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古人對待孩子的方式

記得懷着孩子的時候,佈置BB房、買BB衫……想到的,都是一家人幸福溫馨的圖畫。為人母廿多年,儘管總的來說都是這麼一幅圖畫,但8000多天的日子裏面,確實有不少令人非常沮喪的時候,特別是孩子年幼或青春期那些「為何你不聽話」的惱火時刻。所以當第一次讀到教養史時(對!教養也有歷史),說愛護孩子並非人類的天性,是一個近代的現象,我感到很震撼,亦恍然大悟為何有這麼多的親子矛盾與角力。

6個模式反映教養文化轉變

心理史學家萊.德莫斯(Lloyd deMause)發現幾千年來,全世界的教養文化傾向透過6個獨特模式演變,隨時代更替,某個模式會成為當時主流。

殺嬰模式:古時,許多地方都不視嬰兒為人,嬰身被殘割,當作祭品,或孩子被虐待、當作奴隸。直至中世紀,部分教會才明確禁止殺嬰。

遺棄模式:雖然社會上有更多人不認同殺嬰,但遺棄嬰孩成了新趨勢。那時孩童也常被當作奴隸,性虐待極之常見。

矛盾模式:14世紀開始,西方愈來愈多人不接受遺棄孩子,但因他們相信兒童是邪惡的,故要訓練他們絕對服從,當時流行方法是毆打和嚴厲懲罰。工業革命初期,兒童被迫當童工,在極不人道的環境下工作,導致不少出現身心殘障。後來,雖然兒童接受教育,但教師會用刺棒和鞭子毒打孩子,上課時會把孩子綁起來,扣上鐵頸圈,防止他們移動。當時教育理念是必須令兒童恐懼,才能令他們學習。

侵擾模式:到了18世紀中期,終於有人提倡孩童可以玩樂,大眾開始對兒童有少許同理心,也有人反對體罰,但情感上仍然跟孩子疏離。再過一個世紀,法國禁止學校鞭打孩子,但英國及美國的學校仍持續體罰。大部分國家都嚴格控制孩童紀律,打壓他們的情緒,並流行用鬼怪嚇孩子,使他們服從。英國在1874年才立法禁止童工,美國要到1938年才禁止。19世紀末,兒童享樂和受教育的權利普及。直至1885年,世上才出現第一個兒童遊樂場。

社會化模式:時至19世紀末至20世紀,許多文明國家立法保護兒童不受虐待,也愈來愈多人反對體罰。社會化模式教養着重孩子紀律,好與壞行為標準分明,重視教出有生產力和服從權威的「乖」孩子。孩子行為愈「好」,就愈代表父母教養成功。為令孩子行為符合大人期望,社會化模式的自動反應是控制孩子行為;常見方法是輕微體罰、言語懲罰(例如羞辱),以及用獎勵和讚美來令孩子順從。

踏入21世紀,不打罵的教養法逐漸普遍,這是育兒歷史上非常大的進步。 縱然如此,這些溫柔教養法背後的信念,大部分仍建基於社會化模式,焦點在於改變孩子多於理解孩子情緒發展,普遍觀念是認為孩子不哭不生氣、沒「負面」情緒才是好,「過度的」同理心會寵壞孩子。

輔助模式(善養):父母能分辨自己與孩子的需要,並以最大同理心支持孩子活出真我。我們的教育從沒提到有關教養或童年的歷史,但當首次從《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的原著了解育兒歷史後,我們更明白今天學童情緒、家庭及人際關係問題的來源,亦對所有父母多了一份體諒。畢竟我們都是這教養進化歷程的一員,一代一代地集體承受了重大的創傷。我們推動善養(輔助模式教養),也是因為看到社會化模式在同理心上的缺乏。善養精神並不在於沒有打罵,或是一個表面和平的親子關係,而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心靈連結,能否接納自己和孩子的真實情緒,能否自我實現、療癒和成長。

教育大同推出「感謝告示」行動支持我們籌募經費進一步推動善養文化,以最大的同理心支持孩子成長。詳情請瀏覽www.ediversity.org

文:黃斯薇(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張惠侶(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