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教大GPS:良好自我調控 成就美滿人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家長對幼兒說︰「上課要集中精神」、「放學後要做完功課先可以睇電視」、「要和其他小朋友和睦共處」等指令。這種調節認知、控制情緒感受和衝動行為,以符合社會準則、道德規範和目標達成的能力,我們稱之為「自我調控」。良好的自我調控不僅體現在幼兒能夠服從指令、抑制衝動,還體現在可主動去做社會讚許、有助達成目標的事情,例如主動溫書、幫助他人等。

一粒棉花糖 看出未來成就

香港的家長非常強調幼兒的「硬技能」,例如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然而,很多家長可能較少意識到幼兒的「軟技能」,例如自我調控,這對孩子的發展亦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有兩項著名的研究清楚說明了自我調控對人生發展的重要。

第一項是史丹福大學Walter Mischel教授所做的「棉花糖實驗」。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告訴4歲大的幼兒,實驗員將給他們一粒棉花糖,他們可以選擇馬上吃掉,或者選擇等待一段時間然後獲得多一粒棉花糖。結果發現,能夠通過等待一段時間來獲得另一粒棉花糖的幼兒,他們在日後有更好的學業成就、心理健康及幸福感。

第二項是但尼丁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1972和1973年在新西蘭但尼丁出生嬰兒作長達40餘年的追蹤,採用不同的方法測量他們在3至11歲期間的自我調控,然後測量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及成年時期的多種發展結果。研究發現,在排除了兒童時期的智力因素和家庭經濟因素的影響後,早期具有良好自我調控能力的幼兒,在青少年時期會較少吸煙,較少成為青少年父母和輟學,在成年時期有較高的收入,較好的身體機能和心理健康,犯罪率亦較低,甚至衰老得更慢,並對老年生活有較充足的準備。

幼兒至青少年 培養自我調控關鍵期

研究表明,人生的轉折階段(例如從幼稚園向小學過渡、從讀書向工作過渡等)是個體提升自我調控的重要契機,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個體有大量機會學習新一個發展階段所需的規則並且努力調控自我,以順利完成新的發展任務。其中,幼兒至青少年階段是培養自我調控的關鍵期,因為在這個階段,負責自我調控的大腦區域逐漸發育成熟,同時幼兒和青少年有大量機會學習、理解和內化社會準則及道德規範、培養正向的人生態度、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情緒表達和調節能力,以及加強與他人的積極溝通。因此,家長和教師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時期,幫助幼兒和青少年建立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筆者將在下期談及一些具體的方法供家長和教師參考。

文:黎建斌(香港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