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樂天地:在運動時 仍需注意感染風險

香港對抗新型冠狀病毒長達多月,已去到水深火熱的地步,由當初恐慌性地四出搶購口罩和消毒用品,到杯弓蛇影地搶米、搶紙巾,而且在家千日的感覺更是令人發瘋,彷彿天下間的食譜也已經被烹調得滾瓜爛熟時,很多家長都按耐不住在週末要帶小朋友四出尋找戶外活動,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緩和一下繃緊的情緒,兼且多運動才能保持強健的體魄去增加免疫力,所以頓時間平時在商場內的人流移師到各大的郊野公園和離島,把每條通往山上的山徑與馬路都擠得水洩不通,山頂上的梯級、山路和公共洗手間都出現百年難得一見的人鏈,而廣大市民到達郊野公園時亦將戒心放下,把平時帶得密不透風的口罩亦都緩緩除下,使在空曠的郊野公園,亦變成高風險傳播病毒的地方,情況的確令人擔憂。

一個足球場 八項全能

其實出現這情況市民確實是無可奈何,由於本港政府在抗疫期間決定關閉所有轄下的運動與康樂設施,回想起來比SARS期間更要嚴謹,但令市民做運動維持抵抗力的選擇亦大大減少,山上有人車爭路,而市區公園內卻發現另一「奇景」,在一個七人的足球場竟發現有八種不同的運動同時進行,有:足球、籃球、小型網球、羽毛球、滑板車、單車、滾軸溜冰和跑步,人車爭路,相隔之近可謂險象環生。

直至三月初香港康文署終於決定在特別措施底下重新開放部分戶外運動設施,例如網球場、草地滾球場、緩跑徑等,其後更重開室內運動場等設施,所謂特別措是指在同一個球場內只限四位運動員,而更衣室及淋浴設施仍會暫時關閉,以減少人群聚集病毒傳播的風險,但最終亦難逃因運動群組而受到感染厄運,一行四人的國際學校教師早前確診,四人曾經打網球而其間無戴口罩,結果相繼染疫。

運動時應否戴口罩?

疫情爆發進入第二波,香港政府亦都隨即全部重新關閉所有康樂運動設施,令到很多家長人心惶惶,本以為讓子女多做運動維持免疫力去對抗疫情,可惜事與願違,連運動群組亦受感染,隨即考慮到應否繼續帶子女外出做運動或要做運動時應否帶口罩呢?相信很多家長都已做足「功課」,看過運動專家的意見,運動時要看運動的強度來決定應戴口罩與否,在一般戶外郊區走走當然佩戴口罩是安全上策,但當山徑達到一定難度時,或一些運動需要急速跑動,人體的攝氧量會較平時高出十倍或更多,口罩會阻礙正常呼吸和換氣量,可能會有攝氧不足的風險,所以家長帶子女做運動之餘,亦要衡量不同運動的風險,在感染的高峰期避免做一些較多身體接觸的高風險運動,以下是一些不同運動的風險評估:

低風險:遠足、跑步、划艇、踏單車、跳繩
中風險:網球、乒乓球、羽毛球
高風險:足球、籃球、欖球

而一般帶小朋友到公園耍樂的家長亦要評估人流風險,適當時候配戴口罩和使用消毒用品,確保整潔,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