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樂樂:用莫扎特樂章掩飾惡行

每年的1月27日是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悼念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清洗的600萬猶太人,也警剔世人不要重蹈歷史的錯誤。著名英國兒童文學作家Michael Morpurgo筆下的The Mozart Question帶我們走進了這段既慘痛又血腥的歷史。如果於二戰時期,你是個懂得拉奏小提琴的猶太人,你會遭受怎樣的待遇呢?

書中講述Lesley McInley是個初出茅廬的記者,臨危受命,被安排訪問國際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Paolo Levi,但上司再三叮囑,不能問及有關莫扎特的問題。Lesley不明所以,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訪問Paolo Levi。豈料,Paolo Levi告訴了Lesley一段從未宣之於口的前塵往事。

讀樂樂:用莫扎特樂章掩飾惡行
The Mozart Question(網上圖片)
作者:Michael Morpurgo
出版社:Walker Books

集中營演奏小提琴 「麻醉」猶太人

 Paolo Levi的父母都是小提琴家,父親來自威尼斯,母親來自華沙,他們在二戰期間,只因其猶太人的身分,同被送到集中營。他們因懂得拉奏小提琴,獲安排為希特勒黨衛軍演奏,也因此倖免於難。他們有另一難以接受的任務,就是當一批批猶太人運抵集中營的時候,負責在集中營大閘旁邊演奏,以緩和肅殺的氣氛和安撫不安的情緒,消磨反抗的意志。

在這人間煉獄中,他們演奏最多的就是莫扎特的樂章。而當他們演奏之時,希特勒正在執行對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集中營的毒氣室正在不停運作,而火葬場上的煙囪,也日以繼夜地冒着濃煙。莫扎特的音樂保存了他們的性命,但他們卻成為各種惡行的遮羞布。

委曲求全還是走進毒氣室?

二戰結束後,父親把小提琴毁了,並改行成為了理髮師,從此不再接觸音樂。往事不如煙,他對自己的苟且偷生充滿愧疚,莫扎特樂曲會勾起一幕幕猶太人被送進毒氣室,而自己卻袖手旁觀的情景,這是永不磨滅的慘痛回憶,終身不能釋懷。他雖然阻止不到兒子成為小提琴家,但希望兒子在他有生之年,不要演奏莫扎特樂曲。父親死後,Paolo Levi決定公開有關莫扎特的「秘密」,並在周年音樂會上演奏莫扎特樂曲,希望可代父母走出二戰的陰霾和傷痛。

集中營的邪惡,不僅在於其血腥地大肆殺戮猶太人,而是對人性良知的肆意踐踏,利用原本美好的音樂去掩飾自己泯滅人性的惡行,並利用一小撮猶太人拉奏的音樂,去麻醉即將走進毒氣室的大批猶太人。要麼委曲求全,要麼走進毒氣室,假如是你,該如何抉擇?

文︰Carol Ma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