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創航道:21世紀求生術

在科技一日千里的未來,需要怎樣的人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提出的《教育2030:學習指南》,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報告內容涵蓋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3大層面,不難看出學生的態度與價值在未來社會日益重要,譬如承擔、同理心等。 正向態度助提高學習成績 傳統社會變化較慢,只要學一門手藝就不愁衣食;但來到21世紀,不少傳統行業逐漸變成「夕陽工業」,單靠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恐怕未能應付。因此現今教育更需要培養適應變化的能力,讓學生成為自主的終生學習者,以維持個人競爭力。態度與價值包含:信念、性格、倫理、道德等面向,遇到困難時,你願意迎難而上嗎?和別人合作時,你懂得尊重和欣賞別人嗎?在團隊之中,你願意承擔責任嗎?都與態度有關。研究發現正向的態度有助提高學習成績。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致力培養學生的態度、技能和知識。態度涉及價值觀層面,與情意有着延伸關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對事物形成情意反應,進而逐步建構價值觀。值得注意的是,態度是一種非認知學習,與知識和技能不同,需要親身體驗。因此,由課程設計到教學現場,一連串的體驗活動都旨在激發學生對周遭人、事、物的感受,從而建構正面態度。而要評估學生情意價值的發展,往往需要由學習過程着手。 走進社區 培養公德心、感恩 以一年級課程「勇闖社區」單元為例,在態度層面上,我們期望學生「明白自己是社區一分子,尊重別人需要,愛護社區中的人和物」(培養公德心),以及「感恩社區中有不同設施和服務我們的人,讓我們生活更舒適」(培養感恩態度)。在一般常識課,學生只透過書本的文字和圖片認識社區,而在我們設計教案中就加入製作社區地圖,走入社區認識服務我們的人,最後讓學生分享在社區中得到幫助的經驗。 經過一連串「感.創.做」體驗活動,教師確切地觀察到學生的轉變。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教師冼韻妍提到,「活動完結後,他們會想到原來麵包舖都是我們社區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欣賞、多謝麵包師傅的用心製作,或是賣麵包的姨姨也很有禮貌」。教師其後要求同學製作創意標誌,有同學想到設計一個請途人用心品嘗麵包的牌子,有同學則想到在水果豎立「小心被榴槤拮」的告示。由此可見,同學們都由心而發,希望社區居民生活得更好,他們的創意也帶來不少驚喜。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課程設計外,課堂內的正向氛圍亦是建構態度的重要因素。在一般課堂,同學往往因為害怕答錯而不敢舉手回答教師的問題,但在「動手學」(LBD)課堂就很不一樣,教師會提出開放式問題,並接受同學提出天馬行空的答案。這種正向氛圍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而態度就會漸漸在表達的過程中建構。 在未來社會,知識、技能、態度缺一不可,適逢教育局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強調學校應該「五育並舉」,也許這是一個好時機,讓教育工作者想想下一代需要培養怎樣的價值觀,學校又應該怎樣做。   文:周嘉俊(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9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LBD 四元素探析(下)

我們在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LBD「感創做」課程的其中兩項元素:「真實性」(Authenticity)和「探究」(Inquiry)。今期將會介紹其餘兩項元素:「表達和選擇」(Voice and Choice),以及投入(Engagement)。 表達和選擇:開拓學習可能 假如讀者從事教育行業,對「表達和選擇」這個概念應該不會陌生,它經常出現於不同文獻之中,至少有兩重涵義: 1. 學生對不同事物賦予自己的想法和意義,並會被尊重和接納。 2. 學生按需要和個人想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形式來表達自己。 一般課堂其實也有一些讓學生表達的機會,例如教師會叫學生舉手答問題,而功課就是常見用紙筆表達的形式,但較為單一,而且往往有預設答案,只有符合預設答案的才對。然而在以學生為中心的LBD 課堂中,教師會經常以開放式問題提問學生,讓他們講感受、講經驗及探索不同的可能。譬如在小二「日日運動身體好」單元就有以下問題:「你覺得做運動後的身體狀况如何?」「你想和家人一起做什麼運動?」設定這些問題是希望容讓有不同形式的答案,讓學生發揮創意。有學生可能會答:玩滑板、做瑜伽、打高爾夫球,教師也會尊重其想法,因為運動的形式是次要,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學生與家人一起做運動,增進感情,培養良好習慣。 不過,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擅長以說話表達,因此我們在設計任務時就要考慮如何容許多元表達方式。屯門仁德天主教小學的梁杏茹老師憶起去年舉行「我是學校的小主人」活動時,班上有一個自閉症男同學與其他同學沒有太多交流,於是教師便給他一張畫紙,讓他畫一幅設計圖,成品十分仔細,讓教師很驚喜,「老師要想方法讓每個同學有機會表達和參與課堂,這是我的反思」。 投入:讓不同需要的學生都能參與 雖然課堂上多了表達與選擇的機會,不過在某些班別,往往只有幾個學生主動答問題,如何可以提高投入程度?當然教師可以主動邀請不同的學生發言,而在課程設計上,我們也盡可能讓學生接觸多元學習素材及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包括視覺、聽覺、肢體),讓他們都能積極參與,而當學生參與合適難度的挑戰時,能運用自己的能力,從而感到充實和滿足。 多元學習策略更能有效照顧不同學習偏好的人,有人藝術觸覺強,有人彷彿天生擁有運動細胞。根據《學習地圖︰21世紀加速學習革命》作者柯林.羅斯(Colin Rose)的說法,人類擁有視覺型、聽覺型及動覺型三種學習型態,每人偏好各有不同。顧名思義,視覺型的人喜歡看影片、圖畫等學習,聽覺型則喜歡藉聽演講、參與討論的方式學習。至於動覺型則喜歡透過觸覺、肢體活動或親身經歷學習。 當學生參與度愈高,得着也自然愈大,這是仁德天主教小學鄭進輝老師的觀察,「錯不要緊,起碼讓他們參與過」。譬如最近學生需要製作隔熱傘,工序頗為複雜,需要同學合力完成,但有付出就必然有收穫,「即使同學只負責貼一張膠紙或錫紙,只要有參與便會有ownership,他對作品有歸屬感,這就已經好足夠」。他的課堂目標就是希望人人願意表達,嘗試動手做。 各位教師備課或反思時,也不妨想想如何將LBD四元素貫徹於日常課常之中吧! 文:周嘉俊(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