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案:創造力一定要從小培養?

(作者提供) 早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學者已開始研究創造力(creativity)。儘管至今對創造力仍未有清晰的定義,但大家都認同當年美國心理學家提出創造力包含多種能力,如: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等。 創造力是否某些別具天賦的幸運兒才擁有呢?當然不是。創造力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只要家長和教師能適當誘導,便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雖然創造力未能即時幫助孩子在考試取得佳績,但它不但可以使學習過程充滿樂趣,還可提升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加強內在學習動機,增強從多角度探究問題和解難的能力等,對孩子的長遠發展肯定有幫助。以學習語文為例,如能結合創意教育與語文學習,例如:把識字變成紙牌遊戲,便可將枯燥和重複的死記硬背,轉化成生活化的高效能學習活動,孩子便可在不同情景應用所學。 何時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黃金期?學者並無一致的見解。我認為只要家長和教師願意擔當孩子創造力的促進者,不論是兒童還是青少年,時機都是適合的。 SPIDER連結6種創意元素 我們於過去3年實行的「成長易」計劃,便是結合創意教育與語文學習,協助家長和教師提升孩子創造力。我們聯同20多間幼稚園和小學的教師和家長,嘗試讓孩子擔任作者,創作獨一無二的親子繪本。英國學者Graham Wallas指出創作歷程可劃分為4期:準備期、孕育期、豁然期及驗證期。在活動中,我們強調家長和教師要對處於創作準備期和孕育期的孩子有耐性,因為孩子需要時間按個人喜好觀察對象、列出資料、整理分析,以及思考和弄清疑惑之處。這時未見成果是很正常的,家長和教師要給孩子信心和空間探索未知的事物。當小朋友步入豁然期,靈感湧現使孩子頓悟,豁然開朗,自然會順利解難。作品誕生即驗證期的開始,我們鼓勵孩子向教師發問及徵求家長意見,例如孩子可以邀請親友品評繪本的內容及設計,聽取不同意見後再修訂。該計劃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愉快地學習語文,提升詞彙量和閱讀理解能力,並培養出他們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深入的觀察力。 如果家長和教師想提升孩子的創造力,可以參考以下我稱之為「SPIDER」的6種成功元素: S - Sensitivity (敏覺力) P - Playfulness (好玩) I - Inquiry(探究) D - Dialogue (對話式閱讀) E- Environment (心理安全環境) R- Risk-taking(冒險精神) SPIDER的中文是蜘蛛。這6種創意教育成功元素就像蜘蛛織網般互相連結,交織出無限的創造力。相信大家都能從字面上理解敏覺力、好玩、探究和冒險精神的意思;對話式閱讀即是由孩子擔任講故事者,家長是主動聆聽者及發問者,以對話般的方式閱讀。心理安全環境是營造安全感和氣氛輕鬆的環境,例如先讓孩子分享感受,令他們感受父母的愛與包容,不用擔心自己不被接納。 總括而言,在孩子日常語文學習活動中加入更多創意教育元素,讓他們發揮創造力,這對教師、家長和小朋友來說,都是趣味盎然的寶貴經驗。 文:張慧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副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窗邊的小荳荳:間尺風波(上) 小荳荳弄傷了同學 誰對誰錯?

期終試過後,漫長的暑假快要開始了。班上的孩子,心情早已放了假,上課時老師要設法用盡各種板斧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每到小息,大伙像猛獸出籠一樣,完全不受控。小荳荳和幾個同學留了在課室中,本來還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天氣熱,小荳荳的心情納悶到極點,想找尺子找不到,隨手便拿了鄰桌女同學的尺子來用。小息快要完結的鈴聲響起,女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卻見到小荳荳拿着自己的尺子在用,無名火起三千丈,大聲喝罵起來:「喂!不問自取,是為賊也!我沒有同意過你用我的尺子喎!」小荳荳:「借來用一下啫!又唔係唔畀番你!」女同學:「畀番我!這把間尺係我㗎!」說着,便伸手去搶。小荳荳心有不甘,硬是不給。二人就開始拉扯,繼而扭打起來。忙亂當中,尺子的角在女同學手臂上𠝹了一條血痕。我一進入教室,全班同學七嘴八舌地向我報告。女同學的閨密們力數小荳荳的不是:「小荳荳不問自取,還在同學手臂上𠝹出一道血痕!」小荳荳的好友們也不示弱:「是她先伸手搶東西,還推撞別人,小荳荳不是有意傷害人。要不是她先發脾氣和推撞,就不會發生意外。」 衝突後兩人反思 互相道歉 作為老師的我,一時間實在分不清楚誰對誰錯,只好跟當事人及每個在場同學逐一傾談,像砌拼圖一樣把來龍去脈重新拼湊出來,最後總算整理出一個所有在場同學均同意的版本。這樣看來,雙方都有不對的地方。小荳荳不問自取,難怪同學會生氣。但借用尺子這麼小事,女同學亦不需要動手搶回,大可先借給同學,再向同學說明下次借用應先問准。事件中的確是女同學受傷了,但受傷的一方不一定就是全對的一方。這次意外,雙方都有自己應負的責任。小荳荳和女同學都就事件作了反思,寫出自己的責任所在,並願意向對方道歉,二人都沒有再生對方的氣。 受傷同學家長討醫藥費 知道發生這樣的事,孩子怕家長怪責,又怕老師會跟家長講出自己做得不好的事,很多時都會只講別人的不是。家長聽後,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吃虧。因此,學校一般都要求老師於放學前致電家長講解事件來龍去脈,並給家長建議教導孩子處理事件的方法。因此下課後,我便給雙方家長打電話,解說事件。雙方家長都沒有太大的反應,聽到事件後,都說待孩子回家後會跟孩子好好一談。 第二天早上,小荳荳和女同學如平日一樣相處,有講有笑。二人的朋友都像昨天的事沒有發生過一樣,大家都非常友好。經一事、長一智,本來就是孩子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看着他們一起成長,老師心中感到非常安慰。 沒料到,放學的時候,女同學的家長怒氣冲冲來到校務處,說要向小荳荳的家長討回醫藥費。(待續) 文:徐區懿華(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童年就像暢銷書《窗邊的小荳荳》作者一樣頑皮,惜終生未遇上啟蒙的小林校長,唯冀盼成為學生的小林校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聽孩子說故事

跟教師談到評估,自然提到學校派發成績表的安排。教師被邀請做角色扮演,他們分別扮演學生、教師和家長。這樣的角色扮演,千篇一律,只有同感,沒有驚喜。現今的教師雖已懂得強調學生的正面表現,可是,家長的重點,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名次不夠高,哪些科目不及格,分數為何不夠高;教師雖花盡唇舌,仍逃不過家長有意無意的責難,教師也只有不斷,亦不自覺地作出防衛,最後問題也只會轉到學生身上,因為他是最沒有能力反抗的一方。這樣的安排,可以改變學生日後的學習動機和態度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雖然如此,學校仍繼續採用這種方式派發成績表,只因大部人都覺得這只是行政需要,家長有權知道學生的表現;可是,學生的學習擁有感卻被完全忽視,成績表本應屬於學生,他們卻無發言權,難怪一般學生都不願意出席這樣的安排。 把學習擁有權歸還學生 西方國家,或一些本地的國際學校早已不行這一套了,他們會讓學生成為這個安排下的主角,因為成績表是他們的,好與壞不是其他人的責任,而是他們自己的份內事,不諉過於人;相反,也可自信地告訴別人,他們經努力後而獲得的成果,這種安排稱為student-led conference,顧名思義,就是由學生作主持,改變過往由教師或家長作主導的做法,把學習擁有權歸還給學生,這也可以用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來說明這個安排為何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在這安排下,學生都能體驗到勝任(competence)、歸屬(relatedness)和自主(autonomy)這三個元素。 鼓勵孩子分享學習點滴 由於這安排在中國文化的地方不常見,故還未有確實的中文名稱,我們姑且就叫它做「學生成果分享」,教師和家長的角色,就是聽孩子說故事—— 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學習故事。必定有人疑惑,我的學生,我的孩子可以做到嗎?事實上,幼稚園的學生都可做到,當然這個改變不會立刻出現,成功因素離不開文化的建立,學校和家長是否相信孩子有能力學習,是否可以自主學習;與此同時,教導學生編織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是必須的,有學校為每個學生放置一個小盒子在課室,鼓勵他們從學期開始,把他們認為一些有進步和有成就的東西,那怕是一份功課、一幅畫、教師給的一句讚賞,統統透過照片,放在小盒子內,教師邀請學生輪流在班主任課把他們的收藏展示,並且分享他們的感受,然後教師和學生以鼓勵及建議作回饋。這樣的安排,讓學生更有信心面對「學生成果分享」的挑戰。作為家長,除了建議或支持學校能作出這樣的改變外,更可多用相類似的方法,鼓勵孩子在家分享他們在學習上的點滴成就,細水長流,不多時日,我們必定能看到孩子對學習態度的改進。 文:鍾耀斌(心理學系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

詳細內容

生死學堂:不是醫療廢物 團體爭設安放設施 流產胎獲安息地 身心歸自然

小生命的脆弱,叫不少父母欲愛不能!根據衛生署數字,本港每年有約15,000宗流產個案,這些小BB何去何從?5年前,未滿24周的流產胎兒仍被視作醫療廢物處理,但在一班有心人鍥而不捨地倡議下,現在發展出7個流產胎安放設施,而位於葵涌火葬場、首個專供流產胎使用的小型火化裝置及附屬設施,亦預計在今年投入服務。增設相關設施,不單是對小生命的尊重,也讓家屬釋懷。   「比我預期中快、比我預期中靚、比我預期中多、比我預期中大、比我預期中好。」「香港人道年獎2021」得獎者兼「小BB安息關注組」(下稱關注組)發起人謝美兒(May)這樣總結她5年來努力替流產胎兒爭取安放設施的成果。 不足24周 未能獲殯葬 時間回到2017年5月,一對夫婦因為流產胎兒只得15周,被醫院拒絕領回遺體,事件引發輿論關注,也觸動了May的神經線。事實上,個案只是冰山一角。參考衛生署統計數字,2018至2020年,本港每年流產個案近15,000宗;而根據香港《僱傭條例》第6章,「流產」指在懷孕24個星期內排出不能於產後存活的成孕物體。 究竟這些流產後的小BB會如何處置?根據《生死登記條例》(第174章)第18條,醫生只會為懷孕周數達24周或以上出生而未有生命迹象的嬰兒,簽發「嬰兒非活產證明書」(俗稱form 13)。亦由於不足24周的流產胎未能符合取得死亡證、醫生證明書、火葬許可證或火葬令的要求,因此不能獲得領有牌照的機構提供流產胎殯葬或火化服務,一般被醫院視作醫療廢物處理。 取證明文件 可申用安放設施 「無論這些BB是生是死,都是父母的子女,不論他們活了多少周,都是有感覺的靈魂。怎可能是醫療廢物呢?」那陣子May寢食不安,她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召集來自社會各界的朋友,一起成立關注組,為流逝的小生命尋找安息地。 反對視廢物——May(右)以「小BB安息關注組」召集人身分,過去多次公開反對政府把未滿24周的流產胎兒當作醫療廢物處理。(受訪者提供) 關注組一眾成員,經歷兩年馬不停蹄的倡議工作,政府終於回應訴求。雖然簽發form 13的準則維持不變,但食物環境衛生署在2019年4月於粉嶺和合石墳場增設首個安放流產胎設施「永愛園」,父母只要取得由本地醫生/醫院/註冊醫療機構簽發的「流產胎文件」或其他證明文件,即可提出使用申請,費用全免。而為達可生物分解目的,父母需要把胎兒放進由紙或卡紙製造的容器內,然後埋入泥土,讓小生命回歸大自然。 紀念牌匾——「永愛園」設有紀念牌匾,流產胎父母可免費申請使用。(馮凱鍵攝) 將專設小型火化場、撒骨灰地 回望過去5年,由「冇變有」,現在全港已有7個流產胎安放設施啟用,May心存感恩,亦覺欣慰。「我們明白,基於種種原因,並不是所有流產胎父母都希望埋置孩子,這是父母的個人選擇,但我們認為,所有流產胎都應該得到(被)埋置的權利!」另外,政府已計劃於葵涌火葬場,增加兩個專供流產胎使用的小型火化裝置及附屬設施,亦會增設可給流產胎撒骨灰的紀念花園,料今年可竣工啟用,屆時,即使是未被領回的胎兒,亦獲人道火化,讓他們有尊嚴地離開世界。 兩度承受流產之痛 盼改變政策 站在倡議工作最前線,May經常忙得不可開交,當年她便曾險些忘記為女兒報讀幼稚園,如此「瞓身」,是因為她也兩度承受流產的錐心之痛。和許多職業女性一樣,May為事業、忙進修,婚後一直把生兒育女的事情放在一旁,直至2011年,她當上高齡產婦,可惜腹中塊肉活不過1個月便悄然離世。兩年後,May再度懷孕,沒料到噩夢重演,二子因基因出問題,內臟器官外露,結果第14周便胎死腹中,她需要接受引產。 May清楚記得,那年的1月15日,她躺在冷冰冰的病牀上跟兒子告別,腦裏冒出無數個問號,「政策可以改嗎?」、「BB怎麼算?」……2022年,同樣是1月15日,May卻站在頒獎台上,接受香港紅十字會頒發「香港人道年獎」,她說,此情此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每次想起都會眼濕,感覺是上天給我刻意安排的」。 探望小寶貝——過去5年,全港有7個流產胎安放設施相繼建成啟用,May既感恩亦欣慰。採訪當日,她帶同6歲女兒Anna(左)一起來到歌連臣角「永愛園」探望這些小BB,實踐生命教育。(馮凱鍵攝) 過來人有話兒:失胎勿自責 親友忌問「點解」 身為過來人,亦是國際正向心理學會會長的May,有些話兒,想分別送給失胎父母和他們身邊的親友。 給失胎父母:請不要自責,也不用懷疑自己做錯什麼,因為所有懷孕婦女均存在約15%至20%的流產風險。雖然BB的生命很短暫,但爸爸媽媽曾經給予的愛,他/她是感受到的,這些愛,更是永恆且超越空間,永遠存在你們仨之間。 給身邊親友:請不要問失胎父母「點解」?他們也無法給你答案。亦請體諒和接納當事人的情緒,在這段時間,他們的思緒很混亂,或夾雜着哀傷、內疚、憤怒等情緒,作為親友,最重要是聆聽,毋須給予太多意見。 情緒支援服務 經歷失胎,準父母或有很多情緒反應,坊間不少社福機構,可提供各種支援及輔導服務。 賽馬會「小足.福」失胎支援計劃: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 詳情:bit.ly/3PBXgXQ ‧香港明愛「恩遇—明愛失胎支援中心」 詳情:bit.ly/3NIvY0b 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部「永續愛-Wings of love」 失胎家庭支援服務 詳情:http://www.facebook.com/parangels 贐明會 詳情:bit.ly/3aeg9Qj 善寧會 詳情:bit.ly/3wtEPgm 延伸閱讀:從故事尋找光 《天使爸媽的生命教育:夭折嬰兒父母分享及相關輔導理念》 (網上圖片) 內容:收錄了14個真實的生命故事,由25個天使父母分享心路歷程,並有資深婦產科醫生講解死胎的原因、專責哀傷輔導的社工分享有效安慰哀傷者的方法,並有宗教學者從神學角度看夭折的生命 主編:王董智敏、馮志弘、陳素雯、謝翠婷 出版:學術專業圖書中心 《我永遠是你們的孩子》 (網上圖片) 內容:作者從事善別輔導、推廣生死教育多年,透過故事中沒有出世的小北極熊,每年都會透過第一道極光探望媽媽Elsa和爸爸Milo,藉此安慰因失胎而身處幽谷的天使父母。繪本並附送《給天使爸媽的話》,期望他們從中尋見極光 作者:梁梓敬 繪者:Soya Siu 出版:dirty press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