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無方︰溫習與成果
「努力溫習就會有好成績。」
真的嗎?
蘇菲小學考試時,幾乎沒花時間溫習英文,英文成績卻是她最好的一科;花最多時間溫習、操練的數學,成績永遠是最差的一科。她從小就明白投放溫習的時間與心力,與成績未必成正比。
作為家長、師長的我們,總會向莘莘學子灌輸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但這是現實嗎?我要比同事花上兩倍時間,才能學懂使用某個電腦軟件;我用大半天執拾房間,完成後自己也看不出房間跟之前有何分別。這些對我而言毫無成功感的工作,幸好不用打分計成績,身邊人也接受我沒這等天分,沒有鼓勵、誘使、強迫我努力。我們接受各人總有不同能力,但卻理所當然地要求子女、學生無論能力如何,總要努力溫習,然後等着好成績出現。
將努力跟成績掛鈎 完全變質
我並不是鼓勵孩子若力有不逮,就不去努力。努力仍是需要,惟一旦將努力跟成績掛鈎,那就完全變質了。
「成績不理想是因為不夠努力呀!」
真的嗎?
人生閱歷比孩子豐富的我們,該明白這世界不是努力就能拿到好成績,換取到好結果。記得若干年前曾處理一宗個案,某女生升中後數學成績大落後,父親要求她每天做10條數字題,希望令成績有所進步,孩子也抱着這期望,按父親編排去做。到下次測驗,成績未見改善,父親提出每天做20題,孩子不太情願但也知要努力。又到下次測驗,成績仍是落後於人,父親再提出……孩子開始放棄,放棄數學科,然後連其他不太有問題的科目也放棄了。孩子將這句植根腦海中,當成績不似預期時,孩子會自責不夠努力,然而下次再努力也不見成果時,那種無力、自責、逃避的負面情緒已經充斥腦海,很難再有力量去面對下一個挑戰。
影響成績要素:能力、技巧、態度
努力仍是需要,但我們該試着不要跟當下成績掛鈎。要改善成績,除了努力,也必須提升學習效能。影響成績的三大要素是能力、技巧、態度(或許還有更多)。能力不能一下子改變,而努力只是態度的一種,我們不可忽略技巧,以至態度中的正面動力。所謂正面動力往往來自成功感,成功感固然來自成績分數,但在溫習解決難題後的滿足同樣彌足珍貴。
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溫習策略,孩子無可避免的在成長中不斷嘗試各種溫習方法,調節學習步伐,經過一定時日的持之以恆,成績必有所改善——所謂「一定時日」,可能是一個學期、一年,甚至許多年,才能見到果效,而且那會是成績以外的果效。
蘇菲的數學成績一直處於低水平位置,她一直努力操卷、補習,不斷改善溫習策略,結果數學科仍是文憑試眾多科目表現最差的一科,但幸好總算通過大學要求。相信這也是她不放棄的成果。
文:蘇菲媽
作者簡介:中學副校長,女兒蘇菲中學畢業後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切體會培育子女的迷惘,有意栽花花未必發,也非無心插柳柳能成蔭。如今借位分享蘇菲成長路,希望同思貼地教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