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四寶:自由與轄制

有家長向我訴苦,說見到兒子整天到晚「機不離手」,他的時間就這樣白白地被手機全吃掉,恨不得把他的手機丟出窗外。我問她為何沒有這樣做,她想也不用想就答道:「我好肯定,當我把手機丟出窗外的一剎,他也會跟着手機跳出窗外。」或許,這位媽媽的說話有點誇張,但有一點是無可否認的,就是智能手機已成為年輕一代不能分割的部分。從實際生活上來看,父母也沒可能禁止他們使用手機。但當發現子女過分使用,甚至沉迷於智能手機時,家長心知不妙,卻又是束手無策。

國際學校「無手機日」 還學生自由

今年的國際學校節(International Schools Festival 2018)筆者獲邀作分享嘉賓,與港大教育學院的Daniel Churchill教授、加拿大國際學校校長David Baird和澳洲國際學校校長Mark Hemphill一起在台上討論的題目,就正是關於「機不離手」的政策。智能手機是新時代的產物,當然有其好處,然而,它所帶來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智能手機的普及原來正衝擊着國際學校長久以來給予學生「自由」的底線。今天,國際學校都紛紛收緊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的政策,有的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把手機鎖進儲物櫃;有的學校限制學生使用電話的時段和地點,學生只可到有老師當值的指定課室內使用;也有學校把每星期兩天列為「無手機日」,任何人都不能使用。為何一向尊重學生自由的國際學校都有這樣的改變?

因為校長們都認為手機帶給學生的不是自由,而是轄制。學校的政策,正正就是要保護學生免於手機的轄制,他們才有真自由。

作為三個孩子的爸爸,我常對孩子說:「Smartphone is for Smart People(智能手機是給智者用的)。」 孩子們都很聰明,但未及智能手機聰明,因為在手機系統背後,有一些非常聰明的人,每時每刻都想透過不同的遊戲和程式來操控我們,佔據我們的心思,目的是要我們花更多的時間留在手機平台上,干擾我們原本要做的事,使我們的生活逐漸失去專注、失去秩序,也失去自我。在使用智能手機前,孩子們必先要有這樣的警覺,在父母的陪同下學習使用,提醒平衡線上(online)及線下(offline)生活的重要,在我來看,讓子女學習如何安全地使用總比禁止他們使用好,既然逃避不了,就要早作準備。

父母須重奪被手機取代的位置

父母都害怕子女會沉溺手機,當然,身教榜樣比一切都重要。然而,沉溺不會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事,我們平日必須多留心子女的情緒起伏和需要,因為沉溺行為本身也可以是一個求助信號。孩子「機不離手」,是否因為正在逃避些什麼?鼓勵家長每天回家後可以為孩子放下手機、放下工作,享受沒有手機的自由,跟他們談生活、說夢想、講心事,重奪父母在孩子生命中被手機取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