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的天空:學得快樂 從玩具入手

想起德國,你會想起什麼?總理默克爾?德國汽車?足球?鹹豬手?啤酒?抑或是……

而我就會想起德國玩具,尤其是給幼兒的學前玩具。5月上旬獲德國斯圖加特教育當局安排,考察當地STEM教育發展,再一次體會到基礎教育的重要。幼兒期是人類成長最急速發展的時期,優質玩具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

講起德國玩具,不能不說德國人一貫認真嚴謹的態度。不是說他們所製作的玩具乏味或令兒童提不起興趣,而是玩具設計也帶着教育意味。筆者走訪了兩所教育玩具製作公司,規模大小不同,但各有千秋,而且都以兒童為本。

趣味畫沙 刺激觸感

沙盤有聽過嗎?就是一個長方形的木盤子,上面鋪滿了白色無毒的幼沙,用手指就可在沙面上畫出種種圖形,也可打手印;亦可利用不同的特製工具,創造出無限趣妙的花式圖案,十分好玩。有些沙盤底座更加上燈光效果,圖畫完成後就像一幅沙畫,燈光從空白位置透出,趣味更濃,小孩必定樂此不疲。沙子出於大自然,把大自然融入孩童的遊戲世界,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還記得孩子在海灘上都喜歡玩沙嗎?小小工具,有沙有水,就可以玩上一整天。沙子的觸感美妙,當幼沙經過指縫間,或把小手藏入沙裏,會有一種特別的安舒感。

或者你會問:這些幼兒玩具怎樣與STEM拉上關係?德國人重視手藝,敏銳的觸覺來自小時候的基礎「訓練」,而這些玩具本身就是刺激不同觸感的好工具,如木和石都是硬的,但它們表面的質地都不同,甚至溫度也不一樣。這些細微的分別造就出不同的想像,如果STEM的重點是要透過「落手落腳」去把知識隨時應用及連結於日常生活中,凡事好奇和喜愛探索就是核心的態度了。

有限材料 發揮創意

小時候物質缺乏,大多父母都沒有多餘的資源去買玩具給孩童玩耍。孩子就把隨手找到的東西當玩具:一根木頭、幾顆小卵石、一排木製晾衣夾、幾圈橡根……數之不盡,生活中眼見到的,都可成為遊戲的工具,換言之,孩子要滿足天性愛玩的渴求,就要想盡辦法,以有限的材料去「解決問題」;遊戲一旦給發明,孩子就玩個不亦樂乎,開心過後,有時某些技巧都在遊戲中掌握了。

學得樂,孩子能快樂成長,是德國基礎教育的基調。那麼,學得樂與教得樂應該是孖生兄弟了?!

作者簡介:擔任管理工作超過廿五年。認為孩子的發展有着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經歷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幸福。

文﹕楊永明(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