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S.A.F.E. 疫境親子相處

不經不覺,孩子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而停課個多月。減少外出雖然較能保障身體健康安全,但有如「坐困愁城」中,較年幼的只目睹家長如何為搶購口罩、清潔用品而奔波,青少年更加要幫忙協助。孩子雖然感到憂慮,但卻未必願意談論自己的感受,可能因為: 1. 擔心其他人根本不想聽、或沒有時間聆聽 2. 認為其他人應該知道疫情會使人傷心、不安或憤怒,毋須多談 3. 尋求協助是軟弱或恐懼的表現 4.害怕一談起事情,自己就會感到悲傷或恐懼,更害怕自己一旦開始驚慌、哭泣,就難以回復平靜 5. 覺得別人反正幫不到自己,不必多提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四大元素助消孩子憂慮 要消除孩子憂慮,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家長需要從S.A.F.E. 四大元素出發: 【S】Sense of Security 建立安全感:家長首要讓孩子感到安全和安心,在此段紛亂無常的時間,可從多加聆聽、精準回應和陪伴遊戲3方面,讓孩子感到安穩 【A】Allowance 對要求寬容:因應疾病疫情所產生的困擾和壓力,孩子精神狀態會變得鬆散,不能夠集中精神去完成日常工作如做功課、學習和協助家務等。因此,家長要給孩子多一點寬容,調節對他們在行為、情緒和學習上的要求,多一點關心與支持,幫助孩子穩定心情 【F】Familiarity 維持熟悉感:孩子除了要接受必要的日常生活和衛生習慣的改變(如:上街一定要戴口罩等),家長宜盡量讓孩子在其他生活環節中保持熟悉和有秩序感覺,有助孩子適應轉變,亦能夠幫助孩子減低焦慮和壓力 【E】Emotional Regulation 助調節情緒:協助孩子有正面想法(如:疫情會過去、醫護很專業)和紓緩不安(如深呼吸、畫心情、聽音樂)來調節情緒外,提升孩子在事件上的「掌控感」,尋找可以由自己控制之處(如正確洗手方法)。當找到時就盡自己所能,盡全力去「控制」,這樣能減輕無助無望的想法,同時更有信心和鬥志去面對和處理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本中心出版了親子故事書《疫境童行:兒童及青少年應對病毒心理支援手冊》及《抗疫同行》,有興趣讀者可到以下網址:www.eduhk.hk/ccfs/view.php?secid=53422&u=u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3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如何在家庭回應疫情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因為社會氣氛和環境衛生原因,香港失去了以往的喜慶,過往熙來攘往的街頭變得冷清,不少人為了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而取消聚會,更全城「蒙面」(戴上口罩),市民亦爭相搶購口罩、清潔用品等。執筆之時,澳門剛宣布學校無限期停課,世界衛生組織亦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面對疫情,即使是再年幼的孩子,也當感受到社會氣氛凝重,少不免會出現壓力。 面對疫情帶來的壓力,家長可以有「五大回應 2+3」,當中包括兩項自身的調節和3項對孩子的照顧。 自身調節: 1. 就疫情發展和政府防護措施,估計家長們少不免有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在家中當然可以適度地抒發(例:「那麼多人感染,真令人擔心」、「政策無效,真令人沮喪」),但要避免作出過度激烈的舉動或宣泄,以免進一步嚇壞孩子,使他們更擔心和驚慌 調節情緒 定時作息安排活動減壓 2. 在抒發自己情緒的同時,緊接示範如何調節情緒(例:深呼吸、飲杯水),也好好安排日常生活流程(例:定時作息、健康飲食、充足睡眠、活動減壓等),保持身體強壯健康,也為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照顧: 3. 不妨定時向孩子簡單而扼要地解釋事件發展(例:即使有不少人受感染,日常生活受影響的同時,自己仍然可以如何保護自己),引導孩子選擇聽取醫學和科學專家意見,使孩子明白家長重視孩子的健康和心情,也讓孩子安心 留意疫情會否令孩子恐慌 4. 雖然跟進疫情發展相當重要,但同時要小心留意孩子會否因為反覆觀看疫情報道,接收過多相關資訊而感到恐慌;因此要小心留意甚至加以控制,適可而止,有需要時更應陪伴在旁,協助解答孩子的疑問 5. 家長宜引導孩子感謝醫護人員、清潔工友等協助保持衛生、減輕疫情、照顧病患的人員,使孩子得到多一點源自感恩的「正能量」,更有助孩子保持鬥志及信心,在疫情中更懂得保護自己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1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紛爭中穩定家庭(二)

  上回提到家長宜引導孩子「停一停、想一想」,「發揮負面情緒的正面功能」,「時刻讓孩子感到愛與安穩」等,協助孩子擺脫社會紛爭所帶來的無力感。社會局勢雖然在區議會選舉後稍見平靜,惟正如有前往理大「執仔」的中學校長所說,單純指摘青少年根本就無法讓孩子好好思考,更遑論要把整件事件解決。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一如以往我們不說政事,只談親子。在意見紛陳的社會事件中,家長可預計到跟孩子意見未必一致,甚至可能大相逕庭,因此家長必須緊記「關係」和「愛」乃最重要,不論什麼立場也不能將之破壞,因此切忌有以下表現: ˙態度顯得過分強硬,進而否定或批評孩子的想法 ˙「有你講、無佢講」的說教,急於表達個人見解,甚至藉權威(「我是你父親,你要聽我講」)或威嚇(「停你的零用錢」)向孩子施壓 ˙壓抑孩子的情緒(「有什麼好哭,堅強點!」、「不需要可憐他們,有人會幫他們的」) ˙以譏笑或「看不起」的態度回應(「你夠膽量就學他們吧!」、「等着瞧,看他們一事無成!」) 另一方面,家長宜保持以下的態度: ˙互相尊重,理解孩子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同時明白「理解」不等於「認同」或「贊成」 ˙盡量保持冷靜,描述事情時保持客觀(要明白「描述」和「評論」的分別),暫時抑制自己的意見表達(「有不少人支持,亦有不同的人反對」vs.「我就反對他們!」) ˙不用急於表達個人情緒和態度,以開放態度聆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持續留意及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作出紓緩(「我留意到你一提起就會表現得很憤怒和激動,我們飲杯水,再慢慢談。」) 無放棄孩子的權力 有循循善誘的責任 養育孩子任重而道遠,我們沒有「放棄孩子」的權利或空間,相反有循循善誘的責任,因此家長必須讓孩子知道「你」是公道的,這才是他們所重視,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愛,孩子才會願意聆聽,也才會給你「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的機會。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紛爭中穩定家庭(一)

反修例風波持續5個多月,執筆之時再有嚴重人命事故,大學生身亡、示威者中槍、中年人被燒傷等,均令不少香港人痛心。筆者不是政治或警務專家,對於社會如何回復平靜,重新上路,與不少香港人一樣實感無能為力。然而我們可不能肆意地讓這份無力感不斷擴散,否則長遠會影響兒童的心理和精神發展。因此嘗試以家庭為單位,探討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孩子擺脫「無力感」: 停一停想一想 免理智受情緒奴役 (一)激烈事件生起激烈情緒,產生激烈的「負能量」,無論是衝突的各方,皆有可能在盛怒之下,「心」受到「奴役」(見「怒」:即「心」被壓倒在「奴」之下),成為憤怒情緒的「奴隸」。家長和孩子之間,在面對各式各樣的衝突場面時,有可能受到負面情緒影響,產生不符日常行為規範的激烈表現。因此家長需予以警惕,自身示範及引導孩子在激動時「停一停、想一想」,以免個人理智受到情緒奴役。 (二)我們不是情緒的奴隸,卻可以是情緒的「朋友」,因為不同情緒着實在我們身上發揮不同用途。在社會衝突中,不同的負面情緒發揮各自的功能: ˙「憤怒」反映我們追求公平公義的堅持,同時提醒我們不要讓潔淨心靈成為情緒的奴隸,失去自我控制 ˙「哀傷」出現於當我們珍惜的人、物和價值受到損壞和傷害,反映我們對人的愛和對社會的關懷 ˙「恐懼」是讓我們思考自己行動的一道明鏡,在價值追求表現得勇往直前的時候,想一想自身安全和他人感受,遠離危險,終究體現「免於恐懼的自由」 家長和孩子明白情緒「好朋友」的功能,能夠減低雙方在風波中的「無力感」,心靈也較安穩。 (三)聖經說:「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翰一書 4:18),這句話不論宗教信仰,家長皆當謹記在心,無論社會上有任何風雨,家長可沒有放棄孩子的理由或空間,家庭也定當是孩子的「避風港」,讓孩子感到安全安穩。 至於在持續的社會紛爭中,家長如何建造安全安穩的家庭,增強對自我的「可控制感」,我們下一節再談。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4招拆除婚姻「炸彈」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上期談到4種負面的婚姻互動方式,家長若發現自己在夫妻互動中有批評、蔑視、自衛和漠視配偶的傾向,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去處理,是美國家庭治療師經常推介。 處理批評: 家長可以運用「XYZ」句子,對配偶的個別行為表達不滿。其中X代表一個特定時間地點;Y代表你配偶做的一件特定的事;Z則代表你的感受。例如: 「上星期你在你的朋友面前(X)說我在減肥(Y),我覺得很尷尬(Z)。」 「昨晚(X)你沒有和我商量就直接決定轉工(Y),我覺得自己好像局外人一樣(Z)。」 「當我叫你幫忙時(X),你第一句話就說我做錯了(Y),我覺得自己好像被人罵(Z)。」 處理蔑視: 家長可以留心配偶做得好的地方,並用言語表達出來: 「你今天穿的黃色外套很適合你。」 「多謝你去接仔仔放學,讓我可以完成公司工作才回家。」 「剛才有人插隊你出聲阻止;真的很有正義感!」 主動傾聽表達理解 減少投訴人不滿 處理自衛: 在夫妻關係,幾乎所有互動都是雙向,所以雙方在衝突裏都有部分責任。家長可以道歉、承認自己責任,或主動傾聽去表達理解;這些回應通常都可以令投訴人感到舒服些。 「對不起,令你感到尷尬了﹗」 「你說得對,我有時沒有和你商量就做決定,下次會多點留意。」 「你叫我幫忙我立即說你做錯了,一定令你覺得很難受。」 想冷靜 可提議約時間遲點討論 處理漠視: 如果當下覺得自己情緒高漲,想冷靜一下,可以直接向配偶說:「現在我有點情緒,怕會說錯話。我覺得遲一點討論可能會好一點。不如我們一小時後再討論?」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4個「炸彈」 摧毁婚姻關係

  外國和本地研究都發現,父母的婚姻關係愈差,孩子的情緒和社交問題愈多。所以,如果家長想孩子發展得好,可以從夫妻關係做起。美國婚姻關係研究權威John Gottman就提醒家長要留心4種特別負面的互動方式,包括批評(criticism)、蔑視(contempt)、辯護(defensiveness)和漠視(stonewalling)。這些負面的互動方式,對婚姻關係百害而無一利。 父母關係差 影響孩子情緒 批評: 攻擊配偶的性格特點,把配偶的負面行為歸咎於他們的內在性格(如:「你總是逃避問題!」、「你從不主動尋求解決方法!」、「你就是那種不負責任的人!」)。 蔑視: 故意用說話或身體語言令配偶感到難堪,當中可能包括謾罵(如:「白癡」、「無腦」)、嘲弄(如:「我懷疑你有老人癡呆?」、「你今日沒有吃藥嗎?」)和蔑視的肢體語言(如:冷笑、反白眼)。 辯護: 把責任完全推到外在環境上(如:「我要忙着掙錢,沒有時間處理這些無謂問題!」)、先說「是」後說「不過」(如:「是,不過我也不想這樣……」)、用其他的投訴去回應配偶的投訴(如:「你先管好自己的情緒再跟我說這些吧!」)。 漠視: 突然改變話題,完全忽視配偶的投訴(如:「你交了電話費沒有?」);沉默不語,恍如冷戰一樣;從配偶身邊走開,或自己走入房關上門。 面對困難 叫停負面互動方式 面對困難是解決困難的第一步!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在夫妻互動中出現批評、蔑視、辯護和漠視等情况,可以先在腦袋叫自己停止,再嘗試用下一期「家庭有教」介紹的方法去處理。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愛所有孩子 免躪於欺凌(下)

上期提及家長可以透過「信念」和「行動」兩方面,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免受欺凌。在「信念」上,主要透過3個「Stay」使孩子感到有能力保護自己,將受欺凌的風險在可控制的範圍內減至最低。3個「Stay」分別為Stay at busier areas(逗留在繁忙的地方)、Stay away from risky regions (遠離有風險的地方)及Stay calm(時刻保持冷靜)。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3「S」法則 向欺凌者說不 至於行動方面,家長可用3個「S」引導孩子預早計劃,當遇上欺凌時應當如何應對,即以「當我被人欺負(遇上欺凌)時,我會……」的方式來作出「思想預備」: ˙Say no to bully(向欺凌者說不): 教導孩子直接向欺凌者說不,明確地指出自己不喜歡對方的行為,例如:「我覺得這樣做不好,請你停止。」 ˙Seek companion from peers(找好朋友作伴): 向欺凌者表達說不後,盡快尋找可信賴的朋友作伙伴。欺凌者看見受害者與一班同伴在一起時,多數會卻步,從而減低進一步受到欺凌的風險。 ˙Speak to teachers & parents(告訴老師及家長): 長遠要得到合理而可行的保護,孩子需要將事情告訴家長、老師或其他可信賴的成人,好讓他們思考及制訂較完善的方案,以免欺凌持續甚至惡化。 另一方面,相信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成為受害者之餘,亦不會當欺凌者。孩子如何待人接物,深受家長的價值觀、說話及行為影響。近日連串的社會運動中,不少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甚至帶有強烈情緒;惟與家人談論時,要明白孩子年紀尚輕,對家長的說話和事態發展可能是一知半解,未必全面了解大局,卻又在耳濡目染中吸收了家長的片語,並在其他地方(如學校)覆述。因此家長要保持審慎,避免高談闊論時滲入粗言穢語,亦要注意一些「去人化」的言論(如昆蟲、動物、死物等),這只會進一步帶動及深化人與人(包括孩子)之間的仇恨,令事件火上加油。 愛香港的你和我請緊記:要守護孩子,就由自己做起,擁抱正義、關心、聆聽、憐憫、復和等正面價值,才會有能力將孩子從憤怒、仇恨、恐懼和欺凌中拯救出來。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愛所有孩子 免躪於欺凌(上)

  開學不經不覺已有一整月,社會爭議仍未見有止息迹象,同時有聲音表示擔心有部分孩子會在學校受到欺凌。社會人士曾經作出不同建議,例如邀請學校加強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狀况、家校緊密聯繫、向孩子派發警報器等。本質上這些措施旨在讓孩子本身更感覺到身邊成人的支持,心理上或許會舒服一點。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猶幸到目前為止,未見有實質報道指個別群組的學生因為身分而受到系統性的欺凌。除了是師長們的專業表現和努力外,相信大部分人均理解「禍不及家人」的道理。 香港欺凌比例全球最高 我們深信每一個孩子均應受保護,免受傷害。因此本文不是建議個別群組如何避免受欺凌;相反,根據「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結果,在有參與研究的72個國家及地區當中,香港的欺凌比例位列最高,近三分之一(32.3%)香港學生表示自己每月至少數次受到欺凌,情况相當驚人! 家長除了依靠學校「關愛校園」等相關的訓輔政策,以及師長的關懷與保護,家長也可以在孩子的「信念」和「行動」兩方面,裝備自己免受欺凌。 首先在「信念」方面,建議家長向孩子灌輸3個「Stay」,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保護自己,盡力將受欺凌的風險在可控制範圍內減至最低: 1. Stay at busier areas (逗留在繁忙的地方) 要減低受到欺凌的風險,就需要盡量逗留在人流較多的地方,例如操場較中央位置、圖書館、社工室等,使欺凌者較難下手。 2. Stay away from risky regions (遠離有風險的地方) 建議孩子推測欺凌者可能會出現的地方,自己就要減少「單槍匹馬」到有關區域。例如估計胖虎今天會在公園旁空地「開演唱會」,大雄當天就當然要遠離空地。 3. Stay calm(保持冷靜) 練習無論當別人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或說話來挑釁自己時,心中難受之餘,也能夠在內心提醒自己要保持一副「我無感覺」的冷靜模樣,令對方感到沒趣。 下回我們將看看在「行動」方面,在受到欺凌時如何回應。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愈關心社會 讀書成績愈好?

(illustrated by: Stephen Y.C. Lo) 社會事件延續多月,此時此刻探討如何培養對社會將來懷有希望的文明孩子,尤為重要。不論各方的政見如何,持續爭議聲音已經讓社會各階層感到震耳欲聾;即使家長擔心孩子會過分擔心或投入,然而孩子欲關注事件發展,自然是避無可避。 根據2011年一項超過5000名初中生參與的歐洲研究,孩子與家長多討論有關社會、政治和民主的議題,在學校各主要科目表現較好;原來是因為當自己關心社會,孩子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夠明白社會不同觀點的人(亦即是同理心),因而引發更大動機去為升讀大學而學習,裝備自己,將來成為一個能為社會發展出一分力的人。 因此家長倒不如讓孩子在品性發展上反客為主,主動地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良好公民意識、關懷社會,同時品學兼優的文明人。以下「3D三部曲」可為家長在日常教養上提供方向: D1. Discussions: 日常討論的習慣 家長對各種孩子、家庭甚至社會事務,均可持開放而包容的態度,凡事大家有商有量,習慣在心平氣和的情况下思考與討論,總比事事獨行獨斷來得好。 大事如社會事件(例如:對罷工罷課的看法),小至開學事務(例如:是否需要一個新的功課袋來整理功課、通告等),家長都可以自小培養孩子思考分析當中的因果、利弊、重點和影響。 D2. Decision-making: 參與家事的決定 家長事事自己作主肯定容易,但要培養孩子如何作「好決定」,就需要有讓孩子一同參與作決定的過程。如果家長讓孩子從小參與家事的決策,小至晚餐吃什麼,大至家庭旅行、搬家裝修等,能夠共同討論及作決定,均能讓孩子感到自主和尊重。 遇上意見不同,孩子在解決困難過程中能夠同時學習如何聆聽、分析和接納其他人的角度,以及採取不同方法來解決歧見(如投票、輪流作主、互相遷就等),實是培養孩子日後參與公民社會的重要過程。 D3. Development (of intimacy): 建立親密的關係 作為成人,家長想影響孩子的想法和行為無可厚非。家長能否成功影響孩子,取決於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否足夠親密溫暖——親子關係好,孩子傾向將家長的意見演繹為「關心」;親子關係不好,孩子傾向將之演繹為「管束」。 親子關係中,想孩子真心「聽大人講」(相對於「受威迫聽」或「敷衍聽」),自小必先走過以上的討論(D1)和作決定(D2)兩階段,就可能建立親密關係(D3),將來再進一步成為「愛社會、品學優」、對社會仍抱有希望的好公民!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讓不同政見在同一屋簷下

近月不少家庭因為政治取向不同而「大吵特吵」;亦有不少家庭堅決不談政治,同枱吃飯時寧靜得連咀嚼聲也聽得見。相信無論政見如何,只要愛這個家,同一屋簷下雙方都會去保護他。美國心理學會提出以下原則,避免家人之間的討論激烈升級: (illustrated by : Stephen Y.C.Lo) 容忍尊重異見 毋須認同 1、找共通:很多時即使雙方觀點截然不同,其實大家都有共通的目標,就是為社會好。要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共通之處,就務必要用心聆聽對方的關注,例如一方認為自由平等的可貴價值「對社會好」,另一方則強調維持市民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對社會好」;然而雙方就是共通地想「社會好」。 美國學者Kenneth Thomas和Ralph Kilmann提出「衝突解決模型」(Conflict Mode Instrument),將處理分歧或衝突的方式分為5種:競爭(compete)、遷就(accommodate)、迴避(avoid)、妥協(compromise)和合作(collaborate),其中的「合作」就相當值得借鏡。討論時雙方約法三章: ˙每人都有機會輪流表達意見,在限時內(例如3分鐘)表達自己的一至兩項見解,時間夠就一定要停 ˙ 表達意見時不說人身攻擊的說話 ˙ 聆聽者毋須認同對方的看法,但需要容忍和尊重 ˙ 聆聽者可以作言語反映,例如A:「XX這樣做已經影響到民生,再這樣香港的經濟會愈變愈差!」B:「你覺得XX的做法影響到市民日常生活,擔心香港的經濟會愈變愈差。」 家人B未必認同家人A的說法,但家人B用言語表示理解對方的說法,同時知道原來大家都希望事情盡快平息(共通點)。如果在此共通點之上,能夠找到大家均同意的方向就更理想(例如:在經濟差的日子上,有更多人需要慈善支援,不妨捐款或當義工協助)。 2、明限制:家人在分享意見時,可能很難接受親近的人持相反意見,但我們尊重對方是獨立的個體,可以有自己的意見,因此不用堅持要說服對方,同時珍惜他們的觀點如何讓我們對議題有更全面的認識。 3、知進退:家人雙方經過一陣子交換意見後(例如10分鐘),會逐步明白大家能否找到共識;即使意見分歧,至少其中一方需要逐步終止討論,以其他話題取代,例如「好了,是時候決定明天看哪一場《玩具故事6》了」。 4、憶美好:有時在激辯後,雙方也的確會氣上心頭。要避免一時之氣進一步影響親人關係,切記不要因此取消已訂定的相處時間或約會。要做到此點,大家均不妨回憶一起從前活動的歡樂:「你記得上次看《玩具故事5》時,太空戰士跳舞多惹笑!」 願我城能盡快走出陰霾:「愛香港的人,加油!」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