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跑跑跑
細仔是小一生,由9月23日疫情放緩可以到校上課,到11月23日因第四波爆發而再停面授課,過了兩個月校園生活。我兩個孩子一個是急先鋒,一個是慢郎中,哥哥可以爽快出門,時間充裕地自己跨區上學;弟弟卻是早餐吃得慢、洗潄洗得慢、衣服換得慢,多數日子總是遲了出門,必須帶點小跑才能趕及上課。
細佬的小學離我家大約一個港鐵站,連同等升降機落樓,輕鬆步行要30分鐘,但我們卻往往只有25甚至20分鐘的時間。雖然搭港鐵的話時間綽綽有餘,但我真心希望養成步行上學的習慣,尤其秋季多數天清、無甚風雨,實在不想輕易放棄,對港鐵心生依賴。我的想法是,一次依賴,就會以後都想依賴,阿仔也不再有動力調快自己的做事速度。
當然,趕頭趕命真辛苦,對高齡媽媽的我尤甚。不想孩子或我揹着沉重的書包,我把一部半爛的買餸車改成膠籃車來載書包。就是這樣,我幾乎朝朝都拉着車仔,一邊小心避開路人尤其長者,一邊和阿仔半跑回校。當別的家長可以利用上學的路與孩子談心,我兩母子卻多數沉默不語,聽着自己心跳和呼吸聲,想着尚餘幾分幾的路程,是否已經進入「安全」距離,可以稍為放慢腳步。只要能在鐘聲響起5分鐘前到達校門,就是目標達成,可以安心地鬆一口氣,阿仔亦信心滿滿地踏入校園。
無意識跑 或呼應疫下被抑制的需要
兩個月下來,幾乎99%的日子都要跑,猶幸我們沒遲到過一次,甚至試過只用15分鐘就到校門。最初阿仔不無抱怨,說跑得好辛苦,問我為什麼不能搭車。我堅定不移的告訴他,我們明明有能力準時回校,為什麼放棄呢?沒多久,他就不作二想,時間觀念漸漸變強。為了不用趕得太急,他開始吃早飯換校服都主動留意時鐘,只是始終手腳慢,儘管意識提高,還是不能提早出門。每天跑着上學,暫時還是避不了的宿命。
不過,即使是跑,我們也漸漸跑得沒那麼辛苦,身體習慣了跑的需要和節奏,知道哪裏人流多要放慢兼可回氣,哪些位置可以放直路追回時間。我留意到,阿仔跑得比之前起勁,心無二致,反應也愈來愈靈活。我也開始感謝阿仔,送給我每天恒常的小晨操,讓我跟他一起鍛煉心肺,也鍛煉意志。
我想起小時候,媽媽每天中午都由工廠急步回家,為我和弟弟做午飯,極速煮完吃完後又趕回工廠。單程20分鐘的距離,她用10分鐘急步走完,天天如此。我們趕上學時,看着孩子那雙跑動中的「香雞腳」,我總會想起媽媽同樣瘦削的兩腿,和她快步中的堅毅。當年媽媽給我的示範,現在我讓孩子體驗。生命的堅毅,就是這樣傳承的吧?
同時,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孩子這個年紀真的很需要跑。在疫情下的非常態校園,除了上廁所外,小息也不能離座,個個小朋友都必須乖乖留在座位。而且因為吃小食會脫下口罩,即使座位之間已有膠板阻隔,也不鼓勵在小息傾偈。某程度上,上學就像是在個人囚室內坐監。我仔性格傾向靜態,總算習慣到這種模式,但也有同學仔適應不來,厭校情緒很強,早上一見校門就哭。
事實上,這兩個月細仔常會不自覺地在家中來回跑。有時是半彈半跳的跑,有時是雞仔腳似的跑,由睡房門穿過走廊跑到大門,再由大門跑回睡房門,來回不斷,歷時最長那次有一小時。如果問他為什麼跑來跑去,他會說不出任何原因,甚至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原來在跑。無意識的跑跑跑,大概是他在呼應6歲身體於疫下被抑制的需要。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