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實體課定Zoom好?定係睇影片教學最好? 本地補習社推「三揀一」教學方案畀學生自選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Pearl Lee 圖片:受訪者提供及進研教育Facebook專頁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網上授課不但改寫了傳統教學模式,更令學習體驗更多元化,就如本地專科補習社「進研教育」就善用混合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個人化的課堂選項,同時藉深化家校聯繫應用程式的運用,提升家校間的溝通效率。   按程度分小班教學 「進研教育」成立於2004年,主要提供中英數專科補習課程,團隊老師皆擁有相關的專科學位。 有別於坊間按年級分班的做法,該補習社會先為學生評估,繼而按每人的程度分班。例如學術水平較高的學生,可入讀比所屬年級較高程度的補習班級,以更有效地滿足學習需求。而課堂以應付考試為目標,理論及實踐並重,並以4至6人的小班形式進行。老師又會多透過互動及邀請學生答問題,了解其學習進度,以達至最佳的學習效果。 課程總監Danny Wong   個人化學習模式 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教育科技的輔助下,得到更有效及全面的實踐。課程總監Danny Wong說該補習社推出了「三選一」補習班選項,分別是實體課堂、Zoom實時網課及影片教學,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上課模式,藉善用教育科技為學生提供個人化的學習模式。 補習社的課堂以應付考試為目標,理論及實踐並重,並採每班4至6人小班形式進行。 補習社藉教育科技推出「三選一」選項,為學生提供個人化的學習模式。 他說補習社在疫情初期,只開設Zoom實時網課,但當網課實施久了,他察覺到學生的學習成效並非人人相同。「專注力較高、較自律的同學會覺得網課跟實體課的分別不大,照樣可以跟到課程及吸收知識。不過,專注力及自律性較低的同學,則需要老師現場指導及照顧,所以需要上實體課才能有效地學習。」 專為缺席或時間未能配合的學生而設的影片教學。 有見及此,補習社推出「三選一」的方案,其中實體班及Zoom實時網課為同步進行,學生可按自身的學習需要,挑選適合自己的上課模式。如同學臨時未能出席實體課,亦可即使轉用 Zoom 形式上課。至於影片教學則為缺席或時間未能配合的學生而設。 補習社亦有開設網上影片課程。老師製作的影片會按文法單元分類並附有電子版筆記,同學登入後可按個別學習進度上課,亦可根據考試範圍選讀某些單元,以及在測驗或考試前無限重溫教學內容。   網課人數增五成 他說自推出上述方案後,今年報讀中英數專科班人數比往年實體班增加50%。「實體課有人數限制。例如有10個學生報名,但課室只能容納8人,那便有學生報不到名。但網課沒有了環境限制,因而能夠擴大收生的空間。」 補習社在線上教育的實踐算走得前,在2018年導師團隊曾推出一系列中英數教學短片,以五分鐘時間教懂同學最重要的學習概念,令學習不受環境限制。(截圖自Facebook專頁) 至於今年開設的IELTS課程,則採用線上及線下混合學習模式,學生以影片學習及隨時重溫考試內容及應試技巧,再配合為操卷及1對1英語會話而設的實體課。「因為IELTS的試期較分散,較難集合一定人數開設實體班,反而這種混合模式更能配合各學員的考期,更有彈性。」 補習社今年開設的IELTS課程,便採用了線上及線下混合學習模式。   家校靠App加強溝通 在操作方面,網課與實體課的一大分別,就是需要向家長及學生發放課堂的連結及密碼。 疫情以來,大部份家長都適應透過應用程式來接收補習社發放的課堂訊息。 為此,補習社利用手機應用程式(App)發放相關訊息。他說:「其實疫情前,我們已使用應用程式,但只作如點名、發收據等簡單用途。疫情爆發後,我們加強運用應用程式,向家長及學生發放每節網課的連結及密碼、功課訊息,以及突發情況如網課連結變更、颱風停課等即時訊息。」 他說疫情前,家長們因不大熟悉使用應用程式,只有一成家長使用。「但疫情後,家校溝通便主要依賴應用程式,尤其是網課連結及密碼的發放。因為若以單以電郵、whatsapp逐次通知,一來家長會覺得煩,同時我們人手也不夠,且可能會傳送出錯。在我們循循引導下,大部份家長也漸漸適應透過應用程式來接收課堂的訊息。」 他相信隨著教育科技愈加普及,家長及學生的接受程度不斷提升,將是專科補習社的未來發展路向。 ==== INFO 九龍總校 地址:旺角太子道西 162 號華邦商業中心 1009-10 室(太子港鐵站 B1 出口或旺角東站 C 出口) 查詢:5440 0855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站:https://www.joinin-education.com/ Facebook: JoinInEducation Instagram: joinineducation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Zoom到腰酸背痛 脊醫教你4招放鬆肌肉

停課不停Zoom,數日前我為一名兒童診斷時,她的媽媽對我說不太喜歡孩子在家裏網上學習,因為要長時間對着電腦,一堂20至45分鐘不等,每每一連上三堂,課堂之間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她希望老師可以讓學生每15至20分鐘,站起來或伸展一下。 撰文:脊骨神經科醫生 陳嘉賢   (網上圖片) 我十分認同這位家長的觀點,也在此呼籲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之間伸展一下,避免頸硬化和寒背的情況,甚至老師帶頭跟學生,一起做以下4個簡單的伸展活動。休息和運動可以放鬆肌肉,增強肌肉和增加腦部和肌肉的血液循環,孩子腦部清醒一點,吸收能力都好一點。   陳嘉賢(脊骨神經科醫生)   1)伸展頸部 腰背挺直,把右手放在左邊頭上,伸展頭部向右邊,保持10秒,然後休息幾秒再伸展10秒,然後在做左邊。   2)放鬆肩膊 腰背挺直,雙肩縮起後,向後方打圈重複20次為一組,可每練習10次稍作休息再做。   3)伸展肩膊 腰背挺直,伸展右手,把左手抱住右手,拉右手向身邊,保持10秒,然後休息幾秒再伸展10秒,然後伸展左邊。   4)伸展胸肌 坐直在桌子上,把右手伸直在桌背上,滿滿壓落並保持10秒,然後休息幾秒再伸展10秒,然後做左手。   (免責聲明:如果做運動時有痛症請立即停止運動,如果痛症持續,請諮詢脊醫。)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又要Zoom住學!長期專注電子屏幕 專家:小心患上「電腦視覺綜合症」

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政府宣布全港中小及幼稚園學生暫停面授課程;亦意味孩子與家長再次展開「機不離手」的網上學習生活,又如何讓小朋友的眼睛「放假」?有資深視光師指出,疫情的確使學童視力出現危機,但只要家長及早發現,並緊記護眼方法,便能讓孩子視力不易受損。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林之 圖片:部份由愛視美眼鏡提供 學童視力問題倍增 擁有超過30年經驗的「愛視美眼鏡」視光師Gary Shiu指,疫情期間學童近視或散光加深的個案有明顯增加,「這大半年不少學童到來驗眼,才發現視力出現問題。像早前有位10歲女童,一年半前來配眼鏡,那時才百多度的淺近視;最近因眼矇來驗眼,一驗已增加至250度近視,增幅足足達一倍。」 Gary向家長查問,發現女童平日都在家上網學習,足不出戶,只有星期六日才有戶外活動;加上每天長時間使用電腦上課,亦沒注意電子產品距離,故容易引致近視加深。「這是疫情下的典型個案,同時家長也因擔心感染新冠肺炎而沒讓孩子及早做視力檢驗,當發現狀況時,近視度數已大幅增加。」 疫情期間,學童近視或散光加深個案有明顯增加。(圖片由愛視美眼鏡提供) 電腦視覺綜合症影響大 網上上課帶來學習彈性及減低染病風險,但Gary進一步指出,若處理不當,同樣對學童視力健康帶來危機,最常見是雙眼近距離直視電腦屏幕,眼球聚焦過久,睫狀肌持續繃緊,有機會患上假性近視:「若眼睛與電子產品極長時間維持在近距離,更可能會形成真正的近視,度數不能逆轉。」 Gary表示動物實驗已證實過度吸收藍光,會引致視網膜黃斑點受損。(圖片為網上圖片) 此外,電子產品屏幕釋放極高能量的藍光;Gary表示動物實驗已證實過度吸收藍光,會引致視網膜黃斑點受損,「若沒有為子女配濾藍光鏡片眼鏡,或給電子產品貼上抗藍光螢幕貼,長期使用會產生黃斑點病變。」 別忘眨下眼 要保護靈魂之窗的健康,大小朋友也有責任。研究指出長時間專注電腦或手機,會令眨眼減少60%,亦會有眨眼不完整的情況出現,「要知道每眨一下眼,就會帶來一層新的淚水給眼球;否則會眼乾,引致眼睛不適或甚至角膜發炎等眼疾。」若忽略以上問題,便很容易患上「電腦視覺綜合症」(Computer Vision Syndrome),病徵輕則感到眼睛乾澀、刺痛、痕癢及流眼水,重則眼睛或額頭有沉重感,視力模糊、難以集中精神、頭痛等,後果嚴重。 8歲前驗眼極重要 家長要了解孩子是否視力出現問題,可從其生活習慣觀察,例如有否經常咪起眼睛、要求走近望清東西、常打側頭顱觀看等。Gary說只要「中」其中一項,就需立即找合資格的視光師驗眼。「要知道兒童8歲前為眼睛治療的黃金時期,家長絕不能疏忽;而一般學童應每年驗眼,佩戴眼鏡者更最好每半年一次。」 一般學童應每年驗眼,佩戴眼鏡者更最好每半年一次。(圖片由愛視美眼鏡提供) 20-20-20護眼法則 預防勝於治療,他提倡應緊記20-20-20護眼法則:「使用電子產品時每20分鐘休息一次,用20秒觀看約20呎(6米左右)外的東西。」同時孩子與電腦或書本,亦應盡量保持40~50厘米距離,減輕睫狀肌負擔。 使用電子產品時每20分鐘休息一次,用20秒觀看約20呎(6米左右)外的東西。(圖片為網上圖片) 即使疫情停課在家,Gary亦建議最好讓孩子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可有效預防及減緩近視:「眼睛離看書本、手機及電腦達120分鐘,多望遠景,能令睫狀肌放鬆,減少眼球過度增長;但記得在戶外時是要佩戴合適的太陽眼鏡,以防紫外線傷害眼睛。」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