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善養救未來:讓學習與生活連結

上網一按搜尋鍵就找到海量知識的年代,傳遞知識仍是否學校最重要的價值?這個世代的孩子需要什麼技能,才能面對現在和將來?「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課程是素養導向,期望教育不再局限於知識,更涵蓋價值及能力,讓孩子學到的能在生活中實踐,可面對未來的挑戰。

當我們決定摒棄教科書,在小一開始實踐LBD課程時,教師第一時間所思考的,不再是「知識」,而是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之處,察覺自己及身邊的人的情緒……我們從孩子的需要出發,正向教育的氛圍、脈絡化的教學隨之而產生。

在家種葱 觀察社區 教學不止「知識」

在LBD下如何學習呢?好像二年級「健康的我」這主題,教師與孩子完成各種跟身心靈有關的小任務︰閱讀繪本《神奇的便便工廠》,實驗食物變大便的過程,認識消化系統內的器官及功用;學生透過觀察自己的大便及訪問家人,檢視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况;我們與孩子一起做大笑瑜伽,一起品嘗花茶,又去訪問農夫了解種植的基礎知識、困難與樂趣,從而嘗試於家中種葱,用來烹調美食。最後,孩子為自己的家庭設計「家庭健康手記」,把所學習到的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並與家人、同學分享及交流。

又好像一年級「勇闖社區」這主題,讓孩子拿着「欣賞放大鏡」觀察石籬區美好的人和事,認識區內街道、設施、為我們服務的人;又透過分享「我和石籬區的小故事」,一步步製作出屬於孩子的「社區地圖」。孩子設計出各式各樣充滿童趣的創意標誌,例如:在水果店貼上「小心榴槤有刺」,在薄餅店貼上「不要流口水」,繼而思考自己如何成為社區的小幫手。不同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對「如何保持健康的身體?」、「石籬區如何美好?」產生好奇,整個學習歷程環環緊扣,學生的笑臉、樂於分享的態度包圍着整個課室,他們處處流露出對家人健康的關顧、對社區的愛護,關愛這價值得以實踐。

讓教師按強項發揮獨特角色

課程改革工程浩大,有賴一整個團隊一同前行。感謝「教育大同」的協助,開展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這個計劃,藉着不同團隊建立的活動,讓教師彼此了解各人的感受、想法及獨特之處,使我們明白每人都是團隊的「資源」,各人可就着自己的強項發揮不同的角色。在備課會議中,學校同行者(walker)總是提出「學生為什麼要學習這些內容?與生活有何關係?」、「學習內容是否由學生自己探索所得?」、「學生有機會發聲嗎?」、「如何知道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等問題,讓我們不斷反思課程內容、教學及評估模式是否以學生為中心。在舉辦教師及家長工作坊時,「教育大同」總是先與我們一同檢視學校的現况及需要,才擬定工作坊的目標與內容。在這3年多的合作中,「教育大同」經常提醒我們要聆聽教師的聲音,給予教師選擇的機會,班與班之間不要比較,因為「學生不一樣,教師也是不一樣」。

註︰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教育大同」開展,旨在營造以學生為本、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

文:劉秀雯(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課程發展主任)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