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避免孩子受到欺凌﹙二﹚ 留心欺凌對孩子的行為影響

孩子在學校受欺凌,未必會立即向家長求助。美國司法專案辦公室的一項調查就發現,在學校遭受欺凌的受害者,只有三成六會向教師或其他成人求助。為什麼大多受害者會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三緘其口呢?原因可能是:

調查:僅三成六受害者向成人求助

.害怕成人會覺得自己「軟弱」、「無用」、「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害怕欺凌者知道後會報復

.對人際關係失去信心,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助到自己

欺凌可以牽涉很多人,包括欺凌者﹙發動欺凌並帶領其他同學起哄的人﹚、協助者﹙跟隨欺凌者一起欺凌受害者的人﹚、附和者﹙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但在一旁看熱鬧的人﹚和局外人﹙「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人﹚。受害者可能覺得整個課室環境都充滿壓迫,不知應該「控訴」哪個同學。所以,家長要不時留意孩子會否出現以下的行為變化,若有懷疑時要考慮進一步行動。

.身上或面上出現難以解釋的瘀傷或抓痕

.衣服、文具或物件無故損壞或丟失

.無故需要額外金錢,或八達通經常要入錢

.突然不願上學,或放學後無故遲遲不回家

.飲食習慣有變(如:沒胃口,或經常嚷着肚餓)

.睡眠習慣有變(如:易發噩夢、突然尿牀)

.突然變得依賴大人,迴避與朋輩相處

.開始不愛外出,變得孤僻怕生

.突然欺負弟妹或家中寵物

.突然容易頭痛或肚痛

.突然容易害怕或緊張

.情緒低落,做什麼事情都欠缺動力

◆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會否有以下12項行為變化:

家庭有教:避免孩子受到欺凌﹙二﹚  留心欺凌對孩子的行為影響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