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拼圖:孩子很難懂?
作為家長,你曾聽過孩子說你不明白他嗎?你曾聽過孩子說你不陪伴他嗎?可見想提升家庭幸福感,需要由陪伴、溝通和了解開始。
學業壓力+失業壓力 兩代摩擦不斷
詩詩(化名)是一名中四學生,父母經常長時間工作,她深知雙親的辛勤,雖然從未開口對他們說句多謝,卻常存一顆感恩的心。但自從踏入高中後,詩詩的學業壓力如巨浪襲來,導致她情緒不穩,非常暴躁。另一方面,在疫情下,父母的收入變得不穩定,更隨時面臨被解僱,本來心情已不太好,下班回家後又見到經常發脾氣的女兒,夫婦二人都感到極度憤怒,親子摩擦不斷,亦惡言相向,甚至認為女兒身在福中不知福。
直至有一天,母親發現女兒半夜躲起來哭泣,細問之下,才驚覺自己經常忙於工作而忽略了她的情緒和壓力。原來女兒讀書很辛苦,她不想辜負父母的期望,希望將來報答養育之恩,奈何經過多次努力,成績仍然沒有進步,內心很自責,也擔心父母會失望。
每天30分鐘分享日常 建情感連繫
雙親聆聽到女兒的需要後,以行動回應。往後的日子,他們每天都刻意騰出30分鐘與詩詩傾談,互相分享日常的喜怒哀樂,漸漸地,父母和孩子成為彼此最好的傾訴對象。
工作和家庭一直都是父母最重視的東西,奈何為了供養家庭,工作變成生活的主軸,卻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經歷,驀然回首,原來子女已非當年在懷抱中的嬰兒,他們也開始面對各種挑戰和難關。
其實孩子並不難懂,只要我們願意多花時間聆聽他們的心事,設身處地去明白背後的信息,鼓勵他們抒發壓抑的情緒,孩子也會更願意了解自己的情緒和需要。當父母與孩子建立了情感連繫,筆者深信,只要互相結伴同行,彼此生活中的苦澀亦會變得甘甜。
文:李結穎(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