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樂天地:運動員的升學道路
「香港的運動員不是垃圾!」這句李麗珊的金句記憶猶新,言猶在耳,的確香港的運動員在世界舞台上不斷屢創佳績,為人所熟悉的有「單車王子」黃金寶、「牛下女車神」李慧詩、桌球「神奇小子」傳家俊、女子桌球世界冠軍吳安儀、 超蠅量級世界冠軍拳手曹星如和更多在不同項目努力拼博的運動員,成績亦一日千里。
在體育的世界入面,很多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雖然香港產生了比以前更加多的世界級運動員,但是在體育的世界入面,很多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例如在網球的項目入面,十多年前的大滿決賽入面很多時會見到拿度和費達拿拼過你死我活,可十多年後,沒有人會想像得到大滿貫的決賽人馬,仍是由這兩位年過三十的「老將」上演,而且兩位還囊括了2017 至到現在的四大滿貫的冠軍。基本上在這十多年來,九成的大賽冠軍都是由頭四位高排名的球手包辦,換言之,大部分球員都是陪跑者,或只可以在一些較小型的賽事一嚐冠軍滋味。
其實運動員的生涯一瞬即逝,而且成功亦非必然。所以,在香港想成為全職運動員的人都為之卻步。的確,運動員之路絕非是一條易走的康莊大道, 除了全職運動員外,其實大學資助運動員學生計劃亦是運動員的另一出路,可以令運動員學業和體育運動雙線發展,對他們一定有莫大的幫助。
運動成績佳,除了獲得了本地大學之運動員計劃的優待外,還獲得很多美國著名大學的垂青
投身網球教練工作多年,接觸到很多適齡的準大學生,他們在本地的優秀網球成績,除了獲得了本地大學之運動員計劃的優待外,還獲得很多美國著名大學的垂青,如: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史丹褔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及維珍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透過美國的網球獎學金計劃,球員除了讀書外,還會持續接受訓練,代表大學參與高水平的賽事,增廣見聞提升實力。獎學金亦能資助運動員的大部分留學開支,為他們建立一個更舒適的平台去發展網球事業。球員畢業時,即使未能達到全職運動員的水平,也能取得大學學位、學習英語的機會和幾年的國際經驗。
美國有1000多所大學設有男女網球隊,大學與大學之間的水平差異很大。 當中擁有ITF、WTA或ATP排名的球員,通常會入讀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CAA的最佳大學,如: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等等。訓練系統幾乎是專業的,有幾位教練、營養師、物理治療師以及充裕的教練與出外比賽的預算資源。
申請網球獎學金須知
- 希望獲得網球獎學金並繼續參賽的網球運動員,他們要達到一些個人學術和教育機構要求,以符合所有以下的規則:
盡可能獲得最高的本土國家或國際排名和比賽結果 - 本身要是一名業餘網球運動員,而且沒有收到任何款項也沒有簽署專業合同
- 在原籍國內完成中學課程全部合格而且不必重考
- 在完成中學之後立即在美國開始上大學
- 完成美國入學考試,美國SAT考試和托福TOEFL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