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創航道:家校合作=家長教師當伙伴
2022/2023學年的「家長也敬師」運動已經是第29屆了,你參加過多少次呢?這項目每年都舉辦一次,藉「敬師卡」讓家長教導子女向教師表示謝意,家長也表揚教師功勞,強化敬師意念。通常學校都會把收集好的「敬師卡」張貼在學校當眼處,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可以細心閱讀,暖暖心窩。
這運動其實也有推動家校合作的功用,家長和教師關係和諧,自然就能促進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合作。但家長如何體會到教師的教學熱誠呢?每年一次寫卡活動又足以加強家校溝通嗎?如果家長能夠不時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更能貼身看到孩子在教師的培養下成長,幸福滿滿地學習,必然會有感而發地感謝教師。
「全家幸福小冊子」 建立健康生活時間表
有參與「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的小二家長,這樣回饋教師:「親愛的老師:這本『全家幸福小冊子』讓孩子和家人建立更好的健康生活時間表,邁向更規律的生活!感謝老師!」孩子在認識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常識科主題時,焦點不止在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是要了解全家人的健康狀况,然後為家人建議保持健康的方法,包括創作健康食譜、飲花茶、做運動、種植及養寵物來療癒心靈,以及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在6星期內,家長透過孩子親手炮製的「全家幸福小冊子」,不斷看到孩子認真地為自己的健康張羅,又把學校的知識和技能帶中回家實踐,家長必然感受到教師在過程中用心的帶動和指導。
走出班房認識社區
家長亦因着以孩子為中心的課程,而變成積極正向的教師好伙伴。不論是小一、小二或小三孩子,都會走出班房認識社區去。這時候,家長最能發揮「教師好伙伴的角色」。「感.創.做」的教師會先給家長們講解走出班房的意義,告知在社區探索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包容孩子不正確的路線選擇,容讓孩子表達意見,遇上意見分歧要鼓勵孩子自行解決。家長們會發現,正如教師所說,只要忍着嘴巴「袖手旁觀」,就能親眼見證孩子們如何分工協作解難。當然不一定看到成功的結果,但能見證孩子怎麼處理失敗和挫折,對家長亦同樣是一份滿足。有家長在學習歷程檔案這樣說:「謝謝老師介紹不同的社區設施給小朋友們,也啟發到他們想辦法去幫助別人!」除了協助教師推行社區探索課外,家長還會明白只要給予孩子空間,孩子便能發亮,展現學到的態度、技能和知識。
有參與計劃的學校還邀請家長,協助教師評估學生的常識科實作,與學校一同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氛圍。為了確認孩子掌握到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回饋家人的愛等概念,教師們製作了不同主題的配對圖卡及工作表,讓學生到不同的挑戰站做實作評估。實作評估需要大量人手,教師們相信家長是可信靠的伙伴,遂邀請家長回校主持不同的挑戰站,記錄每一名學生的實作評估結果。原來家校合作也可以推行多元化評估啊!
「培育一個孩子需要整條村莊一同合作」(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感.創.做」常識科課程讓家長和教師成為伙伴,共同建構孩子的成長軌道。家長在學校的角色變得更主動,更鮮明地支持並協助學校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理念。
文:教育大同「感.創.做」團隊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