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途有「理」:從C到S:促進寶寶脊柱發育
成年人的脊柱呈S形,而初生嬰兒的脊柱則成C形。(圖片來源:boba.com/blogs/boba-reads/strollers-baby-carriers-and-infant-stress)
成人的脊柱呈S形,這弧度既有助維持平衡和靈活,也幫助吸收背部所承受的壓力。新生兒出生時,脊柱向前彎曲成C形(圖一),到大約3至4個月大時,開始俯臥抬頭,頸椎後彎的曲線亦順應呈現。傳統有云「三月抬頭、六月坐、九月爬行、一歲走」,這些動作發展,正呼應脊柱發育的關鍵。按着成長階段,父母可以促進新生兒脊柱健康發育。
新生期
初生嬰兒脊柱呈C形,雙腿縮向胸前,維持胎兒在子宮時的姿勢。這個階段應多使用孭帶攜抱新生兒,攜抱時採取面向面姿勢,全方位承托孩子的頭和身體,雙腿坐在孭帶上盡量張開,這不單可以保持脊柱的生理姿位,還可促進髖關節發育。
3至6個月
在這階段給新生兒充足tummy time,爬地抬頭四處觀望,有助發展頸椎曲線。爸媽不妨趴在地上或躺在孩子身旁,跟他唱歌、說話、玩躲貓貓、看圖書和練習眼動追蹤等。每次數分鐘,逐步增至每天最少30分鐘。
6至12個月
隨着新生兒活動能力增加,脊柱曲線逐步發展成S形。(圖片來源:boba.com/blogs/boba-reads/strollers-baby-carriers-and-infant-stress)
這階段新生兒開始爬行,進而至學習站立及踏步。當新生兒趴地玩耍時,將玩具放遠一些,誘導他爬行。從早期匍匐爬行到複雜的雙手雙膝交叉爬行,促使頸椎及腰椎曲線發展至S形(圖二),亦能增強頸力、腰力、臂力,以至肢體協調和靈活,對新生兒學習站立,進而踏出人生的第一步,有莫大幫助。
成長有序 脊柱發展急不來
新生兒的脊柱發展,背後有求生意義。新生嬰兒C形生理弧度和屈起雙腿的姿勢,令他們容易攀附在媽媽身上,得到保護和餵哺。若在這階段被長時間放在牀上、嬰兒車或嬰兒籃內平臥,會對脊柱和髖關節構成壓力。此外,嬰兒脊柱肌肉一般到6個月大才開始有力,若腰力未夠便放他自己坐,頭部和上半身重量壓在未夠強壯的脊柱上,有可能令脊柱和肌肉張力發展不平衡。同一道理,新生兒頭部控制未穩定前,不應讓新生兒使用彈跳架或嬰兒座椅。
脊柱是身體重要支架,父母明白了它的發育,正確地刺激它的成長,有助減低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患上脊柱側彎或姿勢不良的風險。
圖片來源:boba.com/blogs/boba-reads/strollers-baby-carriers-and-infant-stress(已獲授權轉載)
文:陳梅筠(註冊物理治療師 香港物理治療學兒科專研組)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