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透過P. A. D. 學好英文字

之前透過一系列的文章,向讀者介紹了語音意識、組詞知識和語素意識等認知學習元素。除此之外,要學好英語,充足的詞語庫(vocabulary bank)對孩子的整體英語理解及應用相當重要。研究指出,家長可以透過P. A. D.(即playing玩起來、acting 動起來、drawing畫出來),鞏固孩子所學詞語。

P:Playing About 玩起文字來

當孩子學習新詞語時,家長不妨與孩子玩遊戲,例如以接龍遊戲,連接意思及性質相近的詞語(happy–joy–delighted– pleased...),或比較性質類近、而具有不同意義的詞語(round vs. square、happy vs. sorrowful)。另一方面,家長可以和孩子刻意思考「不屬於」這些新詞的外觀或功能的字眼,例如:剪刀(scissors)看起來鋒利(sharp),但不是方形的(square)、彎曲的(curvy)、波浪形的(wavy)或鈍的(blunt);我們做事需要小心(careful),但不是粗心大意(careless)或無憂無慮(carefree)。家長不妨多與孩子討論本詞語跟非例子(non-examples)之間的差異,有助於孩子擴大詞語庫,以及增強對比詞的語義理解。

A:Acting Out 動起身體來

德國萊比錫大學( Universität Leipzig)學者Christian Andrä的團隊發現,當孩子學習外語時,如果以手勢或動作輔助學習,兩個月後他們對新詞語的記憶能比其他孩子高出70%!因此學習新詞語時,家長不妨引導孩子發揮想像力,邀請孩子思考如何以身體動作或手勢「動起來」,「表演出」詞語的意義,例如學習aeroplane(飛機)時,孩子伸開雙臂,做出飛行的樣子;彎曲擺動前臂,就像一隻飛翔中的bird(鳥);將手指放在嘴前作喙形狀,並同時點頭,就像woodpecker(啄木鳥)。

D:Drawing Out 畫出詞義來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心理學系教授 Myra Fernandes帶領的實驗發現,在學習新詞語時,孩子同時被要求在50秒內畫出即時想起的形象,並隨即向其他孩子介紹自己的圖畫。結果顯示,即使是最不喜歡畫畫,或最無創意的孩子,他們仍然比起其他孩子,對詞語的記憶高出一倍!因此,當家長見到孩子學習詞語時「畫公仔」,不妨適時鼓勵!

家庭有教:透過P. A. D. 學好英文字
(插圖:黃清渝)

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賽馬會「童步向前」英語學習計劃》,自2021年起在小學推動英語學習計劃,以提升初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機和能力,有興趣可瀏覽以下網址:

www.youtube.com/@jcprojectrise3026/featured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

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