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生活中欣賞非華語文化
教育局課程要求教師讓學生了解、接納和欣賞非華語文化和習俗,教師均表示尊重非華語學生的文化。然而,假如我們連自己班上的學生是印度裔還是巴基斯坦裔也弄不清楚,又如何衷心欣賞他們的文化?
從前英國殖民統治的英屬印度,包括現今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版圖。直到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才各自獨立,前者以印度教教徒為主,後者國民篤信伊斯蘭教,所以兩國文化既相近但又不同。這些歷史背景,感興趣的話不難找到閱讀材料。
文學方面,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Ramayana),有一猴國神猴叫哈奴曼(Hanuman),能跳越大海,又能變身,神通廣大。胡適考證《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結論是:「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
看英語印度文學 了解飲食起居
近代印度有不少英文作家,例如兒童文學家Ruskin Bond,其著名作品The Blue Umbrella,細膩描述一個印度鄉村女孩的生活故事,曾拍成電影。如果喜歡看英文小說,我們也可從這些英語印度文學中,明白印度人飲食起居的習慣。
咖喱牛腩是香港主要連鎖快餐店的招牌菜式,但如果我們常到印度餐廳,就會知道港式咖喱與印度菜迥然不同,最明顯的是用了牛肉。印度有不少人由於不想殺生是吃素,再者在印度教傳說中,三大主神之一濕婆(Shiva)的最忠實信徒南迪(Nandin)就是一頭牛,牛是神聖的。
香港某牌子的紙包檸檬茶,賣點是三重茶底,包含錫蘭紅茶、阿薩姆紅茶、伯爵茶。我們了解印度次大陸地理,就會知道錫蘭即是在次大陸東南方的島國——斯里蘭卡;阿薩姆則是位於印度東北、盛產紅茶的一個邦。
我們接受美式咖啡,喝咖啡已是很多人的習慣。不過視喝印度 Masala Chai(加入香料調味的奶茶)為一種品味的人卻很少遇到。
文化雙向學習 不是單向同化
節日期間,我們用手機互通祝福信息,"Merry Christmas"、"Happy Easter",西方節日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同理,每年介乎10至11月的Diwali(印度的排燈節),我們有否發給朋友一個"Happy Diwali"的信息,添加節日氣氛?齋戒月之後,有否給伊斯蘭教朋友送上"Eid Mubarak"的節日祝福?我們學韓語、日本語很普遍,近年有教師開始學習巴基斯坦的烏爾都語(Urdu),他們說:「想感受下學習二語的困難。」(二語即學習母語之外的語言,例如非華語小朋友學中文。)
文化是在生活中實踐出來的,所以學習非華語文化,不止是歷史、地理、語言等資訊的掌握,更重要是態度的轉變。出自內心的欣賞,使得我們對非華語文化覺得好奇,以喜愛的心情去學習,從而豐富生活的趣味。文化學習是雙向的,不是單向同化,是香港多元族裔融洽相處的必備條件。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