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關愛座迷思
看電視節目討論關愛座應否存在,受訪靚太太分享懷孕時沒有位子坐的經驗,我很有共鳴:不單是腿酸,還有車廂擠迫,擔心肢體碰撞會傷害到胎兒。
懷孕五個月時,我坐巴士關愛座,身邊當然有些白眼。其後有一個孕媽(大概六、七個月身孕?)拿着BB車、拉着一個幾歲的女童上車,由於關愛座附近都坐滿人,下意識我起身讓座,她卻一眼認出我也是孕婦,立即吩附我坐下,擾攘一輪之後,終於有其他乘客讓座予她們母女。那次之後,我刻意穿橫間條子衣服,突出孕線條,希望坐關愛座不受批鬥⋯⋯
又有一次,懷孕八個半月左右要覆診,手腳已經浮腫,當時家傭初到貴境,於是着她陪伴我出外;一來多個照應,二來想帶她認識一下社區,怎料乘坐港鐵就給她一個非常不好的文化衝擊。
我把「沒有人讓座」習以為常,懷孕期間曾經讓座給我的都只有婦女
那天非凡忙時間車廂已經有點擠,我挺着大肚緊抓着柱子,沒有人讓坐。家傭環顧四周,看到很多男士坐着滑手機,她覺得匪夷所思,在菲律賓一定會有男士讓座予孕婦,她的第一個想法是香港男士都沒有風度⋯⋯當時我也很愕然,因為我把「沒有人讓座」習以為常,懷孕期間曾經讓座給我的都只有婦女,難道香港男士真的那麼差勁?還是,大家都是業餘電競運動員,爭取時間練習無暇關顧別人?
和老公討論讓座文化,他也覺得很氣憤,他從來都不會爭位子,就算「站」程遙遠,但自覺尚算壯年,總不會霸位不讓座。正如家傭的觀察,我們這個比較富裕的城市,四處貼滿關愛標語,但讓座畢竟只屬少數。
究竟公共交通工具為什麼會設有關愛座?老實講,兒時根本沒有關愛座,但幼承庭訓,爸爸媽媽教育我要讓位子予任何有需要的人。就像酒樓等位,門前那數十張椅子,必然是讓給老人家坐。我們是否應該反省一下,為什麼要透過設立關愛座去提醒大家關心身邊的人?
小時候的品格教育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為你體諒家中長輩老人家的困難,所以出外會讓座予陌生的老人家;因為你體恤老婆懷孕的疲累,所以你會讓座予陌生的孕婦。因為日常會關心家人朋友,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禮讓、關心、施予」等等便會成為生活習慣。
為什麼有網路攻擊把「關愛座」變成「批鬥座」?批評的人其實會讓座嗎?
從前我也會用目光「審判」坐在關愛座的人,心中滴沽着為什麼不讓座與其他看似更有需要的人。當然,懷孕坐關愛座的經驗讓我有更深一層的反思,什麼是更有需要的人?為什麼有網路攻擊把「關愛座」變成「批鬥座」?批評的人其實會讓座嗎?
有時候覺得不如取消關愛座,讓大家學習所有人都可以讓座、所有人都可以要求協助,或者有機會培養下一代真誠的關心,讓這個城市的人不再疏離,多一點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