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傻外公
生命中有三個重要的男人:我兒子、我丈夫和我父親。
老竇退休之後,興致勃勃地參加村委活動,很高興被甄選出來成為祭祀典禮的長老。看着他穿着唐裝、列張大嘴巴,露出招牌式門牙縫笑容,儍戇戇的樣子其實很親切、很惹笑。曾聽相士說過,門牙縫隙闊代表與父母緣薄,父親童年的確孤苦,即使祖父母很愛她,但因為生活窮困、身體病苦,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很短暫,難以想像老竇是怎樣熬過孤伶伶的童年。
不過老竇給我的童年,是充滿活力與幽默感。成長記憶中,媽媽總是不拘言笑做反派,爸爸就是玩樂總監,他下班回家就是玩、玩、玩!
老竇帶我去九龍看醫生配眼鏡,感覺好像跟爸爸大歷險一樣
我試過和老竇一齊玩「插蘇」,拿着小螺絲批,打開插頭學會怎樣接駁銅線;學會如何稀釋油漆,翻新牆壁;學會踏單車、爬樹、吹口琴、放炮竹!還有,我記得老竇煮的「公仔麵」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當然,也只有公仔麵可以入口。
發現眼睛弱視之後,是老竇帶我去九龍看醫生配眼鏡,感覺好像跟爸爸大歷險一樣,沿途不停問他「為什麼?」,雖然嫌我囉嗦,但他仍然努力(胡亂)回答我的問題。另外有一次發燒,也是他帶我去看醫生;我記得那時要伏在他大腿上肛探,很害怕,不過之後拖着他的手走路回家,又好像去逛街一樣,嘻嘻哈哈連病也忘了。
我的家長工作坊亦愈來愈多爸爸出席,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軟性功能,除了養家之外,他們也豐富了子女的情感發展。
不能否認華人社會性別角色定形,仍然深深影響家庭的運作。不過,在我過去開的家長工作坊亦愈來愈多爸爸出席,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軟性功能,除了養家之外,他們也豐富了子女的情感發展。即使他不是最切身的照顧者,未能投放很多精神及時間陪伴,但是他們的一言一行也會烙在小朋友心靈上,甚或正正因為時間少,子女對父親的行為有更深刻的領悟。
例如老竇很喜歡DIY,潛移默化令我喜歡做勞作、嘗試修理洋娃娃。他有很多駕駛執照和馬路故事,間接引導我學會看地圖、方向感,迷路時應該怎樣處變不驚。陪伴我動手動腳一起去處理的每一個細小問題,其實都在建構我的解難能力。和媽媽相處的時間不同,老竇是「勇氣」、「探索新事物」、「創造力」、「行動力」的化身,在有限的陪伴時間內,他引導我嘗試挑戰自己,接受新事物。
老竇現在已經榮升為儍外公,他和雞蛋仔的遊戲,有時很粗魯,但他們兩個又樂在其中。雞蛋仔除了玩之外,應該可以學習到一些求生本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