學習目標,接着會自動批改功課,然後分析孩子的學習表現,繼而針對其需要,提出建議和改善策略」。他認為「分析」這一環,在教育層面上,意義重大,「理想的教育,不是單單讓學生做完、考完便算,而是需要審視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這方面,AI可以幫上許多」。 當前教育遇到最大的難題,是師生比例高,唯有借助AI,才能做到一對一的個性化學習指導。(受訪者提供) 談及Google開發的AI Gemini,也新加入即時語音互動和熒幕分享功能,朱子穎說,若能善用AI工具於教育領域,在學校也能做到一對一的個性化學習指導,「假如學生有不懂做的功課,只要透過熒幕分享功能,讓AI閱覽,AI便會通過提問,去引導孩子思考、理解題目,從而完成作業」。 他又謂,現時全港所有學校都有Wi-Fi網絡和充足的流動電腦裝置,加上教師能輕易參與到專業發展課程或活動,這對於香港推動AI教育革新,相信有一定優勢。 將循校長林德育:科技輔助「適異教學」 善用社會資源增見識 對於香港教育未來的發展藍圖,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下稱將循)校長林德育提出4大方向,包括學習應更趨個性化、善用電子科技、營造多元的校園氛圍,以及加強學校作為孩子聯通社會以至世界的橋樑角色。 林德育(受訪者提供) 他說︰「無論是教師、家長或學生,首先要認知並接納人的多樣性,每個人的強項、可發揮的地方都不同,當學校能夠建立起這種擁抱多樣性的氛圍,就自然不會再奉行統一化的教學,取而代之,是讓每個學生可按着自己的能力、學習模式,作個性化的學習,當中便需要有電子科技的配合。」 林德育以將循為例,該校為營造多元氛圍,下過不少工夫,包括採用平均分班而非成績分班,大部分活動都讓所有學生參與而不作篩選,校園亦設置Music Corner、Art Corner ,以及由港鐵退役列車改裝成的「展現號」,讓每個學生,不論成績,都可以自由申請於場地內表演或展示自己的作品、珍藏品。 在課堂上,該校運用「適異教學」,透過不同的教學策略,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學習得到,「亦因為將循推行自攜裝置(BYOD)計劃,有了科技的協助,即使是同一班、同一個課堂,不同學習能力、學習狀况的學生,都可以各自學習他們需要學習的內容,達到個性化的學習」。 香港教育的未來,需要更多地擁抱差異和尊重多樣性,讓學習變得更個性化。(受訪者提供) 學校是教育的空間,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前瞻學校未來,又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呢?林德育指出,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學習羅盤2030」,「知識」應涵蓋4種類,分別是學科知識、跨學科知識、認知知識和程式性知識,前兩種知識,藉教師的專業能力,在學校場景已經可以處理到,但後兩者則不然,「認知知識,說的是例如職場人士如何工作和思考;程序性知識是需要理解和採取哪些步驟與行動去實現目標。要學生獲得這些知識,學校便要把社會的資源帶入學校,同時亦要把學生帶出社會以至世界」。 擴闊視野:將循參考OECD對「知識」的定義,積極把社會資源帶入學校,同時亦把學生帶出社會以至世界。(受訪者提供) 該校最近便與商界合作,藉着機構員工到校分享,讓學生汲取點子,學習如何為改善學校,向校長建言獻策;早前教師又率領部分學生到海南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學習和觀摩,並且直擊火箭發射升空,讓孩子透過此行,認識國家航天科技的發展,增廣他們的見識。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