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師」語] 另類家長日3:一人飾演三角

「Oli otya?」、「Webale」、「Musiibe Bulungi」雖然我懂的盧干達語(Luganda)就這寥寥數句,還是反覆練習,因知道在今天的家長探訪日裏,必會大派用場。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遇上熱情的家長,如Timothy的監護人,會主動要求跟我們合照。 在烏干達,除了官方語言英語外,盧干達語便是最廣泛使用的語言。我們學校(TAS,The Amazima School)的家長多沒有受過教育,只會盧干達語。可悲是我會的盧干達語就這幾句,如何跟我教的三班中一預備班72位學生的家長面談?簡直是雞同鴨講,無法溝通。幸好,我有一位協作教學的本地老師(team teacher),主要負責跟家長面談。那麼,我坐在拍檔身旁六小時做什麼?我的角色可多元化--我既是學校的公關,又是故事記錄員,更是博物館裏的一件稀有展品! 家長們出席家長探訪日均會借來在隆重場合穿著的傳統裙子--gomesi。 學校公關:家長們進到課室,看見我這位外籍教師,或多或少會給他們一點安心。在一所非國際學校裏,居然有四分之一的教職員是來自外地的基督徒教師,願意在烏干達義教。家長切切實實感受到學校辦學的誠意,為孩子可以在這裏免費接受教育感到欣喜和安慰。 故事紀錄員:這是我在探訪日最享受的「工作」。藉著拍檔的即時傳譯,我可以從家長分享的故事裏,更認識我的學生,知道該如何與他們同行。感覺就像在油麻地天后廟前的空地,在那幾棵大榕樹下坐下來,在樹影婆裟下細聽他們的故事。 「只想見多你幾面。」 分享一個故事。中一預備班的女生Rachel Babirye成長以來,跟媽媽的相處一直有許多磨擦,母女二人形同陌路。三月初,Rachel的家舍家長在探訪日舉行前夕家訪,成功游說Rachel的媽媽出席探訪日。今天,Rachel的媽媽偕同Rachel的舅舅來到校園。女兒甫見媽媽,立即飛奔媽媽的懷中擁抱她。目瞪口呆的Rachel媽媽難以相信緊緊摟著自己的竟是她的女兒。Rachel更給她寫了一封「催淚彈」的信,感激母親多年來獨力撫養她的辛勞外,更跟她道歉,盼望能得她的原諒,她們的關係就此得以復和。 (圖上、下)探訪日的高潮是全體師生和到訪家長六百多人一起在禮堂唱詩敬拜。 Rachel的媽媽離開前,淚流滿面的向我們道謝,在短短的一個學期裏,Rachel的改變是如此的正面。她的舅舅在旁說:「眼前的外甥女,跟從前的簡直是半若兩人,太奇妙了!謝謝您們悉心栽培她,把她帶好。」我猜您也樂於當這樣的故事記錄員吧! 為什麼我是博物館裏的一件展品?家人來校看孩子,一般會帶上家中幼童,甚或其他親戚,如堂表兄弟姊妹。對家中各人來說,是另類的家庭聚會。試過一位單親媽媽,同行十人的來看孩子,浩浩蕩蕩的進到課室跟我們見面。坐在後排的幼童沒見過外國人,我跟家長跟溝通時,他們把我當作一件放在博物館的展品,認真「鑽研」,從頭髮一直打量到腳趾。如此近距離的關注,我會否感到尷尬?有一點點,但習慣了便好。 「Oli otya?」你好嗎? 「Webale」多謝。 「Musiibe Bulungi」祝你有愉快的一天。 學生在探訪日表演非洲傳統舞蹈,施展渾身解數。 學生在探訪日表演非洲傳統舞蹈,施展渾身解數。 學生在探訪日表演非洲傳統舞蹈,施展渾身解數。 學生在探訪日表演非洲傳統舞蹈,施展渾身解數。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東非「師」語] 另類家長日(2):教師化身「人肉通告」 為的是鼓勵親子「見多幾面」

烏干達的寄宿中小學每年舉行三次一整天的家長探訪日(Visitation Day),分別在每學期中段,是學生又愛又恨的日子。愛是家人來校看他們,更會帶上零用錢和零食。恨是如果成績不理想,那便多一份禮物--「藤條炆豬肉」,即受皮肉之苦。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為什麼我的中一預備班Bright在上禮拜因默書成績不理想而哭起來,就是這個原因。徘徊愛與痛的邊緣何止他呢?一般學生在探訪日到來之前或多或少也會有些糾結和鬱悶,我稱為「家長探訪日症後群」。 孩子知道家人會來校跟他們見面,前一晚會興奮得不能入眠,等到天亮。 當地罕有的家訪 我的學生來自弱勢社群,大部分家庭均沒有電訊和郵遞服務,學校怎樣通知家長關於探訪日的事宜?每次探訪日來臨前的兩三個禮拜,我們的同工會親自去到農村,家訪每位學生的家庭。這些同工是學生的「家舍家長」(house parents)。我們的宿舍以近似家庭模式來運作,讓學生感受「家」的溫暖。一對家舍家長照顧18位宿生身心靈的成長,跟本地寄宿中小學舍監,負責管理宿舍的日常運作(舍監與宿生比例多是1:100),截然不同。 烏干達人跟中國人一樣,都是好客的民族,禮儀之邦。即使家徒四壁,家長們總不吝嗇拿出家裏最好的東西來款待我們的同工,如他們的農作物、花生和牛油果等。再說,學校家訪對當地許多家庭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當家長們看見我們的同工在路上顛簸幾小時來到窮鄉僻壤,為的只是認識他們,和他們坐在樹蔭下聊聊天,聽聽他們的故事,總是無不興奮和激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果然有道理。 為了跟孩子見面,一些家人清晨四點多便開始坐公交來校。 家人的到訪是給予孩子最切切實實的支持和鼓勵。 為的是見多你幾面 當然,家訪其中一個目的是鼓勵家長參加探訪日。一些家長因為沒有金錢給孩子零用錢或買零食,羞愧難當,不想出席。另一些家長可能跟孩子的關係比較緊張,沒有動力在路上花幾小時專程來校。更有一些家長知道孩子的成績不夠彪炳,缺席就是對孩子的懲罰。 不論什麼想法,經我們的「親善大使」親身到訪,解釋探訪日的另一重要目的--親子關係,鼓動他們出席。科技無疑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惟面對面的溝通往往是最奏效。 每一位到訪的家人均會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以隆重其事,小孩也不例外。 家長沒有零食帶給孩子不要緊,學生的成績並非名列前茅,又如何?最要緊的是家長願意來到學校,看看他們的孩子,跟他們在校園四處走走,了解他們上學、寄宿的情況。正正是香港經典廣告對白所說:「我唔係想食你煮的麵,我係想見多你幾面。」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東非「師」語】另類家長日(1):家長日症候群

Bright從鄰座同學接過他的英語科筆記本,看見自己的默書成績——87分。他臉色一沉,身子前傾,雙手掩面,低聲哭泣起來。我上前對他耳語幾句,著他去洗手間洗個臉後回來。十分鐘過去,還不見他蹤影。我向正在授課的協作教學拍檔 (team teacher) 眨眼示意後,轉身出去找他。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Bright,你覺得舒服點便出來,不著急,老師會一直站在門口等你。」我在男洗手間門前說。未幾,他彎著腰、垂下頭走過來。「要不我們先坐在梯級歇一歇?」我認識了這位男生六個禮拜,這是他第二次因為英文科成績不如理想而當場淚流滿面。Bright,人如其名,是一個既爽朗又聰穎的孩子。然而,這樣的失態絕不為奇。   以佳績報答親恩 跟我的其他學生一樣,他希望能科科滿分,成為全科狀元 。您可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對他們來說,唯有這樣,才能報答家人(一般是單親媽媽或監護人)的養育之恩。 許多烏干達家庭的唯一家庭支柱/供應者是祖母(本地話Jiajia),她們肩負著照顧和保護孩子的責任。 烏干達的孩子知道能夠圓上學夢,除了我們機構提供學費和食宿費全免的教育外,家人無條件的支持更是關鍵。他們寧可將家裏唯一的財產,如一隻母雞或一頭山羊賣掉,用來購買寄宿用品,也要讓孩子上學。試想想,如果在每學期一次、一年三次的家長探訪日(Visitation Day),孩子能以一張「全A」的成績單當作禮物,送給老遠跑來看他們的家人,答謝他們犧牲的愛,那是何等美麗的事情。奈何,這也給予孩子不少學習和精神壓力。 (右起)中三的Josephine、中一的Marvin和他們的哥哥雖然在2009年失去了媽媽,他們的爸爸(中間者)不但沒有離棄他們,更不斷努力工作,供養一家四口。 分數不代表一切 我明白Bright的忐忑不安,理解他的內疚自責,尤其是下禮拜六便是家長探訪日,那不單是他在TAS(The Amazima School)的第一個家長探訪日,更是他中學生涯的第一個家長探訪日,希望討監護人的喜悅是人之常情。「Bright,老師要你記著:你的分數和成績不能定義你,惟有你的品德定義你的未來。」這樣的說法,他大概是第一次聽。於是,我覆述一遍。他擦乾眼淚,抬頭看我一眼,臉上還是掛著憂愁。我不期望這麼一說就能立時改變他,沒關係。他跟其餘TAS的學生,在往後的日子裏,將會不斷的被提醒,因這是學校其中一個辦學宗旨——品格教育。 每學期的開始,我們的學生跟這兩姊弟Josephine和Marvin一樣,能夠順利預備寄宿生活所需,如個人清潔必需品,有賴他們的家人/監護人無私的付出。 孩子答謝家人的栽培,豈止於成績呢?當然,他們的家人也需要在這方面「同步」,否則學生便孤掌難鳴。每年三次的家長探訪日便是我們跟家長溝通的大好良機,如何入手呢?下次再談。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