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四寶:旅行,不是純粹吃喝玩樂

「這裏很鄉下呢!看,車行了這麼久,路的兩邊還是密密麻麻的蔗田。」下機後的第一個早上,妹妹望着車窗外喃喃地道。

「咦,我們不是到日本旅遊嗎?這兒給我的感覺怎麼不像日本的呢?」下機後的第一天,家姐好認真地說。

「好奇怪!真的好奇怪!我們剛才吃這裏的傳統菜,怎麼會有點似曾相識的味道?我們都是第一次來的喔。」在一間吃鄉土料理的古老大宅,弟弟好奇地問。

九天的時間,跟孩子們來一趟超乎他們想像的旅遊新體驗,一起走進一個只有四萬多人的國度——石垣島。放下了旅遊購物全攻略,沒有太多太擠的行程,隨想隨行,希望給他們認識這個地方的過去,同時也期望孩子意識到,旅行不是純粹的吃喝玩樂。

從香港出發,不用兩小時便到達藍天碧海的石垣島,與其說是日本,這裏更像台灣。事實上,從地緣來說,石垣島和台灣相距只有270公里,是機程不到一小時的近鄰;而跟她所屬的沖繩縣卻相隔410公里,難怪這兒有很多來自台灣的旅客。我們有幾天住在民宿裏,房東一家就在我們的下層,他的母親年紀甚高,當看到我們時,竟以為我們是台灣人,還跟我說着我聽不懂的台語呢。

入籍日本 默默付出的台灣人

「我們是長期被日本人欺凌的日本人,就算走到日本其他城市工作也不容易,因他們不願聘請來自石垣島的鄉下人。」房東說得淡然,卻在發出對歧視的控訴。

石垣島一直以來得不到日本本國人的重視,情况比沖繩更壞,因她的發展受到沖繩的政策限制,房東形容是一個被孤立的小島。不說不知,石垣島上的「日本人」,原來很多根本就是在日治時期從台灣過來的台灣人,因當時政府想開墾八重山,於是從台灣招募了一批農民過來。他們不單帶來了生產力,更帶來了種植菠蘿、甘蔗的種子和技術,還有耕作用的水牛呢!

我想起房東母親一口流利的台語,為了融入這個陌生的國度,這群離鄉背井的台灣人早已入籍並改了日本名字,為這片土地默默地付出,一代又一代。他們的真正身分只有自己才知道。

體驗風土人情 旅程方有重量

沒有本國人的幫忙,原本被孤立、被歧視的石垣島,因着好鄰舍台灣的支持,得以繼續走自己的路。在名藏的水庫旁邊有一座名為「台灣農業者入植顯頌碑」,就是感謝台灣農業者對石垣島的貢獻。今天,我們看見在車路兩旁的蔗田,恍似是台灣人給這個地方帶來的幫助和祝福;這裏不像日本,因為石垣島所仿效的是台灣先祖留下的樸實與勤奮;鄉土料理所保留的,都是日本人不懂做的台灣料理和味道。這晚嘗到一塊用酒浸泡成的腐乳,根本就是台北深坑老街吃過的味道。

九天的旅程,孩子們不僅看見小島海灣的美,更認識小島居民的辛酸,不純粹的吃喝玩樂,這樣的旅程才有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