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團結的「雪之妖精」——銀喉長尾山雀(自然科學篇)

這些一團團的白色糯米糍,就是大名鼎鼎的「雪之妖精」銀喉長尾山雀!牠們主要分佈於歐洲東北部及亞洲北部等山地針葉林及落葉松林一帶,以昆蟲及種子為主要食糧。 在日本,銀喉長尾山雀是體型最小的雀鳥,身長僅約13至15cm,其中尾巴佔了總長度的一半,胖嘟嘟的二頭身比例讓人看了有說不出的歡喜,更有日本網友把山雀的照片與日本傳統食品豆大福放到一起,發現兩者極為相似,引起網民熱論。   (圖片由筆者提供) 牠們了外表可愛,銀喉長尾山雀更是不可多得的同伴。由於體型細小,冬天的時候牠們身體的熱能流失得很快,所以牠們會聚在一起互相取暖,有時數量甚至多達百隻以上呢!不單如此,牠們有時還會「仗義」幫忙照顧同伴的孩子。當外敵入侵時,牠們更會群起反抗,非常團結。 在大自然中,互相合作是其中一種生存策略,並不罕見。獅子能捕獵身型比自己大的獵物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牠們會合作圍捕,可見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同理,在人類的社會中通力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家長可透過動物的故事及模型,配以精彩演繹的方式,讓孩子從動物世界中更深了解什麼是合作精神。 內容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昆蟲界的專業物流團隊--切葉蟻

在中南美洲的叢林中,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一塊塊樹葉「匍匐」前進,但並不是大風吹動,而是由正在勤勞工作的切葉蟻搬動它們。作為比人類更早發展農業的先驅,牠們有著僅次於我們的社會複雜性,不論男女老幼都有自己的崗位,並為整個族群的存亡而努力。 (圖片由筆者提供) 切葉蟻為了確保蟻穴中作為糧食的真菌能持續生長,必須從外面把樹葉帶回來,再經過特別處理,成為種植真菌的「農田」。為了增加效率,每隻工蟻都需要搬運比自己重兩倍以上的樹葉。神奇的是,幾乎每一塊被切葉蟻剪出來的樹葉都好像經過量度一樣大小相稱,就好像一個訓練有素的工程師一樣,僅憑經驗便能作出準確的判斷。 (圖片由筆者提供) 現在回想起來,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只能單靠量度工具才可知道物件的大小長短呢?其實並不然,除了最常用的尺子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我們的身體來進行量度。例如量度由屋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多少步,又或者隔離桌子的盡頭有多少隻手掌的距離。只要事後再量度手掌或腳掌的尺寸,便能知道實際的距離。透過這種學習,不但能讓孩子切身地了解長度及距離等抽象的概念,更能對單位換算有基本的認識。 (圖片由筆者提供) 也許切葉蟻的本領亦是這樣練成的! 內容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食蟻獸密密食的求生智慧(自然科學篇)

生活在中南美洲的食蟻獸,目前所發現的品種共有四種,當中以大食蟻獸最為引人注目,皆因牠們的頭部長達30cm,並且以細長管狀的口鼻部分為主。大食蟻獸的食量驚人,平均一天能吃下三萬隻螞蟻。此外,大食蟻獸的舌頭長達半米,能深入蟻穴。加上具黏性的口水,讓食蟻獸成為了螞蟻的剋星。 (圖片由筆者提供) 兩分鐘的求生智慧 有趣的是,大食蟻獸每次大快朵頤的時間都只有大約兩分鐘,之後便會離開並尋找另一個蟻穴。科學家相信,這是大食蟻獸一直而來的演化經驗所得出的習慣,因為兩分鐘過後,蟻穴中的兵蟻便會開始對這個外來的入侵者進行反擊,大食蟻獸唯有少吃多餐方能確保自己能全身而退。 多作嘗試 豐富經驗 經驗是我們學習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慣於從自身的經驗之中學習不同的事物,因此社會各界都鼓勵家長多讓孩子作不同的嘗試,以豐富學習經驗。如果家長想把提高學習的效率,可以在孩子嘗試新事物後,與他們一起檢討並作出適當的指導,以便他們再次遇上相似的挑戰時,能實踐新的知識,從中吸收更多的經驗。 內容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從禦寒法看蝙蝠的抗逆力 (自然科學篇)

恆溫是哺乳類動物的特性,但蝙蝠是世界上少數會冬眠的哺乳類動物。 蝙蝠主要以昆蟲、水果和花蜜為食。溫帶或亞熱帶地區的冬天天氣寒冷,當食物取得不易時,不同種類的蝙蝠會採取不同類形的渡冬策略:有些會在秋季時成群遷移到氣候較溫暖、食物較豐富的地方生活;也有些選擇適當的棲所進行冬眠,以渡過缺乏食物的寒冬。 (圖片由筆者提供) 蝙蝠也「圍爐」取暖 不遷移的蝙蝠有獨特的應對寒冬方法。 蝙蝠是哺乳類動物,但卻能在冬眠時調整體溫,使新陳代謝率大大降低,減少能量消耗。有些蝙蝠冬眠時每隔幾天或幾星期就會醒來,按當時棲所內空氣中的溫度及濕度,搬到最佳位置繼續冬眠。亦有些會成群的擁擠在一起取暖。有部分更有出洞覓食的行為。另外,蝙蝠的雙翼易於折疊,在寒冬中有保溫作用。 (圖片由筆者提供) 適者生存 關於蝙蝠冬眠的方式還有很多待解之謎,但蝙蝠適應冬天的能力值得我們學習。 適應力是在逆境中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應對能力。家長宜趁假期安排一些逆境活動予孩子鍛煉適應力,例如參加模擬災難應變的體驗活動,培養像蝙蝠應對寒冬一樣富彈性的適應力,以面對學習及生活所遇到的挑戰。   內容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鹿角的科研價值(自然科學篇)

鹿是少數廣泛分佈在世界四個大陸的動物,例如在北美洲和歐亞大陸的馴鹿、居住在南美洲的南美澤鹿及草原鹿,而麋鹿更為人熟悉。牠們是世界上第七跑得最快的動物,速度可達至每小時72公里 。除了跑得快外,鹿類更為人知的是牠們的鹿角。大部分的雄鹿也有鹿角,牠們堅硬的鹿角是打鬥時的最大武器,經常用來保衛領地,炫耀力量。 (圖片由筆者提供) 鹿角與控癌 科學家發現鹿角與牛、羊的角有很大的分別:後者是角質層硬化而成的,而前者卻擁有血管及神經,直至骨化完成,發育出成熟的鹿角。因此,鹿角每年都會脫落,再長出新角,而每次新長的鹿角體積會更大和更複雜。近年,科學家透過基因研究,發現鹿角的其中8個活躍基因與負責令癌腫瘤生長的基因相同,而鹿角的生長機制與骨癌最為近似。值得注意的是,鹿角能夠壓制腫瘤細胞不受控的生長,不會威脅鹿的健康,因此科學家正以研究鹿角的控癌機制,成為人類抗癌研究的新方向。   (圖片由筆者提供) 培養孩子科研興趣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動物與人類息息相關之處,科學家近年來積極研究不同動物的基因,希望能夠從牠們的基因序列中尋找可取之處,為遺傳疾病的治療帶來新曙光。家長現在引導孩子多多觀察及認識不同動物特性,除了可以增長孩子對動物的知識外,亦可以加深小朋友對科學或研究的興趣,有助培養他們的思維發展,或許成為他們未來的職業取向。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停課不停學] Pachinko!小學視藝老師Mr Jan教你自製「彈珠機」 [停課不停學] 聽歌學英文 輕鬆看死亡 [停課不停學] 聽歌學英文 丁滿與彭彭與你同歡唱 [停課不停學] 串連學生家校與社區 GRWTH 網上教育綜合平台 家校App功能多元化 [停課不停學] 內置擴音器的吼猴 (自然科學篇) [停課不停學] 嘉薰醫生血細胞人體歷奇探險故事 [停課不停學] 資深藝術導師教您摺「無限還原的冠冕」 [停課不停學] 小朋友大廚意 蝦碌親子廚房教你煮台式蛋餅   內容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不死身的「六角恐龍」墨西哥鈍口螈(自然科學篇)

墨西哥鈍口螈,俗稱「六角恐龍」,臉旁的六隻角是其用來呼吸的鰓。典型的兩棲動物於幼年時期在水中靠鰓呼吸,待肺慢慢成長後便以肺取代鰓進行呼吸,然後開始陸地生活。而墨西哥鈍口螈則是「水棲型」的兩棲類,即使成熟後也不會經歷適應陸地的「變態」階段,所以長期保持著「不老容顏」。 (圖片由筆者提供) 超強再生能力也難逃殺機 除了長青的可愛臉龐外,鈍口螈還擁有驚人的復原能力。牠們的肢體在受傷時不會像我們一樣結痂,反而會迅速地重新長回斷肢,甚至能重生腦部。 (圖片由筆者提供) 雖然鈍口螈擁有如此令人羨慕的再生能力,但卻逃不過人類社會的發展。野生墨西哥鈍口螈的原棲地位於墨西哥中部的霍奇米爾科湖。隨着城市的急促發展,該湖湖水的污染越趨嚴重,加上人類的大量捕殺,令這充滿科研價值的物種被列入為瀕危野生動物。 (圖片由筆者提供) 從保育培育多元思維 為了挽救牠們,科學家們已積極研究及採取多元化的措施,從控制外來魚類數量和改善水質著手,例如說服農戶轉移浮島農業,以改善鈍口螈原棲地的湖水水質,力圖平衡人類發展與墨西哥鈍口螈的生活質素。 (圖片由筆者提供) 在現今的社會,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參考科學家的多元思維,具備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分析人類謀求發展與保育大自然之間的矛盾,才能更周全透徹地考慮每件事情,達致正反結合的立體思考過程,方能更有效地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停課不停學] Pachinko!小學視藝老師Mr Jan教你自製「彈珠機」 [停課不停學] 聽歌學英文 輕鬆看死亡 [停課不停學] 聽歌學英文 丁滿與彭彭與你同歡唱 [停課不停學] 串連學生家校與社區 GRWTH 網上教育綜合平台 家校App功能多元化 [停課不停學] 內置擴音器的吼猴 (自然科學篇) [停課不停學] 嘉薰醫生血細胞人體歷奇探險故事 [停課不停學] 資深藝術導師教您摺「無限還原的冠冕」 [停課不停學] 小朋友大廚意 蝦碌親子廚房教你煮台式蛋餅 內容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浪漫的沙畫藝術家 – 河魨魚(自然科學篇)

除了在自衛時身體膨脹這特性外,較鮮為人知的是河魨魚其實是浪漫的藝術家。 曾經有人在日本海底深處發現一些像麥田圈的圖案,經研究後發現是一條河魨魚為了求偶而製作的一幅作品。牠為了造出這個圓圈圖案,在海底不停重複繞圈,用魚鰭反覆堆沙,挖出凹槽,目的是吸引配偶來交配。凹槽越多,吸引力會越大,獲得交配的機會就會越高。雌性河魨魚看見圖案會被吸引過去,然後就會跟雄性的作者交配。牠們交配後會用圓圈的中心產卵,外面的凹槽會用作保護魚卵,避免海洋的衝擊。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因為沙雕圖案必須在潮汐到來前完成,身型細小的河魨魚必須不眠不休地工作,才能夠完成一幅美麗的作品。河魨魚日以繼夜地設計出每一個麥田圈,努力不懈地製造好每一個凹槽,最終達成自己的目標。 (作者提供)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向河魨魚學習,藉參加一些視藝創作時,體會繪畫沙畫的意義,只需讓自己及別人一起欣賞創作過程便可,不需保留作品!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Pachinko!小學視藝老師Mr Jan教你自製「彈珠機」 [停課不停學] 聽歌學英文 輕鬆看死亡 [停課不停學] 聽歌學英文 丁滿與彭彭與你同歡唱 [停課不停學] 串連學生家校與社區 GRWTH 網上教育綜合平台 家校App功能多元化 [停課不停學] 內置擴音器的吼猴 (自然科學篇) [停課不停學] 嘉薰醫生血細胞人體歷奇探險故事 [停課不停學] 資深藝術導師教您摺「無限還原的冠冕」 [停課不停學] 小朋友大廚意 蝦碌親子廚房教你煮台式蛋餅 內容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返老還童的燈塔水母(自然科學篇)

在遙遠的加勒比地區海域中,居住著一種能夠返老還童的生物,牠們是燈塔水母,也被稱為「永生水母」。 燈塔水母直徑只有4至5毫米,非常細小,身體呈透明,因此能夠呈現體內紅色的消化系統,就像一個燈塔,也因此而命名。燈塔水母是地球上唯一一種長生不老的生物。牠們只要在合適的水溫內就能在一個月內成熟,並使用無性繁殖來繁殖下一代。   (圖片由筆者提供) 科學家發現燈塔水母與普通水母的生態完全不同,普通水母只會有性繁殖,培育下一代後就便會死亡;但燈塔水母則會在繁殖後,將自己轉化爲最原始的生命形態,就像一個水滴型胞囊的水螅群,牠們成熟後的肌肉細胞也會轉化成精子及卵子,繼續成長成幾百個的燈塔水母。燈塔水母因而能夠不斷重複整個生命歷程,不斷地「返老還童」,不斷地繁殖。 更神奇的是,即使燈塔水母被分為兩段,每一個部分也能夠生長爲獨立的個體。然而,在現實中,燈塔水母只會在面臨天敵、環境變化等巨大的威脅才會有逆生長的能力。   (圖片由筆者提供) 從古至今,長生不老是很多人嚮往的夢想。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下,透過研究不同的生物工程,長生不老的秘訣或許有一天能夠被破解。家長可以引導子女進行批判性思考,想一想究竟人類期望長生不老的原因是什麼?子女當然希望爸爸媽媽長命百歲,那麼可以怎樣做呢? 筆者認為懂得珍惜與親人建立良好關係 ,比長生不老更重要、更有意義!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Pachinko!小學視藝老師Mr Jan教你自製「彈珠機」 [停課不停學] 聽歌學英文 輕鬆看死亡 [停課不停學] 聽歌學英文 丁滿與彭彭與你同歡唱 [停課不停學] 串連學生家校與社區 GRWTH 網上教育綜合平台 家校App功能多元化 [停課不停學] 內置擴音器的吼猴 (自然科學篇) [停課不停學] 嘉薰醫生血細胞人體歷奇探險故事 [停課不停學] 資深藝術導師教您摺「無限還原的冠冕」 [停課不停學] 小朋友大廚意 蝦碌親子廚房教你煮台式蛋餅 內容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內置擴音器的吼猴 (自然科學篇)

吼猴是陸地上叫聲最響的動物。牠們住在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樹冠層,距離地面大約40米高。牠們的身體長60多厘米,尾巴可長達1米,長長的尾巴可以幫助牠們捕獵,抓緊樹枝或食物。牠們是全素的動物,主要吃樹葉和果實。   原來這種陸地上最大聲的吼猴,擁有獨特的喉嚨結構,可以說是天然內置的擴音器。牠們的口腔和下齶較大,喉嚨內有一塊特別大的舌骨,能夠在巨大的口腔內形成回音器,從而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聲,聲音可以傳到5公里之外。   此外,亦因為吼猴屬於行動緩慢的猴群,故牠們主要利用咆哮如雷的吼叫聲嚇退敵人,亦有說牠們吼叫的另一原因是用來吸引異性。   家長可以藉著教導孩子認識吼猴的口腔特性,跟他們解釋人類的聲線同樣各有不同:有人天生聲線嘹亮,有人聲線溫柔,更有些人不止是歌手,還是高音歌手。聲線高低剛柔都與我們口腔及聲帶的結構有關。可以讓孩子先接納自己獨有的聲線,然後在有需要時,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聲線! (圖片由筆者提供)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別忘自己也曾是小孩!(家長教養篇) [停課不停學] 動手做風力車 齊學風的力量 [停課不停學] 做手工學自然科學 資深藝術導師教您摺「蝙蝠紙飛機」 [停課不停學] 資深籃球教練教你在家做落地位置訓練 [表達藝術治療師日記] 聽話?不如對話! [停課不停學] 沒有龜殼的皮革龜?(自然科學篇)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除法(附教學示範及工作紙) [停課不停學] 正向小鐵人力克提提你 抗疫資訊要Fact Check [停課不停學] 動手做Hologram 認識神奇的反射原理 [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停課不停學] 資深籃球教練教你在家做Pick & Roll訓練 [停課不停學] 資深藝術導師教摺「雀仔紙飛機」 內容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不能作為寵物的貓頭鷹 (自然科學篇)

大家一提起貓頭鷹,都會想起牠們在黑夜樹林覓食,但雪鴞,又名白夜貓子或雪貓頭鷹,是體形龐大的貓頭鷹之一。 雪鴞很特別,棲息於北極的凍土,身體的羽毛主要是白色的,不是活躍於黑夜,而是在白天的岩石上等待,善用自己優越的聽覺及視覺,快速地捕捉小型哺乳類動物。     牠們的羽毛很豐厚,可以讓牠們在負50度的惡劣環境下,保持自己的體溫在正30至40度。牠們是一夫一妻制,所生的幼鳥,需要在一個月後自行覓食;牠們有點像候鳥,有時會因為天氣問題而向南遷徙,因此在韓國,日本,北歐及加拿大都曾發現牠們的足跡。     由於羅琳所創作的《哈利波特》小說經常出現不同類別的貓頭鷹,而主角哈利波特所飼養了一隻雪鴞,作為他傳遞信息的信差,非常有型有格。這本全球暢銷小說後被拍成電影,引起大家飼養貓頭鷹作為寵物的意欲。   《哈利波特》小說中的主角哈利波特和所飼養的雪鴞。(網上圖片) 事實上,貓頭鷹是猛禽,極具攻擊性,羅琳亦因此需要主動澄清,大家絕對不宜飼養貓頭鷹,拍攝電影時需要很多次NG,還需要多隻貓頭鷹來演繹不同的鏡頭。 哪些動物可以作為寵物?哪些不適宜?這都需要家長引導子女,將小說或電影與日常生活分開。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果蠅午睡的啟示 (自然科學篇)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除法(附教學示範及工作紙) [停課不停學] 正向小鐵人力克提提你 抗疫資訊要Fact Check [停課不停學] 動手做Hologram 認識神奇的反射原理 [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停課不停學] 資深籃球教練教你在家做Pick & Roll訓練 [停課不停學] 資深藝術導師教摺「雀仔紙飛機」 [停課不停學] 環保紙箱瀡瀡樂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倍數及因數(附工作紙)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天龍人口罩與光觸媒   內容及圖片提供:彭智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