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別不童:幼年語言遲緩 長大赴非洲教失聰童 青年以音樂打破聾健隔閡

孩子6歲才開始跟人說話,一般人會視為缺陷,殷建基(Justin Anantawan)卻轉化成人生動力。飽受語言發展遲緩的困擾,反使他立志幫助失聰的兒童,更遠赴非洲學校做教師,夢想有一天能透過音樂,打破聾健之間的隔閡。

Justin之所以能勇敢追夢,全賴他背後有個全力支持他的家庭。三個SEN(特殊教育需要)兒子的出生,令媽媽李艷珠(Maria Anantawan)放下事業,專心教子。她從未言悔,更感謝孩子讓她放開懷抱,接納人生中的不完美。

文:李樂嘉   圖:楊柏賢、受訪者提供

Justin早前來港,跟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合作帶來《聽見愛的聲音》慈善音樂會,台上有自閉症孩子一同演出,亦有孩子用手語表達歌曲內容,使失聰人士一樣能欣賞。聾人活在無聲世界,和一般人溝通難免出現困難,年幼時患有語言發展遲緩的Justin,正好能理解他們的感受,「我6歲前都不會跟人說話,很多人嘗試猜度我在想什麼,但往往都有誤解,我知道被誤會有多難受,這使我想接觸失聰童,助他們與人融合」。

Justin來港演出慈善音樂會,並舉行工作坊,除了跟孩子分享非洲失聰童的情况外,也教他們用手語串出自己的名字。

鼓勵失聰童表達自己

在多倫多大學完成特殊教育課程後,他隻身向非洲進發,每兩年左右前往肯尼亞一次,逗留約三個月,教導當地的失聰童;到了2015年,他長留在岡比亞做教師,校內有健聽學生也有失聰童,他便致力推動共融,「我想做聾健學生之間的一道橋樑,讓他們彼此明白」。

平日Justin會教孩子英文、音樂等,科目只是其次,他最注重讓孩子表達自己。回想起童年時期,雖然說話是一大難關,但他學習其他事情都很快上手,「也許太遲才懂說話,變相我對各種能傳達感情的東西,都會感到興趣。我學彈鋼琴,加上兩個哥哥都拉小提琴,所以醉心於音樂,後來去了學攝影、繪畫,家裏放滿了有關繪畫的書籍」。

接觸非洲的失聰童時,Justin感覺到孩子對自己十分歡迎,更積極教他手語。

Justin表演唱歌期間,旁邊有孩子擔任手語翻譯,讓聾健人士都能明白歌詞意思。

為了建立表達的平台,他帶失聰學生到訪主流小學,親述個人經歷,過程中他擔任手語翻譯。另一項主要工作是帶領學校合唱團,團員有健聽和失聰學生,他先教前者演唱,再教後者配合節奏,將歌詞做成手語。經Justin協調後,聾健學生便能同場演出,合力演繹同一首歌。

明明孩子聽不見,為什麼接觸他們時,竟然想到用音樂入手呢?Justin笑言,背後沒有向高難度挑戰的意圖,只不過音樂是他的個人專長,二來孩子也充滿好奇,「可能沒有人跟他們談過音樂,講解音樂知識,我只不過幫他們滿足好奇心,認識想知的東西」。

Justin表示,由於校內一向有聾健學生,雙方不乏相處的機會,故未至於有歧視、欺凌等惡劣狀。不過,論到真正的共融,則尚有一大段距離,「健聽人士是社會上的大多數,他們不需懂手語,都能如常生活,因此不會花心機學,不會刻意去融入聽障的世界。但失聰人士都有情緒和感受,他們需要被聆聽」。

Justin擅長攝影,在非洲做教師期間也拍攝了不少照片,不但用來留念,也讓外界加深對失聰童的認識。

融入聽障世界花工夫

失聰童渴望與人溝通的心情,Justin一去到非洲就感覺得到,「我本身不懂手語,又是外人,但無論在肯尼亞還是岡比亞,孩子都十分歡迎我,積極教我手語」。用手部動作傳遞意思,他當然會感到陌生,卻沒想過放棄,「我的手語學得算快,跟世上任何一個社群一樣,失聰人士也有獨特的文化,外人想融入自然要花工夫」。

三子均有SEN 母坦然接受「不完美」

Justin說起來輕鬆,但當年他說要留在非洲,媽媽Maria毫不掩飾擔心之情,她解釋:「不是從前途問題出發,而是最基本的健康、衛生情况。而且去到非洲人生路不熟,沒有人能跟他照應。」Justin覺得媽媽先入為主,對非洲有所誤解,Maria卻說擔憂是無可避免,「問題不是非洲本身好不好,而是作為家長,通常想保障孩子,確保他身處在安全環境」。

「人生路自己走出來」

可是她最後依然放行,讓Justin一去數年,對此Maria笑着說:「他有6呎高,我如何阻止他?」玩笑過後,她娓娓道出內心想法:「人生路是他走出來的,除非不合道德,否則不應該也不可能制止孩子,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做到豁然放手,跟她為人母親的經歷不無關係,本來她想做雙職媽媽,上天卻連連給她「驚喜」:大兒子Adrian天生缺少一隻前臂及語言發展遲緩,二兒子Tyler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小兒子Justin同樣有語言發展遲緩。

同一時間照顧三個SEN孩子,Maria被迫從職場退下來,「讀了那麼多年書,當然想在事業好好發揮,偏偏三個兒子都難湊」。全職做媽媽,她試過大感迷失,但慢慢看開,「多

得三個孩子,我明白到人生沒有完美,也要接納他們有能力較弱的地方。這是很寶貴的經驗」。

Maria是香港人,高中時往加拿大升學,其後跟泰籍丈夫定居加拿大。單是教養孩子的方法,東西文化已有很大差別,「外國家長給予孩子自由度,一路從旁觀察,必要時出手幫助;香港家長通常會指示孩子怎樣做,再給予保護」。孩子患有SEN的話,家長更加傾向管束,「出於恐懼甚至自責,家長總想鋪好路給孩子,讓他們走得順利」。

Justin的家人給他很大自由度,雖然對他去非洲有不少擔憂,但也讓他選擇自己的方向。

寄語家長多觀察孩子

她卻認為,時代不斷改變,家長根本無法確定自己替孩子鋪排的路是最好的,「就算我是個有經驗的大人,到了今時今日,這些經驗能否派上用場,我都不敢肯定。况且每人性格和能力不同,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對我好的一套也未必適用在他們身上」。凡事都為他們安排,反而會影響自主性,「對於日後能否為自己的人生下決定,他們會產生疑惑」。

Maria寄語家長放鬆,多觀察孩子,「以生字為例,孩子喜歡圖畫的話,言語治療師便能用一個開心的圖案來教他讀『happy』。怎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呢?這不是治療師能做到,相反,父母全天候在身邊,一定是最了解子女的人,他們的觀察最重要」。

除了Justin演出外,Maria也上台分享個人經歷,為了三個SEN孩子,她由事業女性變成全職媽媽,卻從孩子身上學懂接納。

中大共融計劃 助學校推手語教學

Justin在非洲實行校內的聾健共融,其實早於2006年,香港中文大學的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就推出了「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在中小學及幼稚園提供雙語教學,現有四間學校參加,每年收取約6名失聰學生,跟健聽學生一同上課。

Justin認為要做到共融,健聽人士要聆聽失聰童的需要,他鼓勵小朋友打破冷漠,主動跟失聰童接觸。

故事入手 伴讀提升語文能力

在課堂上,健聽教師與聾人教學助理互相合作,教師授課時,聾人教學助理會用手語傳達內容,令失聰童迅即吸收教師的說話。課堂以外,失聰童可參與中文閱讀班,從故事入手,教師會以手語、口語並用來伴讀,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學校也提供「小小翻譯員」培訓,健聽學生學習手語,為失聰同學翻譯,實踐校園共融。

不過,聾健共融在香港未算普及,計劃的起動資金也只夠營運7年。目前沒有經常性的資助,須每年籌募經費,方能繼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