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接受真的我

最近一篇題為〈陪伴憂鬱,走出憂鬱〉的訪談文章,讓我深受啟發。文章說,憂鬱的深層原因是「一個人失去真實的自我」,並由此談到孩童教化過程中可能埋下的種子。

提出這觀點的,是台灣生命工作者劉仁州老師。他以全職無薪形式從事心靈醫治40年,幫助過許多人解開長年心結,也親身接觸過許多受憂鬱困擾的人。他認為,造成憂鬱的深層原因是「失去真實的自我」,無奈這在現今社會非常普及,因為無論是家庭、學校或社會,都從小教導我們要「迎合別人期望」。

父母角色包括「生命的陪伴」

誠然,社會化是每個人都必經的。我們既生於群體,無可厚非地就要學習滿足家中的要求、學校的規矩、社會的規範。問題是,教化往往過分壓倒個人成長的需要。劉老師看到,「很少人從小被支持、被鼓勵成為真實的自己,這對生命的成長非常重要」。

父母的角色不單純是教養孩子、主導孩子的成長,劉老師認為還包含「生命的陪伴」。陪伴、支持孩子成為真實的自己,對於十幾歲的青少年尤為重要,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自我萌芽、自我認同的轉折點。到了這時期,父母就不能再要求孩子「聽教聽話」。

孩子開始建立自我價值觀,判斷是非對錯,他們的判斷未必與父母一致,父母不能強迫他們採納自己的標準。我想起跟進大仔的成長導師曾說,當阿仔開始「唔再聽我哋支笛」,我們能否用感恩的眼光,將這看成是他「大個仔」的信號呢?如果能這麼看,該會減輕內心的衝擊,令自己較易適應孩子的長大吧?

劉老師說,當孩子去到小五或小六,一直到高中階段,父母應該着眼於「溝通」而不是「聽話」。所謂溝通,是願意彼此表達、傾聽、「了解」對方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要強迫或「說服」對方放棄自己的堅持,按照我們希望的方式去做。那不是溝通,而是要孩子放棄真實的自己。

「孩子自願放棄自己」

我明白,家長不想讓孩子按自己意願行事,是因為孩子太稚嫩,沒有我們的經驗,不知道事情的後果。比起相信「錯誤中能學習」,我們往往更易擔心「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對孩子出錯或跌一跤,父母的恐懼可能更大於孩子自己。問題是,這種恐懼很可能只是把生命的脆弱放大了,令孩子難以展示生命的韌性。

有一點是我特別在意的。劉老師說,孩子失去自我,未必是來自父母的不尊重,有時候可能是「孩子自願放棄自己」。例如,若父母間關係不好,又或父母生活壓力很大,孩子很在乎父母的感覺,可能會覺得爸媽已經夠煩了,不想成為父母負擔,於是將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壓下去。這樣的孩子,也許在某一階段會發展得不錯,有很好的學習態度或成績,但往後一旦遇上某些打擊,找不到自己內在價值,就可能會不堪一擊,引發憂鬱。

我深深覺得,活出真實的自己是莫大的幸福,自然希望孩子們也有此福氣。那怕真實的他們並非我喜好的樣子,那怕他們因此而繞遠路、吃虧,我也願意心懷敬意地如實接受,陪伴他們見證生命的造化。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