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我要做中文老師
長假期前,我為中五乙班安排了中文科的家課,粗略區分,可以分成應試和非應試兩種。
應試的不必多說,非應試的包括一篇隨筆,題為《我的中五生活》。按照同學平日的學習表現,我順理成章,「不存厚望」,只當是一份平常不過的功課。
假期的某個下午,我泡了一壺鐵觀音,企圖讓改文這苦差變成我不過是喝着茶在消遣之類的灑脫。當我百忙中偶遇遍尋不獲的閒逸,我忍不住對他說,久違了,這麼巧,二十多年前「我要做中文老師」的熱情剛好今天也突然來訪,故友相逢,泣將何及!
彷彿回到中學時代
中五乙班的同學不止交來一份作文功課,他們還交出真誠的心,用文字坦然面對自己,等待閱讀、分享,盼望關注、鼓勵。
我發現這些句子,彷彿回到中學時代﹕
1)時間有腳,我也捉不住了!時間吞噬了一切,沙漏中的我們何其渺小!中學生涯很充實,時間充滿了一切,也虧空了一切,無奈但也很感謝。
2)我確實從中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孩,但我亦深明中五還不是表白的時候。我和她暫且保持好朋友的關係已心滿意足,她是不是喜歡我,這些順應自然吧!
3)桌邊堆得似山高的補充練習和試題自開學就滿佈塵埃,如今它們時時刻刻似在嘲笑我的無能和庸碌,叫人如何自處?
4)我倚在走廊的欄杆上,仰天而望,暗自嘆息,雖已在學校課室的最高一層,但還是被周圍的高樓遮擋了一部分。突然,後面有一位同學疾走而去,望着他的背影漸漸遠去,我看到了香港人不能改變的特色——急。香港人繁忙的生活,忽略了身旁的景色,事物變得沒趣……
何以和現在的我漸行漸遠?
通過文字,以一顆赤子之心,坦誠地分享青春,分享感受,使成為熱情、共鳴、互相扶持、讚頌生命的靈魂工程師,不就是當初立志成為中文老師的初心嗎?何以和現在的我漸行漸遠?當我們極重視測驗、評估、分數、升學的同時,我們似乎漸漸看不起周記、月記,而代之以一張張讓大多數人更安心的工作紙。
同學盼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諒解、鼓勵,數十年後回憶今天,師生都不會記得做過的練習,卻會為幾句適時的勉勵再三沉吟,當年弱弱的心靈,忽然受傷,陣痛無比,是時有個你很重視的人,趕緊拿個急救箱趕赴現場,傷處痛苦不減,但那心靈的慰藉,歷經風霜,始終內暖如初。
發現希望 人心不死
「這年代,教育這事業,尤其是中文教育,迹近不可為,必須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非勇於承擔,願意犧牲的年輕人不可。我在你身上發現這種希望,此見人心不死。」教我預科中國文學的何福仁老師,大概不會為意,他的「人心不死」四個字對那位年輕人帶來的震撼和影響是何其巨大。
我用另一種顏色的筆,在同學的文章寫上「努力總會有回報,我們都應這樣相信」、「苦中有甜,這就是生活」、「我明白,以前的我也是這樣,且用一種適合自己的步伐過中五生活」……我要做中文老師,做一個走進心靈的中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