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不要混淆國籍、族裔、語言
印度人來自印度,說印地語;華人來自中國,就一定說華語?現實的情况卻往往複雜得多。國籍、族裔、語言的概念各不相同,我們不應混淆。
家庭語言 決定是否「非華語學生」
曾聽過有一名幼稚園教師形容:「學校有230名學生,非華語小朋友約佔40%,他們有不同的國籍,例如菲律賓、非洲、印度等。」類似的說法很普遍,但讀者能否看到當中的問題?
首先,非洲就像亞洲一樣,是世界七大洲之一,包括很多個國家,例如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南非等。由於非洲不是單一國家,所以是沒有「非洲國籍」的。
其次,學校的非華語學生是印度籍,還是印度裔?國籍是指屬於某個國家、持有該國的護照。族裔則包含兩個意思:「族」是族群歷史、文化、宗教、語言等的認同;「裔」是血緣、共同祖先的後裔子孫。那麼上面教師的說法,是確認了學生的護照是印度籍,還是只想指出學生是非華語人士,以及其文化與血統是印度裔?
教育局對「非華語」的解說是:「家庭常用語言不是中文的學生均歸納為非華語學生。」是故,只要學生在家不是用中文,無論什麼國籍和族裔,皆是非華語,決定條件是家庭語言。因此,假如學生是從加拿大回流的華人,即加拿大籍華裔,只要在家說英語,也屬於「非華語學生」。
認清國籍、族裔 多元文化達社會共融
國籍與族裔的概念並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上應重視什麼?就族裔而言,教學內容應包括多元文化、宗教、習俗等。筆者認為非華語和華語學生,都應該互相認識、彼此欣賞非華語文化與中華文化,促進彼此了解。至於國籍,教學內容則應包括國家的象徵如國旗、國歌等。對於教師應多強調非華語學生的國籍(例如加拿大籍、印度籍)?可能眾說紛紜,不過可肯定的是,教師應培養他們對中國包括香港的歸屬感,以加強身分認同,融入社會。
我們能分辨國籍與族裔的概念後,可思考一些學校常用名稱是否適切,例如「外籍英語教師」。NET的全寫是Native English Teacher,即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聘任準則是語言能力,英語是母語或具有母語水平。然而,是否擁有外國護照卻不重要。其實,香港有些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不是從外國而來,而是土生土長的非華語人士,他們的英語能達到母語程度。
另一例子,香港中學文憑試科目有「中國文學」與「英語文學」,很多人卻誤會了後者是「英國文學」。英國文學只包括英國的文學作品,但英文是世界語文,英語文學也包括美國、澳洲、印度等以英文寫作的作品。
全球化使得人們的國籍、族裔、語言的概念逐漸模糊。有香港出生的印度人移居加拿大後,持有加拿大國籍,屬於印度裔,說流利的粵語。生活在多元文化社會,釐清國籍、族裔、語言的概念對社會共融是十分重要的。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