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導航:這一代小朋友真的很難教?

「做乜?家啲細路咁難教,郁啲就發脾氣!」

「?家啲後生成日嗌生嗌死,我哋個年代飯都無得食,都係咁過啦!」

「呢個年代咩都講情緒,以前邊有講呢啲,都唔知係咪愈講愈發得脾氣多!」

在筆者的工作環境裏,經常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服務對象,聽到他們討論80後、90後及00後的分別。家長常跟我訴說00後的小孩很難教,有很多情緒問題,動不動便發脾氣;90後則不思進取,只顧享樂打機,不懂為將來打算;80後沒太多複雜的想法和情緒,會乖乖的完成功課,不敢頂嘴,會努力工作,會儲蓄……(下刪數百字)。

假如生在那個年代

以上的控訴,筆者絕不否定,因為隨着時間的轉變,整個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甚至簡單至對美與醜的定義都截然不同,更何况出生於不同年代的人?我們不妨跳入不同的年代,幻想一下自己身處其中,你又會如何?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小學生涯裏有上午班和下午班之分。上午班放學後,學生可以回家吃午飯、午睡,之後才開始做功課溫習,有時間還可以看卡通片,追看8點半連續劇;下午班則可以起牀後才做功課,放學回家便是休息、娛樂活動的開始。以前生活簡單,快餐店食一餐已經是賞心樂事;父母雖然工作忙碌,但仍可全家人一起吃晚飯,放假一起逛逛公園、商場便很滿足。看着他們,我們會知道他們普遍較刻苦。因此,80後的訴說也不無道理,難免會覺得現時的年輕人過於輕浮和物質化。

成年人往往忘記設身處地

來到90後及00後的世界,學生一般放學已是3點半,更多的還要參加課外活動、補習班等,回到家裏已是晚飯時間,還有各式各樣的功課和練習等着他們,更莫論有時間坐下來輕鬆看一套電視劇;再加上電子產品普及,連上課都以電子學習為目標,年輕人接觸電子產品實屬大勢所趨,猶如當年的我們愛看電視一樣。亦由於政治和經濟上的轉變,香港已不再百業飛騰,在全球生活費最高的環境下成長,刻苦地工作也未必可過富足的日子,生於這個年代的年輕人,的確難免有一種很複雜和絕望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教孩子多顧及別人的感受,不要自我地想什麼便要什麼。但作為成年人,我們卻往往忘記「設身處地」去了解他們的感受。有一句中學時代學到的英文諺語:「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嘗試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環境,了解他們想法。如果你是他們的年紀,在這樣的環境,遇到同樣的事,你可能會明白更多,因不解而感到的憤怒亦會隨之減少,與他們的相處自然開心自在更多。

文:利祉澂(香港家庭福利會認可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