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看香港特區的海域細小,原來它蘊藏著約6000多種不同的海洋生物,品種數量佔全中國的四分之一[註1]!因為香港獨特的地理位置,讓我們的海洋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香港位於珠江河口,西邊的海水鹽度比東邊較低,同時200多個小島分別形成了延綿迂迴的海岸線和各種不同天然生境,當中包括泥灘、濕地、紅樹林、沙灘、石灘、岩岸、珊瑚礁等。
國際化的海洋生物學研究
這6000多種海洋生物大多是由歷代生物學家所發現、確實和記錄下來的。遠在1854-1855年間,美國生物學家William Simpson(1832-1872)曾經在香港柴灣及石澳對開海域使用本地漁船及拖網採集各種魚、蝦及蟹的樣本。他紀錄了超過100種蟹類及50多種魚類,並把所有收集到的樣本帶回芝加哥的博物館收藏及硏究。 可惜後來一場大火把所有標本和相關紀錄都燒毁了。猶幸,他當時以文字把曾在香港見過的海洋生物記錄下來了,這文件便成為了具參考價值的重要科學文獻[註2]。
往後,有不少外國生物學者亦曾到訪香港。例如:法國學者Odon Debeaux於1860年訪港,他曾在香港島北角海域採集浮游植物作硏究。德國學者Karl Eduard von Martens於1866年對本地的海洋植物和魚類作硏究。美國史丹福大學校長David Starr Jordan亦曾於1904年來港硏究海洋魚類,並於一年後發表《在香港收集的魚類清單》一文[註2]。可見,香港初期的海洋生物科學硏究已經是十分國際化。
首任港大校長亦是海洋生物學家
不講不知,原來香港大學第一任校長Charles Eliot爵士(1911-1918)亦是一位海洋生物學家,他專長硏究軟體動物,包括蛞蝓(又稱海兔)。然而,早期的港大只有文科、工科及醫科學院,要到1939年才成立理學院。
海洋生物研究造福人群
在1928年,港大聘請了Geoffrey Alton Graig Herklots為教授,主要任教生物科。Herklots對香港海洋科學研究貢獻良多,尤其在漁業硏究和管理方面,他的科研成就舉足輕重。他在1930年創立了科學期刋《The Hong Kong Naturalist》,鼓勵學者和學生發表對本地及華南動植物的硏究成果。著名的中國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亦在Herklots的期刋發表了多篇關於研究香港海藻的文章。除了學術研究外,Herklots亦參與香港的漁業管理。
1937年,香港政府向Herklots提供支助,讓他在港大成立「漁業硏究所」。Herklots知人善任,他在1938-1948年間聘請了林書顏擔任該硏究所的主任,致力協助政府組織香港各處的魚類統營場、改善本地漁業和水產養殖業。
這兩位居安思危的科學家,原來早在第二次大戰的兩年前,已建議漁民大量製作鹹魚,為食糧作好儲備。Herklots亦曾參與抗日行動,但不幸被俘虜到赤柱集中營。由於日軍僅提供一斗之糧, 俘虜們皆營養不良骨瘦如柴。Herlots便把貝殼磨碎,供各人糊口以補充鈣質。而林書顏則繼續做硏究,他從魚肝提取維他命A,並透過紅十字會把這些維生素帶給集中營的俘虜們食用。
戰後,港督委任Herklots成立一個新的發展處,負責重建香港的漁農業及提高食物供應,使本港的貧苦大眾得到飽足。日治時期的香港,日軍把漁業管理得井井有條,林書顏和Herklots從中得到一些啟迪。之後,港大的漁業硏究所亦變成了漁農處(即是今天的漁護處)。
林書顏繼續協助港府的漁業發展至1948年,他的科研成就獲國際垂青,聯合國糧農機構(FAO)聘請他帶領漁業生物學技術工作,並到世界各地推廣水產養殖和當中的技術。他在這崗位工作了15 年,其成就和貢獻獲得國際好評,是香港人的典範。
踏入1970年代,莫頓教授(Brian Morton)接棒成為香港海洋生物學歷史中的風雲人物,他創立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米埔自然保護區及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等。他亦成功游說香港政府設立海岸公園及保護區,為本港保育海洋生態環境的工作殿下重要根基[註3]。
海洋生物學化解港大的關門危機?
戰後的香港滿目瘡痍,民不聊生 。港府曾經評估是否需要投入大量經費重建港大, 讓它繼續成為香港的最高學府。 討論熱切眾說紛紜,有人說:「港大缺乏科研。」,亦有人說:「中國有這麼多所優秀大學,我們沒有必要保留港大。」[註2]
會議最終提出:「若要重建港大,港大必須要發揮其獨特性和開拓專長的硏究領域。」會議亦建議把海洋生物學列為港大其中一個重點硏究方向,對香港、中國和世界作出更多貢獻。
從歷史脈絡看來,港大確實擁有海洋生物學的基因。
延伸閱讀:
[註1] Ng, T.P.T., Cheng, M.C.F., Ho, K.K.Y., Lui, G.C.S., Leung, K.M.Y., Williams, G.A.(2017). Hong Kong’s rich marine biodiversity: the unseen wealth of South China’s megalopolis.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6: 23-36.
[註2] Macpherson, K.L. (2003). The history of marine science in Hong Kong (1841-1977). In: Morton, B. (Ed.), Perspectives on marine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Hong Kong and Southern China, 1977-2001: 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Reunion Conference, Hong Kong, 21-26 October, 200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註3] 波波教授演講廳:任何人都可以出類拔萃
圖1: 首任香港大學校長Charles Eliot爵士是一位海洋生物學家,專長硏究海蛞蝓(又稱海兔);圖片展示兩種香港常見的品種。(相片來源:左圖互聯網資料;右上圖Vriko Ho攝;右下圖Nicole Kit攝) 圖2: 香港大學的Geoffrey Herklots教授(左中圖)和他的同事林書顏(右中圖) 對香港早期的漁業和水產養殖業貢獻良多,以科學硏究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 (圖片來源:上圖香港特區政府;左中圖互聯網資料;右中圖來自註2;下圖波波教授攝。)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