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介:用繪本備課 迎接小弟妹

懷上第2胎後,黃芓程就開始給大兒子作心理準備,告訴他不會因弟弟出現而少了人愛惜他。

媽媽發現懷上了第2、第3或第4胎,爸媽都會為家中迎來新成員而興奮,但小哥哥姊姊們卻未必欣然接受。心理上如何準備家中多添一員,實際上又如何跟新到的小人兒相處,是兄姊們要上的一課,今天我們就跟爸爸媽媽們一同備課。

文﹕譚凱韻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我有一個弟弟,在家中是姊姊,小時候被教導對弟弟要忍讓、要分享,但其實並不明白,只知道我的身分就是要這樣做,有『被迫』的感覺。」繪本閱讀推廣人黃芓程(Carmen)分享兒時的心情。所以當她懷上第2胎時,就不希望大兒子重走自己的路,「我希望他是發自內心地愛惜弟弟,真心分享」。

小兒子容之即將踏入1歲,而Carmen早在弟弟出生前,已開始跟當時4歲多的哥哥立之讀繪本作準備,如《我剛出生的時候》,一本不是直接講手足情,而是描述嬰兒成長歷程的繪本。

《我剛出生的時候》

作者:伊莎貝爾‧米荷絲‧馬汀斯

譯者:黃筱茵

插圖:馬達琳娜.馬杜索

出版社:阿布拉

故事在一片漆黑中開始,就如書中簡單的文字所描述,「我剛出生的時候,什麽東西都沒看過。只看過媽媽肚子裏的一片漆黑」。然後圖畫漸多,小嬰兒開始去認識世界的太陽花朵、大海和森林。最後孩子用望遠鏡看着夜空的星星,繼續期待未被發掘的新氣味、新聲音和新味道。

「我是想借這本書建立哥哥的同理心,希望他易地而處,了解弟弟。」Carmen說。

除了心理上要適應,實際操作上哥哥也要學習,例如嬰兒初生時會佔用媽媽較多的時間、哥哥的訴求未必可以即時處理,哥哥就需要學會「等待」,同名繪本正好教會小哥哥這道理。

學會等待中成長

本地作家高佩聰的《等待》,講述小貓咪的主人懷上了孩子,貓咪日夜期待小主人回家,希望共聚幫忙,主人卻將人貓分隔,期待已久的團聚卻換來小貓咪的失望,直至最後主人醒悟。貓咪的等待,盡頭是希望。

《等待》

作者:張佩斯、高佩聰

出版社:香港繪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Carmen坦言,喜愛這書是因為家中也養有貓咪,同時可以教會哥哥「等待」這大道理。「例如BB不是甫出院回家,就能立即跟哥哥玩,起碼半年內也不懂理睬他,而爸媽的注意力也會多集中在小寶寶身上……另外,貓咪也要學習跟自己相處,學會自己打發時間,需要主人時亦要『等待』。」

「哥哥在這過程中要學習等待、學習有耐性,無論是等待爸爸媽媽幫忙,還是等待自己長大。」Carmen舉了一個例子,以往哥哥洗澡要爸爸媽媽幫忙,但弟弟出生後,要等爸爸媽媽有空才能幫他,他就會說:「唔等喇,我自己冲!」這正是哥哥在等待中成長了的證據。

成為小榜樣 感受骨肉情 

除了「等待」,哥哥還要適應自己將成為榜樣——如何在弟弟有困難時給予建議、幫助,也是要學習的功課。

《小步走路》

作者:賽門.詹姆斯

譯者:周逸芬

出版社:和英

《小步走路》是Carmen的另一推介,書中3隻鴨子迷了路,最幼小的鴨子在途中累了,兩個哥哥就鼓勵他,例如教他保持專注、有恆心等,「立之初看時,會代入小鴨子的角色,會累、想找媽媽;後來再看,就開始代入大鴨子的角色,見到小鴨子有問題時會給意見,為小鴨子想合用的方法」。

《我的妹妹不可愛》

作者:濱田桂子

譯者:林禮寧

出版社:大穎文化

不過兄弟姊妹間的相處一定會有爭拗,哥哥姊姊也或有感到煩厭的時候,《我的妹妹不可愛》就是說着這樣的一個場景,是個有趣而幽默的故事。書中的妹妹總愛纏着哥哥,視哥哥為偶像,哥哥卻感到無比懊惱,「這書將小朋友的心理描寫得很好」,Carmen說,書中故事可以幫助小朋友抒發情緒。故事發展下去,妹妹病了,沒有了小丫頭的吵吵鬧鬧,小小的哥哥反而不習慣,「其實到最後,會發現大家都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人,有聯繫着大家的骨肉情」。

■延伸閱讀

《分享》

《分享2 :當我們同在一起》

從小姊姊的角度,看弟弟為她生活帶來的影響和困擾:既要分享玩具,又要分享媽媽。爸媽們可跟小朋友一起追看,最後姊姊是將討厭的弟弟趕走了,還是改變了自己的心情呢?

作者:安喜亞.賽門絲

譯者:賴嘉綾、陳秋彤、陳禛

插圖:喬治雅.博琪

出版社:親子天下

《肚臍的洞洞》

講述媽媽肚中的小寶寶,透過肚臍的洞洞去看、聽、嗅外面的世界,從而表達家人期待着嬰兒到來。哥哥姊姊們可以了解媽媽肚子的嬰兒,也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小時的模樣。

作者:長谷川義史

譯者:林真美

出版社:遠流

《球球與哥哥》

《包姆與凱羅》系列作者所著的繪本。書中的球球最愛哥哥,但哥哥有時會嫌弟弟煩厭。有天哥哥獨個兒玩時打破了媽媽的盆栽,為了不讓球球告訴媽媽,哥哥就拿出所有玩具跟弟弟分享,又比平常花更多時間陪球球玩。結果媽媽會否發現真相呢?

作者:島田由佳  譯者:球球館

出版社:九童國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