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健康】湊B湊到手腕痛?脊醫教你5招對付「媽媽手」
內容提供:陳嘉賢(脊骨神經科醫生)
「媽媽手」是甚麼?媽媽手是形容照顧小孩或嬰兒時,媽媽的手腕發炎, 特別靠近姆指側,醫學上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又稱「狄魁文氏症」)。
嬰兒出生後,媽媽的育兒工作便排山倒海地來:抱寶寶、餵母乳、換尿布、幫寶寶洗澡,還有家務或買雜貨等等,而且,上述工作有可能重複地做同一個動作。媽媽的手沒有機會休息和做運動,容易令手腕韌帶紅腫、疼痛、無力、手指弱和痲痺。如果長時間不處理,可能造成腱鞘肥厚的現象,形成凸起的腱鞘囊腫。
然而,「媽媽手」不是媽媽的「專利」,爸爸也可能因為經常照顧小孩而導致手腕發炎。以下是一些健康提示,有助爸媽們減少患上手腕發炎。
1. 手抱嬰兒或任何重物時 要保持手腕直
抱住嬰兒時,謹記要保持手腕伸直,不要彎曲。保持手腕最自然的人體工學角度,讓手腕伸直能減少壓力在手腕的韌帶和肌肉,手指也可以張開多一點,來抱住更多範圍。
2. 抱住嬰兒或重物件時 需靠近身體
當爸媽手抱嬰兒時,盡可能讓嬰兒靠近自己的身體,收緊你的腹部肌肉,並運用腿部肌肉來協助。手抱嬰兒時,不要把嬰兒擱在你的盤骨上,最好用雙手將嬰兒抱近你的心口前。如果需要單手抱嬰兒的話,記住要時常轉用兩邊肩膊。
3. 手腕要定期休息
用手腕時,記得每10至15分鐘就讓手腕休息一下,你亦可利用一些人體工學的工具來幫自己,例如:媽媽餵哺母乳時,可使用枕頭承拓嬰兒;平時也多用嬰兒車和嬰兒揹帶,以減輕手腕壓力。
4. 多做手腕運動
以下是一些手腕運動建議,有助避免手腕受傷:
A 伸展大姆指韌帶
將4隻手指包住大姆指,然後手腕朝下施力,直到手感到緊的程度,維持此動作10秒鐘,接著放鬆休息;重覆3次,一日做3至4回。
B 手腕肌力加強運動 (1)
用手指撐開鬆緊帶,慢慢撐開,重複30次,每做10次休息一下,每日做3至5回。
C 手腕肌力加強運動 (2)
用手拿起注有水的水瓶(注水量多寡因人而異,建議水瓶注水後,其重量足以讓你手指有種緊握的感覺就可以了),拇指朝上,手肘放在桌沿,用毛巾或枕頭托住手肘,然後慢慢將水瓶抬起,重複30次,每做10次休息一下,每日做3至5回。
5. 護腕
如果手腕感不舒服,但仍然需要照顧小孩和做家務等,你可以利用護腕 ,讓手腕保持伸直,不過最好不要長期倚靠護腕,否則有機會讓手腕肌肉變弱。
如果手腕長期感到腫痛乏力,應盡早求醫。
免責聲明:如做運動時有痛症,請立即停止運動;如果痛症持續,請諮詢脊醫。
刊載於︰GRWTH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