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邊個投訴邊個死

王師奶視野窄,教育團體只知有教聯和已經摺埋的教協。教協是老大哥,也曾是全港會員最多的教師工會,教聯是後起之秀,會員也不少,但唔知「教育工作者工會」係何方神聖。據老爹告知,好多教師有雙重身分,既是教聯會員,又是教協會員。閱報得知教育工作者工會宣布自2021年成立以來,接獲1700宗求助個案,並舉其中一名羅姓中學職員,2021年曾向教育局投訴遭校長無理欺壓,局方將個案交回校董會跟進,最終不了了之。 校監未必了解學校運作 看到這裏,乜咁熟口熟面嘅?諗吓諗吓,同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一名教師投訴被校長欺凌如出一轍。不過嗰件事轟動啲,因為投訴人林麗棠老師跳樓,羅婉儀校長被炒。教工會建議,教育局應主動向投訴人了解情况,避免法團校董會「自己查自己」。 教工會所言有理至極,前車(唔止一架㗎)可鑑。自己人查自己人,邊個投訴邊個死,呢句話表面看來誇張咗啲,但大多數的投訴都「有」疾而終。唔怕官最怕管,投訴完最高領導以後尚可在原校立足?辭職走投另謀安身之所是唯一出路。見過鬼怕黑,以後就算遇到更不公平壓迫,忍得就忍,鵪鶉得就鵪鶉,為兩餐,無計㗎。 教工會所提的例子發生於2021年,李東海小學教師跳樓案發生於2019年,同是楊潤雄當教育局長的年代,兩件案件都是投訴至教育局後再發還校董會處理而衍生問題。讀者諸君,千萬勿誤會,以為王師奶怪責楊潤雄前局長處理失誤,把投訴案件交回校董會草草了事,自己A字膊卸得就卸。小婦人要還楊局長一個公道,楊局長無錯,錯就錯在法團校董會的結構,將辦學團體和學校的關係刻意疏離,讓學校自成一個獨立個體。學校成了一個法人團體,自然有絕對權力處理自己的事。學校的最高權力是校董會,校監負責領導校董會,而校董會成員包括教師代表、家長、校友及辦學團體委任的校董不多於六成等,問題就出在校長和校監身上。絕大多數的校董會,校長一定是校董,而校監只是掛個名,大多數對學校的運作一嚿雲,要靠校長做盲公竹,平日簽吓支票,學校慶典出來亮吓相,中規中矩不出洋相已是邀天之幸;有能力的校監不是沒有,相對是少得多。教育局格於形勢,對校監要求不高,只要求上任前接受幾粒鐘的培訓。 墮自己人查自己人陷阱 教師向教育局投訴校長(教師不會傻到向校董會投訴),以為教育局高過學校,或可取回公道。事實並非如此,法團校董會才握有判斷是非的權力,教育局將案件交回校董會處理是依足程序,並非逃避責任。案件回歸校董會,就跌落自己人查自己人的陷阱,雖不敢說一定冤沉海底,被投訴的人是校長,他/她是學校的揸fit人,是部分校監的盲公竹,結果如何,唔使去廟街問盲公陳都知啦。 教工會話自成立以來接獲投訴1700宗,工會用心良苦,支援弱勢人士,其志可嘉。如果不介意,可否公開為教師成功平反的有幾宗?王師奶再重複一次,不是教育局卸責,是法團校董會的結構組成不健全,若不改善,跟着再收到2700,甚至3700宗投訴都有可能。釜底抽薪,何不將最高權力回歸辦學團體!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英倫助鄰:英國升中選校 住址最關鍵

9月到,開學了!小朋友終於回校,大人就可以多點自由時間吧!這會否都是好多家長的感受呢?當然新學年開始亦意味着翻開新一頁,要迎接新的挑戰。如果你是Year 6家長,就更加已經忙於四出參觀中學開放日,為趕及10月尾的升中選校填報截止日而準備。如果有考grammar school 11+的,相信亦有成績在手,正為選擇心儀學校而煩惱。 人口稠密區 住近心儀校有着數 英國一般state schools的絕大部分中學學位(除小部分grammar school或selective school),都以鄰近入學為條件,好讓該區居民的子女就近升學。在人口集中的城市裏,中學數目較多亦相距不遠,許多時候只以住址距離計算,不劃分priority catchment area。純粹考慮距離條件,如果你剛好住在兩所學校之間,而距離亦在過往的收生範圍內,理論上兩所學校都可以是你的囊中物。 有選擇當然是好事,但有得選的又何止你一個?在人口稠密的地區中,受歡迎學校的收生距離可以十分短,而且受其他優先取錄條件如siblings所限,餘下以住址距離來分配的學位就更少。我就見過一個極端例子,一所極受歡迎的中學超額申請11倍,在扣除以其他優先條件入學後,只有不足10%的學額供鄰近居民子女就讀! 偏遠小鎮設校網 無競爭無選擇 相反,有些地區會為每所中學劃分自己的priority catchment area,住在區內的優先入讀。一些小鎮或偏遠地區,因人口比較分散,中學catchment area往往比較大而且可能互不重疊,基本上住在該區通常都自然就會升讀catchment內唯一的中學。這對於像我這樣不太勤力的家長來說,是個不錯的安排,只用走訪一所中學,而且派位安心。當然,如果早已心儀該所中學,自然樂於接受這個唯一的選擇;但如果不是心水,可能就煩惱了! 畢竟在英國升讀中小學,住址都是最關鍵的條件,住在哪裏基本上就已決定了可以選擇的學校。要知道在英國選校跟香港不同,若不計世襲及banding因素,在香港只要家住校網內,大家都有着同等機會入讀區內的所有學校;但在英國,還要比較住所遠近!所以我經常提醒家長在租住或購買房子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別單看postcode以為是同區就一定可以入學。除了熟讀心儀學校的入學條件外,更要留意過往幾年派位結果的變化,以及知道該區附近的發展變化。鄰近學校的一個新發展區的移入人口,可以進一步縮短派位距離,左右大局。 祝大家子女升中順利。 文:Eiffel 作者簡介:三個小孩的爸爸,從前在港組織家長組織爭取教育改革;今日出走英倫,繼續關注學校教育,協助香港家長選校入學。 www.facebook.com/LunLondo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幸福的句號

這是此專欄的最後一篇文章,我有想過用「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做標題,但覺得太過行貨,隱然有些寂寞不甘似的,思前想後,想出了「幸福的句號」。 9年與大家同悲同喜 翻查紀錄,原來這個「辣媽CEO」專欄,寫了快9個年頭!人生能夠有幾多個9年?其中一個我可以和大家一起走過,高山低谷同悲同喜,幸甚! 雖說這是個親子專欄,要多謝編輯包容,什麼話題我想寫的都可以寫。我和母親一輩子的矛盾糾纏,我和父親的生離死別,我和大小T的關係相處,事業上的波折重重,婚姻上的考慮取捨,我手寫我心,透過文字和大家交心談心,得到大家的共鳴鼓勵和支持,是我一直努力不停寫的動力。 趁這個機會,回憶總結一下,我最難忘的文章: 大小T每年的生日信 我向來眼淺,每一年給他們寫的信我都是流着淚寫的!實話告訴大家,這些信不是為他們兩個寫的,我是為了他朝有日腦退化的時候,可以日日拿出來翻看,每一次看,都可以感動自己多一次,可以再愛他們兩個一次。 久病牀前難盡孝 病患者需要照顧,但照顧者都是人,都有被照顧的需要,可是就被完全忽略了!如果不是母親突然走了,我肩負起照顧爸爸的角色,我都不會知道照顧者的苦,那壓抑那壓力,苦不堪言。讀者們的踴躍留言及私訊,我們雖然未能抱頭,但能夠同聲一哭,互相支持,很感動,很溫暖! 萬般滋味在心頭 雖然這一篇是這個專欄的終結,但不代表是我們關係的完結。我每日都會在我的facebook專欄出新post,歡迎大家follow繼續睇。雖然停了親子專欄,《明報》副刊繼續有我的〈Son級廚房〉,大家一定要繼續支持! 想當年我全盛時期每星期要交8篇稿,到現在一個月才總共6篇,教我唏噓不已的不是稿費收入減少,而是一言難盡,萬般滋味在心頭。 最後要多謝的,當然是勞苦功高的《明報》副刊編輯們,還有攝影攝製團隊,我的伯樂Noelle。辣媽CEO,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幸福拼圖:營造良好氛圍 家庭更幸福

筆者是一名駐校社工,日常工作中,經常會聽到一些「羅生門」對話。 家長表示:「我每天都包辦一日三餐,提供衣食住行,已經把他照顧得很好了。」而學生則說:「父母每天只會問我做完功課了沒有,並沒有真正關心我。」 從對話中不難看出,親子間對愛的給予和接收存在着鴻溝與落差。這些親子關係上的「羅生門」屢見不鮮。 還有一種情况是家長表示子女回家後就緊閉房門,對父母「黑口黑面」,並一問三不知。而從家長口中形容緘默不語的子女形象,又與筆者平日在學校認識的活潑好動、願意分享的學生面貌截然不同。這不禁讓筆者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學生回家後轉換另一張臉,而且還性情大變呢? 缺乏溝通帶來窒息感 與學生的交談中,筆者發現家庭氛圍是影響溝通和關係的重要因素。由於父母往往是家庭氛圍的主要營造者,他們的態度與日常的言談舉止,均會影響家庭的總體氛圍。有家長說:「社工姑娘,我是為了她好才這樣要求她,而且我吃過的鹽比她吃過的米還多,她聽我的就不會走冤枉路了。」學生說:「我媽媽一點都不了解我,而且她從不理會我的感受,只會要求和命令我。」這種帶有窒息感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對父母卻步,並拒絕進一步溝通。 家福會在「香港家庭幸福指數」研究確立了6個影響香港家庭幸福感的範疇,要達至「家庭幸福」,「家庭團結」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家庭團結包括家庭相處時間、家庭氣氛、家庭責任、關懷及支援。 用欣賞濾鏡看孩子 氛圍的營造可以從生活中點滴累積而成,不能一蹴而就。父母可嘗試用欣賞濾鏡去看孩子,用鼓勵代替諷刺和謾罵。曾有學生跟筆者分享,期待與父母的相處能「像朋友般,有自由和尊重」。因此,家長們要盡量避免由上對下質問式的詢問,帶着好奇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他便會更願意持續和你分享生活瑣事。  創造專屬親子時光 筆者鼓勵父母創造有質量的親子時光,建立共同經歷,拉近彼此關係。例如一星期中可以預留一天做「親子日」,享受這段專屬於孩子的時間,不被其他事情干擾;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畫畫,一起去戶外玩耍,做孩子想做的事情,給孩子充實而有效的陪伴。 相信在家長的努力營造下,良好的家庭氛圍定會為親子關係帶來積極的轉變,同時也可提高家庭成員的歡樂和幸福感。 文:黎燕頤(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家長態度A.C.E. 栽培資優兒

相信凡家長均希望自己的孩子精靈聰敏,資質過人;如果同時又勤奮向學,成績卓越,這樣就更加夫復何求。筆者一向相信,每一個孩子均有自己的天賦與才能,只要用心做、專心做,機會到就會發揮出來。而當提到「天賦」、「資質」時,難免大家都會想起那屬於「一小撮」的資優生。而究竟培育「資優」兒,是否只關那些少數的家長或孩子的事呢? 8方面智能 各有專長 傳統上,標準智能測試的分數(即Intelligence Quotient、IQ、智商)的確是其中一項可供參考的準則,以判斷孩子是否「資優」。智商有助推測一個人在不同方面,例如學業、邏輯推理、解難等方面的不同表現,因此IQ高的孩子,很多時會讓家長感到他聰明、反應快、成績好。直至30多年前,加德納教授(Pro. Howard Gardner)開始提倡多元智能的概念,人人都有語言(linguistic)、數理邏輯(logical - mathematical)、空間(spatial)、音樂(musical)、自省(intrapersonal)、人際(interpersonal)、身體動覺(bodily-kinesthetic)及自然辨識(naturalist)等8方面智能。但不同人在各方面智能的擅長程度各有差異,因此按照加德納教授的說法,其實人各有「智」,各有專長。 另一方面,阮儒理博士(Dr. Joseph Renzulli)提倡一個更寬廣的資優定義,旨在考慮孩子是否資優時,除了考慮孩子是否有較出眾的智力或在多個特定範疇中有過人的能力(intelligence或作ability),亦考慮孩子的創造力(creativity,即孩子對事情有高敏感度、好奇心、原創和開放態度),以及對特定範疇表現出高度興趣、熱忱投入、堅持不懈等(task commitment或作enthusiasm)。要培養孩子的Ability、Creativity、Enthusiasm(A.C.E.:能力、創意、熱忱),家長亦不妨保持A.C.E.的育兒態度: A–Accepting:接納子女有其獨特之處,不時有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有一定的空間保持真我,同時引導子女欣賞各人的差異,包括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C–Courageous:有勇氣地去認識和接受孩子的多元想法,容許子女多作決定,並跟他們商議與他們相關或影響他們的事情,引導孩子思考自己所決定的,當中的優次、優勢、風險和危機 E–Encouraging:多鼓勵孩子不同方面的發展,與孩子保持開放的溝通模式,鼓勵孩子在自己感到興趣的範疇投入及堅持,同時接受家長本身和孩子都可以不完美,協助孩子明白何謂「適可而止」,避免「完美主義」 其實不論孩子是否在能力上資優,但凡家長都可以保持A.C.E.的育兒態度,使孩子變得更有能力、創意,對不同事情也能更「有溫度地」熱情投入。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自己的事自己做

身邊有人移民,於是,本來幾十年人生,沒做過而且沒想過做的事,都要開始做:駕駛,煮飯,水電維修……表面辛苦,但是,許多人樂在其中。 有前輩說過,人到了60歲,身外物就要遞減,珍藏了幾十年的,遇到有緣人,馬上贈送:郵票,字畫,古董……箇中情由,與其說是捨得,不如說是另一種「不捨」。人走了,藏品無人欣賞,不如早些贈予識貨的人。因為不捨得藏品被遺棄,所以更需要在人走之前「捨得其所」。另一個「減物」的理由,是不想離開了這世界,還要勞煩其他人幫你收拾你遺下的「攤檔」。 辛苦和幸福 可以不求人,盡量不求人,自己的事自己做。這種想法,與其說是「辛苦命」,不如說是自主的幸福。人生於世,天變地變,人力所不能至,世局板蕩,既不能預知,也無法扭轉,這樣的事太多,如果人生之中,還有一小部分,可以憑一己之力為之,堆一磚,砌一牆,栽一花,蒔一草,那就不能稱為「辛苦」,而只能稱為「幸福」。 一個小孩,幸福正是慢慢能做更多的事。嬰孩不能自己做的,長大了能做,便是幸福之路。所以,很怕很怕,一個孩子,明明能自己做的,大人搶着幫他做,那種溺愛,適足以害之。怕孩子辛苦,雞毛蒜皮小事皆代勞,大人何苦,孩子何悲。孩子不知道,自己能做的,別人代勞了,自己就會失去了這種能力,而失去了這種能力,就失去了自主,繼而失去了幸福。 因倚賴失自主能力 接觸過許多傷殘人士,殘而不廢,本來有的功能,失去了,莫不努力,用盡一切辦法,恢復盡量多的自主能力;不明白好好的一個健全的身體,許多能力所及的事,還是要倚賴別人。這真的可能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惡果。 如果能力不及,找人幫忙,沒有問題,因為人總非萬能;可是,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假手於人,就是一種「練精學懶」,最後「練精」不成,懶而無能,淪為無法自主自由的閒人。鞋帶不懂得綁,筷子拿不好,功課完成不了,連穿衣服也幾乎要人服侍……更可怕的,不是這些能力的缺失,而是能力退化荒廢之餘,不覺其恥,不覺人生的自由被剝奪,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才是最可怕的。 孩子的幸福,來自更多的自主,而非來自不問情由、從天降的「他力救濟」。家長,真的要忍手,需要時要學會放手。給予,有時也是剝奪。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家教明言:教育新視野:AI人工智能

轉眼20多個寒暑,猶記得我進入教育界時正是資訊科技飛快發展的時間,當時就抱着帶給孩子們更多創意與手腦並用的期望,在學校發展機械人的編程及科學科技教育的校本課程。一路走來,深深感受科技為教育帶來的改變。今天人工智能(AI)與教育的結合,就如早晨的曙光照亮大地,人工智能就像是破曉的魔法棒,為教育帶來了全新的視野和無限的可能。它的強大之處,不僅來自於高速計算和數據分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讓教育變得更有個性,更具深度,更有意義。我們就談談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話題。 學生才是主角 我們的教育理念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就像是將劇本的主角給了每一個學生。他們的興趣、需求和夢想,應該成為教學設計的核心。而人工智能,特別是適應性學習平台,正是實現這一理念的神奇工具。 現今所見不同的AI學習平台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况,作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和調整。這就像是每個學生都有一個了解他們學習進度的教練,適應他們的節奏,在需要時扶助他們一把,或將他們提升到+1的層次,讓有學習動機但缺少支援的學生得到更多的幫助。 推動深度學習 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我們也強調學生的深度學習,認為學習不應該僅僅是表面的知識傳遞,而應該是深入的理解和探索。AI在這方面也能展現其神奇的力量。例如,AI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學生學習的困難點,並提供針對的解決方案。它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和表現,調整教學策略,使學習的過程更有效,更深入。此外,AI還可以提供更多元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理解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透過模型中提供的大數據歸納分析,也有助教師更掌握學生的學習難點,不同教學策略及自學資源對學生學習的成效,能更精準地預測,並建議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而設計的學習計劃。 迎接挑戰與機遇 當然,我們也看到將AI與教育結合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如何確保學生能公平地獲得AI的幫助?如何將AI技術融入日常的教學模式中?如何使教師和學生都能熟悉並善用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在過程中如何避免AI引起的價值問題及讓使用者提高相關的資訊素養認識?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無數的機遇,AI的發展將使教育更加個人化及深度化。它不僅改變我們教育的方式,也將更新我們對學習的理解。教育是為孩子的未來,讓我們豐富教育視野,迎接教育的無限可能。 文:鄭家明(北角循道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全國十優機械人教練,多年推動創意及STEM教育;近年於任職學校發展繪本及家長工作,希望把創意融入親子教育,讓孩子和家長共繪美麗溫柔的天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開學,放眼看世界

月初,女兒捧着厚厚的記事簿來到我們的房間,笑瞇瞇地說:「送你開學禮物。」 沒想到畢業數十年後,在溫哥華重新背上書包,與孩子們一起學習——我到學院念「家庭研究」,兩個少年則升讀本地高中。因為公立學校派位需時,我比孩子們更早開學。迎新日,大票新生集合到學院的運動場館,聆聽各種入學資訊,學院更安排吉祥物,教現場興奮起哄。除了躍動的青春,我也感到加拿大果然是多元文化的國家,同學們有各種膚色,不少也跟我一樣才到埗不久,猶在文化震盪中。 巴士隨心脫班 兩個小片段印象最深。印度新生一臉興奮地說,她太喜歡這裏的巴士網絡了,終於可以自由地到處去,非常方便。溫哥華的天車(鐵路系統)和巴士網絡相對於楓葉國其他城市,已經相當周全,但畢竟還是私家車主導,跟香港和台北的公共交通不可同日而語。譬如說,行經我們新居門前的巴士是愛耍性子的少年,喜歡隨心來,也愛隨心脫班,我曾苦候1小時,再坐它十來分鐘到達附近的市場,感覺很不划算。所以聽到此城的巴士得到如此讚譽,不禁悄悄驚訝了一下。 我跟新同學笑說,自己對此地的冬天期待又擔心。但對方眉頭深鎖,認真點頭,我才忽爾想起,對方可是來自非洲的呢。在她以前的人生裏從來沒有冬天,也不需要冬衣。我的擔心跟她比起來,只是小菜一碟。開學幾周後天氣突然轉涼,我傳信息問候她,她說,她終於添了人生第一件羽絨外套了。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都在這裏落腳了,帶來珍貴的經驗和思考角度。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不能不增加自己對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同時也提醒自己變得更謙卑。 認識不同文化 這幾天,我家孩子也終於獲安排上學了,一天回家時分享,教師聽不明白香港近年發生的事,也似乎不知道小城的劇變。我說,是啊,正如我們從前對森林大火沒有切膚之痛,只知道是新聞裏的畫面,早陣子竟能在街上嗅得到煙味一樣。世界很大,管窺不能照一隅。既然來到這裏,便要打開自己的世界觀,多了解,也多分享。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鰂魚涌全新親子餐廳 用餐玩樂空間 舒適簡約

整潔、明亮、好玩、好吃,上述都是不少爸媽對親子餐廳的要求。由雙胞胎媽媽兼Vive Cake Boutique創辦人Vivien Lau主理的全新親子餐廳Jello & Mellow,絕對能以她作為母親及從事餐飲業的經驗,為大小朋友帶來一個舒適的用餐兼玩樂空間。   位於鰂魚涌商業大廈的Jello & Mellow採用北歐簡約風格,未入門口,小朋友已經被走廊天花板的雲朵吊燈吸引!玻璃廚窗放置的裝置,都是Vive Cake Boutique著名的粉色蛋糕擺設,非常吸睛。 可包場舉辦生日會 約5700呎的地方分為用餐區、遊戲區,還有開放式廚房、露台花園及多功能房間,更貼心地設置了母乳餵哺及換片室。遊戲區有小朋友最愛的波波池、滑梯和攀爬繩網,也有超市和積木等小玩具。用餐和遊戲區沒有明顯的分隔,家長可以一邊安坐在座位享用食物,一邊觀察小朋友遊玩情况。不過這裏的遊戲區分時段開放,每節為2.5小時,入場費包一份飲品及小吃;毋須使用遊戲區的其他客人,亦可於餐廳開放時段前來享用各款美食,場內亦設包場服務,客人可按需要選擇包半場(人數上限為30名大人及小朋友)或全場(人數上限為66名大人及小朋友),適合舉辦生日會、活動工作坊等。 波波池以啡、白色波波為主,非常有格調。(黃志東攝) 小小鞦韆是大小朋友最愛的打卡位。(黃志東攝) 多功能房間「Positivi-TEA Room」不定期舉辦不同的互動工作坊,如杯子蛋糕班、花藝班等,適合大小朋友參與。(黃志東攝) 超市玩具深得女孩子歡心。(黃志東攝) 菜式少鹽少糖少油 食物方面,Jello & Mellow十分照顧小朋友需要,菜式以少鹽、少糖及少油為主,如招牌手工薄餅、各式意粉、漢堡包等,還有專為豆丁而設的兒童餐。甜點方面,當然少不了餐廳拿手的手工蛋糕,亦有賣相精美的飲料如「Uni-Cone草莓紅桑子香蕉果昔」、「Creamy Road好立克焦糖脆餅奶蓋」等,小朋友見到就最開心! 兒童餐賣相可愛又健康。這款「over the rainbow」包括水果、南瓜蓉、椰香椰菜花蓉、粟米粒等。($148)(黃志東攝) 迷你漢堡大人細路都鍾意。($88)(黃志東攝) 來這裏不得不點手工蛋糕和特色飲品試試。(各式精選蛋糕$68起、Uni-Cone草莓紅桑子香蕉果昔$78)(黃志東攝) ■INFO Jello & Mellow 開放時間:中午12:00至下午2:30、下午3:00至5:30、晚上6:00至8:30(每節2.5小時);周一至五另有午市套餐供應 入場費:周一至五$31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380(費用已包一位成人及一位6個月至8歲小童,以及一款小食及一杯飲品,另加一) 派對房間包場:$1350起/15人 地址:香港鰂魚涌英皇道1001號9樓 查詢:5111 4895 預約:jelloandmellow.hk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Nora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奇趣谷探秘 入蘑菇帳篷野餐

今個秋日,一於相約朋友仔走入夢幻的童話世界!香港挪亞方舟將舉辦一系列「蘑菇奇趣谷」秋意活動,讓大小朋友在蘑菇大本營中探究千奇百趣的菇菌。現場將會有專人帶領大家參觀全新打造的「食用菇菌培植場」,認識不同菇菌特性及生態冷知識,更可走進奇妙菇菌小天地,觀賞林林總總的菇菌模型,例如珊瑚菌、雞油菇、谷熟菇、姬松茸等,揭開菇菌的神秘面紗。此外,小朋友還可以發揮廚藝天分,製作用有機蘑菇入饌的牛角酥窩夫。 (圖、圖2)在綠油油的環境享受Glamping,與可愛的蘑菇形帳篷打卡,更可額外預訂野餐籃,享受野趣樂趣。(機構提供) (圖2) 現場亦有打卡位,供一家大小在充滿童話風的蘑菇造型帳篷裏盡情打卡,更可額外預訂美食野餐籃,享受戶外野餐;在「移動機械小花園」則有一組組自動行走的機械盆栽,隨時驚喜現身與小朋友互動一番。至於喜歡手作的朋友亦可發揮手藝天分,自家製作治癒系小物品,如可愛的羊毛氈小蘑菇及蘑菇Buddies公仔,將歡樂帶回家。 機械盆栽會自由行走,小朋友不妨與他們互動一番,可能會得到有趣反應。(機構提供) 小朋友可以在「蘑菇Buddies製作室」親手製作萌趣的蘑菇玩偶帶回家。(機構提供) ■香港挪亞方舟「蘑菇奇趣谷」 日期:9月30日至10月23日(逢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 地點:馬灣珀欣路33號 費用:成人$198,小童及長者$158(活動期間特設門票買2送1優惠) 查詢:3411 8888 整理:陳真紀、顏燕雯 ●送挪亞方舟入場門票 挪亞方舟送出10套入場門票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名額10個,每人可獲挪亞方舟成人及小童入場門票各一張。有興趣的讀者請於10月3日(周二)中午12:00前回答以下問題,連同姓名、聯絡電話及地址傳至[email protected],即有機會獲獎,得獎者將收到專函通知。 問:奇妙菇菌小天地內有什麼模型呢?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