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導航.網絡教育:學習機遇與挑戰

隨着科技發展,網絡教育已經成為我們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挑戰。筆者想分享一些在工作中的見聞,希望能引起大家關注,並探討如何在這個網絡時代學習得更好。 回想疫情期間,許多學生轉向網絡學習以保持學習進度。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小淇曾經告訴筆者,她在網課期間體會到自由,她可以在家的沙發上用平板上課,更可在網絡上隨意選擇學習內容。這種靈活讓她能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學習時間,絕對是較難於傳統面授課程中實現的。 即使學校恢復了面授課程,小淇仍然利用網絡資源輔助學習,課後通過網上教學視頻加強對課堂知識的掌握。這讓筆者意識到,網絡教育並不是取代傳統課程,而是成為有力的學習補充。 面對海量資訊 難分真假 然而,網絡教育的便利也伴隨着種種挑戰。小淇在學習中曾遭遇「資訊超載」和「網絡焦慮」。她說,面對海量的資源,有時會不知從何入手,亦難以辨別資訊真偽,這讓她感到焦慮。此外,網絡環境也可能成為負面行為的溫牀。筆者曾經接觸一名叫阿晴的學生,她因為在網上分享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而遭同學嘲笑和欺凌。這讓她感到沮喪,甚至影響了學習動力。這些經歷提醒我們,儘管網絡提供便利,但也同時會帶來心理上的挑戰。 在這樣的情况下,家長和教師的支持顯得至關重要。筆者鼓勵家長定期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並鼓勵他們分享網上學習的經歷。這樣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還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加入社交與情感學習的元素,讓學生有機會分享自己的網絡學習體驗。上述提及阿晴的情况,她的班主任得知後,迅速組織了一次班會,讓學生們分享各自的網上學習經歷。這不僅讓阿晴感受到被理解,還促進了同學之間的團結。 設置隱私權限 慎重添加好友 隨着網絡發展,學生需要具備自我保護意識。筆者常提醒學生,儘管網絡是學習的好地方,但也潛藏風險。他們應學會如何在網上保護自己,例如設置隱私權限,慎重添加好友,並在遇到不當言論時勇敢尋求幫助。這些基本的安全意識能幫助學生在享受網絡教育的同時,也能保護自己。 網絡教育是我們時代的一個重要轉變,充滿無限可能,也面臨各種挑戰。筆者相信,未來的學習會更加多元化,而這一切皆從網絡教育開始。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支持,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充分利用網絡教育的優勢,同時克服其中的挑戰,在這個新的學習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導航之道。 文:文建康(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百分百:儀式中成長

父母參與孩子在學校的升旗儀式,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不僅是為孩子感到驕傲,更是一次深刻的親子教育體驗。這個活動讓我與孩子共同參與、感受和學習,建立更深厚的情感和理解。 升旗儀式本身有助於培養小朋友的責任感和自主學習能力。當他們擔任升旗手或其他角色時,需要嚴謹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這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和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學生們在儀式中了解到自己在學校社區中扮演的角色,激發了他們對學習和成長的積極態度。 升旗儀式培養對國家認同感 過程中,小朋友學會了如何尊敬國旗,並理解升旗儀式的意義,培養對國家的認同感。同時,他們也學到關於國徽的知識,認識國徽的造型、象徵意義和歷史背景,加深對國家符號的理解和尊重。 升旗儀式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團隊精神。通過共同唱國歌、整齊列隊等活動,孩子們體驗到合作和團結的重要,增強了對集體力量的認識和信心。 專家認為,家長應意識到升旗儀式不僅是一項校園活動,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元素,亦是難得的親子教育機會。透過這個活動,我們可以向孩子灌輸愛國的重要和責任感,同時共同學習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作為父親,透過這樣的場合,我可以更好地教育並引導孩子們,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和品德觀。 親子教育的範疇不僅限於家庭,也涉及學校和社會的環境。升旗儀式成為我們與孩子互動和溝通的重要場合,讓我們深入了解並支持孩子的成長,更加深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繫,使我們更加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升旗儀式不僅是一項校園活動,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元素,亦是難得的親子機會。(作者提供) 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 當我看到孩子們穿著整齊的升旗隊制服,全情投入地參與升旗儀式時,我除了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外,就是確切感受到孩子的成長。心中不由自主地想:平時看起來傻更更的孩子,認真起來的樣子原來是這樣,出席公開活動時的認真程度原來可以做到這些。這種特別的感覺和想法,不僅讓我們親子間更加親近,其實父母和子女也是一起共同成長。 升旗儀式是一次難得的親子互動時刻。這個特殊的經歷將永遠留在家長心中,成為我們親子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勵我們一同前進、一同努力,共同見證彼此的成長與進步。 《晨光第一線》─「親子百分百」每集請來育兒及教育界專家,分享教養孩子與建立良好溝通的秘訣。環節逢周一早上6至10時於港台第二台(FM 94.8 – 96.9)播出。Radio2.rthk.hk 文:白原顥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工作者,現為香港電台第二台《晨光第一線》及《Teen空海闊》主持人。身兼媒體創作及活動司儀,同時擔任多個地方旅遊大使及食品代言人,現育有2名兒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3期]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保留畫作 保留童真

踏入10月,按照過往經驗,小六的視藝科呈分試已經展開,而小五的呈分試則在下學期才正式開始,請大家及早準備,特別是要多點注意目前校內視藝課堂教授的主題和相關技巧,因為這些元素往後有較大機會與考試的主題和應用素材「接軌」。此外,也不要輕視呈分試以外的視藝考試,對視藝的投入將有助往後的相關發展,所以無論是測驗、家課以至堂課,每一份也要用心做好,時刻保持熱誠,提升在這方面的自我要求。 繪畫Q&A Q :應否保留孩子的畫作? A :香港住所環境擠迫是不爭事實,面對孩子海量畫作應該如何處理? 就我個人而言,「絕對不可以棄掉」! 孩子的畫作絕大多數以平面為主,疊起來所佔空間應該不會太大,所以我經常對家長說,請將孩子的畫作妥善保存,以作為他們在藝術成長歷程的紀錄。這些畫作除記錄了繪畫的面貌,內裏也包含了歲月的印記,童真洋溢,色彩繽紛且充滿創意的畫作,絕對是長大後模仿不來的。 展示畫作:圖中是淳一同學在小學時期的自家貼堂展示,家長可順道聽聽孩子在繪畫方面的心聲,加以鼓勵和支持。(作者提供) 一個folder一幅畫 櫃桶加防潮珠 市面上有不同尺寸的袋裝folder可供選擇,如果一個膠袋背對背存放兩幅畫作,遇上潮濕天氣時畫作會增加發霉風險,甚至有可能同時禍及兩幅畫作,所以建議每個膠袋只存放一幅畫作,在存放folder的櫃桶加入包裝防潮珠會較為保障。至於大幅的畫作,為作品做了基本保護後,放在牀褥下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建議將畫作放入folder前,先來一場小型展示,既可同時看看不同時期主題畫作,也讓孩子回顧一下作品的進程和技巧,既能鼓勵孩子,也將藝術歷程記錄下來。張貼畫作時要注意天氣變化,遇到潮濕「回南天」的日子,最好將畫作先放入folder妥善保存。 文︰Mr Liu(Art Playground Academy Of Arts營運及創作總監/德國Faber-Castell繪畫藝術證書課程總監) 作者簡介:從事廣告創作及藝術設計教育多年,曾為多個著名品牌打造宣傳企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3期]

詳細內容

幼兒入學:學術型、一條龍點揀好? 認清4大類幼稚園 按需要選校

在《HappyPaMa教得樂》專欄「升學攻略」中,常看到家長有以下疑問:「希望孩子將來考直資私小,要讀哪間幼稚園?」、「又想小朋友讀happy school,又怕他兩文三語基礎不好,應如何選擇?」 作為新手父母,面對各式各樣的幼稚園,的確會感到無從入手,有專家把坊間幼稚園劃分為4大類,好讓家長在選校時,能按需要,找到合適的大方向。 (明報製圖) 嵐天教室課程總監楊蔚嵐多年來替不少家長和學生解決選校及面試疑難,她認為每間幼稚園也有獨特之處,家長可以透過學校網站、朋友口碑去了解和認識。「香港有大約1000多間幼稚園(2023年10月數字為1010間),每類型及每間機構甚至每間學校都有其校本課程,各有優缺點,家長可因應自己及幼兒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學校。」 楊蔚嵐(資料圖片) 專家:視乎家長能給予多少協助 楊蔚嵐指本港雖然有很多不同類型、不同學習目標的幼稚園,家長們常「十五十六」,希望揀到「最好」,但其實教育局對所有本地幼稚園課程及幼師資格也有提供指引,因此學校之間,未至於有差天共地的分別。「幼師們受訓時都會明白,幼兒最好是透過遊戲和經驗來學習,即使以學術為重點的幼稚園,都會採用這種學習模式,如他們會透過遊戲卡、豆袋、釣魚等來讓小朋友認生字。所以,若問孩子較適合讀哪一種幼稚園,我會覺得小朋友適應能力快,他們會慢慢吸收得到;反而家長的投入程度、能給予子女多少協助,才是關鍵,如學術型幼稚每日都有兩三份功課,家長要想想有否時間陪子女做?能否循循善誘地教導?」 大部分幼稚園都會讓孩子透過遊戲去學習,以提高他們尋求知識的興趣。(馮凱鍵攝) 若要仔細劃分,她會把現時本地幼稚園分作以下4大類︰ 1. 學術型幼稚園 以學術、語文為學習重點的私立幼稚園,着重培育學生兩文三語發展,有關學術的課程設計如中、英文科會較進取,音樂、藝術等則相對其他學校少,也會有一定數量的功課,學生學業能力會有一定保證,也因為學術上有一定基礎,升小時主力考直資、私立小學。由於這類學校的功課多需要家長幫忙跟進,所以較適合能投放較多時間在小朋友學業上的家長選擇。 例子:學之園幼稚園暨雙語幼兒園、國際英文幼稚園暨幼兒園(St. Catherine's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 Nursery) 2. 一條龍學校 設有附屬小學或聯繫小學的幼稚園,小學會預留部分學位給其幼稚園畢業生。雖然是「預留」,但學生未必能百分百直升,仍然需要透過面試評核,不過面試形式未必跟外校生相同,如小學教師會到幼稚園部觀察學生表現、作課堂評估等,學生一般會在不知不覺下,於熟悉的環境中完成面試,相對輕鬆。此外,這類學校的語文教學亦比學術型私立幼稚園淺,所以學生如打算考其他小學亦有一定難度,如有其他心水學校,一般家長都為小朋友外補,以準備其他小學的面試。這類學校較適合喜歡該校文化及其小學的家長選擇。 例子:民生書院幼稚園、香港培正小學(幼稚園)、聖保祿幼稚園、德望小學暨幼稚園 3. 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 這類幼稚園課程依教育局指引而設計,並受質素評核監察,所以無論在學與教、教師質素等條件上也有一定水平。有些家長會把這些學校稱作「屋邨幼稚園」,或許因為它在學費及位置上也較平民化,而且數目亦遍佈各區,但這並不代表它們質素差,有些甚至會申請不同津貼去籌辦年度教育主題為學生重點培訓,坊間亦有很多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幼稚園的「名校」有明星子女就讀。如家長希望培育小朋友全面發展、開心成長,不特別強求成績,又以參加小一統一派位為目標,便不妨考慮。 例子:香港創價幼稚園、香港靈糧堂幼稚園、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 以孩子長遠學習目標為考量 4. 國際學校及特色幼稚園 國際學校的幼稚園為外地課程,學費相對較高,有部分更需購買債券,適合有意給子女往外地升學的家長選擇。而特色幼稚園則採用世界各地著名教學法再於本地運作,如蒙特梭利、華德福等,這些教學法有助啟發小朋友內在的潛能,惟未必能與本地傳統教育制度銜接,家長選擇前宜以孩子長遠學習目標去仔細考量。 例子:香港耀中國際學校、英基國際幼稚園、香島華德福學校、港島兒童蒙特梭利幼稚園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灝燊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3期]

詳細內容

仁濟隨筆:重新開始

秋意漸起,孩子們的新學年已經揭幕。孩子一生會經歷大約15至20次這樣的新學年。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我們有無限的新開始? 這個說法實有科學理據,每秒鐘人體中大約有400萬個細胞會死亡,並由新細胞取代(Sender & Milo,2021)。這是一個高度精細和動態的過程,是人體保持健康的重要生理機制。我們的身體每秒都在重新開始。 筆者在臨牀心理學領域工作多年,見證了很多個案的改變和重塑。從剛出生就面臨腦障礙的嬰兒,到中風後失去能力的80歲老人(Kaczmarek,2020),只要有足夠的支持與機會,他們都能夠重拾生機,重塑自己。這些故事讓筆者深信人的大腦具有驚人的可塑力和恢復力。即使境遇再艱難,只要有適當的治療和關懷,人們都能克服障礙,重新開始。 喚醒孩子腦細胞 重建受損神經網絡 撫育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擔心他們趕不上同儕的進度。尤其在經歷了一段漫長而艱辛的訓練過程後,卻未見明顯進步,父母常陷入灰心喪志。然而,我們必須相信每一次的努力都值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訓練,都在悄悄喚醒孩子的腦細胞,重建受損的神經網絡。雖然進展緩慢,但每一秒鐘都是崛起的契機,每一次嘗試都是新的開始。 撫育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另一大挑戰,就是應對他們的非期望行為,譬如發脾氣、固執,甚至傷害他人等。當這些行為重複出現,家長或教師免不了認為孩子性格就是這樣,這些刻板印象往往無意中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們須記住,孩子的大腦每一秒都在更新,不可能一成不變。即使此刻的表現令人頭痛,但只要用心觀察,定能發現他們微小而珍貴的進步。每一秒鐘,都蘊藏着無窮可能——我們需要的,就是以開放和充滿愛意的眼光,去把握住眼前的這一刻。筆者的經驗是,孩子的行為和情緒障礙很難對待,但並非無法克服。只要我們用心尋找適合的方法,耐心引導,定能幫助他們逐步改善,持續進步。 撫育孩子的道路上,家長們往往會因為疲憊或壓力而失控。然而,我們要記住,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只要有心改正,隨時隨地都能重新出發。比如,當你一時衝動大聲責罵孩子,不要讓負面情緒持續,平復後可以主動向孩子道歉,承認自己的失控。這不僅可以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並主動承擔責任。孩子的成長需要錘煉,家長的心路歷程也是如此。讓我們保持初心重新開始,以更美好的視角去看待孩子,時刻懷着柔軟和慈愛的心態,隨時調整方法,用愛和智慧引領孩子茁壯成長。 ◆當孩子不適應小學開學,或會出現一些徵狀: 情緒波動:變得更情緒化,容易哭泣或發脾氣 加倍依賴:比平時更依賴父母,不願意離開家人 退縮行為:不願意參加學校活動或與同學互動 睡眠問題:晚上難以入睡或早上起牀困難 食慾改變:食慾減退或過度進食 身體不適:經常不明原因地抱怨頭痛、胃痛等 孤立自己:不願意與同學交往,喜歡一個人待着 人際衝突:容易與同學衝突或爭吵 缺乏自信:在與同學和老師互動時顯得畏縮 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時容易分心 學習興趣下降:作業拖拉或不願意完成 學習成績下降:成績與之前的水平不符 ◆如何應對? 與教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尋求教師的建議和支持 多鼓勵支持: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培養社交技能:通過安排與同學的玩耍時間,幫助孩子建立友誼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問題持續或惡化,考慮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 文:何月群(仁濟醫院學前支援服務隊臨牀心理學家)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小朋友可否沒有英文名?

香港華人用英文別名很常見,不少家長更會為小朋友在身分證上加上英文別名(如CHAN, Tai Man Tom)。然而是否每個小朋友都必須有英文別名? 有家長在小朋友入讀小學時,在《學生手冊》個人資料「英文名」一欄,填上小朋友中文名字的拼音。交回手冊後,班主任特意打電話給家長。 班主任:請問浩昌有沒有英文名? 家長:我在手冊填上Ho Cheong,用這個就可以了。 班主任:不是,有沒有像John、Peter、Mary那些英文別名? 家長:沒有。 班主任:是否需要改個英文別名?如果沒有,外籍英語教師很難叫他的名字。 家長:不用了,謝謝! 班主任特別致電家長,可見他認為,以中文拼音作為英文名仍有「不足」之處,小朋友「應該」取個英文別名。這做法在香港華人十分普遍,但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會否同樣取用英文別名?筆者於是從外地朋友的名字中探索,發現其他地區的人士通常以自身的姓名音譯,而不另取英文別名。例如新加坡華人「淑華」的英文名是Seok Hwa;日本人Mari真理,沒有用Mary作為英文別名;印度人Anika,不是Anita。當然,也有外地朋友使用英文別名,例如:名字是James的印度人,他是基督徒。但總體來說,英文別名的使用並不像在香港華人之間那樣普遍。 也許讀者認為,這正反映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擁有中西文化匯聚的特色。兼具中西文化視野,在現今全球人口遷移的社會,確實是一項優勢。不過,有了英文別名是否就足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否善用每個機會來融入西方文化?例如日常習慣說英語、瀏覽英語媒體、閱讀英國文學典籍?甚至能否指出England(英格蘭)、Great Britain(大不列顛)、The United Kingdom(英國)三者的分別?筆者相信,起用英文別名僅是學習跨越中西文化的開始,我們應可更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非華語小朋友 用原名音譯成中文別名 筆者留意到一個情况,香港主流學校有不少非華語小朋友就讀,教師會用他們原名音譯成中文別名,但不會另取英文別名。例如 Fatima叫法蒂瑪;Aisha的中文別名是愛莎,英語則維持叫Aisha而不會叫Anne。他們本身的名字可能來自母語,並非源自西方文化,與華人將中文名字英譯一樣,英語教師不一定能讀出來,但教師為何不建議他們取個英文別名? 像華裔人士一樣,非華語小朋友本來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可反映他們的文化背景。例如:Aisha和Fatima大概是巴基斯坦裔伊斯蘭教徒。教師對非華語文化有所認識,有助他們了解小朋友的家庭背景,對教學很有幫助。 使用英文別名不是壞事,但更重要的是欣賞多元文化,對不同文化底蘊有更深入的認識。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3期]

詳細內容

腦力多元:畫作屢奪國際大獎 與別不「童」 繪出耀眼新天地

不知大家最近有否留意到一個電視廣告,以「螺絲」來比喻小朋友,這些「螺絲」並非倒模製成,當中或會有不同形狀、長短和顏色,而在廣告中亮相的大男孩楊樂然,正是一顆與別不同的「螺絲」。 樂然是自閉症譜系障礙(下稱自閉症)患者,在社交上面對不少困難,但他同時是一個屢奪國際大獎的小畫家。雖然在廣告中,楊父只有一個卑微請求,他不求公眾給予兒子掌聲,只求不嫌棄的眼神,這已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但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又可否多走一步呢? 剛度過18歲生日的楊樂然,早前登上電視熒幕,與父親Lionel,以及其所讀中學的校長潘啟祥一起拍攝廣告。不過,說得精準一點,這其實是一個電視宣傳短片(Announcement in the Public Interest, API),3人是應非牟利機構「腦力多元協會」及其伙伴機構「青年全球網絡」的邀請,藉「生命配對 無盡潛能」的口號,喚起公眾以愛心和耐心去對待身邊「非一般」的學童,讓他們有機會釋放潛力,發放光茫。這個宣傳短片(reurl.cc/ey7GLj)會由現在一直播放至明年7月下旬。 兩父子一起拍攝電視宣傳短片,由現在至明年7月下旬,會於本港27個免費電視頻道播放。(網上截圖) 2歲半確診自閉症 父初不接受增摩擦 樂然在2歲半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他不太講話,少眼神接觸,又很喜歡沿直線行走,是很典型的自閉症小朋友」。當時仍是中學教師的Lionel,起初面對兒子,都有一種「能醫不自醫」的無奈,「我本來是一個要求很高的人,我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對子女的要求亦很高。最初知道樂然有這個症時,我是接受不到的,堅持對他作出如平常小朋友般的要求,所以有段時間,我兩父子的關係不太好,有很多摩擦」。 小時候的樂然,精靈可愛,爸爸亦視他如平常小朋友,對他要求嚴格。(受訪者提供) 後來經同業、其子的幼稚園教師提點,Lionel才逐漸放開懷抱,願意接納樂然的不完美,「我不是把自己的要求降低,只是在樂然的能力範圍內,要求他盡力做好而已」。然而社會上有很多人,卻未能如此包容,「正如廣告中的對白,我們都接收過不少嫌棄的眼神」,包括樂然小時候在公眾場所鬧情緒,Lionel曾被指摘「無家教」,又試過在巴士上,有家長喝止小朋友不要坐在樂然身旁等。 小學沉迷砌LEGO 愛自創款式 雖然在主流世界,不論學業和言行,樂然都稱不上是優秀的孩子,但小子一樣有自身的光芒,從小已流露出創作的天賦。Lionel憶述,兒子在小學時很沉迷玩LEGO,喜歡不斷挑戰高難度的作品,例如拼砌貨櫃船、鐵達尼號等,「最神奇的是,他不太看說明書,瞄一瞄,就可以動手,而且他砌得很快,複雜程度去到二三千元一盒的LEGO,他用一個多小時便可以砌好」。 後來,樂然更進展到自創款式,「他不再跟盒子的圖案去砌,會在YouTube搜尋自己喜歡的交通工具,例如消防車、火車等,然後再買磚塊去砌」。Lionel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兒子的創意愈來愈多。 除了繪畫,楊樂然亦熱愛砌LEGO,這些車輛,都是他自創的款式,獨一無二。(馮凱鍵攝) 良師指導 發揮藝術創作天賦 不過,真正讓他有機會發揮藝術創作天賦的,要多得他生命中的伯樂——繪畫導師。樂然升中後碰上疫情,多了在家看動畫,更愛用紙筆臨摹當中的主角,「最初他只是勾線,我也不以為意,後來他愈畫愈多,也開始添加五官,我便看到原來畫得幾神似,也察覺到他在繪畫方面有些天分」。有好幾年,樂然也是自學的,直至兩年前,他升上中四,選修了視覺藝術科,Lionel才決定掏腰包,找私人導師教兒子繪畫。 找導師的過程也不容易,因為並非每個導師都願意錄取這些「非一般」的學生,直至樂然遇上目前這一位,「大概學了半年,導師說樂然有幅作品畫得不錯,想推薦他參加比賽,結果,憑着這幅《耀眼金龍》,他奪得『第13屆蘭亭獎世界青少年兒童書畫大賽』金獎」。Lionel透露,其後導師更因應樂然的特質,讓他專攻禪繞畫(zentangle),「這種畫,是用黑白線條不停重複去畫,普通人或會覺得很悶、很無意思,但偏偏他卻樂在其中,畫得很用心、很專注」。 首奪獎項:憑這幅《耀眼金龍》,樂然奪得他人生第一個獎項,並自此躍登國際藝術舞台,更多次奪得大獎。(受訪者提供) 繪畫接通外界 得認同增自信 從此,樂然便好像透過繪畫,跟外界接通了,他對周邊環境的觀察比以前多,「就是生活日常見到的東西,有時他都會站着觀看很久,然後畫下來」。天分加上獲得良師的栽培,令樂然在短短兩年間,已經多次衝出香港,躍登國際舞台,他的多幅畫作,先後在See You in London英國倫敦參展賽、法國羅浮宮參展賽、英國維多利亞國際兒童藝術比賽、中白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等賽事中囊括多個大獎,並在當地公開展出。 樂然(中)患有自閉症,在成長路上一直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可幸有父親(右)和校長(左)的關心和支持,令他很享受校園生活,今年中六的他,更正在備戰DSE。(馮凱鍵攝) 或許對不少學生來說,獎項的意義,只在於潤飾portfolio,用以博取入讀名校的入場券,但對樂然而言,卻是一服心靈良藥,「他以前經常『頭耷耷』、說話很細聲,但近年明顯信心多了,我相信,是因為他得到認同,有成功感,知道自己並非什麼都做不到,有些地方,他都可以做得很好的」。Lionel唯盼這顆獨特的「螺絲」,將來終能在社會上配對到合適的崗位,發揮所長。 臥虎藏龍:人人都有值得被欣賞地方 在楊樂然就讀的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有不少學生都跟他的情况相若,但如不用主流的評核標準去評價他們的話,便會發現,其實學校是「臥虎藏龍」!校長潘啟祥告訴記者︰「我有個學生很討厭做中文科的功課練習,但他會投放很多心機去寫詩,他送給我的詩作,寫得蠻不錯的;又有一個同學,他有讀寫障礙,不太能寫字,串字亦很困難,但他的口語表達能力卻非常高,英語流利程度更接近native speaker(母語者),經常在活動中站台做主持。」 潘啟祥(馮凱鍵攝) 可惜在現今教育體制下,我們往往只把焦點集中在這班孩子未達到哪些基本能力,不符合哪些標準要求,老是在找錯處,潘啟祥卻不行這一套,「在我們學校,很少會用『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這個字的,因為不想給同學貼上標籤。我們只會說孩子有什麼地方需要支援?他的性格是怎樣?有什麼特質?有什麼強項?其實這些描述,用於一般學生身上都適合」。 惟從事教育工作近30年的潘啟祥也坦承,並非每個孩子都有「才」,有些確實是表現平庸。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個學生都有他的價值,都有值得被欣賞的地方。「儘管是一個智障的小朋友,他的簡單、開心、忠心和善良等特質,便可以正向地感染身邊的人。所以,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不一定是看他能為社會貢獻什麼,也可以看他能刺激別人做什麼,或者令其他人的思想有什麼改變。」 消除誤解:以強為本 腦力多元學童展潛能 非牟利機構「腦力多元協會」創辦人兼主席關文慧(Emily),同時是一名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早年主力做兒童發展評估,近年則專注提供早期介入服務。跟潘啟祥校長一樣,她覺得現時社會用「SEN」這個字去形容有不同特質的學童,並不恰當。 「當小朋友不是跟『正常』學生用『正常』的接收方式去學習時,我們就說他有問題、有learning needs(學習需要),這樣把孩子病態化,我覺得是不應該的。」Emily倡議,可用外國較常說的「neurodiversity」(腦力多元)去代替SEN這個具標籤的字眼。 Cindy(左)與Emily(右)攜手創立非牟利機構「腦力多元協會」,並鼓勵公眾以「neurodiversity」(腦力多元)代替「SEN」(特殊教育需要)去形容有不同特質的孩子。(受訪者提供) 在合適場景一樣有優勢 她解釋,人類大腦運作和經驗世界的方式,自然而然是存在差異的,雖不能否認,腦力多元學童的確會遇到一些局限和挑戰,但換個角度,只要把他們放在合適的場景,孩子一樣有優勢和長處,「一個ADHD(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學生在課室,可能會產生『問題』,但去到泳池,他的精力,便不再是『問題』,甚至可以令他發揮得很好,美國昔日游泳名將Michael Phelps(菲比斯)便是最佳的例子;又如Bill Gates(比爾蓋茨),12、13歲便沉迷電腦編程,又試過潛入大學的實驗室研究學校那台大型電腦,他是否很有『問題』呢?但最終,這個有『問題』的人,卻改寫了整個電腦世界的歷史」。 為消除社會對腦力多元人士的誤解,Emily在今年3月,創立「腦力多元協會」,並致力打造成為一個綜合平台,以促進不同領域伙伴的合作,冀產生協同效應。該會董事蔡麗雲(Cindy)則期望可從教育界做起,「香港雖然行融合教育,有不少配套給予這班學童,但都是補底式的,他社交弱,就給他上社交小組;他說話、表達不行,便找言語治療師去幫忙訓練。而整個教育制度,又是考試為主導,若這班小朋友讀書不叻,就好像除了『SEN』這個名字,便無其他身分、無其他價值」。她盼望學校的校長、教師及家長等持份者,可重新思考(rethink)、重塑(reshape)和重新命名(rename)這群獨特的孩子,讓他們同樣有機會展現自身的潛能。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