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姓家長:還能把孩子交托給教會嗎?

上星期,國際傳媒都在廣泛報導,曾為普世天主教會掌管財政、源自澳洲的貝爾樞機(Cardinal George Pell)就二十多年前他性侵犯青少年的指控被定罪。案情牽涉兩個有美妙歌聲而獲得獎學金就讀墨爾本天主教名校的學生,而他們在參與天主教墨爾本教區主教座堂的歌詠團期間,被當時擔任墨爾本主教的貝爾性侵犯。 貝爾被定罪的消息一出,整個近年已被多宗世界各地神職人員侵犯兒童或青少年醜聞纏身的天主教會又再一次受到衝擊。有關判決亦惹來坊間激辯。有人說指控貝爾樞機是侵犯兒童的淫魔,亦有人說有關的指控在具體zhenvju層面上都是邏輯上不可信。貝爾個人就表明會上訴裁決。 作為父母的難免會對教會與其學校的信心有一定的動搖 但是,無論事實是什麼,一個像貝爾那麼「德高望重」的神職人員被定罪,的確是會再勾起大眾就教會神職人員多年來性侵犯兒童與青少年、然後教會以千方百計把其隱瞞的各種回憶。作為子女、作為父母,這是極度痛心的事。 試想想,多年來,我們的父母、祖父母都會相信,教會就是一個安全、讓孩子「學乖」的地方。至於在香港,就算是沒有興趣去信耶穌的父母,都基本上不會介意他們的子女去教會「聽耶穌」、參與活動。不少教會學校更是無數父母心儀子女去就讀的名校。但是,隨着愈來愈多神職人員性侵犯兒童、青少年個案被揭發,然後再經過教會高層多年來的隱瞞、卸責、包庇犯事者,作為父母的難免會對教會與其學校的信心有一定的動搖。這份動搖呈現在兩個層面上。 首先,就算是父母自己十分信任、與其十分友好的神職人員,父母都總是會為了保護孩子(亦同時保護他們信得過的神職人員的清白),勸喻孩子千萬不要在沒有第三者看到他們的情況下與神職人員單獨相處。第二,不少父母送孩子入讀教會學校,是基於就算不是信耶穌都相信其背後的真善美價值觀。眼見教會在性道德上就保守地講一套,但對於神職人員性侵犯兒童、青年就多年做另一套,父母們會否擔心,孩子入讀教會學校就算被侵犯的機會極地、都只會學到虛偽地處事? 只要我們作為父母的不盲目地相信教會、事事提點孩子要避忌什麼、及時常督促教會團體與學校做好保護兒童的措施 不過,我始終仍是相信,對於父母來說,讓孩子在有教會色彩環境下長大仍是可以的。縱使教會有惡毒的害群之馬,但熱心、善良、無私的教會人士仍是較多數的。教會有壞人,並不代表其宣揚的價值觀就變到一無是處。如果教會是那麼十惡不赦,其團體、學校就不會在多世紀以來孕育出無數的社會棟樑。只要我們作為父母的不盲目地相信教會、事事提點孩子要避忌什麼、及時常督促教會團體與學校做好保護兒童的措施,教會對孩子的危險程度就應該不會高於社會整體大環境。 神職人員性侵犯兒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是極度邪惡的事。但願各個涉事的教會都會以受害者、以兒童與青少年的安全為先,好好地清理門戶,令世上的父母能對教會重拾或持續信心。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