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誰先愛上他的》兩對母子(下)
台灣電影《誰先愛上他的》講一個「死掉的爸爸把保險金都留給同性情人」的故事,當中一幕回到未娶時,爸爸宋正遠在同性戀人阿傑的回憶片段現身——阿傑抱着結他慵懶地撒嬌,宋正遠溫柔包容,但甜蜜中有暗湧。
阿傑:「我媽問你是誰。」
宋正遠:「朋友,老師,劇場伙伴。」
阿傑:「我喜歡實話。」
宋正遠:「實話會讓你媽傷心。」
阿傑:「怎麼可能?我媽這麼疼我。」
宋正遠:「她只剩你一個兒子啦。」
阿傑:「就算我喜歡你,我還是愛她呀。」
宋正遠:「就算你不說實話,我們還是我們。」
阿傑:「那為什麼我們不能說實話。」
宋正遠:「讓他們不難過、不擔心,是我們的責任。」
阿傑沉默半晌後說:「我不懂為什麼我愛你她會難過。」
宋正遠:「我也不懂,但是她一定會難過。」
坦誠公開?抑壓半生?
這種對話大概曾在不少同志朋友的內心上演:坦誠然後傷害親愛的人,還是抑壓自己的需要讓大家都稱心滿意?宋正遠把「讓他們(長輩)不難過,不擔心」看成肩上的責任,所以選擇後者,於是違背自己,揮別戀人,步入所謂的「正常婚姻」,卻帶來更多傷心難過——妻子驚覺自己半輩子活在虛假中,傷心痛恨;兒子無法理解爸爸的遺棄,也討厭不快樂的媽媽;愛人被打成「搶人老公的同性戀」,不被理解。
有沒有別的選擇?宋正遠的父母在戲裏身影模糊,無法推敲他們一旦知道兒子是同志的反應,但另一邊廂,阿傑的媽媽還是知道了。
在人來人往的露天市場上,兒子情人的妻子以復仇女神的姿態出現,捎來她最不願意知道的消息。
「媽媽不是老古板」
阿傑媽媽蓄起斑白短髮,圓臉常常帶着樂天笑容,導演沒交代知道她秘密那天有怎樣的心路歷程,但她最後出現在兒子的演出現場送花相擁,便是最好的結局。果然像她自己說的「高媽媽不是老古板」,同志不同志,都是叫媽媽驕傲的兒子。
看完戲,我問兩小,假如可以為戲中人改變一件事,你們會做什麼?孩子說,只要那個爸爸誠實,便不會弄出這麼多不快樂的人。研究估計內地共有1600萬個走進傳統婚姻的男同志,即是有1600萬個不快樂的妻子,還未算上他們的子女。歧視把男同志趕入衣櫃,同時把女人和孩子變成受害者,這背後千絲萬縷。然而,即使世界不同意,對自己誠實依然重要。
如果有一天,同志戀人不用欺騙,妻子能走進另一段真實的婚姻,少年人不必在謊話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