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自聊:建立詞彙小貼士

近期多了幼稚園家長問Konnie姑娘有關詞彙學習的輔助技巧,因為爸媽都覺得小朋友受疫情影響,減少了外出及上學時間,語言發展好像比哥哥姊姊當年慢得多。其實,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根據詞彙學習理論,小朋友學習詞彙有兩大方法:偶然學習(incidental learning)及有意識學習(intentional learning)。小朋友早期學習詞彙主要靠偶然學習,即是在生活環境或日常對話中學習,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學習紅色的水果是蘋果,用來抹面的是毛巾,這些詞彙都是我們透過觀察和聆聽其他人運用而習得。所以,如果小朋友的生活經驗愈豐富,有愈多觀察和聆聽的機會,理論上詞彙也會愈多。惟在疫情或隔離期間,偶然學習詞彙這方法就未必可以完全實行了。

今次就讓我介紹幾個有意識學習詞彙的方法。根據美國國家閱讀評審委員會(National Reading Panel)的研究,詞彙與閱讀能力相輔相成,小朋友的詞彙愈多,閱讀能力就會愈強;而閱讀是其中一種可以代替偶然學習詞彙的方法,因為書籍有無限的主題,可多方面發展小朋友的詞彙。在伴讀期間,爸爸媽媽可以先自行閱讀圖書,並在書中找出目標的詞彙,再用以下5個方法來介紹書中艱難的詞彙,在家中來一場有意識學習詞彙的訓練:

1. 以小朋友友善的方法來定義詞彙

遇到不懂的詞彙,教師總會叫我們查字典,但查字典後學到的詞彙對小朋友來說未必深刻。而所謂「小朋友友善」(kid-friendly)的方法,就是用他們的語言來運用某個詞彙:例如在故事中出現了「靈機一觸」這個詞彙,爸媽可以解釋這詞語怎樣用,並以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作例子來解說。

2. 利用故事場景解釋詞彙

閱讀有一個好處,就是有場景(context),場景有助小朋友理解詞彙,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在故事中主角很「尷尬」,這情緒詞彙實在有點難解釋,但家長可以用故事場景來引入,再加以解釋,這樣小朋友就更易理解了。

3. 故事情節協助理解詞彙

除了利用故事場景來解釋外,故事情節也能協助我們理解詞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利用「前文後理」推斷某個詞彙的意思?其實這也是小朋友理解詞彙的方法。當然,對於年紀較小的小朋友,他們需要家長的協助來推斷,但這技巧會隨着小朋友的閱讀能力提升而成熟,亦會成為他們理解詞彙的方式之一。

4. 畫出詞彙意思

這個貼士對喜歡畫圖畫的小朋友特別有效,因為畫畫能將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亦由於是小朋友自己畫的,他們的理解會更深刻。而這裏所指的畫畫是速畫(sketching),並不追求什麼藝術造詣。

5. 運用詞彙腦圖

最後,詞彙腦圖就是利用腦圖的概念列出與詞彙相關的一切,包括詞彙的類別、同義詞、反義詞及一切有關的事情。以「海灘」為例,海灘是一個地方,它的近義詞是沙灘,與海灘有關的詞彙包括游泳、夏天、滑浪、砌城堡等等,這樣就能幫助小朋友建立一系列的詞彙了。

以上5個方法,家長可以按小朋友需要隨意運用,但緊記每次閱讀都應按小朋友的興趣和能力調節,如果強迫小朋友閱讀,不但令他們失去閱讀的興趣,更埋沒了對詞彙學習的好奇心,就得不償失了。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