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熱潮:「輸在起跑線更着數」 陳家亮:成仁醫首要謙卑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學醫先學做人。

俗語有云:行行出狀元。偏偏六個狀元,六個都想行醫!今屆DSE唯一一名超級狀元林莉雯,順利入讀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另有四名7優狀元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最頂尖學生爭相投身杏林,有人在社交網絡上怒罵他們思想狹隘,網友亦質疑他們只是向錢看。難道真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醫高」?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以個人經歷告訴大家,成績好固然是入醫學院的基本入場券,但當中要面對的學習、挑戰,一點不容易,尤其是要學會如何對待病人,所以他說:「醫生的知識技能易學,但學醫也要學做人,學做人是一輩子的。」

文:李樂嘉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無可否認,在不少父母眼中,孩子做醫生,整個家庭都被加冕了光環,因為由過去到現在,本地兩間大學醫學院錄取的都是公開試中考獲最頂尖成績的那批學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曾在本報的專欄中提到:「過去中學生投考本地大學的統計數據,成績最優異的500名學生中,差不多有400個想入醫學院。」醫學院收的都是頂尖成績的學生,身為院長理應高興,他卻直言是個奇怪現象,「這400人當中,有多少人真的有熱誠去做醫生?抑或美化了這個行業呢?」

成績優異的學生都想讀醫,陳家亮認為與社會出路單一有關,如果大環境不改變的話,讀醫熱潮仍會持續。

劇集電影美化醫生

他所講的美化,源於年輕人的想像,也跟社會價值觀有關,「醫生行業給人一種特殊的感覺,好像特別神聖和有意義,電視劇、電影都深化了這印象。加上香港的出路較窄,喜歡讀文學、考古學的學生,相對少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十個父母有八個想子女成才,做醫生無疑是成才的證明,「除非社會變得多元,否則這現象會持續一段長時間」。

醫學院的學生都是公開試中的天之驕子,但就像陳家亮所言,有幾多人真心想做醫生?還是想要頭上一個光環?而且醫學院訓練真不如電影電視般浪漫,可以放工去Pub吹水,「我不擔心學生讀不來,畢竟考得入醫學院,學習能力一定高,而且互聯網發達,毋須把所有資訊記入腦。不過,到了真正做醫生,壓力就大得多」。事實上,每年有99%的中大醫學生順利升班,但去到醫院,就算沒發生醫療事故,單是每日排山倒海的病人、部分病人和家屬的惡言相向,以及實習那年連續當值(on call)36小時,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很大挑戰。

陳家亮(左二)當年實習時犯錯曾被罵,但他覺得新生代的年輕人,並不接受責罵的方式,所以要摸索新的方法去教導他們。

難忘實習撞板被痛罵

陳家亮正是過來人,當年他在中大醫學院以一級榮譽畢業,更獲得了「外科金牌」,即等同在外科考獲第一名,兼獲得本港和海外教授認同。他滿懷信心地迎接實習,結果卻不斷撞板,「最深刻一次,病人有便秘,我幫對方按肚子,覺得沒異樣,同日黃昏,我的supervisor拉低病人的褲子,發現有嚴重的小腸氣問題,惡化下去可能令腸部組織壞死,甚至致命」,他被督導召去病房當眾大罵,令他無地自容,但自此他學懂要小心檢查。

對於向來是精英的醫科生來說,要面對挫敗一點不易。所以陳家亮不斷強調,要學醫先要學做人,而謙卑亦是要成為一位仁心仁術的醫生的基本條件,「很多年輕人來醫學院面試,都有種『我想拯救生命』的理想,實際上又能救到多少生命呢?他們要明白,生命不是靠自己就能控制,有了這種謙卑的態度,才會有心改進。相反,個性驕傲的年輕人就難教得多」。

陳家亮行醫重視同理心,關心病人的需要,令他成為不少病人心目中的仁醫。

面試重是否謙卑

年輕人謙卑與否,從面試時的態度、身體語言,大約看得出來,「試過有人拿了一份厚厚的個人履歷,詳列多年來拿了什麼獎,去過什麼地方體驗、實習。我請他說出自己的三個強項,他很快便羅列出來,可能讓他講三十個也可以。到了問他弱項,他卻好像要好辛苦地才想得出」,這次面試中,陳家亮與另一位教授分開評分,大家都不約而同給這個考生一個偏低的分數,最終也沒有取錄他。

因此,當家長崇尚贏在起跑線時,陳家亮卻笑言,要成為一個好醫生,「輸在起跑線」也許更着數。

像他本人,幼稚園時已經常常被罰企,並不是教師眼中的好學生,他也不是出身於富有家庭、醫學世家,「我由細衰到大,經常要面對挫敗。當然不是說富家子弟一定會比人驕傲,但你覺得起步比人慢,就有努力提升的心,也較易去謙卑學習」。

陳家亮着重與學生交流,每屆有200多名學生入讀,雖然只有部分由他面試取錄,但平日會跟他們用膳,令他對學生有一定了解。

出外增見聞 培養同理心

另一個栽培未來醫生的方法,就是盡量讓孩子多探索,「很多孩子在受保護的環境下長大,其實不妨多離開課室、家居,讓他們接觸民間疾苦,包括貧困、先天疾病,或者留意外地戰火等資訊」,不單為了增廣見聞,更關鍵是培養同理心,「病人和醫生不是對等的關係,醫生的知識、技術、地位的確較高,但如何運用這些優勢呢?就要先知道病人和家屬在憂心什麼,懂得跟他們溝通」。

他舉例說,早前有名兩度中風的病人,不太喜歡遵守醫生的指示,有時不肯服食通血管藥,直至他第三次中風,終於導致半身不遂要坐輪椅過活。「他問醫生:『是否我不聽話才中風?』你聽得出他心裏有鬱結,醫生卻回應他說:『是吖,現在你知道不應該不聽話了。』」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陳家亮解釋,病人本來已深感後悔,這句話更可能令他記一輩子。「換轉是我,我會說:『不要再追究原因了,每次中風都有好多成因。這次的創傷很大,但我們向前望,現在要做的是避免併發症。』」

正面而客觀的回應,不是一朝一夕練成,陳家亮笑着憶述,自己從前也常常說錯話,「有糖尿病人覆診,血糖指數比較高,我跟他說:『你的血簡直是糖水,是否不要命了?』」當年想「靠嚇」來令病人聽話,現在回想,哪個病人不想自己身體健康?「不如了解他的難處、可以如何幫助他。」

醫科生苦讀6年,陳家亮(左五)直言,直至畢業那天,他們都只是略懂皮毛,要掌握行醫所需的技術和態度,必須經過實戰。

陳家亮(右)推崇師徒制,學生由早到晚跟着老師去看診、巡房、開會、入手術室,起初老師大感不習慣,後來卻明白對學生的益處

要助學生學做人,陳家亮主張雙管齊下,既要身教,也有課程配合。自2013年上任院長一職後,陳家亮大力推動師徒制,由早上醫生巡房、午飯直至收工,都帶着兩三個學生,「一山還有一山高,學生見到醫生技術高,卻是個謙謙君子,自然學懂謙卑」。而2015年起,生命倫理課程亦變成中大醫學院必修科,學生上足6年,堂上會播放醫生與病人之間的對答,之後學生要分析哪些話說得好,哪些無心的說話,可能會傷害到病人,從中學習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