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駕馭情緒 讓父子更親近

最近家中偶爾出現兩頭獅子互相吼叫的情况,小獅子不知怎的,在爸爸想與他互動時會大吼「唔要爸爸」、「唔畀」,並且推開爸爸,有時大獅子忍不住會吼回去,然後兩頭獅子都帶着壞情緒繼續做自己的事。曾有兩次我認為丈夫的反應太激動而制止了他,丈夫對此感到不滿,認為我偏袒兒子。但在我眼中,成人的自控能力應該較高,當然是先制止丈夫繼續發怒會較有效平息局面。可是,在丈夫眼中,卻覺得我處理不公,只是「話」他卻不「話」兒子。 兒子盼爸爸陪伴 得不到滿足「吼叫」 就在處理父子二人的「爭執」後,那夜我跟兒子單獨談了一陣子。兒子表示不喜歡爸爸罵他,也不喜歡爸媽忽略他,要他獨自玩玩具。隔天,我在兒子面前告訴丈夫兒子的感受,然後再細心觀察兒子跟丈夫那天的相處。我發現,每每丈夫與兒子玩耍,大家相處甚歡,但當丈夫自顧自地做事,往後兒子便較易拒絕他。我把觀察的結論告訴丈夫︰「兒子太想跟你在一起卻得不到滿足,又不喜歡爸爸拒絕他。」那天以後,丈夫稍微調整了處理事情的優先次序,先陪伴兒子,玩夠了再做自己的事;兒子對丈夫亦未有之前的吼叫。看來兒子需要的,正是爸爸的陪伴,只是無法好好的表達出來。 了解孩子需要 刻意控制情緒 了解孩子因什麼事導致他有這樣的情緒反應,是家長一門重要的功課。有研究指出,父親一般對情緒有較少的意識,而且較不認為需要情緒指導(emotion coaching)。有趣的是,父親對於情緒指導的取態,就其自身行為、子女的行為,會較母親所作的回應,影響來得更直接。有些證據指出,父親面對子女的情緒時有較多的懲罰性回應( punitive responses) 及較少支持性的回應(supportive reactions)。 事實上,父親怎樣回應子女的情緒、他在家中如何表達,都受他對情緒指導抱持的態度所影響。而這個態度,又可反過來藉父親的個人情緒反應、子女待人接物的社交態度,而推估得到。 自從丈夫記得兒子是因為渴求他的陪伴,但得不到滿足所以惡言相向後,我感到丈夫會在情緒出現時,刻意提醒自己要好好控制。如此,既不會忽略兒子的真實感受和需要,同時也能成為兒子學習如何表達情緒和需要的榜樣。 參考資料: Baker, J. K., Fenning, R. M., & Crnic, K. A. (2010). Emotion Socialization by Mothers and Fathers: Coherence among Behaviors and Associations with Parent Attitudes and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Social Development, 20(2), 412–430. doi: 10.1111/j.1467-9507.2010.00585.x 文:文麗兒 作者簡介: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網誌作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3期]

詳細內容

問專家:體感遊戲 難代替戶外運動

問:8歲兒子以往喜歡踏單車,又愛到公園玩,但自從半年前,有親友送了一部遊戲機給他後,他便開始沉迷打機。現在兒子放假也不願出街,只顧打機。運動少了,除身形發胖外,我也擔心他發育受影響。究竟長期不運動會影響發育嗎?我知道有些體感遊戲配合遙控器,可以用來玩體能遊戲,例如打網球或跑步,其實玩這些遊戲可代替運動嗎? 答:打機可帶來強烈刺激感,對於成年人及小孩來說確有很大吸引力。然而,打機多數是坐着玩,一玩則隨時坐上數小時,加上長期低頭,屈起手肘,打得緊張時,更會不自覺地縮起肩膀,有可能引發上交叉綜合症,導致頭部前傾、胸口後移等惡劣姿勢,亦會令肩頸肌肉過勞及繃緊,引發各種痛症。 打機增近視風險 影響肌肉發展 雖然孩子仍在發育階段,身體柔韌度較成年人高,就算經常處於壞姿勢,短時間內未必察覺有痛症。但長遠而言,也會增加近視風險,更令孩子肌肉發展不平衡。8至12歲是身體發育的黃金期之一,正常情况下,骨架成長得較肌肉快,可是當小朋友經常坐着不動,肌肉長期處於收縮狀態,便有可能追不上骨骼的生長,最終減慢成長速度。 少接觸陽光 不利骨骼健康 來信家長提及的體感遊戲,邊玩邊郁動身體,驟看似是做了運動,但始終是在室內做,益處不及戶外運動。因在室外時,空氣較好,有助改善心肺功能外,多接觸陽光亦可攝取維他命D及幫助吸收鈣質,有利骨骼健康。而且根據人體生理時鐘,在白天運動,既可增加荷爾蒙分泌,亦可提升運動表現,促進血液循環。 其實孩子在學校上課時,已經長時間坐定定,因此十分建議他們在課餘時多參與不同運動,尤其是球類活動,可訓練孩子手腳靈活度、空間感、身體協調及肌力控制等。另一方面,也可學到與朋輩相處及合作。整體而言,對健康及情緒也有益處。 文:許朝茵 資料提供:註冊物理治療師藍芳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傳真至2898 2537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1期]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樹葉石頭畫 繪出自然美

多觀察身邊事物,注意日常生活點滴,是吸收繪畫所需養分的好方法。很多時候,學生在繪畫創作時,往往因為「想不到」而令畫作停頓下來,應如何改善?答案就是開首兩句。 石頭畫本質屬大自然,今期嘗試以另一大自然元素來對應! 1. 找一塊色澤較深的石頭,樹葉用鮮艷的紅色,使其與枝幹帶點分別(繪圖︰Miss Rita) 2. 參考植物的形態來繪畫,注意葉子大小變化(繪圖︰Miss Rita) 3. 在石頭表面塗上薄薄的底色,以較感性的筆觸來繪畫。簡單幾筆便告完成,效果不錯(繪圖︰Miss Rita) 4a. 特意找來這塊枯萎及有少許崩爛的樹葉,襯托這塊也有點「缺」的石頭(繪圖︰Miss Rita) 4b. 上色時,輕輕按着葉子邊緣,向外落筆,確保顏色不會滲進葉邊(繪圖︰Miss Rita) 4c. 完成外圍色彩後,加上葉脈便告完成。功成身退的樹葉,也是一個意外收穫(繪圖︰Miss Rita)   繪畫Q&A Alex Li:什麼光線下繪畫最理想? 自然光是首選,但需配合家居環境;而自然光也有時間限制和受天氣影響。至於其他非自然光源,可考慮專為書寫而設計的枱燈,可以調節光暗配合個人需要。最後提一句,光線太強或偏黃,會對作畫造成不良影響,前者會令作品整體色調較深,後者則會在調色時引起色差。 文、繪圖︰Miss Rita Art Playground視藝老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1期]

詳細內容

寄養兒童:關愛寄養孩子 分享溫暖的家

快樂安穩——Carrie希望在孩子有需要時,為他們提供安穩的家庭生活,讓他們感受到快樂的氣氛。(林藹怡攝)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相信在今個農曆新年,不少爸媽的最大願望就是一家平安,可是人生豈會順風順水,如果家庭遭逢巨變,剎那間未必能照顧子女,孩子又該何去何從?幸好社會不乏有心人,全職媽媽鄧家怡便是其中之一,她願意開放自己的家,讓外面的孩子住進來,短期照顧他們,陪伴他們渡過難關,發揚關愛。 文:許朝茵 互相適應——身為緊急寄養家長,Carrie有時在兩三日前,甚至即晚收到通知將有小朋友到來,因此成年人和小孩子也要互相適應。(黃志東攝) 鄧家怡(Carrie)本身育有3歲多的兒子謙謙,約2年前她轉為全職媽媽,不久後更成為寄養媽媽,主要為那些因突發或緊急事故而未能得到父母照顧的兒童,提供即時及短期的照顧服務。孩子入住時間不多於6星期,之後便會被安排回到父母身邊,或獲其他長期住宿安排。現時Carrie家中4歲的輝仔(化名),便是她照顧的第4個寄養孩子,輝仔入住了Carrie的家約2星期。 有「衣食」易親近人 訪問當日,記者相約Carrie和2名小朋友一起到公園玩耍,而腹大便便的她原來正懷有第二胎,「一拖三」前來。記者和謙謙、輝仔打招呼,輝仔即熱情走到我面前,嚷着要玩這玩那,之後更在公園內興奮地跑來跑去。我跟着他後頭跑了一會,便說了句「不如我抱你吧!」輝仔聽到後便立即停下來,企定定,張開雙手,等待我的擁抱,當我抱起他後,便乖乖在我懷中安靜下來,不再嚷着玩遊戲。 記者興奮地向Carrie分享輝仔讓初相識的陌生人抱起來這件事,她聽罷卻不覺出奇,更說不少寄養孩子樂意接受陌生人的擁抱。「可能他們自細缺乏關注,如果有人肯和他們玩或抱他們,寄養孩子會開心地接受。」 培養感情——謙謙(右)和寄養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長,從中培養出感情,有時寄養孩子離開,謙謙會依依不捨。(林藹怡攝)   背景不同性格有異 寄養孩子不單易親近人,普遍更非常有「衣食」,吃飯時會乖乖吃清食物。「通常他們知道開飯時,會即時跑來吃,除非碰到非常討厭的食物,否則一定吃清光,而且吃得好急,好像怕下一餐無得吃,這時我會安慰他們慢慢吃。」看到這個情景,Carrie不諱言感覺有點心酸,尤其是現今的孩子大多不愁衣食,但社會上仍有小孩子擔心有沒有下一餐。 然而,Carrie表示每個寄養孩子背景不同,性格也有分別,有些孩子性格較溫順,易湊易養;但有些剛好相反,隨時觸動她的情緒。「之前有個寄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高,常說不出自己要求,於是便在家中搞破壞,試過有次把玩具扔出窗口,引我們注意。」這個孩子有好幾次令她激氣不已,唯有向自己說可能因為家庭背景因素,這孩子想要更多關注才會做出這些行為,她說待自己心情平復一點後,再慢慢跟他溝通說教。 家庭生活——Carrie讓寄養孩子知道自己一樣是家庭成員之一,大家會一起上街或吃飯,讓孩子感受一個正常家庭的生活。(受訪者提供)   讓孩子感到有人關愛 可是無論多寵愛寄養孩子,作為短期寄養媽媽,大家始終有離別的一天,而且孩子仍年幼,日後可能忘記在寄養家庭的日子。想到這些,旁人可能覺得唏噓,但Carrie輕鬆說:「寄養孩子日後可能忘了我,但沒所謂,我只希望當孩子在家庭遇到困難時,仍為他們提供安穩的家庭生活,讓他們感到有人愛惜、有人照顧。同時,我也當作是預演謙謙離開我的一刻,提早體會『放手』,因為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成人,離開我們。」 成年人或許較易控制自己情緒,但謙謙只得3歲多,對於離別總有些傷感吧?「由當寄養媽媽開始,我已向謙謙解釋,寄養孩子的父母出現問題,暫時照顧不到他們,需要到我們家暫住。離別時,我也會向兒子解釋有另一個姨姨的家更適合照顧他們,我們應該一起祝福他們,日後能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她又說,為人父母,不是要孩子在無風無浪中成長,正如謙謙日後在幼稚園畢業,部分好朋友也未必可以經常見面。 Carrie婚前一直積極做義工,如為孩子舉行遊戲工作坊,讓他們發揮創意,又因經常接觸不同階層的小孩,留意到他們因為欠缺家庭的關愛,故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同及關注,從而衍生各種情緒或行為問題。她相信要解決這些孩子的問題,可從根源入手,給他們足夠的愛、關注及教養,因而促使她投身寄養服務,「每個孩子也需要有健康的家,寄養孩子也一樣,所以我開放自己的家,提供關愛給這些有需要的孩子」。 和同輩相處——聖誕節期間,Carrie帶着謙謙及輝仔到農莊,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學習和同輩相處。(受訪者提供)   寄養家庭:全職照顧 居住環境要足夠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全港可提供服務的寄養家庭共有927戶,而正接受服務的寄養兒童則有898名。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總幹事陳王麗芬指出,需要寄養服務的家庭,部分因父母健康問題,如長期病患、精神病等要經常住院,或者爸媽涉及虐兒或疏忽照顧等而未能照顧家中孩子。 雖然單從數字看,服務好像很充足,但事實上仍然是供不應求。陳王麗芬解釋,由於所有寄養家庭是半義務性質,有需要時可暫停提供服務,因此活躍參與的家庭大約是總數的一半;加上寄養孩子要與寄養父母經過配對,合適才可安排入住。「若暫時找不到合適家庭,孩子可能要留在原生家庭等待,或者寄宿在兒童之家等。」 她續稱,成為寄養家長須符合多項條件,其中之一是要有足夠的居住空間,「為了尊重孩子,最理想是讓他們有自己的一間房,否則最基本條件是有一張固定的牀位,不能朝行晚拆,但可以和寄養父母的原生子女同房」。家居安全亦是另一考慮因素,社署要求居所設有窗花;同時,寄養父母其中一人必須是全職照顧者,所以很多雙職家庭也被拒於門外。 雖然寄養家庭在照顧孩子期間可獲津貼及獎勵金(見下表),前者是用作孩子的生活開支,後者是對寄養家長的獎勵。但陳王麗芬強調不能把寄養服務視為「一份工」,因為對寄養家長來說,這些金額未必是大數目,何况照顧孩子要勞心勞力,收入與付出絕不對等。她相信,在寄養孩子家庭遇有困難時,寄養家長能為他提供合適的照顧,幫助孩子成長,是富有意義的服務。 陳王麗芬(受訪者提供) ■寄養服務部分津貼︰ ◇ 寄養兒童每月生活津貼 $6228 ◇擔任寄養家長服務每月獎勵金 $4672 ◇擔任緊急寄養家長服務每月獎勵金 $6228 註︰實際金額視乎個別情况而定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0期]

詳細內容

DIY:勤洗手防疫 注意保濕 媽媽牌潤膚膏 呵護乾燥肌

寶寶也護膚——天氣乾燥,寶寶也需要「媽媽牌」護膚品來滋潤一下!(資料圖片)   天氣乾燥加上大家勤洗手防疫,大小朋友都應該更加注意保濕。雖然巿面上護膚產品應有盡有,但又怎及自己動手做的無化學物潤膚膏?一於向自家手工皂及護膚品導師媽媽Mavis偷師,為寶貝親手做一份無添加「媽媽牌」潤膚膏。 文︰顏燕雯   ■高度滋養乳木果軟膏 材料: 金盞花浸泡油6克 乳木果脂……18克(如覺太油膩可減分量) 蜜臘……8克 椰子油……18克 材料(馮凱鍵攝) 做法: 1. 把固態的乳木果脂及蜜臘放入燒杯中,再加入液態的金盞花浸泡油及椰子油。(馮凱鍵攝) 2. 用保鮮紙封好,放在鍋中用熱水慢火蒸至全融解。(馮凱鍵攝) 3. 取出拌勻,趁未凝固倒進容器內,放涼後即成。(馮凱鍵攝) 4. 完成!(馮凱鍵攝) Mavis小貼士:此膏不含水分,較厚身,適用於乾燥及濕疹部位,可存放一年。   ■乳木果母乳潤膚霜 材料: 金盞花浸泡油(或橄欖油)……15克 乳木果脂……12克 蜜臘……2克 純橄欖乳化臘……6克 甘油……4克 洋甘菊萃取液……1克 母乳(或花水)……60克 材料(馮凱鍵攝) 做法: 1. 水性材料(母乳及洋甘菊萃取液)放進燒杯,油性材料放進另一燒杯,用保鮮紙封口再隔水加熱至固態材料完全融化。(馮凱鍵攝) 2.把水性材料倒進溫度相若的油性材料的燒杯中。(馮凱鍵攝) 3.攪拌約10分鐘直至呈乳霜狀,便可倒進容器放涼待用。(馮凱鍵攝) 4.完成!(馮凱鍵攝) Mavis小貼士:可當作嬰兒的潤膚霜全身塗搽,小童可用於乾燥或濕疹部位。若材料中含有母乳,需放雪櫃保存,並於1個月內使用完。如用花水則可放陰涼位置,2星期內使用完。   ■PROFILE Mavis媽媽育有兩子,因感巿面商品加入太多化學物品如穩定劑、防腐劑,所以決定DIY,從此「回不了頭」,「我只要4至6種材料就可以做到,完全可以知道自己用了什麼,其實有些材料名稱看似複雜,但來來去去變化不大,只要訂購了,隨時又可拿來用,非但便宜,而且可以用上一段時間,十分划算」。她更分享自己和朋友用自家護膚品的心得,把它結集成書,於去年11月出版《香薰師媽媽的無毒居家DIY》。 (馮凱鍵攝) 《香薰師媽媽的無毒居家DIY》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0期]

詳細內容

DIY:年花變乾花 自製小老鼠書籤

小鼠書籤——每片玫瑰花瓣尖端都有一個不同顏色的小圓點,利用它作為老鼠的眼睛和鼻尖,小福鼠便呈現在大家眼前了!(顏燕雯攝) 過年時大家都會買不少年花,不想它們凋謝後淪為垃圾,不妨把它製作成乾花,做出獨一無二又實用的小書籤!不說不知,原來玫瑰花瓣可以輕易變出老鼠模樣,一於跟我們動手做隻當紅小老鼠應節!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Stanley 示範︰Agnes Pang@Draw 2- Art and Language Studio 自製小擺設——除了書籤,不同種類的乾花還可以做一些小擺設,美化家居。(顏燕雯攝)   ■DIY小老鼠書籤 材料:卡紙(任何顏色,用作書籤底色紙)、黑色卡紙、花瓣、白膠漿、剪刀、打孔機、小絲帶、乾花(顏燕雯攝) 做法: (1)把花瓣逐片拆下,用紙巾包裹夾於書中待乾。如果想快一點,可以放進微波爐或使用風乾機,開細火烘乾,每分鐘看一看效果避免弄焦。(顏燕雯攝) (2)在卡紙剪出想要的書籤形狀。(顏燕雯攝) (3)用黑色卡紙剪出6條老鼠鬍子。(顏燕雯攝) (4)找出3塊花瓣略作修剪,拼出老鼠的樣子,用白膠漿貼於卡紙上。(顏燕雯攝) (5)用白膠漿貼上老鼠鬍子,並在書籤上方打一個小孔。(顏燕雯攝) (6)用小乾花作配飾,貼好;在書籤寫上自己喜歡的字句。(顏燕雯攝) (7)在卡紙的小孔綁上絲帶。(顏燕雯攝) 完成!可選擇過膠,保存得較耐。(顏燕雯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9期]

詳細內容

問專家:孩子離家過夜感焦慮 做好準備提升安全感

問:女兒今年8歲,內向少說話,社交正常。但令我較為苦惱的,是如果帶她到朋友家作客待得久了,尤其是晚上還未離開的話,不知為什麼她會忍不住哭,催迫我離開回家,感到她非常不安。曾試過讓她在好朋友家過夜,我離開了,她在別人家玩了一個下午也沒有問題,但到晚飯時又躲在洗手間哭,友人唯有叫我接女兒回家。試過問原因,她說「很掛住媽咪」,但為何日間我不在旁她也可自己和朋友玩耍呢?所以她從來沒成功在外邊過夜,一家人去旅行除外。請問有什麼方法可改善? 答:8歲孩子離家過夜,感到焦慮實屬非常正常。因為他們仍處於跟家人關係非常親近的成長階段,離開家人會使她安全感大減,家才是讓她覺得最自在和舒服的環境。如果有些小朋友留在別人家也沒有太大感覺,可能是由於他家中經常有不同的人出入和照顧,才會令他們對此習慣。 個案中,媽媽說女兒到晚上才覺得不安,那是因為到了晚上我們開始放鬆,身體能量也開始降低,那時便是我們最脆弱的時候,所以便開始有想家的感覺,即使去到熟悉的親友家中也一樣。 不要「即興」讓孩子出外過夜 針對這小朋友的情况,家長可以做一些準備工夫以避免同樣情形發生。就等於孩子剛上學時,面對學校陌生的環境和老師都會哭鬧,只要找到適應的方法,便能提升安全感,慢慢就可以開心地上學。首先,不要「即興」讓孩子到朋友家過夜,如有安排,便要早些通知孩子,或者告訴她玩得太夜的話,我們便會在朋友家中睡;其次,檢視安排孩子「過夜」的地方,其環境和旁人是否足以讓孩子熟悉得感到自在和有安全感,令他可以完全依賴,放心離開父母。 當然,適應情况也要看個別小朋友性格,以及他們接受未知事物的程度。撇除特別因素如因頻繁搬屋、家人離世等令他們出現焦慮或行為倒退的問題,只要按部就班讓他們建立安全感,便可慢慢踏出安全區嘗試新事物。 文:顏燕雯 資料提供:香港青少年服務處註冊社工金鈮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傳真至2898 2537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9期]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點石成心意

農曆新年轉眼過去,緊接中國情人節、西方情人節…… 在教學經驗中,每有大節日,我們都喜歡以節日元素作為課堂主題,特別是兒童繪畫。當中最受歡迎的節日首推聖誕節,其次是農曆新年和萬聖夜;還有5月母親節,年幼小朋友尤其鍾愛,父親節卻相對冷淡。畢竟小朋友需要幫忙時,通常都會大呼「媽媽」,可以理解。而令我印象較深刻的是,有一個小朋友說要以重陽節作畫,原來他希望畫出和同學一起行山遠足的情境。 1. 以水溶木顏色筆為石頭加添色彩。由於石頭表面不平滑,木顏色外圍形狀線條欠流暢。(Miss Rita Ho提供) 2. 採用了同色系的深色來襯托,加水後,效果變得不一樣。(Miss Rita Ho提供) 3. 鮮艷的紅色廣告彩覆蓋性不錯;待乾涸在表面加筆時,切勿太濕和複筆,以免弄污圖案。(Miss Rita Ho提供) 4. 完成線條,外圍加上白色,心心圖案頓時明亮起來。(Miss Rita Ho提供) 5. 選用金色塑膠彩,需要反覆平塗。(Miss Rita Ho提供) 6. 金色和黑色走在一起,奪目效果毋庸置疑。(Miss Rita Ho提供) 不同素材帶來不同效果,你又喜歡哪一個?(Miss Rita Ho提供) 由今期開始將啟動「教室模式」,即圖多字少。找來了3塊大小和形狀相近的石頭,用不同素材以「心形」圖案示範,線條簡單又別具「心」意,作為小禮物送給別人也不錯。 文、繪圖︰Art playgroup視藝老師 Miss Rita Ho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9期]

詳細內容

問專家:孩子扭計說「不喜歡你」 勿傷心責罵 先了解原因

問:4歲女兒每當不想刷牙或吃飯時,便會大發脾氣,並說「我不喜歡你,不想和你說話」,即使對着祖父母也是這樣,大家聽到很心痛。為何女兒會說這些話?如何教導她不應如此說呢? 答:當家長聽到孩子說「我不喜歡你,不想和你說話」時,不要以為女兒就是不孝,因為4歲的小朋友仍未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相信小女孩只是為了逃避做某些事情,才會說這些話。如果家長或其他照顧者聽罷便放棄要求女孩刷牙或吃飯,這便達到她的目的,如此只會助長小朋友不斷重複說這些話。 一旦得逞 助長說傷害說話 建議家長應先保持冷靜,別破口大罵,因為孩子根本不知道這些說話是帶有傷害,不理解「錯在哪裏」,若她不明不白地受到責罵,不開心之餘,日後更可能有樣學樣,因為她眼見爸媽「發脾氣」後,即可達到預期目的,日後當孩子遇到不滿的事情或有訴求時,便會同樣以發脾氣的方式,期望父母可滿足他們的願望。 完成不想做事情 家長讚賞鼓勵 這個時侯,爸媽倒不如先了解孩子的難處,例如是否菜式不合口味,又或者嫌刷牙太麻煩?理解後,可先認同小人兒的感受,再慢慢和她一起想想解決辦法,例如教她刷牙的正確步驟。此外,也要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儘管不想做也得要去完成,久而久之,孩子便會減少說「我不喜歡你,不想跟你說話」這等話,因為她明知就算說了也沒有用。若小朋友真的有所改變,願意完成之前不想做的事情,家長可讚賞及鼓勵她。 文:許朝茵 資料提供: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單位主任、註冊社工凌婉君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傳真至2898 2537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8期]

詳細內容

DIY:自製可愛掛畫 小萌鼠賀新歲

小朋友,想不想在鼠年學用最簡單的方法和工具,創作一幅萌鼠掛畫呢?創意學堂創作總監葉麗雅向大家傳授秘笈,只需10個步驟,就可以製作出「柑鼠迎新歲」賀年掛畫,為家居增添新春氣氛。 鼠畫賀年——創意學堂創作總監葉麗雅(右二)以一家人親手製作的「柑鼠迎新歲」賀年掛畫,祝大家新年快樂。(楊柏賢攝)   文︰沈雅詩 ■DIY萌鼠掛畫 材料: 左上至下:海綿印章、薯仔、銀色膠紙 中左、右:小狼毫毛筆、大白雲毛筆 右上至下:墨汁、廣告彩、賀年配飾 另準備一張紅色畫紙及金色卡紙(楊柏賢攝) 做法:1. 用大白雲毛筆在海綿印章上沾滿廣告彩,然後印在紅色畫紙上,當作柑子。(楊柏賢攝) 2. 把薯仔切開一半,用大白雲毛筆沾上白色廣告彩,然後印在柑子的下方,形成3張老鼠臉。(楊柏賢攝) 3. 用小狼毫毛筆沾墨汁畫枝幹,並要把各個柑子串連起來。畫時主幹要粗壯些,分枝則畫幼一點。(楊柏賢攝) 4. 用小狼毫毛筆沾墨汁,在柑子底部加一小點。(楊柏賢攝) 5. 用大白雲毛筆在指頭上塗上分別不同深淺的綠色,然後印在柑子的頂部和枝幹旁,當作葉片。(楊柏賢攝) 6. 再用大白雲毛筆在指頭上分別塗上啡色和黑色,印在白色的老鼠臉上,啡色是嘴巴,黑色是一雙小眼睛。(楊柏賢攝) 7. 續用大白雲毛筆在指頭上分別塗上粉橙色和粉紅色,以粉橙色當老鼠的胭脂,而粉紅色由於是一雙大耳朵,所以要把圓形推得大些。(楊柏賢攝) 8. 用小狼毫毛筆沾墨汁,為3隻老鼠添畫鬍子、耳殼和長長的尾巴。(楊柏賢攝) 9. 把紅色畫紙托在金色卡紙上,並用銀色膠紙固定好。(楊柏賢攝) 10. 最後為作品加上賀年配飾,即大功告成。(楊柏賢攝)   ■小貼士 1. 使用海綿印章染色應由淺至深,否則印章被深色顏料污染了,便很難再印淺色。 2. 薯仔切開後容易出水,要用紙巾印乾才上色。 3. 廣告彩不用加水,避免出來效果太稀薄。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