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學校:課堂全面搬到線上 網上學校抓緊教學進度

讓學習重回正軌 網上學校開課!(劉焌陶攝) 德萃幼稚園Online School很多時以4人小組上課,務求師生有更多互動,學生學得更好。(劉焌陶攝) 今個新學年,史無前例地要在網上展開。但汲取了上學年停課的經驗,今學年不少學校也調整了應對策略,化被動為主動,務求把教與學的進度抓得更緊。有進取的學校甚至成立Online School(網上學校),決心把網上學習變成常態,繼續發揮學校的原有功能。 文︰沈雅詩 「今個新學年,我們成立了St. Hilary’s Kindergarten Online School和St. Hilary’s Primary Online School!」德萃幼稚園及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興奮地宣布,他期望,藉這個新概念,讓大家一起反思學校的功能與價值。 他不諱言,上學年德萃不論幼稚園部和小學部,都跟全港大部分學校的心態一樣,「停課不停學嘛,盡做啦」,亦相對比較重視傳授知識與技能。然而,今次Online School會比之前的網上學習更有規劃,而且同時兼顧傳授知識與技能、建立正確態度,以及培育社交能力的學校功能,「日校應有的功能, Online School都做得到,唯一是無法發揮到照顧兒童這個角色」。 幼園4人小組上課 師生多互動 在具體執行上,幼稚園和小學Online School各有不同安排。幼稚園在周一至五,會有20至30分鐘視像課堂,除周一「主題及藝術日」和周五「活動日」分別以班本及級本實行外,其餘周二、三、四均採取小組教學,由1名教師教授4名學生,「涉及知識、技巧的課堂,如教英語拼音、數學等,我們會分為小組,希望師生之間有更多互動」。德萃幼稚園.幼兒園(太子校舍)校長羅素紋說。另外,Online School更為每名學生提供每周一次、一對一的視像英語對話環節,提升孩子英語聽、說能力。 朱子穎以網購比喻Online School,指兩者同樣因為賦予了新價值,所以即使疫情過後,也會演變成常態。(劉焌陶攝) 短片指導功課 隔周發放教材包 不過,基於保護幼兒的眼睛健康,Online School每天不會多於30分鐘視像課堂,但會提供重溫學習內容及功課指導的短片,讓家長和學生配合需要去觀看。德萃幼稚園.幼兒園(馬鞍山校舍)校長林佩儀強調,學生並沒有因為實時課堂短而「蝕底」, 「配合教學短片,其實學習內容是沒有減少,跟在學校上課沒有分別」。學校還會隔周向家長發放作業及教材包,讓學生在家使用。 與實體課無縫接軌 「間房」分組討論 小學部的規劃就更加細緻。朱子穎說,從今以後,學生手冊既有實體課堂的時間表,也會有Online School的時間表,「我們不知道何時復課,也估不到會否再停課,但當再停課時,師生全體便會立即轉至Online School繼續上課,做到無縫接軌」。 由今日起,德萃的小學生將恢復「全日制」上課,上午6節以傳統學科為主,下午2節,則有功課堂及其他非學科類課堂。德萃小學校長高思敏透露︰「下午課節會輪流上德育課、強調動手做的DreamStarter課程、主題探究活動、今年增設的外語課,以及由教師主領的其他學習經歷等。」 她續稱,不僅時間表,就是上課模式,Online School都可跟實體課堂看齊,「總之就像平日上課,有需要分組時,教師便『間房』讓各小組去討論。另外,關顧工作一樣做足,開學首兩星期,我們會有online campfire環節,以小組形式,雙班主任每次邀請6個學生傾談分享,彼此認識;在早上8:50至下午3:30期間,學生有什麼問題,都可以online找到教師;每月仍然會舉行生日會;就是『拔尖保底』的工作,也會繼續在Online School實行」。 德萃幼稚園Online School隔周發放作業及教材包,讓家長可協助孩子重溫所學。(劉焌陶攝) 同步錄影 「聽唔切」可隨時重溫 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補充,新學年,學校將全面採用Microsoft Teams平台,相信有助進一步提升教學效能,「新平台可以把網上視像課堂同步錄影,好處是例如『間房』作小組討論時,平台會自動把各『房間』的討論情况實時錄影,各組學生有否認真討論、討論期間是否有精彩觀點,都一目了然,這些反而在實體課堂,靠教師一對眼、一雙耳,未必可全盤掌握。另外,學生亦可在21天內隨時重溫各錄影課堂,那就不用再擔心『聽唔切』、『抄唔切』」。 這一切都印證了朱子穎的「網購」比喻,「網購百貨漸漸成為大家的生活常態,不是因為大家無法外出,才選擇網購,而是大家不介意多等幾天取貨,來換取比較貨品、參考其他客戶評價,甚至是24小時客戶服務查詢等網購帶來的新價值。Online School 與網購一樣,因為Online School 有其本身價值,所以即使疫情過後,仍然會演變成常態」。 自從宣布成立St. Hilary’s Kindergarten Online School和St. Hilary’s Primary Online School後,德萃幼稚園及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右一)便不斷和團隊內其餘5名校長開會,務求運作更暢順。(劉焌陶攝) Happy School兼顧體藝、心靈課 素來有Happy School之稱的救恩學校(小學部),在新任校長歐偉民的掌舵下,新學年也會重新規劃一個「半日制」的網上課程。「上學年停課,我們的教師錄製了很多教學影片,也有跟學生上視像課堂,但形式有點像導修課,讓學生自由參與。不過,今個學年將有所轉變,我們會訂立更具體的上課時間表,所有學生也必須依時上課。」 他表示,由於無法預計疫情還要延續多久,因此,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逐步重回正軌。9月份,救恩學校暫定每天上午讓初小生上3節課,高小生則上4節課,每節40分鐘。「雖然課節變得珍貴,但仍然會有音、體、視藝等課堂。」 救恩學校只有18班,師生關係密切,歐偉民(站立者)有信心在無法面授的情况下,仍然支援到所有學生。(受訪者提供) 無可否認,每天3、4節視像課,比起學校的實體課堂會減少,但因為要平衡學生的眼睛健康,歐偉民認為這個安排暫時最適合,「救恩學校向來推行正向教育,其中一項正是positive health(身心健康),所以,我們都希望盡量減少學生的screen time(熒幕使用時間)」。他補充,該校以往下午時段也是作其他學習活動,不上傳統課堂,有信心學生即使在家,亦會善用這段自主學習時間,「救恩學生都很喜歡閱讀,從閱讀中也可獲得知識」。 縱然新學年暫時只維持網上教室,但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心靈健康,每早在正式上課前,特設20分鐘班主任課,「處理班務之餘,也請班主任分享聖經故事、跟學生一起祈禱,始終在疫情之下,大家都有很多憂慮,希望這段小小的時間,可以把平安和盼望帶給小朋友」。 救恩學校(小學部)新任校長歐偉民,為學校重新規劃了一個「半日制」的網上課程,關顧學生學業之餘,也關顧他們的心靈。(林靄怡攝) 救恩學校下午時段向來不上傳統課堂,讓學生作其他學習活動。網上課程同樣採取這種模式,下午時段交由孩子自主學習。(林靄怡攝) 村校特設時段解答功課疑難 位於鄉郊的八鄉中心小學今學年亦變陣,「要有一個新思維,9月不是『復課』,而是『開學』了!學生不能再抱着2至6月時『悠悠閒』的心態,每天只Zoom一堂,否則學習進度會滯後。」校長黎婉姍說。 為讓學生「真實」地感受自己已「回歸」校園,她透露,新學年網上上學時間表會盡量貼近學校沿用的模式,但只上半天,「上學時間是上午9時至下午1時,周一至五都有早會,之後正式課堂,除主科外,亦包括音、體、視藝、成長課。開學第一星期是適應周,只上3節,之後會逐步遞增,預計至9月尾時,每天學生會上9節課,每節20分鐘」。 八鄉中心小學校長黎婉姍不諱言今學年將變陣,會把教與學的進度抓得更緊。(資料圖片) 黎婉姍強調,今學年會要求學生交功課,「之前停課,我們的確不是很強烈要求學生一定要交功課,但今學年希望做好一點」。為協助學生解決功課上的疑難,校方於每天下午2至3時設有campfire時段,由教師在網上解答問題,「亦可透過學校的WhatsApp發問,這是今個學年我特別開設的,方便家長、學生隨時找到支援」。 另外,在上學年提早放暑假前,該校未趕及替小五學生考「呈分試」,黎婉姍表示,將安排在10月初舉行,「我們沒有跨境生,但有一個尼泊爾生目前正身處尼泊爾,已請她盡快回港,有信心趕及10月20日前向教育局遞交學生成績」。 八鄉中心小學新學年會要求學生交齊功課,亦在下午設立campfire時段,由教師解答學生功課上的疑難。(資料圖片) 雖然新學年學生暫時未能回校上課,但八鄉中心小學也致力在網上教室模擬校園的學習氣氛,希望學生盡快收拾心情。(資料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9期]

詳細內容

小一面試:角色扮演練對答 自拍習慣鏡頭 非常小一面試 怕醜仔無有怕

玩遊戲多練習 迎接非一般小一面試(林靄怡攝/明報製圖) 疫情沒完沒了,回校上課無期,連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2021/22年度小一申請亦充滿變數。不少學校今年都轉換了報名及面試模式,例如取消小組面試、以呈交小朋友錄像代替首輪面試等,甚至有學校仍未能確實面試日期。對升K3的小朋友和家長來說,這無疑是個全新考驗,不過爸媽亦正可趁着留家抗疫的時間,跟孩子做各種小練習,做好面試準備,迎接挑戰。 文:顏燕雯 模特兒:見林、陳太 與子女在家自拍、玩搶答遊戲和與公仔角色扮演,都是輕鬆練習小一面試的方法。(RichVintage@iStockpoto/資料圖片) 大多以錄像代替首輪面試 每年8、9月都是直資、私立小學小一報名的高峰期,可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學校都準備了多個面試方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防疫措施。最近有家長收到小一入學面試安排的通知,當中有學校把以往的一輪面試改為兩輪,第一輪面試要求家長呈交5分pama.mingpao.com/鐘的小朋友錄像片段,經篩選後,再進入第二輪面試。片段包括小朋友以英語自我介紹、廣東話分享故事及才藝表演等,事前準備工夫甚多,令不少家長大為緊張。 除了形式有變,明報前教育組組長、升學專家梁永樂更看到今年有一個特別形勢,就是報考直資及私立小學的人數比前幾年會有些微下跌,「估計是因為受疫情致經濟不景的影響,很多家長把學費列為首要考慮條件之一,寧願入讀津貼小學,或者報少幾間。不過,一向受歡迎的幾間學校,報名人數未有太大分別」。 梁永樂(資料圖片) 或放棄小組面試 提問快而準 雖然報名人數減少,但要入讀心儀小學,不見得比以往容易,因為很多學校仍未為面試模式作最後定案,所以相比以往考小一,家長要準備得更多。「家長一定要密切留意已報考學校的網站、電郵通知,以了解最新的面試公布,往年的面試時間表已不可作參考。其次,可在家跟小朋友模擬幾次面試需要的錄影內容,為正式錄影準備。不過,學校始終想面見學生,因為很多東西是網上考不到,例如小朋友的即時反應、父母不在旁時的言談舉止等,這些均是考核重點,反映學生真實表現。」他又指今年學校應該會放棄小組面試,加上為了減少面對面時間,教師會快而準地提問,這班停課已一段時間的小朋友,如果是獨生子女少與人交談、慢熱,以及怕面對鏡頭的,或許會輸蝕一點,家長宜為他們多加練習準備。 有家長或擔心小朋友近半年沒有上學,是否不利於面試,Miss Blue卻指所有本年度升K3的小朋友也一樣沒有上學,所以沒有個別小朋友學得較少,反而重點在於家長在家中有沒有為子女做好學術及生活技能等訓練。(資料圖片) 搶答遊戲練反應 視像通話學禮儀 針對梁永樂提到在3種全新面試形式下,可能較輸蝕的小朋友,嵐天教室課程總監楊蔚嵐(Miss Blue)建議家長可在家透過小遊戲為他們練習。 1. 獨生子女,在停課及朋友聚會暫停之下,欠缺跟同齡孩子溝通的機會 練習方法:家長可用毛公仔或洋娃娃跟小朋友玩「假想」遊戲,例如把它們放在椅子排排坐,給它們各分配一個角色如教師、學生,由家長協助控制公仔玩遊戲,如舉手搶答問題,甚至佈置不同的場景,如廚房煮飯仔、合作表演話劇等。這不但可以讓小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說話,父母也可藉此示範正確語言運用,以及令孩子學習到在群體活動中適當的社交禮儀。 2. 慢熱的小朋友,在沒有小組熱身活動的情况下,難以迅速投入一對一的問答面試 練習方法:即使不是慢熱的小朋友,一般孩子突然要面對陌生的面試環境,也難以立刻適應,未必懂得舉手或流利回答教師問題。家長在家時,可跟孩子多玩突發的搶答遊戲,例如媽媽突然問一條問題,爸爸和孩子鬥快舉手回答,讓小朋友習慣當有人提問時立即回應。而疫情期間少上街,家長可邀請親友或孩子的好友視像通話,讓他們習慣見到別人時打招呼,懂得簡單的問候和對答。 3. 怕面對鏡頭的孩子,在鏡頭前難表現自信和真實的一面 練習方法:有些孩子面對鏡頭時不自在,對於要背台詞也會很緊張。家長平日可用手機或電腦跟孩子玩自拍遊戲,不一定要他們背稿,可做些趣怪表情,或者唱歌,拍完後再給他們看效果,讓小朋友享受拍攝過程,感到有趣好玩,那麼他們在鏡頭前便不再那麼拘謹。如父母外出上班,也可在空閒時與小朋友視像通話,或與親友通過視像聯絡,讓他們更加習慣面對鏡頭。 楊蔚嵐(林靄怡攝) 履歷忌「大包圍」 每頁最多8項內容 除了針對個別小朋友情况來練習,Miss Blue指出,今年面試形式包括提交學生個人履歷表,拍攝錄像、視像或實體面見,家長有什麼需要留意及準備。 個人履歷表(Portfolio) 選最有價值 Portfolio內容應包括4大範疇: (1) 個人資料:小朋友自我介紹、幼稚園推薦信 (2) 學術成績:學校成績表或評估表、教師評語 (3) 家庭生活:日常生活照片,參與活動如賣旗、做義工等照片 (4) 小朋友作品:平面或立體圖畫、手工拍成照片、比賽及表演獎狀或照片 Miss Blue建議portfolio切忌「大包圍」,放置過多活動或獎項資料,除了會令人眼花撩亂,也會令學校覺得學生「周身刀無張利」。宜選取有價值、跟所報小學有關聯的內容,每頁最多放6至8項有代表的資料。此外需注意學校要求,有些學校會指定頁數,有些說明不要釘裝。如有學校說明不要交file,所指是不要文件夾(釘裝)而非不要交portfolio。 Miss Blue指家長可自製字卡,讓小朋友練習讀字及重組句子,甚至可以從小朋友喜歡的故事書中選出一些簡單句子製作字卡。(林靄怡攝) 拍攝錄像(Video) 不宜外判 一般學校要求video內容包括以廣東話、普通話、英語自我介紹,天才表演如朗誦、唱歌、講故事等,中間更可加插一些家庭生活照片。Miss Blue指天才表演方面,宜選取小朋友強項,跳舞、劍擊、魔術均可,最重要是小朋友的專長,也配合到學校的理念。現時有不少專業公司代拍這類video,Miss Blue建議家長不要選擇外判,宜自己完成,因為學校希望從video中看到小朋友真實的一面,以及家長的誠意、是否欣賞小朋友優點等,加上現時很多學校都開始運用電子教學,校方亦有機會從video的拍攝技巧中,觀察家長是否懂得基本的電腦操作。 今年小一面試很有可能是家長和小朋友一起以Zoom來面試,除了要教好小朋友在鏡頭前應對,也要注意家中Wi-Fi的接收、電腦收音等是否良好。(林靄怡攝) 視像(Zoom)或實體面試 準備防疫知識 無論是視像或實體面試,內容一般包括:口試,如自我介紹、中英文常識、中英文重組句字及生字、故事、加減數、情境解難、生活技能等。家長可自製中英文生字卡,除了可跟小朋友練習讀生字,也可用來重組句子。至於玩七巧板、lego等玩具則可訓練邏輯思維、空間、創意等。Miss Blue提醒今年的常識題有可能問及防疫相關知識,家長宜事前多與小朋友看新聞或閱報。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8期]

詳細內容

海外升學:負笈英美 小學鋪路 成績課外活動皆重要

政局不穩,不少人考慮移民,亦有不少家長想送子女到外國讀書,其中英國及美國更是熱門升學的選擇。但究竟應該選哪個國家?何時動身方為之適合?又怎樣才可以增加考入名牌寄宿學校,甚至是頂尖學府的勝算呢?這些都是爸媽需要認真思量的問題。 英美大不同——英美兩地教育各有特色,最重要是視乎孩子性格和學科興趣作抉擇。(明報製圖,VeranoVerde@iStockphoto) 文︰沈雅詩 搞清興趣科目 兩國學制不同 英美兩地,各有擁躉,若家長已經有決定,那當然不用煩,但如果仍是十五十六的話,升學顧問公司UNIKEY Academy行政總裁張銘軒(John)建議,可因應子女的性格、對學科的興趣去衡量。 「假如你的子女(中學生)已經實質知道自己喜歡哪個科目,例如對經濟科特別有興趣,又或者喜好是偏向文科的,那我便會建議去英國,因為相比起美國,英國的教育制度較學術性,會讓學生專注於某一個學術範疇;但如果子女是傾向涉獵多些不同的科目,希望學習範圍更多元化的話,則美國會較為適合。」 不過,正正美國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所以他們「揀卒」的要求亦跟英國有別,「不是說美國不重視成績,而是他們更重視學生的成長經歷,他們更有興趣知道你的個人故事是怎樣編寫出來的」。John舉例,假如你家孩子想報讀理科,他奪過國際數學奧林匹亞賽事冠軍,那當然會獲「加分」,但與此同時,校方或許更欣賞他是一個芭蕾舞表演者、象棋高手,又或者是一名熱心的義工,「美國會喜歡收一些比較全面、接觸過很多不同事物的學生,多於錄取一個數理天才的書呆子」。 張銘軒(受訪者提供) 著名寄宿學校 需輪候數年 英美學校選擇眾多,要入學並不困難,然而,若家長對選校有特定要求的話,那便要及早準備。John在英國念中學,並在倫敦大學法律系畢業,他以過來人身分分享道︰「在英國,一些知名的寄宿中學,競爭十分激烈,往往要輪候好幾年,所以如果想小朋友在英國讀Year 9(等同香港中二程度),其實在香港,小四時就要遞交申請表格了。」 他又謂,即使家長只打算讓子女在英國升讀大學,但如果目標是全英10大學府,鋪排工夫亦要在中二三做起,「入學試成績、面試表現固然重要,但其實名牌大學亦很重視學生的背景,包括參加過什麼課外活動、比賽,有否拿過獎學金等。所以,我會建議年輕人,應盡量把握現有的資源、剩餘的時間去提升背景,可考慮報讀不同大學的聖誕或暑假課程,甚至開展一些比較特別的個人項目,例如去柬埔寨參與建屋體驗活動等」。 英國留學——英國學生要先後通過GCSE和A Level兩關,才可考進大學,有指A Level程度較香港DSE深。(Arsty@iStockphoto) 初中較易適應 小學需自理能力 那有意去英國讀書的小朋友,又應該幾時起行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家長應該先了解英國的學制。英國的教育制度大致分3個階段:6年小學(Year 1至Year 6)、5年中學(Year 7至Year 11),完成Year 11的學生需參加英國中學會考(GCSE),之後再報讀2年預科課程(Year 12至Year 13),完成預科課程後,學生則要再參加英國高級程度會考(A Level),以報考大學。 John認為,假如打算由小學起步,考量點主要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否足夠,但若計劃安排子女在英國念中學再考大學的話,念完中一二離港,跟念完中四才起行,分別就很大,「念完中一二,到英國便是讀Year 9、Year 10,讀的是GCSE課程,程度或許比香港略低,容易適應。不過,若是在香港完成中四,在英國便是Year 12入學,這時就是讀A level課程,我個人認為A level比香港DSE艱深很多,所以會建議這些學生,在離港前要特別強化英文和數理能力,否則或會很吃力」。 美國留學——美國着重全人發展,因此傾向喜歡錄取視野闊、經歷多的中學生和大學生。(RomanBabakin@iStockphoto)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1期]

詳細內容

網上市集:網上直播助市集推銷 小學生化身KOL練口才

近半個月,通德學校的學生都化身成KOL,義助「友.錦.動」市集的一班檔主於facebook開直播宣傳。其中緊張的Abigail(右一)與鬼馬的鎧楹(左二),相映成趣。(曾憲宗攝) 新冠病毒疫情打亂了香港人的日常,包括每年5月都在錦田舉行的共融市集,今年破天荒改在網上舉行。雖然疫症無情,但人間有愛,區內一班小學生便自動請纓,多次在網上做直播,義務替一班基層及少數族裔檔主宣傳他們的手作或產品,希望增加人氣,帶動銷情。網上市集仍然開放,大家不妨去支持一下! 文︰沈雅詩 手作人、農民 展心血結晶 這天下午,走入位於元朗的通德學校,碰巧遇上幾個五年級的女生正在為香港聖公會聖約瑟堂暨社會服務中心(下稱中心)的「友.錦.動」市集於facebook開直播宣傳,來自尼泊爾的小五女生Abigail表現緊張,「這個斜孭袋的帶子可調校長短的,用來跑步就最方便,可以裝手提電話、錢包,現在只售179元」。當小妮子順利在鏡頭前以廣東話推介完幾件皮革用品後,即見她聳聳肩,馬上舒一口氣。相比起Abigail,鎧楹就顯得十分鬼馬,她拿着一批農作物七情上面地說︰「嘩,這些豆角很新鮮呀,40元1斤,一定要買;西瓜是有機種植的,完全無農藥,40元1磅,想買便快些下單啦!」看見她如此賣力,一眾在場人士也忍俊不禁。 「友.錦.動」市集是中心的恆常活動,每年年宵、5月及11月都會在中心的戶外球場舉行,每次都吸引幾十名包括區內及區外的檔主報名參加,「我們免費提供場地,想讓一班手作人、農民,有一個平台展示他們的心血結晶」,中心主任郭皓晴(Bobo)說。更重要的是,藉此推廣共融、互相欣賞及尊重的正面信息,「我們的檔主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家庭主婦、年輕人,也有退休長者,既有香港人,亦有少數族裔人士」。 郭皓晴(曾憲宗攝) 賣掉亡夫蔬果 學生口才助銷情 可惜,今年受疫情影響,5月份的市集無法在中心舉行,檔主和街坊無不感到失望,中心遂決定把活動移師到網上舉行。然而,並非所有檔主都精於網上交易,像喪夫的珍姨,既想把丈夫生前遺下的大量時令蔬果賣掉,但又不諳網上推銷,情緒一度很低落,「因為田裏有很多有機西瓜及蔬菜,如果不快快賣掉,就會白白浪費我先生生前的心血了」。 珍姨的丈夫是農民,在錦田耕作維生,可惜5月初在田間工作時,懷疑心臟病發猝逝,「真的太突然了,沒有留下任何說話就這樣『走』了,我現在還未接受得到」。在丈夫的寵愛下,珍姨從不用下田,對農務也一竅不通,「以往我先生會把蔬果拿去菜統處、中環農墟賣的,但現在剩下我一個人,我搞不了」。 珍姨說,丈夫生前最拿手種植有機西瓜,這款黑美人瓜清甜多汁,市集售價每磅40元。(曾憲宗攝) 丈夫驟然離世,珍姨傷心之餘,還要為大量農作物心煩,她最擔心如果不能及時把時令蔬果賣出,會糟蹋丈夫的心血。(曾憲宗攝) 錯報價錢 檢討修正 Bobo有見珍姨的苦况,以及其他基層檔主的需要,於是邀請通德學校的學生協助,校長黃偉立一口答應,「既讓小朋友回饋社會,又可以順道訓練他們的口才、學習網上買賣的流程,我覺得很有意思」。他透露,經招募後,有12個學生參加,初小的學生,校方會邀請家長一起做直播員,高小的學生,就要獨自接受挑戰。由於學生大多沒有直播的經驗,學校便特意請來網絡達人傳授技巧,非常認真。對於學生的表現,黃偉立有這樣的評價︰「肯定不是完美,試過dead air(靜寂),又試過錯報價錢,但在過程中,學生會檢討、修正,團隊成員亦互相提醒,我相信他們得着很大。」 黃偉立(曾憲宗攝)   心水之選 「友.錦.動」市集仍在舉行中,大家可一次過瀏覽所有檔主的產品。 網址:bit.ly/2A9VeMG Bobo也推介了兩檔心水之選︰ 1.手鈎公仔 賣點︰全職媽媽全人手製作,手工細緻,滿載愛心 售價︰達摩手鈎擺設(左),每個$180;樹懶公仔(右),每個$190 手鈎公仔(曾憲宗攝) 2.天然香薰蠟燭 賣點︰純天然成分,由香薰治療師調配 售價︰彩虹啫喱香薰牌(左),每個$105;驅蚊動物小屁屁(蠟製品,右),每個$65 天然香薰蠟燭(曾憲宗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0期]

詳細內容

電子學習:未全面支援 難為了基層學童

今次全港學校霎時要轉為線上學習,最受衝擊的,肯定是一班基層學童。身兼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以及社企EdFuture共同創辦人的黃岳永(Erwin),說到這班孩子在停課初期的徬徨,便滿肚子氣,「這幾年,政府已陸續替全港近1000間公營中小學鋪設Wi-Fi網絡,以支援學校推行自攜裝置(BYOD)計劃,如果基層學生無錢買平板電腦,校方亦可藉這個計劃,幫他們申請關愛基金。但很可惜,推行BYOD的學校不多」。根據教育局的文件資料顯示,在2018/19學年,全港中小學合計只有32%有推行BYOD。 政府致力推行BYOD計劃,也藉關愛基金幫助基層家庭添置電腦,惟服務仍存在縫隙,始終未能惠及有需要的學童。(設計圖片,kazuma seki@iStockphoto) 黃岳永(受訪者提供) 「之前,很多學校說教師未準備好,又說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拿電子產品來玩,於是便拖拖拉拉,沒上心去搞。但這次疫情,就殺大家一個措手不及,很多基層學童因為家中無電腦,無法網上學習。」於是 EdFuture火速向有心機構借得一批平板電腦及筆記簿電腦,經學校免費借予有需要的學生使用。「曾有學校問我們借50部平板電腦,但數量這麼多,試問我們怎應付得來呢?這不應該是政府的責任嗎?」 Erwin沒好氣地說。 另一個令他抓破頭也想不明白的,是政府當年替學校鋪設Wi-Fi網絡時,亦同時撥款給予校方購置一批流動電腦裝置,據知,每間學校至少有數十部平板電腦的,但調查發現,在停課期間,只有約三成中小學有外借電腦給學生。「一邊廂,每間學校都鎖了幾十部平板電腦在『點心車』,但另一邊廂,學生就要四出去撲電腦,怎講得通呢?」他說,很多學校不願意借機給學生,是擔心他們會弄壞跌爛,難以向教育局交代,Erwin批評此舉是墨守成規,沒有為學童設想。 在停課初期,社企EdFuture共同創辦人黃岳永(左一)眼見不少基層學童家中沒有電腦,難以網上學習,於是火速籌募一批電腦,免費借給學生解燃眉之急。(受訪者提供) N無學生未能申關愛基金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是其中一間暫時沒有推行BYOD計劃的學校,校長譚光德解釋,是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比較參差,推行上有難度,「我們學校有過半數學生來自基層家庭,他們未必有能力購買電子產品。雖然說有關愛基金,但除非是領綜援或全津(全額書簿津貼)的學生才有全額資助,很多N無學生,舉例說,父母是低收入但提供不到薪金證明的自僱人士,就已經不合申請資格了」。 惟譚光德強調,在停課期間,校方也借出5部筆記簿電腦給有需要的家庭,另外,也透過聖雅各福群會與宏利香港的「學無紙境」助學計劃,為該校20名基層學童申請到平板電腦。 譚光德(劉焌陶攝) 聖雅各福群會高級經理劉錦楨(Florence)亦說,在電子學習問題上,關愛基金確實未能全面支援所有基層學童,因此服務仍存在縫隙,「綜援及全津學生可獲約$4600購買電腦,就算半津學生說有約$2300津貼,但肯定不夠買一部電腦,餘額要由家長支付,這是『人出雞你出豉油』,很多家長也有心無力」。 她補充,以往這些學童尚可留在學校或到公共圖書館借用電腦完成網上習作,但今次疫情,因着學校、公共圖書館也相繼關閉,更突顯了問題所在。Florence期望社會各界、熱心企業可更關注貧困家庭學童的電子學習需要,為他們帶來更多學習機會。 劉錦楨(沈雅詩攝) 助學計劃:姊弟爭用媽媽手機上堂 怕遲交功課 焦急緊張 10歲念小四的梓峰,回想起疫情初期,要經常和念小六的胞姊爭用媽媽的手提電話上實時課堂和做網上功課,便難忍滿肚苦水,「我上午9:00上課,11:00下課,姊姊就緊接11:00上課,如果我的老師遲了下課,姊姊就會很焦急、很緊張;有時,如果媽媽約了朋友或需要帶手提電話外出,她一回來,我和姊姊就馬上爭着她的電話用,因為大家都要趕在晚上9:30前交功課,遲交功課要寫『反思』,我們都很害怕」。 面對兒女的苦况,媽媽陳太也很苦惱,「我打散工的,經濟條件不太好,孩子讀書都領全津的,所以要我掏腰包買電腦給他們,實在很困難」。幸而梓峰最終獲「學無紙境」助學計劃送贈一部全新的平板電腦,他喜孜孜地說︰「好開心,希望有了電腦後,可以在網上自學更多東西。」 梓峰(右),喜獲「學無紙境」助學計劃送贈全新平板電腦,為他解決網上學習的煩惱。(劉焌陶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9期]

詳細內容

DIY:動手學循環再用 紙包飲品盒 變身小星星

發揮創意——一個看似無用的紙包飲品盒,也可讓孩子發揮創意。閩僑小學在理大設計學院幫助下,讓學生把紙盒變成立體星星,成為可愛的裝飾物。(楊柏賢攝) 小朋友經常參與不同活動,接觸紙包飲品的機會不少。雖然飲完即棄夠方便,但當把紙包飲品盒放入垃圾桶的時候,又有沒有想過它們最終的下場呢?疫情發生前,閩僑小學在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協助下,舉行了紙模型製作班,把沒有用的紙包盒以3D壓模技術,製成得意有趣的小小裝飾物,從中學習循環再用的概念。 文︰許朝茵 充滿心思——星星模型造型雖然簡單,但當中充滿學生的心思和努力。(楊柏賢攝) 是次活動在閩僑小學的活動室舉行,大約15個學生在課室內各有各忙,有些忙於用刷子不停起勁地刷起紙包飲品盒的內層,有些忙於撕走紙盒中層的紙張。協助今次活動的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蔡詩贊解釋,紙包飲品盒的物料,主要是紙張、塑膠及鋁箔。不說不知,原來一個紙包飲品盒內包含了兩種紙,分別是一般常見的白紙,以及質素較好的木質紙,而學生們今次幫忙的,便是將紙張提取出來作循環再用的重要步驟。 蔡詩贊(楊柏賢攝) 蔡詩贊指出,整個工序看似繁複,但做法簡單。學生首先要把紙盒攤開放在水中,之後把內外層表面的塑膠撕走或刷走,再將紙層與鋁箔層分離。把分離後的鋁箔層拿走,再以攪拌器打發餘下的紙及水變糊狀,完成後倒進筲箕初步隔走水分,再把這些紙碎放入3D模具,用人手把多餘的水分榨走,待風乾後便可畫上不同色彩。 活動中的3D壓模模具,由理大借給學校使用,除了星星造型外,也可透過重組模具組件變成不同形狀,而加添一些小配件,更可在成品表面上加上各式字句。蔡詩贊說:「這些字樣都是由學生親自設計,令作品增添個人特色。其實除了紙張外,塑膠及鋁箔也可循環再用,但過程較複雜,小學生難處理,所以今次主要抽取當中的紙張作材料製作裝飾物,至於其餘兩種物料,清洗後便會交回理大,經處理後循環再用。」 壓出紙模——今次製作重點之一,是用3D模具壓出紙模。把紙糊放入模具內,再用人手壓走水分,由於需要一定的力量,此時便要由身形高大的男生負責。(楊柏賢攝) 紙張變紙糊 學分工合作 參加活動的學生由小四至小六不等,活動共有8堂,常識科教師何哲鳴指出,不少學生在製作時都「又怕又想試」,「最主要原因是把紙張打發成紙糊後,其質感會變得滑溜溜,而把紙糊倒在筲箕上時,學生需用手接觸紙糊,這種怪怪的觸感令他們咿嘩鬼叫」。但每次完成後,學生都會感到興奮及充滿滿足感。 另一名負責的常識科教師鄺詠思指出,製作裝飾物的過程中,學生除了能學習環保意識之外,更可從中學習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例如負責壓模的學生要先等處理紙糊的學生完工後,才可以繼續自己的工序,想加快進度,大家便會彼此提點,減低出錯,從中也提升了他們待人接物的技巧。 學校並非第一次舉行環保活動,校長葉淑婷指出,之前也舉行過一些執垃圾活動,而今次紙模型活動,則可更深入理解環保概念。「學生經常都會飲用紙包飲品,但以往認為紙包飲品盒難以回收,只淪為垃圾。因此希望借是次活動,加深學生循環再用的理念,懂得愛護地球。」 分解紙盒——常識科教師鄺詠思(右二)協助學生一起刷,清走紙盒內的紙張材料。(楊柏賢攝) 葉淑婷(楊柏賢攝) 了解紙包盒——小五的羅銥銓(左)常飲紙包飲品,一直以為包裝盒是膠製,但參加完製作班後,才知道另有鋁及紙,覺得很有趣。而常識科教師何哲鳴(右)則表示不少同學又怕又想試,完成後更充滿滿足感。(楊柏賢攝) 更注重環保——小六的李浩家之前對保護環境的認識不多,但今次不單學會循環再造紙張的技巧,也明白經常飲即棄的飲品會製造更多垃圾。(楊柏賢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6期]

詳細內容

重返校園:最高級別防疫 調適課程內容 K3復課 銜接小學大作戰

  緊隨着初中及高小生復課,幼稚園高班(K3)學童亦有望於6月15日重返校園。為了保障這班「BB」的健康,各幼稚園也嚴陣以待。但另一方面,家長和教師也很關心這班在本學年僅上課幾個月的K3學生,是否有足夠能力應付升小另一階段的學習生活,不少小學更加要在下學年為這班「BB」作出新部署。 文:沈雅詩、顏燕雯 幼園小學齊出招 保K3生順利升小(Tomwang112、kiankhoon@iStockphoto) 編按︰本文沒戴口罩的相片,均攝於疫症爆發前   德萃幼稚園及小學創辦人兼校董會主席徐飛表示,轄下兩間幼稚園將以「最高級別」的防疫措施來迎接復課,「我們辦學團體有兩名醫生校董,他們會負責監察整個復課前後的防疫措施安排」。 徐飛(受訪者提供) 座位設擋板 防飛沫播毒 他透露,屆時除了要求全體師生戴口罩、量體溫、用搓手液消毒、增加校舍消毒清潔的次數,以及在班房加添空氣清新機等基本工作外,校方亦已在全校的公用物品塗上光電觸媒,作殺菌之用,又同時在每個學生的座位上,加設防飛沫擋板。另外,復課後,全體師生進入校舍都必須更換室內鞋,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當小朋友茶點時間,他們需要吃東西、飲水時,便可把除下來的口罩掛在擋板的鈎子上,而這塊膠板亦可阻擋大家進食時的飛沫,會安全一些」。 德萃幼稚園已在學生座位上加設防飛沫擋板。復課後,亦規定全校師生進入校園後,必須更換室內鞋或戴上鞋套,確保校舍環境清潔衛生。(受訪者提供) 一班拆兩班 免學生聚集 由於目前只有K3復課,徐飛稱,打算騰出其他級別的班房給K3生分班上課,「我們一向行雙班主任制的,復課後,會一班拆成兩班,避免學生太密集,屆時兩個班主任會各自照顧一組學生」。 德萃幼稚園在校園內添置了多部空氣清新機。(受訪者提供) 取消球類活動 以體操為主 至於體能課,他表示仍有需要維持,但不會有球類活動,避免孩子共用設施,會以伸展體操為主,「因為小朋友需要戴着口罩上體能課,所以老師會調適運動的強度,也會提醒他們多喝水、抹汗」。 兩間德萃幼稚園都已安排在校內所有公用物品塗上光電觸媒,據稱有助殺滅細菌。(受訪者提供) 暑假延後 補課追進度 鑑於兩間幼稚園的K3生,不少也選擇直升同一辦學團體的小學,徐飛表示,在這個優勢下,家長也不太擔心升小銜接的問題,「今年K3升小的準備工夫,肯定會做得不及預期般理想,因為大家也得接受,網上教學始終取代不到實體教學。但我們幼稚園部和小學部有非常緊密的聯繫,如果發現K3生有些知識還未掌握得太好,小一時都會再補教」。但他強調,幼稚園復課後也會盡力幫學生追回進度,故今年K3學生的暑假也會順延至7月31日才展開。 不過,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幼稚園則暫時未有延遲放暑假的打算,該校將如常維持在7月中放暑假,若真的有迫切需要,才延後一星期。校長朱惠芳解釋,因學校只收10個月學費,加上停課期間已有網上教學,故暑假不用補課。「學校每年會讓K1學生在8月底上一星期的適應班,今年也會是這樣,其他學生則會在9月開學」。 朱惠芳(受訪者提供) 茶點時保持社交距離 雖然香港仍然有零星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但朱惠芳並不太擔心,並指現今小朋友和家長的衛生意識都高,「以往在流感高峰期,學生也不時戴口罩上學,所以相信在復課後,學生應該不會太抗拒戴着口罩上課」。她又謂,教師相當有經驗,會經常提醒小朋友洗手,而學校一向也有在課室存放消毒搓手液供師生使用。 另外,在正式復課前,該校亦會透過實時課堂和教學影片,為學生提供復課的心理預備及一些衛生教學,讓大家有充足的準備了解。至於茶點安排,朱惠芳指出,學校共有7個課室 ,由於只有K3學生復課,故可安排10多人使用一個課室,那便有足夠的空間和距離,小朋友不用面對面進食,有助減低互相傳染的風險。 停課不停學 助銜接小學 談到升小安排,朱惠芳同樣信心十足,她說,在停課期間,校方安排了教學影片、實時課堂等多方面支援,學習從未有間斷,因此不太擔心這屆K3生銜接小學有問題,「學校6月份的教學主題本來就是『我要上小學』,內容都是圍繞上小學的,復課後會沿用這個主題」。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幼稚園有兩班K3,學生在復課期間會分散於7間課室上課,可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受訪者提供) ■家長心聲 再不復課 擔心升小後追不上 香港近日再出現零星本地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究竟一眾幼稚園家長,會否讓子女如期復課呢?他們擔心嗎? Annie的兒子Travis正是本屆的K3生,她不諱言,如果確診個案再增多,就算教育局堅持復課,她也不會讓孩子上學,「始終K3年紀還小,衛生意識不足,有時也會忍耐不住拉扯口罩,如果看見社區感染個案有上升趨勢的話,我就寧願他不上學,留在家算了」。 不過,她直言心情很矛盾,「今年他缺少一個有系統的學習,雖然在停課期間,幼稚園也有提供Zoom課堂,但在家上課學習,少了課堂規範,孩子不免較『心散』,加上我是雙職家長,沒有時間替他『補課』,靠網上學習,究竟他吸收到多少,我也不知道,所以很擔心,若他再不上學,升上小學後會追不上」。 Travis(受訪者提供) 希望兒子完整完結K3 朗朗媽媽Chris說,如果當局評估過適宜讓學生復課的話,她也打算跟從,「兒子讀下午班,只得兩班學生,加上N班、K1和K2還未上學,校舍不算多人,我也放心」。她希望盡可能如期復課,除了考慮學業上的需要,還顧及兒子心理上的調適,「很想朗朗可以完完整整完結K3學期,行個畢業禮,一來留個美好回憶,二來讓他知道,幼稚園的學習階段已經完結,他將要在9月升小學,要轉換一個身分去學習」。 Chris又稱,暫時未收到幼稚園通知,復課後能否安排K3學童到小學體驗校園生活,但她讚揚校方現階段已經展開相關工作,「現在上Zoom課堂,老師也開始教小朋友怎樣抄家課冊,以及復課後,也要求孩子每天背小學生書包、自攜零食盒上學,幫助他們適應小學的上學模式」。 雖然朗朗已獲直資學校取錄,但Chris仍然放心不下,「擔心他今年學得不太好,升上小學應付不到,所以在停課期間,我也買了些小一補充練習給他試做,自己替他補習」。 Chris與兒子朗朗(受訪者提供) 小學部署:小一新學年融入幼園課程 延長適應周 除了一眾幼稚園校長着緊,小學校長也不敢鬆懈,將要重新規劃來年度的小一課程,好迎接這班「未足月」的「BB」!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校長周德輝不諱言,已有心理準備新學年這批小一生會比歷屆都「輪盡」,因此在各方面都會額外多做工夫,「我們正陸續和區內幼稚園聯繫,了解他們的教學進度,這些資料,將會用來幫助我們編寫來年度的小一課程」。 他表示,預料很大可能要在小一融入幼稚園課程,「我相信9月開學後首個月,便會掌握到更具體的情况。事實上,今屆K3生農曆新年後便一直停課,我也擔心他們或許很多基本概念、詞彙也未學會,如果情况真的這樣,我們的老師便要兼任幼稚園老師的角色,重新再教一遍。但坦白講,我們教幼兒,未必及得上幼稚園老師,始終這是他們的專業,但今年情况真的很特殊,我們唯有硬着頭皮去做,幫得多少便多少」。 周德輝又說,一如既往,在新學年,大天也會特別為小一生提供適應課程,8月25日將會替學生分班,也有新生家長講座,8月26至28日則主要為課堂,「因為今年的停課日子實在太長,也擔心小朋友會缺乏上學動機,加上他們又轉換了新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會參考幼稚園課程,加插更多不同活動,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令他們喜歡上學」。另外,以往小一適應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學校運作,但周德輝稱,今年教師會更留意這班「BB」的學習差異究竟有多大,以調適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 周德輝(受訪者提供) 林金殿提早8月開課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小學校長會主席、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校長吳永雄則透露,在新學年,該校各年級都會一律在8月17日提早開課,校方更會為小一新生安排特別的課程,「因為今屆K3同學上學日數的確少了很多,所以在8月的上課日子,我們會先給他們一些比正常小一上學期程度再低一點的課程,好讓他們在9月展開小一課程時,會更易銜接」。他補充,該校一直與同區的幼稚園有緊密溝通,知道小朋友在K3學些什麼,加上教師以往都會在開放日為幼稚園生做一些幼小銜接課程,所以在設計課程上,未有為教師帶來太大的困難。 吳永雄續稱,但今年9月的「適應周」會由以往的一周改為2至3周,學生只需上課半天,讓小一新生有更長的時間適應小學課堂,又考慮破格把來自同一間幼稚園的畢業生編在相同班組,「以往並沒有試過這種做法。來自不同幼稚園的學生程度都會有不同,如果把程度相若的學生編在同一班內,老師在教學時會更容易處理」。 吳永雄(資料圖片)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將在8月下旬為新學年的小一生提供適應課程,今年教師將會重點觀察學生的程度差異,以調適教學內容。(受訪者提供)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5期]

詳細內容

復課措施:復課延考試 最後一個月衝刺 小五生重點複習 迎戰呈分試

隨着政府宣布分階段復課,長達4個月的歷史性全港大停課,終於有望畫上句號。至截稿前,高小和初小將分別於6月8及15日復課,但學校如何能在本學年結束前、僅餘約1個月的上學日,幫助學生,尤其是一班即將要應付呈分試的小五生,全面追回「失學」日子應掌握的知識,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文︰沈雅詩、顏燕雯 學校各師各法 復課追回進度(Tomwang112、kiankhoon@iStockphoto) 編按︰本文沒戴口罩的相片,均攝於疫情爆發前 安全為先——復課在即,學校除了兼顧課程和考試安排,還要調整小息活動範圍、座位編排等事宜,但一切均以小朋友安全為首要考慮。(CASEZY@istockphoto) 呈分試成績是影響小學生升中派位的關鍵。在現行政策下,全港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高小學生,都必須向教育局呈報小五下學期及小六兩個學期合共3次的校內成績,其中小五及小六首次呈分試的成績,更加是考生於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甄選排名的重要指標。過往學校需要在7月中、暑假前向局方呈報小五呈分試成績,但今年因應疫情,教育局早前已把呈交成績限期押後至7月底,而業界也普遍把小五考試日期延後,好讓學生有更充足的準備。 集中考核面授知識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下稱大天)已決定把原訂於6月4日展開的小五期終考試延至7月9日舉行,為期4天。「希望在復課後,至少有4星期的課堂教學,才讓學生應試。」校長周德輝說。而校方也會調整考核範圍,「會集中考多些在停課前、老師於面授課堂上所教的東西,以及在復課後,幫同學重點複習過的內容,會確保考核的範圍,都是學生能掌握的知識」。 周德輝(資料圖片)   暑假後提早開學補課 他又稱,這屆小五生,亦會在暑假後提前於8月24日開學,以爭取時間補課,「新學年開學不久,他們又要忙於報考中學,可用的時間實在太少,所以今年會特別安排學生提早開學補課,幫得多少便多少」。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小學校長會主席吳永雄同意局方保留小五呈分試,他所屬的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下稱林金殿),也於復課後1個月,即7月8日起舉行4天考試,其他級別則同時間舉行總結性評估,以取代原有的考試。 由於復課後只有半天上課時間,吳永雄稱,小五的考試範圍將有所調整,「沒有停課的話,學校一般至少授課7至8星期才會舉行一次考試,但現在只得一個月時間,所以範圍一定會刪減」。對於有家長擔心考試範圍會涵蓋停課時的網上教學內容,他表示理解,「我明白每個家庭的情况不同,例如有些是雙職家長,未能仔細跟進學生所有網上功課,所以我們承諾只會考復課後所教的內容,會通知家長相關措施」。 減少活動——吳永雄校長(穿格仔外套)認為一切應以學生安全為先,因此將盡量減少他們聚在一起活動,例如讓學生留在課室樓層小息、取消課外活動、體育課則改在課室內看短片等。(受訪者提供) 筆記輔助 鞏固網上所學 在其他年級的安排,學校大多以重溫及鞏固停課期間網上所學為主,但亦有學校打算按原先的編排,繼續教授新知識。 周德輝認為,在「停課不停學」下,會令學生的差異愈來愈大,「或許有人會學多了,但也有人會學少了,所以復課後,我們首要是先收窄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老師會預留最少兩星期,幫學生重溫這段日子在網上所教的,也會為他們準備很多筆記。若有個別學生仍然追不上,我們會額外安排支援老師,給他們補課」。 另外,大天會取消一至四年級的期終考試,改作小評估,「小評估不計分的,目的只是為學校提供數據,讓我們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况,用作來年的學習安排」。周德輝補充,很多課程也是螺旋式教學,無法壓縮,因此如發現若干學生即使讀過筆記、有額外支援,但仍然學得不妥當,那學校便要想想,如何把相關知識融合及濃縮於新學年的課程內。 評估學習情况——除小五外,大角嘴天主教小學各級學生本學年都不用考期終試,校方會以不計分的小評估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况。(資料圖片) 特別關顧沒參與視像課堂學生 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校長李小寶則說,學校早於2月、停課初期實施視像實時教學,進度良好,因此復課後會緊接原有進度教授新知識,暑假也會延後一星期至7月17日才開始,以騰出更多上課日子。「在停課期間,我們對基層及家庭支援不足的學生,也提供了平板電腦及Wi-Fi等設備和技術支援,所以這幾個月,實際上只有幾個同學沒有參與實時課堂。因此,復課後,老師會緊貼原有進度教新課題,但也會特別關顧這幾個學生,安排下午替他們補課。」她續稱,小一至小四各級在學期終結前亦會有計分評估,但只考中、英、數3科。 李小寶(受訪者提供) 緊接原有進度——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認為停課期間所採取的視像實時教學效能高,因此復課後會緊接原有進度教授新知識。(受訪者提供) 體育課改動——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復課後會維持體育課,但有感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會很辛苦,因此課堂只會作簡單及輕鬆的活動。(受訪者提供) 宜保留術科 輕鬆上體育課 雖然復課後只得半天上課,但業界大多數認為有需要保留音、體、藝等術科。周德輝強調,半日制的課時跟全日制相比,實際差距並非如想像中般大,「說完全沒減少是騙人的,但全日制扣除午膳時間、數個小息、早會、班主任課、功課堂等,實際上課時間,其實跟半日制差不多。所以,復課後,只要稍稍調節上學時間、輕微縮減每堂課節及小息時間,我認為有必要保留音、體、藝等課堂」。 吳永雄亦說,林金殿的暑假7月25日才開始,學生復課後實質有7至8周上課時間,有條件保留所有科目,但上課形式或有輕微改動,「以體育課為例,科主任並不建議學生戴着口罩上體育課,但又理解不戴口罩並不理想,於是大家最後共識以『雨天課』的形式來上課,即讓學生在課室內觀看相關活動短片。其他如電腦課,本來需要到特別室以小組形式上課,但都會改為在課室上課」。 同樣打算維持音體藝課堂的李小寶指出,考慮到夏天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會特別辛苦,因此會提醒體育科教師只作一些較為簡單及輕鬆的體育活動,以及定時讓學生休息及飲水。「如果情况許可,我還希望可以在周六及暑假安排補回這幾個月失去的課外活動給學生,因為課外活動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十分重要。」 有望復課——政府宣布分階段復課,學童有望結束長達4個月的停課日子,重返校園。(資料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4期]

詳細內容

課室不設「孖位」 取消分組活動

復課後,學校如何保障學生安全,減低傳染病感染風險,一直是社會各界最關心的問題。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校長周德輝表示,學校有足夠的口罩存量,有信心可應付到本學期的結束,而課室佈局、教學模式,以至小息安排等,亦會重新規劃,「班房每張枱椅雖然無可能相隔1.5米,但至少不再『孖位』坐,也不作分組活動、討論。小息時,亦會加派老師巡邏,若遇見同學『攬頭攬頸』或人數太多聚在一起,會制止他們,並提醒他們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能如期復課嗎?——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過半數學生也是跨境學童,未知能否如期復課。(受訪者提供) 重新排位——大角嘴天主教小學將重新規劃課室的佈局,不會再有「孖位」,全部「單丁」坐。(受訪者提供)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小學校長會主席吳永雄透露,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有約1000名學生,為免人群聚集,以及減少學生之間的接觸,小息時段,會安排他們逗留在班房所屬樓層,由教師當值看管。而課外活動因涉及很多共用器材,故決定取消本學年所有課外活動。 避免聚集——這類分組學習活動,本學年都不會再在大角嘴天主教小學出現。(資料圖片) 當各校都似乎為復課做好準備,但能否順利復課,其實還存在變數,當中包括全港約2.7萬名跨境學童的復課日期至截稿前仍懸而未決。位於大埔的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過半數以上的學生都是跨境生,校長李小寶說未收到教育局最新的指示,只能靜觀其變,「對於內地疫情,我們沒法掌握太多資訊,所以難以全面了解及評估跨境學童來港復課會否帶來風險,我相信香港的老師及家長有憂慮也是正常。在學校層面,只可以把校內各項防疫措施考慮得更周詳,並且嚴格執行」。她又說,即使跨境學童最終無法復課,校方亦不擔心,會繼續安排網上實時教學。 Pre-S1如期舉行——教育局宣布今年Pre-S1如期在7月14日舉行,但取消成績抽樣安排。(kiankhoon@iStockphoto) 知多啲:取消Pre-S1抽樣成績 banding沿用舊數據 今年「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Pre-S1)將如期在7月14日舉行,但教育局已宣布,決定取消抽樣安排,換言之,本屆升讀中一的學生,他們的Pre-S1成績不會用作調整來屆升讀中一的小六學生在小學的校內成績。 對於局方的安排,周德輝表示理解,又指該校學生一直表現平穩,不抽取今屆學生相關成績,對學校「banding」升跌沒有太大關係,「業界憂慮今年情况特殊,認為學生成績數據不足以反映實况,這是可以理解。但其實培育學生是長時間,也不是這三幾個月之間的事,所以Pre-S1是否計分,對我們影響不大,反正也沒有特別加操,但既然多了空間,便會為同學做多些升中準備。」 吳永雄認為,如果2016、2018年數據好的小學,會絕對歡迎此安排,因為佳績可多用兩年;但如果2016、2018數據差,而今屆六年級學生成績很好的小學,則未必樂意,因為本來有機會「止跌回升」,現在差的數據還要影響學校多兩年。 他說,雖然新安排對該校影響不大,但復課後,仍然會重點幫助小六生應付Pre-S1考試,希望畢業生在中一時能編入精英班。「始終停課這麼久,加上沒有了大考,同學總會變得懶散,特別是那些今年提早公布自行學位結果後、已知悉獲派位的學生。在兩大因素影響下,這些同學對應考Pre-S1的態度是否仍能認真及專注,相信這亦是全港六年級老師一起要面對及跟進的重要課題。」 不過,李小寶便直言對局方的決定感到失望,她解釋:「因為禤小這兩年在課程上有很多改革,也大大增加了英語外籍老師的數目及其他英語學習配套的資源,數學科又推行電子化及遊戲化學習,學生的學習動機明顯提升,相信會有助學生整體成績上提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4期]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4期]

詳細內容

疫中作樂:二創經典電影 扮周星馳劉德華 教師教抗疫發放笑彈

停課的日子愈來愈長,學生也愈來愈苦悶,為逗孩子一笑,不少學校都出盡法寶。有學校師長決定放下正經八百的形象,齊齊粉墨登場,拍攝微電影發放笑彈;有校長則化身成KOL,直播魔術表演、跳舞、烹飪,娛樂大家;也有校長天天創作IQ題,給學生動腦筋。他們用的方法雖然不同,但目標卻一致,為的也是在苦澀的日子,給學生送上一點甜。 文:許朝茵、沈雅詩 師長做笑星 讓學生疫中作樂(黃志東攝)   繼之前兩部微電影,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衛理小學這天再度拍攝《亞小抗疫極微電影》系列,最新這部是以經典笑片、周星馳主演的《國產凌凌漆》作二次創作藍本,帶出網絡不時流傳未經證實的消息,鼓勵學生及家長要有求證及查清真假的精神。 神態動作誇張 對白「貼地」 採訪當日,兩名由教師擔任的演員在「街市」以暗號相認,他們也跟足原著角色的市井打扮,配以誇張的神態及動作,不斷發放笑彈。而二創的對白也十分「貼地」,例如片中提到可以「龍珠」作「消滅肺炎」工具,不單孩子看得開心,相信成年人亦發出會心微笑。 參與微電影製作的生命培育主任嚴天樂指出,亞小3部微電影都以港產片中的經典場面作二創,每套也有主題,包括第一部以警匪片《無間道》(劉德華、梁朝偉主演)作藍本,講解防疫意識;第二部則參考動作片《葉問》(甄子丹主演),講述囤積物資的問題,讓小孩知道分享物資的重要。 嚴天樂(黃志東攝) 器材有限制 手機錄音 除了搞笑情節,微電影內的拍攝及剪接技巧,也令人眼前一亮。學校的多媒體統籌員李熬霜是製作團隊成員之一,她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電影學院,今次正好把專長應用在拍攝上,讓影片更具電影感。惟李熬霜指出,亞小雖然有一定的攝影器材,但始終未達專業級數,拍攝時有一定限制,「例如收音方面,學校沒有相關器材,唯有安排另一名教師持手提電話在旁錄音,之後再加入影片內」。 校長林德育也曾於第一部微電影粉墨登場,他表示,師長扭盡六壬,無非想大家笑一笑,「希望在這個困難時刻,為香港出一分力」。他補充,學校之前也試過製作短片,因而想到利用微電影,輕鬆之餘,亦可把一些正面信息傳遞予家長及學生。 李熬霜(黃志東攝) 林德育(黃志東攝) 每部微電影由編劇、拍攝至後期製作約一星期內可完成,當中包含了多名教師的心血及努力。(黃志東攝) 兩名男演員均是學校教師,他們放下平日正經八板的形象,演出搞笑角色。(黃志東攝) 亞小的拍攝製作很認真,連微電影內的分鏡也預先計劃好。(黃志東攝) 最新一部微電影是以笑片《國產凌凌漆》作二創,每個場景也容易引起觀眾共鳴。(黃志東攝) (黃志東攝) (網上截圖) (網上截圖) (網上截圖)   校長做KOL 直播魔術表演教煮餸 說到發放正能量,不得不提通德學校校長黃偉立,他有「蒲公英校長」的外號,就是寓意要把愛如蒲公英般散播出去。在停課期間,黃偉立就不停「播愛」,並化身KOL,不時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作直播,一時表演魔術,一時又跳舞、講故事,「花臣」多多。 「我表演的魔術主要在網上學,其中一個只用3 隻膠杯做道具。玩法亦很簡單,把3 隻杯橫排成一行,再把小紙團放入其中一個杯內,之後互換它們的位置,最後讓孩子猜猜小紙團在哪一隻杯內。」雖然在演出期間,黃偉立也試過「穿崩」,但他相信學生不會介意吧!他說表演過後,便會解開魔術秘技,希望小朋友也掌握到這些小把戲。 做不同活動 啟發孩子潛能 這個周六,黃偉立又「廚神」上身,在家中直播教學生「煲飯」、炒蛋及弄可樂雞翼等簡單菜式,而他的兩個小女兒則化身成小助手,在旁協助。「蒲公英校長」如此賣力演出,無非想學生知道,停課的日子,除讀書做功課外,其實也有很多活動可做,「想刺激一下孩子,可多接觸不同類型的活動,多作不同的嘗試,啟發潛能」。 黃偉立演出時間以平日的下午或星期日早上居多,因考慮到上午學生要用來學習,而星期日則較多家長可陪同孩子上網收看。(網上截圖) 黃偉立有兩個年幼女兒,分別就讀小一及K3,不時在直播時穿插出場,成為他的小助手。(網上截圖)   校長創惹笑IQ題 邊動腦筋邊學習 考考大家—— 「哪一個富豪的名字中,有最多數學符號?」 「這位張某是眾人的同窗」(猜一娛樂圈人士) 「Which letter can see?」◆ 想知答案?就要問問創作這些IQ題的播道書院總校長盧偉成了! 「富豪的名字多數學符號,不就是李『加』『乘』(李嘉誠)嗎?眾人同窗,同窗即同學,又可稱作學友,那就是張學友了;Which letter can see?當然是I,因為I的發音像eye呀!」盧偉成得意洋洋地說。 或許你會笑他的IQ題很爛,但自從停課以來,這位校長一星期7天、風雨不改地給小學生寫家書,每天為他們送上5、6條IQ題,單是這份愛心,已經蓋過一切。「想孩子知道,停課的日子,盧校長並沒有消失,每天也陪着他們走。」 每日一家書 為中六生打氣 以IQ題作介入點,是因為學生一定受落,「小朋友最喜歡IQ題,他們會看得開心、愉悅」當孩子「入局」後,盧偉成便慢慢再把英文、數學、常識、成語,甚至是中華文化等知識,融入IQ題之中。 「我的IQ題不一定爛,也有合乎推理邏輯的。舉例,我想孩子多讀唐詩,於是就引用李商隱《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來考考他們,是否知道為什麼夕陽總是橙紅色的呢?」 對於中學部的學生,尤其是應屆DSE考生,盧校長一樣着緊,因此在停課期間,他同樣每日一封家書,並以《「盧校長與你同行」:制勝DSE》為題,逐一拆解DSE中文科閱讀卷的12篇範文,用最實際的行動替中六生打氣加油! 雖然現在每天至少要花上3小時為中小學部執筆,但盧偉成強調不辛苦,反而很享受:「能夠陪伴學生走這段艱難的路,是我的榮幸!」 盧偉成(沈雅詩攝) 盧偉成每天給小學生創作的IQ題,惹笑之餘,其實也包含學科知識。(網頁截圖) 學校家教會早前為每個中六學生送上抗疫包,當然少不了校長的打氣說話。(受訪者提供)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