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在學校為何掉眼淚
小孩哭,是平常事。
孩子到了六歲左右,大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明白在社交場合上,不該在別人面前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既然孩子在小學已明白不應該隨便就哭,那為何還會在學校哭呢?藉此文,我嘗試歸納當中的一些原因。
喊包型須學習理性訴求
第一類是「喊包型」。他們哭是一種條件反射,以為一哭,成年人會立即妥協或者回應他們所求。這類小孩,這裏不多加討論,他們在家慣常用哭鬧來向父母爭取想得到的東西,因此在校也會如此。當老師遇到這類哭泣的孩子,自然會教導他們明白,不應以「眼淚」作手段來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幫助他們學習用理性而非情緒化的方法爭取所求。
恐懼型怕被罰 教師宜勸誘
我會問:「你害怕校長和你說的話而哭?還是你很後悔自己做錯的事?還是我們冤枉了你呢?」這樣一問其實是一個「出口」,讓他們解釋自己做這錯事是否有其他原因。
第二類是「恐懼型」。在學校,有時學生犯錯,老師會用恐嚇來改善學生行為。過程中小朋友因為太害怕,就會哭。這類哭,老師和學生都有責任。老師尚未與學生開展對話,他們已因害怕被罰而哭;當老師真的懲罰他們,他們更會嚎啕大哭。作為老師,我們須留意採用恐懼處罰來改正小朋友的行為問題,其實意義不大。小朋友最終記着的,只是自己做不到成年人期望後所承受的恐懼。這樣「嚇」孩子,他們心靈所受的傷害其實很大。反而,教導孩子明白學校容許犯錯,只要知錯能改,承擔後果,以一個正向的方法令孩子改善行為,應更有意義。我個人經驗,通常在處理這類哭泣的孩子時,我會問:「你害怕校長和你說的話而哭?還是你很後悔自己做錯的事?還是我們冤枉了你呢?」這樣一問其實是一個「出口」,讓他們解釋自己做這錯事是否有其他原因。當學生邊哭邊說時,我們會聆聽,還會盡量誘導他們說:「你後悔自己做錯事而哭,其實是可以的。」讓他明白老師的提醒,不過是想改善他的行為,讓他做個更好的人。
觸碰心靈型 最有教育意義
有時盡了力都未必得到成果,讓他們轉化這種動力到未來要面對的種種不如意或困難上......
第三類「觸碰心靈型」。這些眼淚,在教育上可能是最有意義。教育並非只是書本或單單知識的傳授,是需要觸碰孩子的心靈,而「觸碰點」其實要老師刻意營造。例如老師說一個感人的故事,通過故事讓他們領悟到人生的哲理,明白「分離」、「承擔」或「付出」等人性真善美;讓他們體驗到人生有時流淚並非只因不快樂,也有因感動而流的一刻。如經歷一場我們曾付出無數汗水的比賽,最後還是贏不了,這時,老師跟學生賽後檢討分享,告訴他們,有時盡了力都未必得到成果,讓他們轉化這種動力到未來要面對的種種不如意或困難上。這時,當孩子聽到老師的話,流下的眼淚,正正是因他們心靈得到觸碰,這也是最美麗的學習畫面。
作為東方人,我們總是認為校長和教師是嚴肅的,但「喜怒哀樂」乃人正常情感的表達。即使作為校長的我,都經常在學生、老師、甚至在公眾面前流下眼淚。但我流的眼淚,能和小朋友的心靈觸碰,這也是教育小朋友明白「同理心」的一個重要的學習。
文:朱子穎(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
■下期預告:陳敏儀(香港培道小學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