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教育+》之校長「感」講】香港國際學校弘立書院沉浸式雙語授課 學生精通中英文 支援學生自主學習

弘立書院(ISF)是位於港島薄扶林的國際文憑(IB)世界學校,提供小學及中學「一條龍」課程,推行沉浸式雙語授課模式以及多元體驗教學活動,助學生掌握優秀的語文能力和應用技巧,善於投入各個學習領域,在學術和不同範疇均取得佳績;另外,ISF十分推崇中國傳統文化,以「八德一智」為辦學理念,培育學生的美德和做人態度,言談舉止間流露出溫雅的文化氣質。        弘立書院植根中華文化,加上IB國際文憑課程以及獨特的教學語言模式,三者互相配合下,令ISF學生個個精通雙語,對答如流,「書卷氣」十足之餘,更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ISF結合傳統文化與創新課程,並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背後與總校長查永茂博士的人生和教學經歷息息相關。 來自澳洲的查永茂總校長,曾任職當地政府的中文翻譯員,在墨爾本教授漢語,因此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亦因此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有相當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他於90年代在南京一所教育交流中心擔任校長期間,鼓勵澳洲學生自行計劃遊學行程,藉此實踐體驗式教學。他更把這些寶貴的教學經驗延伸至ISF的教學當中,鼓勵學生走出課室,透過親身參與各種活動,獲得深刻的經驗和體會。 ISF課程的獨特之處,是全面推行沉浸式雙語授課模式,這亦是課程的核心所在。查總校長認為,想學好語言先要突破科目的框架。因此,ISF的數學、科學、文學以及探索課程等,均同時採用中、英雙語教學,以共同建構方式,讓學生透過兩種語言和文化角度理解世界、學習知識。查總校長直言,這種授課模式有賴優良的師資,教師須具備把語言與教材互換、合作和調和的能力,是其他學校難以提供。 有別於一般國際學校,ISF的德育方針以中國傳統德行「八德一智」為基準,校園內最顯而易見的,是小學的班別全以「忠、孝、仁、愛、禮、義、和、平、智」命名,藉此加強學生對美德的聯繫和歸屬感。查總校長更表示, 「八德」基準亦適用於現今社會,他本人和教師也須遵守這套道德標準,以身作則,方可令學生明白,從而反思行為,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汲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體驗學習是ISF的重要基石,學校於課內課外均為學生提供大量活動和空間,當中最著名甚或全港獨有的,是全校學生必修的武術課。總校長查永茂博士指出,一邊習武一邊背誦古詩和經典,能夠讓中國傳統文化在身心中扎根發芽。不少學生相當投入並積極發展武術,去年就有7名ISF學生參加在雅加達舉辦的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揚威海外。此外,弘立書院另提供220種聯課活動,有動有靜,每名學生平均參與兩項,查總校長認為這有助培養學生的個性,尤其是從比賽中鍛鍊學習堅持,有助於日後面對各種挑戰或挫折時迎難而上。 ISF同時投放大量資源發展課後項目「書院」,以打造較高階的課外學習空間,讓學生透過跨學科的環境培養深度思維。例如近年新建成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設有大學等級設備,全面支援學生自主學習,發掘感興趣的項目,進行科學研究並發表報告,作為課堂延伸又不脫離主流教育。查總校長強調,體驗學習的目標是要顧及ISF學生畢業後的長遠發展,灌輸他們與社會接軌的各種技能,包括分析問題、學習解難、有效運用資源;與不同人士溝通時,懂得表達自己,互相合作。 收生方面,ISF相當重視家長的教育理念,認為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位」導師。因此,家長對ISF的雙語教學環境、培育學生的方法是否充分了解,以至小孩能否融入校園,都是校方非常關注的地方。查總校長指出,世上沒有完美的學校和學生,校方和家長的價值觀必須一致,互相認同,這樣ISF才可完成使命,引領每一位學生實現其人生目標。

詳細內容

【《優質教育+》之校長教路】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愉快學習實踐全人教育 一條龍直資小學免呈分試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浸大王錦輝中小學)位於沙田石門,為全港首間由大學開辦的「一條龍」附屬直資學校,設有中學及小學;因其一條龍特性,浸大王錦輝中小學的高小生可免考呈分試。學校於2006年創校至今一直深受家長歡迎,首年招生即收到逾千份入學申請,是近年迅速冒起的千禧學校。學校以愉快學習和自主學習為核心,配合彈性、多元的學制,讓學生選讀HKDSE、IGCSE或A-level課程,為於本地、海外升學鋪路。入學面試重視學生潛能,老師更具多年栽培資優生經驗,因材精教,讓學生充分發揮優勢、盡展個人天賦,成為社會未來人才。  浸大王錦輝中小學秉承浸會大學的教育理念,無論設施、課程安排和課外活動,均以全面實踐全人教育為目標。學校的測考和功課量較少,內容著重深度思考和創意運用,減輕學生的壓力,得以享受自主學習和探究知識的樂趣。 =================================== 相關文章:【《優質教育+》之校長教路】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沉浸式學習理論與實踐並重 新落成演藝中心啟發學生發展創意藝術 =================================== 創校人之一,浸大王錦輝中小學總校長陳偉佳博士認為,好奇心是學習的原動力。校園設有充足的運動場地和實驗室,並設立多個創新的互動學習空間,包括可透過戴上特製眼鏡,「親身」體驗不同場景,如置身博物館觀賞歷史文物的「InnoLab」,以及學習保育的「瀕危物種博物館」。這些學習體驗不但與課程緊扣,更能增加學習深度,啟發學生延伸深度思考,達至全人教育。 為貫徹全人教育、自主學習的理念,浸大王錦輝中小學在課程和學制方面,給予學生和家長充足的選擇,包括從日文、法文、西班牙文和德文中修讀一種作為第三語言學習,用作報考IGCSE(國際中學會考證書課程);升上中學後,學生可按自己的學習水平和興趣,選擇報考本地的HKDSE或A-level。 浸大王錦輝中小學由硬件配套以至課程學制,均貫徹執行辦學理念,背後與總校長陳偉佳博士息息相關!總校長在訪問中除了講述創校時的想法,還分享了一份非常特別的物件,說明在面對困難時應具備的信念。 ===================================  學校十分重視發掘學生的潛能,加上長達12年的「一條龍」課程,對學生的全人發展提供長遠支援,關顧學生的精神健康,安排心理學家定期替學生做測試,老師亦十分重視及了解學生的個人特質,務求達到「因材精教」。 學校的收生準則除了考慮學生的學術能力,亦視乎個人潛能,以及與學校的契合度。學生須在首輪面試提交一段3分鐘的短片以表現自己的特質,通過後會再進行兩次實體面試。陳偉佳博士強調,第三輪的面試極為重要,因為校方必須確保與家長在教學理念上有共識,才能滿足雙方期望,為學生作最好的選擇。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