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尋找學習的奧秘
三月底領着二十位語文的菁英,走訪歷史名城西安。二十位中、小學的菁英來自全港不同的學校,他們無論在語文或文字的表達上都有極出色的表現,才能從寫作和演講等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最吸引孩子的仍然是秦始皇的兵馬俑,真的,有誰能對此歷史奇蹟無動於中呢!
每年領着語文菁英到內地各城鎮去交流學習,轉眼已經是第十七年了,今年我們重臨西安,距離第十三屆的交流已有四年了,最吸引孩子的仍然是秦始皇的兵馬俑,真的,有誰能對此歷史奇蹟無動於中呢!
陝西教育局為我們安排了到西安小學和西安中學,還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學校去交流,我們挾着代表香港菁英學生的名銜去找尋學習的奧秘,去撒播友誼的種子,第二天清早先到涇渭學校去,驚訝地看見同學們都穿上漢服來迎接我們,從學校大門直到全校的各樓層各場地都有同學為我們講解,參觀了各實驗室、教學室、輔導室、視藝室,更高興的是在各活動室都有同學們的表演,包括音樂、舞蹈、書法、跆拳等,看到他們表現的熱情和親切,我們十分感動,也覺得實在太打擾他們了,還參加了他們的升旗禮,全校的學生包括小學和初中生都參與,他們的紀律令我們動容,更難忘的是一起種下了一棵友誼之樹,期望將來豐枝茂葉時能再來相聚。
兩節語文課更使我們感受良多,小學菁英參與他們六年級的一節「我」眼中的春節,比較三篇寫除夕的文章在感情表達上的異同,有老舍的《北京的春節》,梁實秋的《過年》,還有斯妤的《除夕》,老師的指引,同學的熱烈回應都給我們很多啟發。
中學的菁英參與中三的一節課《明月何時照我還——思鄉詩鑑賞》,引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理解詩意,感受詩中意境,老師從余光中的詩引入,帶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初讀以「聲律為竅」去吟誦詩歌,再讀以「物象為骨」去感受畫面,三讀以「意格為髓」去領悟情感,朗讀是香港孩子較弱的一環,但他們都踴躍嘗試,我深感欣慰,這也就是推動着我們這些年來努力耕耘的力量。
港孩最感興趣的是有關考試的問題,追問鍥而不捨。該校的科研主任看過各地的會考試題,問為什麼香港比內地和台灣的試題還要深。
欣賞內地生上課專注積極
第二天在西安中學和小學的課,還有課後的交流座談,都讓孩子們有反思和提問的機會,有趣的是港孩最感興趣的是有關考試的問題,追問鍥而不捨,逗得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笑意連連,該校的科研主任提出一問題,她看過各地的會考試題,她說「為什麼你們香港比我們內地和台灣的試題還要深」,我卻無言以對。
除了兵馬俑外,當然我們還遊覽了一些名勝古蹟,像大明宮國家公園、大風閣博物館、古城牆等,見證漢唐時代的盛世。離別在即,菁英學子們分享時,都讚歎當地學生課堂的專注和主動積極的學習氣氛,感慨香港課堂的冷清,我鼓勵由他們自己做起,把學習的火炬帶回去,讓它燃燒散播,菁英們都來自不同的學校,相信三月的長安,楊柳飄絮,玉蘭花香時,六天的相聚會在他們的生命裏開出友誼之花,互勵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