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中史科不是萬能插頭

久不久就有啲立法會議員或一些什麼團體頭頭出來強調中史科重要,好似只要認識中史,就一定可令學生愛國。最近有人投稿到《明報》觀點版,說2012年「反國教運動」令年輕一代對祖國歷史更加反感。先旨聲明,王師奶年輕時愛中國歷史及大好河山愛到發燒,從未反感過,更不會「更加反感」。作者列舉考評局的中史科會考報考人數,由1999年的3.7萬人下降至2010年的2.8萬人。推行新高中課程後,2012年報考人數是8500多人,今年只有6098人,作者以慘不忍睹去形容。

必修中史就更愛國?

王師奶不止一次批評一些不懂歷史的議員和知名人士,人云亦云地妄談歷史。小婦人好奇怪他們何以對不認識的事物可以誇誇其談,面不紅、耳不赤。小婦人不認為中史科考生減少是對祖國歷史反感,這是兩碼子的事。中、英、數考生人數多,因為是大學錄取的基本條件;中史科不是入學的必要條件,考生少很正常,愈來愈少也很正常,與年輕一代對祖國歷史反感風馬牛不相及。要中史科考生人數多是易如反掌的事,規定入大學必須中史科及格,否則拒諸門外就行。同樣邏輯,若因此而令報考人數增多,也不表示年輕人更熱愛祖國歷史。

該作者又引述民間研究機構的調查結果:18至29歲年齡層中,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和「香港的中國人」平均只有5%,認為自己是「香港人」則有70%。調查結果令人失望,回歸祖國25年,教育當局組織不少與內地交流活動,包括探訪、參觀,甚至短期生活體驗等,結果如斯,是不是又入中史不在必修科呢條數?

作者認為新政府要培養下一代愛國情操,王師奶舉手贊成,愛自己國家是每個國民的責任。他提議學校每天早會舉行升旗禮、唱國歌,讓小朋友從小認識和尊重國家。如果時間許可,又不流於形式,也不是壞事。至於小學課程加入更多歷史人物教材,留給編課程的專家去衡量了,小婦人不敢妄議。

作者說中學教育政策要大調整,將中史列為主修科。初中課程着重中國歷朝發展,高中則着重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社會思想等。DSE亦要調整,由論文形式改為選擇題,加強學生了解和認識中國。考試不設評級,只以「及格」和「不及格」區分,中史科的成績成為入本地大學的參考指標。(純屬參考係無用的)

王師奶再三拜讀其大作,除欣賞他是熱愛歷史的有心人外,也肯定他不懂歷史,而又以為歷史是萬能插頭,對教育認識膚淺。他說要將中史列為必修科是拾人牙慧,係執N咁多人口水尾的人云亦云。要「着重」歷朝發展談何容易!初中歷史要編多少堂?唔使上中英數乎!高中着重政治制度、社會思想,教師如履薄冰,分分鐘誤觸紅線,畀學生匿名告發。一個好的歷史教師要將歷史全面剖析,客觀地全面鋪陳,由學生自行分析、領會,難啊!最令小婦人詫異的,為什麼DSE用選擇題能加強了解和認識中國?論文形式和背誦內容毫無關係,兩者黐咗邊條線啊?

最後要代中史教師多謝該作者,他也擔心教師會觸犯《港區國安法》,建議教育局撰寫課程大綱時,將中國近代史寫到改革開放為止,又提議為教師提供教學材料,避免教師誤用敏感材料。有心人也,功德無量。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